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传福音:你一定不要做的事?
2020-10-11  

现代人的生活多忙啊!既忙加班,也忙着制订各种休闲计划。特别是礼拜天的早上,人们要么正在卧游,要么提前一天已经赶到某个度假村,如果你告诉他,有一群人每个周日都会去到一个叫教会的地方,听牧师告诉大家关于神的独家消息,他倒不一定反对神,他只是会说:“我时间真的不够用!为什么要去听人上课?能帮到我什么?”

只要人有一套能给自己带来哪怕一丁点满足感的人生策略,他就很难做出其他选择。更何况很多人觉得耶稣对他的困境无能为力,除非有人走到他身边显示给他看。不是给他看你周日与众不同的活动安排,而是让他看到每周七天你都活得很不一样:面对逆境或难缠的人、面对失望、伤害或被排挤、面对疾病或事故,为什么你的心中仍然可以有平安?

我想你已经抓到要点了,作为一名职场基督徒,你要勇敢走出教会的门。这句话你的牧师可能已经对你说过很多遍了,却没有提醒你怎样避免把事情搞砸。事实上,有些分享信仰的方式是不智慧的。在职场和公共领域里可行的传福音方法,必须尊重不信者的自由和人格,尊重不同行业的守则。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我们与人的分别越大,沟通时就越要小心和多花心思。

假如明天你走进工作场所,打算与人分享耶稣的好消息,你会选择跟谁说?左边那位可能是喜欢算命的无神论者,右边的人大概是佛教徒,对面穿笔筒裙那位信奉女权主义,坐在窗口的男同事热衷讲黄段子,吹嘘自己的“性战”经验。如果你没有事先了解你的听众,我真的很同情你一脸挫败的表情。这样莽撞过几次之后,我相信你的同事关系和传福音的热情,十有八九就一同凋零了。

假如耶稣的木匠活儿很烂

在职场与人分享福音,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别人留意我们的信仰,便先要留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试想耶稣本人,你能否想象他使用不合格的物料,随随便便交差,或者信口开价?想象他出来传道后,一位老客户就坐在听道的人群中。如果耶稣不是一个好木匠,群众中或许会有人不以为然地窃窃私语:“我才不听这个人的话呢。我告诉你,他信不过。他以前替我做的桌子,用了不到一年就坏了。”正常的人都会认为,耶稣的神学和他造的桌子一样好或者一样差。

这不是说大家要成为职场超人、精英中的精英,而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工作,尽我们的能力做到最好。当然,光能干并不足够,如果你想维持工作表现所带来的影响力,就必须有美好的品格来配合恩赐。可惜的是,很多领袖因为人格问题而失去了影响力。

你可以每天不断问自己:“如果耶稣在我的位置上,祂会怎样做?”当办事能力和良好品格在我们身上联系起来,就会产生明显可见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以超越职位的高低。

品格不单是内在的,也表现在我们体贴待人的外在行动上——人们不会理会我们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我们关心他们有多少。要知道人有多体贴,最准确的方法是在休息室或吃午饭时,观察他们如何讨论其他人。他们说什么?怎么说?是否说长道短?会不会侮辱人、贬低人、毁谤人、嘲笑人、轻看人?使徒保罗说得很清楚,“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你有没有以此为标准?

如果你身居领导层,待人体贴不止于避免苛责、侮辱或其他制造恐惧的管理手段,还需要建设良好气氛,使人畅所欲言。无论讨论的话题是棘手的商业决定还是属灵原则,不懂聆听就表示不懂尊重。好的聆听者不只听到声音还努力了解说话的人,他们思考和反省所听到的话,以确定自己理解无误。即使批评或回应过于“贴身”,他们也努力克服自保的本能。在聆听时,他们不会忙碌地思考怎样回敬批评者。他们努力透过对方的眼睛,探视对方的心灵。

我有位医生朋友名叫约翰,是名优秀的内科医生,他的好品格有目共睹。他要面对职业的压力,而且他的第一个孩子一出生便患上脊柱裂症。约翰一边应付工作,一边经常往返ET医院,这种情形同事们都很能明白。

