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2月21日),享年99岁的着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离世归主了。葛培理牧师的儿子,布道家葛福临牧师写道:
“启示录告诉我们,‘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也许有人会说,他的去世结束了一个时代,但他自己会这样告诉我们,当神的使者离世归主时,主会兴起其他人来,因为福音的传播不会停息,直到世界的末了。”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布道家,我们特再次刊发曾在《生命与信仰》上刊登过的葛培理牧师的文章“寻,寻找,大寻找”,和读者分享。
大寻找?
对,人一生下地便开始,不过要到许多年后,你才能发现,发现自己不断在寻觅一样东西,一件自己还没有得到却比世上任何事物更重要的东西。
有时你想故意忘记它,或者把时间和心思完全埋进工作中,不去理会它。有时你甚至会自以为没有找寻这件无以名之的东西的需要,而有时你的确可以把它忘了。可是,这一个老问题始终会回到你的心头,你又重新踏上寻觅的道路。
在你独处的时候,常会留意周围的男女,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像你一样在那里找寻,找寻这一件他们说不出却从心底里明白是生命中必需的东西。有的人可以在婚姻、在家庭生活中找到满足,有的人在名利场中意气风发,似乎没有这种烦恼。看见他们,你会以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已经得到了他们所要的。你会对自己说:“只有我还在人生的小径上彷徨,在这条灰暗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找不到出路。”
其实,陷在这种困境里的人决不止你一个,因为人人都像你一样在找寻。人人都想明白,人生为什么如此空虚,世事为什么如此纷乱,道德何以会如此沦丧。全人类都热切盼望有人可以为他们解答,得到安慰,得到内心的平安。
有人说我们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好像掉在河里就要没顶的人,希望找到可以逃生的机会,却找不着!
内心空虚
过去十年,自杀的人数直线上升。十岁到十七岁的ET,自杀的人数翻了三倍。据《领袖》这本杂志估计,全世界每年大概有五十万人寻死,其中有一成死掉。一九八一这一年,死于自杀的人数之多超过遭凶杀的人。
许多美国人,其中不少是青少年,受不了我们这种所谓的文明的压力,宁可了结自己的生命,不愿再在这无望的世界徘徊。
离婚的事件在过去二十年里变本加厉,而且发生在教会里面。
你不免会问:“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让我来告诉你我们今天的处境和你我的实况。这世界有的是心灵空虚的人,我们的头脑虽然塞满了知识,我们内心的深处却是一片真空。
过去我们抱怨,说我们的青年没有冲劲,不愿工作,不求上进。作父母的总是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子女不愿工作,什么都爱捡现成。他们不明白自己费尽心血带大的孩子,何以受了不少教育,内心仍然空虚。他们抱怨子女缺乏在工作中找寻乐趣的精神和力求上进的决心。为什么他们缺乏,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来到世界,也不知道他们往哪里去。
今天的青年所需要的是方向,是前景,他们需要可以学效的模范,需要人生的正确目标。
他们好像美丽的新汽车,里里外外都十分完美,只差油箱中没有汽油。外表尽管美丽,但是里头缺乏动力,因此只可以停在那里生锈——充满了苦闷。
一片苦闷
据说,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比美国人更苦闷,这也许是真的,因为美国人的娱乐事业,数量之大、变化之多,也是世界之冠。人生空虚到一种程度,自己已经找不到乐趣,要靠金钱来购买娱乐,让自己笑一笑,找点开心、找点温暖,和几分钟的享受,好暂时忘却那可怕的空虚落寞和孤单的感觉。
有人也许以为苦闷是小事。谁都有觉得苦闷的时候,这是很自然的事。其实不然。因为这极度危险的情况正向全球蔓延,侵入人心深处。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只有人会感到苦闷。不过,我也在动物园里看见过样子很苦闷的动物;可是,只有人才会对自己、对他的环境感到闷,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创造主在一切的事上都有祂的旨意。人能感到闷,一定有祂的目的在。
