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能帮你
作者:黄文韬
2019-03-18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种经历:有一次我特别着急办一件事情,那件事情关系到我对未来的打算。可偏偏我自己又无能为力,于是我只好向有能力的亲人求助。但是对方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于是婉拒了我。

我当时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失望与愤怒,但是当我离开的时候,心里的怨恨都冒了出来,挡也挡不住,我心里的怨恨几乎容不得我一刻不去思想这件事情。我不断地思想对方是如何不够人情味儿,不够理解我的处境的窘困等等。我越是思想,心里就越是气愤,越是气愤,就越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心里下定决心以后要对对方怎样怎样。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

当我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不那么极端了。我在想,如果我是他,我很可能也不会按照自己所想的提供帮助,那毕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帮助了我,对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当别人向我求助的时候,我也并不总是会按照别人所想所求的帮助他们。

我想,可能有很多人在被拒绝提供帮助之后都会有类似的反应,比如变脸、埋怨、仇恨。引起我的反思的,不是这些回应本身,而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类反应?为什么我们的目的一旦没有达到,就会瞬间变脸,翻脸比翻书还快?

我发现,这类反应特别能够在一类人身上被看到,那就是:小孩子。比如我的儿子如果要我抱他,我却没有抱他,那么他就会立刻跟我急眼。这类事情数不胜数,几乎就是别人没有满足他的意愿之后的标准反应模式。

不单我儿子是这样,其实我也经常这样,只是我儿子还小,不会隐藏和装假,而我却很擅长隐藏和装假。归根结底,这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是人都喜欢以自我中心,把自己的利益和意图放在首位,把其他人都当成是自我利益和意图的仆人。有时候别人在我们的心中甚至还不如仆人,而纯粹是被自己利用的工具。

我们这些自私自利的人,有时候也经常这样对待我们的神。在我们平时的祷告中,我们经常会向神求助,但神并不总是应允我们的所想所求。但是一旦当神没有应允我们的祷告祈求的时候,我们就很可能会像该隐一样对神变脸、发怒。尤其是在那些我们认为对我们的利益和人生异常重要的事情上,我们甚至可能会选择暂时放弃自己的信仰,过着远离神、不祷告、不读经的生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以此来报复神没有按照我们的心意而行,就像孩子会用哭闹来报复、惩罚自己的父母不听话一样。

这样的反应终究是幼稚的,证明我们还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阶段,没有长大、成熟。这种幼稚的生命会因着神没有应允他们的所想所求而陷入迷惑:到底神存不存在?到底神还爱不爱我?如果神爱我,为什么不帮助我?如果神是听祷告的神,为什么神没有听我的祷告?如果神充满怜悯,为什么我会落到这种地步?既然如此,神一定是不良善、不怜悯的。既然神是不良善、不怜悯的,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相信这样一位神呢?

在这些例子中你会看到,我们越是关注自我,我们的生命就越是无法成长,对自我的关注甚至会利用神的属性来绑架神:如果神是好的神,那么神就一定要对我好,如果对我不好,那么神就不是好神。就像一些孩子总是认为,如果自己的父母爱自己,就必须为自己做这做那,如果父母没有做到,就是不爱自己。

其实,神有时候不应允我们的呼求,就是训练我们不关注自己的益处,而把焦点放在神的信实上面,这就是亚伯拉罕的信心,也是我们这些亚伯拉罕的后裔们所要学习的信心。所以,神不应允我们,好让我们学习去相信祂。就像我们的孩子刚学习走路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习对他们放手,他们才能够更快地独立学会走路的技能。

关于这一点,有件事是很奇妙的。当我们对孩子松手的时候,他们有两个选择:

第一,站在那里不敢走。

第二,他们会朝着我们走过来,然后扑到我们的怀里。

在第一种反应中,孩子们关注的是自己,而在第二种反应中,孩子们关注的是父母。

这是很奇妙的,我们越是关注自我,我们就越幼稚,越是关注神的良善、信实、慈爱,我们就越是会长大成熟。我们越是幼稚,就越是会误解神的良善和信实,我们越是幼稚,就越是能够在黑暗中唱起赞美诗。

为了变得成熟,我们必须学会这门功课,否则我们就永远是个巨婴,永远都长不大,永远都只会是啃老族,永远都无法走出自我中心的网罗。

为此,神必须偶尔不听我们的祷告,以此来训练我们。当我们紧紧抓住祂的应许、相信祂的良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慢慢长大,我们的信心才能不为环境所左右,我们对神的态度和回应才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大起大落。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神必须对我们说:对不起,我不能帮你。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