约翰有很多理由发脾气,可是他很少这样。有一次他发现护士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危害到病人的性命。约翰语气强烈,但语带尊重地责备那位护士。护士被训斥后仍能无损自尊地离开。另一个同事看到这个场景后说:“约翰,我看到你怎样处理这件事。如果你是传道人,我会上你的教会。”

事实是,约翰真的是传道人。我们也同样是。当人们看见我们的好表现、好品格,我们的说话就带有能力,好比在讲坛上的讲道,甚至影响力更大。讲坛和长椅之间的距离,在职场并不存在。我们是完整一致的人。

不要急于显示你的优越感

其实基督派我们并非去“讲见证”,而是去做“见证”或“见证人”。我们嘴巴里讲的见证,需要与我们活出来的见证相一致。

使徒约翰说:“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把你看到或经历的事告诉人,让世人看见我们在信仰中被改变的生命——这就是见证人的工作。这种生命表现在每日与人的简单接触中,展现出我们的盼望与喜乐、意义与成就感,以及圣经原则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或应付每天遇见的问题。

一个比较简单的生命展示方式是所谓的“良心小动作”,类似因耶稣的名而给别人的“一杯凉水”。在人们自我到已经缺乏基本礼仪的今天,出其不意的善意所带来的力量超乎想象。良心小动作可以包括以下行动:

记着雇员或客户的名字——还有他们配偶的名字,他们的生日或结婚纪念日;跟别人打招呼时,真诚聆听对方的反应;问问助手,要不要给他倒一杯咖啡;真心地向别人问好;帮同事在停车场替车胎充气;将知识和有需要的同事分享;主动告诉同事,你很欣赏他所做的;问同事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然后专心聆听他们的回应……

假以时日,即使小事也会让人从我们身上看见耶稣,为未来的属灵影响建立基础。无论人对属灵事物有多抗拒,有耶稣样式的品格仍然非常有吸引力。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良心小动作需要刻意,却不是出于假意。没有人喜欢成为别人的企划项目。行动,假如没有爱,就只是假的。因此,我们每一次与别人相遇都应加上一个祷告:主啊,求祢指示我当如何关心这个人,愿这个人在我身上见到祢。

当然,这并不是让你臻于完美,信耶稣不会解决人生所有问题,也不会令我们完美。别怕将缺点暴露人前,基督信仰的确有得胜的一面,但人生常有失败和心碎,如果我们隐藏自己的脆弱,只谈美好,其实只显出自己对恩典缺乏了解,也不知道神为我们做了什么。

吸引非信徒的不是我们的成就,而是神的恩典。他们要看到过程,了解我们走过的路,而不单是成品和我们现在达到的地方。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故事净化、洗白自己;省略了中间的挣扎,导致非信徒很难认同我们,而是觉得我们很假。很多时候我们也的确很假。

除此之外,做好事的时候不要表现自己的优越感,这往往是惹得非信徒讨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闲谈中使用“信仰的旗号”

什么时候是我们和人谈论福音的好时机?很多有心在职场传福音的基督徒都会对此表示困惑。这需要靠智慧去分辨。当信仰话题能很自然地配合谈话内容,而不是机械化地、勉强地被硬扯过去的时候,谈论信仰就是恰当的。你或许见过有人吃完午饭后突然问:“如果今晚你死去,站在天堂的门前,上帝问你:‘我为什么要让你进来?’你会怎样回答?”坦率讲,这种谈论方式会破坏对话,扼杀正在萌芽的关系。

别人开口发问永远是谈信仰的恰当时机,但这并不表示你要一次把所有属灵知识都倒给对方。你只需要回答问题就行了,切记要留下伏笔,以培养好奇心和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机会继续谈。

在谈话中引入信仰话题,“信仰旗号”是最简单、最不会让人感觉到强迫性的方法。所谓“信仰旗号”,就是一些是在闲谈中自然流露的简单陈述,可以显明你是对信仰认真的人。例如:你向下属表达很荣幸能与他一起工作,可以说:“我们寻找像你这样的人很久了,我为此事祷告了很长时间。”有同事表现出色,你可以说:“似乎神真的赐你把握细节的能力。”

