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也有“四心”
作者:主微仆Jxy
2024-11-02  

 保罗.jpg

经文:罗2:15

孟子提出“四心”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此四心,是孟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人人与生俱来皆有四心,它们是仁、义、礼、智四种德性的发端,简称四端。

一、恻隐之心,这是仁的发端。

孟子认为,看到他人受苦或遭遇不幸,人们自然产生怜悯之情。他用“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说明这一点。

孟子有此心,保罗也有。保罗说“有谁软弱我不软弱?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有此仁爱之心,才能唱出爱的赞歌“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有此仁爱之心,他才会流泪为以弗所教会三年求告。

二、羞恶之心,这是义的发端。

羞恶之心,对不道德或不正当行为有羞耻感和厌恶感。孟子认为,没有羞恶之心者,“非人也”。

孟子有此心,保罗也有:他说“爱是不做害羞的事”;他还说“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罗12:9)

三、辞让之心,这是礼的发端。

辞让之心,指人们在互相交往中谦让和礼貌。孟子认为这是人与人相处时应有的基本态度。孟子的辞让之心,发展到家庭伦理中,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保罗亦倡导谦恭礼貌,他说“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罗12:10)他告诉提摩太,“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提前5:2)

四、是非之心,这是智的发端。

是非之心,是指人们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孟子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

保罗说,律法的功用刻在人们心里,人们的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2:15)

总结: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它们是人性中善的种子,经后天教育和培养得以发扬光大。保罗活着,就是在主里面活着,时时处处践信于行,四心就在一呼一吸之中。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