原来我们可以用苦闷来量度内心空虚的程度,其准确性就像温度计测量气温一样。一个彻头彻尾感到苦闷的人,是生活、工作在真空里的人,他里头全灰是空虚。而我们都知道,在大自然中,不容许有真空存在。宇宙间一条不变的定律,就是有真空一定会填满,而且立刻填满。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主耶稣很早就说过:“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路加福音4:4)可是我们没有理睬,偏偏要单靠食物来生活。
内心空荡荡的生活是难挨的,瞻望前路一片迷茫孤单是受不了的。我们不愿让仇恨、贪婪和私欲长居心头,但又没有办法把它们赶走,没有办法找更好的来替代。
英国诗人斯各脱说得好:“时光不等人。”毁灭全人类的武器已经发明出来,而且近在咫尺,随时可以派用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在歧路上盲跑,再去花时间走冤枉路,或者在死胡同中兜圈子。时间的确无多,我们以前的世代,在他们热中权力最疯狂的时刻,曾经梦想甚至尝试过要制造出来的东西,已经在我们这一代中制成。我们制成了可以完全毁灭地球上人类的武器;就可亲眼见到人的疯狂登上极峰,也就是核弹带来的世界末日。
撒但看见那些世上最有才华的人,怎样发狂地经年累月不断工作,制造出了这种恐怖,一定会哈哈大笑。原子分裂成功,核弹爆炸。地上的百物在这毁灭的力量前纷纷动摇、倒塌,变成瓦砾。撒但这位大撒谎者已经完成了它的图谋,而人类也热心助纣为虐。在我们眼前是撒但的杰作,它用小聪明仿造圣经《使徒行传》二章所记如舌头的火焰。这种撒但之火和五旬节的火焰虽然都是从上面降下来,都会分散开,十分耀眼,凡遇到的无不改变,但性质不同很大:一个带人进天堂,一个把人打入地狱。
人改变不了自己
世界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变化至为剧烈,我们无不感到这种震荡。变革的冲力以排山倒海之势推翻传统,推倒久已建立的“界碑”,速度之快,我们的语言、时尚、礼俗、居屋以及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方式,纷纷产生改变。
几年前,我们的孩子还很喜欢去飞机场看新式的巨型客机降落,今天就连太空穿梭机的新闻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去我们对电报、电话觉得很希奇,今天电视和传真机已是家常便饭。许多在过去已成绝症的疾病,今天因为有了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这些疾病已逐渐从地上消失。我们的成就的确骄人。
不过即令有这些进步,我们并没有解决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尽管我们能造摩天大厦,超音速飞机和世界上最长的桥梁,又能成功地探索外太空的奥妙,甚至能探测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秘密,但是我们仍旧不能控驭我们自己,人与人之间不能平等和睦相处。
我们可以创建规模宏大的科技学院,发明更新更好的维他命丸,但是对我们自己的问题却一筹莫展。这些老问题一直留在那里,解决不了,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它们尽管以新的面貌出现,给人类的痛苦也比以往更深更烈;可是骨子里,我们所面对的仍旧是自古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同一引诱、同一试探和同一考验。
自从人类始祖在伊甸园里违背上帝的旨意,一意孤行的那一刻开始,人类就为同一问题所苦恼。造成这悲剧的原因可以在《创世记》第三章找到;我们也可以在《罗马书》第一章读到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可怕成因。要根治必需靠耶稣基督的福音。
人类犯罪堕落的天性,让我们心里充满了仇恨、嫉妒、贪婪和怨恨。罪的咒诅落在人的身上,让人永远陷在死亡的恐惧中。人虽然有发明的天才,可以改变事物,但却改变不了自己。
罪和死仍在世上
人类想尽方法,却一点改变不了罪的状态。我们希望用别的名字来称呼它,我们在同一个毒药瓶上贴了新的标签,我们粉刷就要倒塌的房屋,让它看去好像新的一样。
我们用“差错”、“过失”、“判断错误”等等字眼来称呼罪,但是罪仍旧在那里。无论我们怎样自宽自慰,人始终是罪人;而人间百般痛苦,以及前途灰暗和死亡,都是罪的结果。
忧伤也没有离开我们。自从亚伯为该隐所杀,自从那一具失去生命的尸体在亚当和夏娃内心引起伤痛的时刻开始,那种沉重的忧伤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人人都有的难堪的负担,谁都不能逃避。人人都会有忧伤的时刻。约伯忧伤时来安慰他的人中,有一位甚至认为忧伤就是人生的目的,因为他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约伯记5:6)
