书2:3 耶利哥王打发人去见喇合说:“那来到你这里、进了你家的人要交出来,因为他们来窥探全地。” 4 女人将二人隐藏,就回答说:“那人果然到我这里来;他们是哪里来的我却不知道。5 天黑、要关城门的时候,他们出去了,往哪里去我却不知道。你们快快地去追赶,就必追上。” 6 (先是女人领二人上了房顶,将他们藏在那里所摆的麻秸中。)
在这章圣经中,喇合显然是撒谎了,但她却拯救了以色列的两个探子。在希伯来书11章也把喇合算为一个成功的信心典范,说: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来11:31)雅2:25 更认为: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
有人据此盛赞喇合是信心的伟人,而她之所以成为信心的伟人是因为她撒了一个“白色的谎言”,从而拯救了以色列的两个探子,后来也因此拯救了自己一家。喇合之得救真的是因为撒谎吗?她之被列入信心伟人的行列是因为她的谎言吗?圣经真有所谓白色的谎言之说吗?
一、圣经中真有白色的谎言和黑色的谎言吗?
纵观整本圣经,包括圣经所阐述的价值观,我们都看不到有所谓白色谎言之说。倒是圣经把谎言视为上帝最为憎恶的七宗罪之一(箴言6:16-19);启示录甚至把谎言列为下地狱的罪(启21:8)。可能有人会认为圣经不是明明说喇合是信心的伟人,因为信救了自己和家人吗?我们要注意了,这两处经文提到喇合分别是:因着信(来11:31)和因着行(雅2:25),这与她撒谎毫无关系。圣经赞赏的是她的信心和行为,而不是她的谎言。我们要知道,喇合当时还是一个迦南人,她并没有接受摩西律法不可撒谎的教导,她就按着自己的信心——以色列的上帝是全能的,和自己的行为——基于这样的信心,她接待了以色列的探子。圣经称赞的是她的信心和行为,而不是她的谎言。
纵观整本圣经,从没有所谓白色的谎言和黑色的谎言,谎言就是谎言,不会因为你有良善的动机而把谎言变成了善的,也不会因为你有美好的愿望,就能把罪恶变成好的。
二、有些事真的不撒谎就无法面对吗?
也许有人会认为,如果喇合不撒谎,两个探子岂不是都会被抓住?我们不要以为撒谎是我们面对两难质问的唯一选择。你看耶稣面对过众多敌人的挑战,他从未撒谎,也一样解决了两难的问题。保罗也是如此。无论是耶稣,还是那些道德高尚的上帝的仆人们,他们从没有因为面临两难的处境而撒谎。
也许,我们还可以看另一个例子。当年上帝要撒母耳去膏立耶西的一个儿子做王,他告诉上帝扫罗会因此杀了他。上帝就告诉他说:“你可以带一只牛犊去,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撒上16:1-4)你看,撒母耳并没有撒谎,他真的是去献祭了,但他顺便做了另一件事,就是膏立大卫。
不撒谎不代表什么都讲,也不代表你必须要言述的时候,要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都要讲完。耶稣面对祭司长和比拉多审问的时候也曾不为自己辩护。祂沉默而没有言述事实,当然更没有为自己撒谎。当耶稣被问及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祂没有回答可以活着不可以,而是告诉他们一个基本的原则: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有时候事物的本质不在于简单的是与非,而在于背后的动机与本质。因此,我们需要表达的是本质,而不要被表象的是否所困扰。
当上帝要我们不撒谎时,祂一定能给我们智慧能力可以不撒谎也不伤害。上帝会有比撒谎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三、善意的谎言真能带来善意的结果吗?
我们常会带着天真的想法,以为只要是善意的谎言,就会有善良的结果。事实上,善良的谎言也是谎言,善意的谎言也会带来不善的结果。岂不知,本质错了,方法对了也没用;方向错了,交通工具对了也没用。没有所谓善良的恶,也没有所谓真实的虚假。谎言就是谎言,无论你用怎样的动机说了谎言,其结果还是谎言,善良的动机改变不了谎言就是谎言的本质。善意的谎言也需要用更多可能不善的谎言去掩饰谎言。最后,连善意的动机都会被谎言本身所掩埋。
另一方面,谎言的代价不仅会玷污善意的心灵,也会失去彼此的信任和并产生对品格的破坏。当你有了善意的谎言,谁能保证你不会有恶意的谎言?当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谎言解决问题,你怎么训练自己用智慧解决问题?善良的谎言怎能建立完全的信任?上帝拒绝谎言,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祂不会用魔鬼的方法解决问题,尽管有时候,似乎邪恶的方法更容易解决问题,但最终却带来加倍的邪恶。
耶稣说得好:你们的话时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了。善意的谎言带不来善意的结果,善良的动机使用了邪恶的办法依旧是邪恶!一只死苍蝇能败坏全坛的膏油,全坛的膏油也不能把一只死苍蝇变好。这就是罪恶与善良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