有人遇上机会或困难时,你对他说:“如果你不介意,我会为你祷告。”别人赞赏你的人品时,你如此回应:“我也不是常常做得对,只是我努力遵从一些适用于商场的圣经原则。”有人感到沮丧,你可以说:“记得有一次我沮丧得不得了,有朋友建议我看一些圣经经文,那真的有帮助。”医生可以对病人这样说:“你可知道,医生能做的有限。我尽我所能,但真正医治人的是神。”

不过,在使用信仰旗号时,有几件事应该避免。首先,不要表明自己是某宗派的会友,假如对方对该宗派不满,很可能将厌恶感转移到你身上。我们不是叫你们掩藏自己的会籍,只是当留意可能会有反效果,我们只需要突出自己是重视信仰、祷告、圣经和神的人。

第二,不要说信仰是你不做什么事的原因。基督教不是一纸规条或者一张罚单,而是人透过耶稣与神建立个人关系。“我不喝酒,或不跳舞、不吸烟……因为有违我的信仰”,这样的表述可能只会让已经硬的土壤变得更硬,因为在非基督徒听来,这种话几乎总是带着定罪的味道。

最后,避免宗教术语,有些字眼令圈外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被血洗净、被赎回、请耶稣住进心中、得救、称义、为过犯和罪行而悔改、重生等等。

当神在某人心中动工时,这个人通常会想了解更多;当神在一个人身上工作,这个人迟早会对信仰旗号有所反应。

人人都爱听的故事

一旦有人对你的“信仰旗号”产生兴趣,下一个沟通步骤就是“信仰故事”。我们是由电视机养大的,都是故事人,随口就可以吐出娱乐圈的八卦。我们用故事来消解苦闷,打发无聊。

现代人对故事的喜好对你有利,因为你拥有市场上最好的救赎故事——就是你认识耶稣的过程,以及你认识祂后,你和家人的生命如何变得丰盛。信仰故事不会告诉人如何认识神,但会告诉人神在作工,神常常使用这些信仰故事增加人对祂的饥渴,在职场上尤其见效。

信仰故事应该在闲谈中自然出现,不是事先有计划编排好的。信仰故事不是讲道,所以应该限时一两分钟,聚焦在神、圣经或祷告上,让人看见成为神的儿女可以有什么期待。如果你的非信徒同事已经感到你有点不同,信仰故事可以解释你为何不同,因此,不要大谈某个特定的教会、宗派或领袖,这些人或团体也可能正是造成对方困扰的原因。

建议每个信徒都写下自己的信仰故事。写出大纲,或者索性完整地写下来;然后和成熟的基督徒分享,可以邀请他们品评,帮助你修改,还可以请他们指出故事中应当去除的宗教术语。

作为一名医生,每逢遇到有病人面对病痛时,我常会告诉他们以下的信仰故事:你现在的体会,我也有同感。我的女儿凯特十一岁时,曾经有一次身体痉挛,甚至有生命危险。我们马上把她送进医院,医生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止住痉挛。当时她连呼吸都停了,要插喉管帮助呼吸。医生告诉我们,她的脑电波没有跳动——不肯定是药物还是脑死亡所致。晚上,我和孩子的妈妈一直留在她床边。我们抱在一起哭。一个朋友来了,他没有给我们许多意见,只是教我们祷告。祷告从那一夜开始成了我们的习惯,神从此一直使用它祝福我们。

每当有病人表示有兴趣,我便告诉他,神爱我们,祂不只乐于聆听,甚至在我们绝对无助时,差派祂独生的儿子来为我们死。

这时,要警惕的是,如果我们把成功或自尊与别人的回应挂上勾,我们的行为便会变得具有操纵性,令人反感。你所要作的只是说出自己的故事,不要试图扮演圣灵,不要企图当即说服人,要放手让神的能力沉淀在听者的心中。不要尝试道德说教或弄巧成拙,只要确保故事诚恳,然后让圣灵做祂的工。

即使对方表示出一些兴趣,要克制自己,不要把“属灵资料”一次全倾泻下来,人们需要时间思考。我们的目的旨在引发好奇心,说话尽量精简,以免对方失去兴趣。

遭遇反对不要急于辩论

还有两个难题经常出现。首先,有时同事们的行为不合基督徒的原则,甚至行为恶劣。这时不要因为人的罪而吃惊,否则就等于说:“我不相信圣经说的话。”因为圣经早就告诉我们这点了。其实许多时候我们有意表现出的惊讶,是想告诉不信的人:“我比你好。”基督徒常被标签为伪善,正是源于我们对人的罪大表惊讶的时刻。