死亡仍然在世上,没有离开我们。我们努力想改变死亡的外貌,我们把“棺材”叫做“寿木”,把“坟场”叫做“纪念公园”,把“殓尸房”叫做“殡仪馆”,想把可怕的死亡感冲淡。不过,无论我们怎样称呼死亡,用高明的化妆术,让死去的人看来如生,但死亡之为死亡,其冷酷的存在丝毫未减。我的一个朋友染上癌症已到末期,最近写信给我说:“我现在已经明白,癌是没有末期的,生命才有。”
圣经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来书9:27)对普通人来说,这是无可挽救的命运。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哲学思想,还有各种宗教,都希望超越神的这句话。现代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仍旧努力让人相信,还有别的方法可以代替基督的道路。可是这些方法我们都一一试过,一点用处也没有。
耶稣来是为了解决这三个自古以来就困扰人类的问题:罪、忧伤和死亡。因为耶稣基督,也只有祂,是永远不变的。“祂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希伯来书13:8)。圣诗作者享利•华特说得好:“在不断的变迁和败坏中,主啊,你永远与我同在,因你永不改变。”
世上万事会改变,但基督永远不变。在多苦难的人海中,有基督在船上可以平静风和浪。祂欢迎一切愿意转向祂的人,赐给他们平安与保障。因为现在是救恩的时代;上帝应许,凡是愿意接受基督的人,都可以得着祂的生命。但是救恩的日子有一天会终止,上帝宽容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其实是生活在借来的时间中。
悔改的三方面
城市与乡间,孤独的人成千上万,悲怆、焦虑、痛苦、失望,心情沉重压得透不过气来,但孤单中最孤单的,是深深陷在罪里的人。
你故意浸淫其中的罪,是股大力量把你拖入孤独里。人年纪越大、你越觉得寂寞无告,你的出路是来到S字J前,承认你的罪,请求赦免。
主基督能给你力量,克服生命中一切的恶习和罪恶,祂能砍断捆绑你的罪恶之绳和枷锁。不过你得悔改、认罪,把自己先交托给祂。你的罪的问题立刻得到解决,内心可获基督里的平安、喜乐和交通。
悔改的第一步,是认识什么是罪。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远不配)神的荣耀”(罗三23)。先知以赛亚承认自己有罪时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赛六5)。古代智者约伯瞥见上主的圣洁时说:“我厌恶自己”(伯四十二6)。使徒彼得承认:“我是个罪人”(路五8)。而保罗也承认自己的罪,称自己“罪魁”(提前一15)。
人受圣灵感动,承认自己有罪。事实上,若无圣灵在人的心里动工,悔改不会出现。圣灵可能藉着一位慈母的祷告,一位牧师的讲道,福音广播中的一个节目,礼拜堂高耸入云的的尖塔,或者一位所爱之人的逝世,来触动人认罪的心。但我也见过一些人,在布道大全中起立,承认有罪,不住战栗。却始终不肯悔改。
其次,悔改涉及感情。真正的悔悟中不能没有感情的成份。使徒保罗说:敬虔忧伤的心领人认罪悔改。有人说得好:“许多人畏惧感情,认为悔改中不应有感情成份。有的批坪者甚至认为,凡不是产生于像冰箱那样冰冷而无热情的环境下的归信。不错,为了要有激动的场面而制造的感情有其危险性,但是决不可因而排除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
英国循道会牧师森时特博士,在他所着《且听我说》这本书中写道:“一个在观赏足球比赛时大叫大嚷助威的人,听到罪人在S字J前哭泣却觉得不高兴,喋喋不休讲人家感情用事不当,这种人怎能叫人看得起。”
H·瓦普尔批评布道家约翰·卫斯理,说他并道太过诉诸听众的感情,极尽煽功的能事,不够端庄。可是卫斯理领了千千万万人归主。
第三,悔改还和一个人的意志有关。
意志是悔改的核心,一个人必须有脱离罪的决心,也就是改变自己对本身、对罪和对上主的态度;改变个人的感受、志向、性情和目标。
只有上主的灵能给你真正悔改的决心。有个小女孩子祷告,她说:“求主改造我,使我做个好女孩,不用好到十分,只要不用挨爸爸打便够了。”悔改只做到这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有许多人在教会的名册上有份,有时间偶尔赴崇拜,也捐钱帮助一些教会的活动。礼拜过后跟牧师握握手,称赞他讲道出色:他们套用信徒间属灵的话语倾谈,也能背得出相当多的圣经节,但却没有真正经历悔改的过程;他们对信仰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生活中遇到难处会来到上主面前求,平安无事时,很少想到那曾为他舍命的主。可是圣经的教训是:一个真正归信基督的人,是一个在凡事上都有了改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