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不应是带给我们那种“一切都有正确答案,一切都可以自圆其说”的虚假的心安,反而应该是一个不断探求、不断诘问的过程。
怀疑世界可有良善?
信主前的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
我能够觉察到内心中常涌现出来的恶意,所以从来不曾怀疑人都是有罪的。然而我怀疑这个世界是否有真正的良善和意义。
上学期间,我最好的朋友却成绩很差,但我从来没有看不起他们,从未意识到成绩好的同学就应该凌驾于学习差的同学之上。但是老师和班干部会恶待他们。班干部常常趁老师不在的时候,把我的朋友叫到黑板前,用力把她的头抵到黑板上去,然后撞击着黑板。大概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可有良善可言。
求学期间,我故意让自己与众不同,比如学习成绩第一,却拒绝当干部;比如执意学文科,比如最后一批入团,和小混混勾搭,晚上彻夜飙车。
这样度过的每一天,看似快乐洒脱,实则很痛苦。因为如果世界充满恶意,我活着的意义为何?
我四面出击,心中充满暴戾,甚至无意中伤害了爱我的人和并非伤害过我的无辜之人。
都是因为人的原罪
我一直以为我恨的是恶人,发的是义怒,痛斥的是虚伪。可是怎么一转身就走到了这一切的反面了呢?
后来当我读到圣经中的《诗篇》,我才发现,当恨意升起的时候,我是无法控制它的方向的。换句话说,即便我的初衷是针对伤害过我的人,这恨意却往往同时伤害了我丝毫不恨、有可能还很喜欢、很爱、很尊敬的人。
圣经上说:“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篇》37:8)
这句话的后半句从英文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心怀不平导致做恶”。
在我的战场上,我一直企图以我的“义”,来对抗世界的恶。鲁益师(C.S.Lewis)在《返璞归真》(Mere Christianity)最后一页上说:“那些大暴君和征服者的性格是多么单调地相似,而那些圣徒的个性又是多么荣耀地各有不同。”真正的“个性”是什么?“自我”是什么?正义和真实又是什么?你看那日光之下,岂有新事?那芸芸众生,何等雷同?我一直以来的怀疑、愤怒、不平、惧怕、孤单又是什么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的原罪,是与永生之轮断裂开的迷途。
就这样,我对世界的怀疑和愤怒让我转向造物的上帝,我似乎找到了那“恶意”的根源,也找到了突破这“恶”的途径。然而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虽然灵魂找到了锚,但信仰的道路其实是一条漫长的、不断怀疑又不断求证的真理之路。
尼哥底母的故事
跟随上帝会经历怀疑却仍然坚持信仰,听起来像是个悖论。基督教的精神难道不是“坚信不疑”吗?基督徒的得救难道不是建立在“因信称义”的教义上吗?
没错,基督徒的确借着信心而被上帝称义,然而,这“信”并非摒除一切“质疑”的信,我们信神,但我们需要常常质疑、反省我们对神的理解是不是出错了。
举个例子:
圣经这样记载:“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约翰福音》2:23-24)
这些人信了耶稣的名,为什么耶稣不将自己交托给他们?原因是这些人的“信”拦阻了耶稣进入他们的生命里。
《约翰福音》第2章一开始,记录了耶稣所行的第一件神迹,就是在迦拿的婚礼上变水为酒。接着,耶稣来到耶路撒冷,把做生意的人赶出了圣殿。因为这神迹,又加上耶稣在圣殿所做的是有权柄的人所做的,就有很多人信了他。接下来,我们要来看《约翰福音》第3章尼哥底母的故事。作者用尼哥底母的故事来解释,为什么明明有很多人信了耶稣,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给他们。
这是因为他们的“信”有很大的错误。尼哥底母是其中之一。
对尼哥底母的第一个描述,就是他是个法利赛人。作为一个法利赛人,那是犹太人里的犹太人,他当然信上帝,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熟读经书,有一套自洽的神学体系。
所以他对耶稣说,“我们知道你是由上帝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行的神迹,若没有上帝同在,无人能行。”(参《约翰福音》3:2)他的话代表了当时那些“信”耶稣的人心里所想的。
你看,他来请教耶稣,然而他说的话其实已经包含了他的神学理念:他对神的认识,他以为神会怎么做事,他判断谁是不是从神来的……
接下来的对话就是耶稣破碎尼哥底母既有的神学理念的过程。如果不破碎他那些旧的知识,他没办法看到神在做一件新事,是远超过他所想的。
耶稣第一句话就直击问题的核心:“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参《约翰福音》3:3)
我们现在的基督徒都很清楚,一个人重生才能得救。可是在尼哥底母那个年代,那个犹太人盼望弥赛亚建立以色列国的年代,那个以为遵守律法就可以进神的国的年代,“重生”这个概念是多么的新且难以理解!
然后,耶稣告诉尼哥底母: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约翰福音》3:8-9)
你看,尼哥底母的神学观把自己捆绑住了,他让自己牢牢掌控着神与人的关系,以及神做事的方式。但耶稣说,松手吧,尼哥底母,让神亲自来告诉你他要怎么做,让圣灵的风吹进你的生命。
第2章结尾,众人信了耶稣,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尼哥底母的问题就是众人的问题,他们的“信”是根植于自己神学体系中的“信”,他们把耶稣限定在他们心里面为神制作的那个狭窄的框框里,他们要神按照他们的方式,来成就他们自己的事。这就是耶稣不将自己交托给他们的原因。
不断探求中走向真理
里奇(Kenneth Leech)在他的着作《经历神:作为灵性的神学》(Experiencing God:Theology as Spirituality,New York:Harper & Row,1985)中说,正统的基督教和其他各种异端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真正的基督教植根于悖论中。正如爱任纽(主后177年出任里昂主教)所见,异端邪说拒绝悖论,迎合虚假的、却表达精致的陈词滥调。但真实的信仰必须允许悖论和怀疑的存在才能长大、成熟。因此,正统的神学观应该是,我们不仅仅是在大脑中构建关于神的观念,而是透过信仰的迷茫、透过愚拙、在黑暗中认识神。信仰中产生的怀疑不是信心的敌人,而是真实信心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基督信仰不应是带给我们那种“一切都有正确答案,一切都可以自圆其说”的虚假的心安,反而应该是一个不断探求、不断诘问的过程。圣灵在我们心里,不断提出令我们困扰的问题,来挑战我们既有的观念。失去了怀疑的精神,基督信仰就会变得冷酷,退化到自己虚假的安全壳里。
尼哥底母的故事警戒了我。灵魂找到了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尼哥底母被自己的神学观束缚住了,就看不到神在做一件新事,他以为自己已经了解耶稣了,他说“你是由神那里来做师傅的”,但他并不知道这个真理意味着什么。耶稣对尼哥底母所说的,就是让他反省自己对真理认知的有限,指给他看这个真理的长阔高深远远超过他根据经验和传统所编织出的窄窄的盒子。
所以,基督徒可能信主越久,越认识到神的超越性、神的神性。他真的是按自己意旨行事的神。怪不得保罗在写《罗马书》的时候,禁不住赞叹:
“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马书》11:33-36)
求真理的圣灵帮助我们,破碎我们心中一个又一个局限我们认识神的藩篱,带领我们走向真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