你可以友善地表示拒绝,无须表现激烈或太过防卫性。多数时候,同事或朋友只是想和我们分享他们喜欢的事,出发点是好的,虽然提议的活动不太好。即使我们不参与,这份好意却可以欣赏。不过,若邀请是试探性的,则另当别论。

其次,我们也需要处理人们对基督信仰的反对。这时,你的护教情怀可能会被点燃起来,不计代价换取“胜利”。但要记得,赢取战争比赢取战役更重要。如果重视维护我们的正确,多于重视帮助别人进一步了解,那么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增进理解,而不是赢得辩论。

问问题是回应反对的好方法,表示我们重视别人的意见,而不是把自己的高见塞给对方,也不会让人有压力。我们可以提出三种问题:请求澄清的问题,例如“你的意思是什么?”

要求解释的问题,例如“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昵?”邀请思考的问题,例如“你有否想过……”

需要谨记的是,遇到反对时首先不要作负面反应。有人接受不了福音,不要大惊小怪,反而要为有人终于肯和你谈属灵问题而感恩,即使他只是在“挑选”,还未下定主意。其次,疑问往往反映对方在真诚思考。人们把疑问告诉你,很可能表示他们信任你,觉得和你谈话有安全感,这可是好事!第三,如果不知道答案,就承认,可以提议和对方一起找答案。上帝对你的呼召不是给予正确答案,只是呼召你去爱人、服侍人。最后,不用急于纠正每个不正确的教义,神用不着你当神学巡警,各处纠察问题。

要令人重新检察自己的信念,最有力的方法是问他们心中那套信念是怎样运作的。他们用生命押上的信念,能带给他们真正的喜乐和满足吗?如果对方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可以先退一步,待他们身陷困局、感到孤独或失望时再走近。

他们终于决志信主了

戴夫是奥兰多地区很成功的一位地产商。我和他在一次交易中成了好朋友。戴夫夫妇多次遇到偏狭、居高临下和虚伪的基督徒,因此他们对基督徒敬而远之。随着交往的增多,我透过信仰旗号和信仰故事表现出来的信息,似乎令他开始感到好奇。

大约一年后的某个下午,我向戴夫讲了自己的得救见证。他很留心听,还问了问题。最后,他们夫妇应我们的邀请来参加在我家的查经班。虽然他妻子想信耶稣,但她表示要和戴夫一起做决定。我花了几个月,用尽方法向戴夫传福音,但他的心好像变得越来越硬。

我倍感失落,决定把脚上的灰尘跺下去,不再把那么多时间投资在他们身上,反正还有其他“慕道友”可以关心。我把失望感告诉了我的属灵导师,他一针见血地问我:“你真的关心他们吗?还是只是把他们当作工作项目?”我只得低头承认,令他们决志比与他们交朋友变得更重要了。导师又问我:“你有为戴夫夫妇祷告吗?”我低下头说:“其实我祷告的不多。”他笑了,“他们正在作人生最困难的决定。你不能为他们代劳,但有一事你可以做,这事比你迄今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更管用,就是为他们祷告。”

我们向人介绍基督时,要经常察验自己的动机,确定那人的确是自己所关心的,而不只是一单要尽快了结的“业务”。即使我们的动机纯正,最终也无法控制结果。要是你曾有过成功的“业绩”,就更容易感到失望。

马克吐温总结得很好,“令我苦恼的不是圣经中我不明白的部分,而是我明白的部分。”福音在人心里激起的意志斗争,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这是神的战争,不是我们的战争。如果人不肯相信,我们也无能为力。人要作自己的决定,而我们此刻最重要的工作——有时是唯一可做的工作——就是祷告,向那唯一能帮助人的神呼求。

于是我和妻子开始每天为戴夫他们俩祷告,继续爱他们。我们的友谊不断增长。在结识七年之后,他们终于决志信主了。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