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八福》(上)
作者:维保罗
2017-05-14  

《马太福音》5:1-12

一、前言

在下面的几个礼拜里,我们要来查考主耶稣的登山宝训,有人说这是耶稣所讲的最好的一篇道。

马太5:1~12“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心称为神的儿子。因义受BP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BP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BP他们。”

[注:中文和合本译为“虚心的”应译作“灵里贫穷的”, “有福了”更好的翻译应该是“蒙福了”]

“父啊,求您使我们有一双耳朵,有一颗心来认真倾听我们救主的话,听他的道。愿他的话进入我们的灵魂,我们奉他的名求,阿门。”

美国的独立宣言上说,每一个人都具有他们的创造主所赋予的,不可剥夺的权力——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这句话的原文里是追求财富的权力,后来改成了追求幸福的权力。假如你能听到我的声音,那么你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至少在某些程度上具有自由,既使不是政治上的自由,也有心理上、思想上、做决定上的自由。当然,在西方我们具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我们把政治上、思想上、信仰上的况自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既使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生命和自由,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追求幸福呢?对此,独立宣言没有给出忠告,它说你有自由,你的创造主赋予了你这些自由,但它却没有告诉我们人应当如何追求幸福,追求幸福可以耗尽人的一生。

人们用时间、财力、创造性竭尽全力地去追求幸福,这本来无可非议。谁不想要幸福呢?或许当代的摇滚乐诗人说到了点子上:“假如这能使你幸福,那你怎么仍然忧愁满面?”

不管怎么说,对此基督徒不应感到吃惊。看到世界上的人拼命追求,但却得不到,这是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耶稣教导的世界观与常人的背道而驰。他教导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必要失去自己的生命;想要在先的必须在后。他一直在教导这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道理。现在,耶稣在这篇最伟大的讲道里开始教导一系列关于这种与人之常情相反的东西。这个世界说,有钱的人有福了;耶稣说,贫穷的人有福了。马太福音里说的是灵里的贫穷,但路加福音里说的就是穷人。耶稣将要教导我们怎么才算真正蒙福,他在这里九次提到“有福了”。他指的就是真正的幸福。

伴随着幸福的这些特征是基督国度真正的成员身上的性格特征。八福从头到尾都有“天国”这个词,因此他所指的就是神国真正子民身上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不能为人赢得子民的身份,而是体现出他们的身份。这点非常重要,当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他们必蒙怜恤,而不是必“赢得”怜恤。

当我对孩子说,假如他们表现好的话,我会带他们去迪斯尼乐园。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挣得或赢得了此权力。他们仍然要完全依靠我来付门票。假如他们以为自己表现好得可以让门口检票的人对他们说“欢迎光临,请进请进”的话,那么他们可就完全搞错了。我们必须牢记,人进入基督的国与他们的行为没有丝毫的关系,我们会讨论行为,但行为与进入神的国之间没有一点儿联系。当耶稣说,灵里贫穷的人蒙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他没有说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所说的,靠好行为挣得、赢得与人应当如何行不是一回事。

这篇讲道应该提醒读者,不是让他们来看自己的道德水平有多高,而是让他们来省查一下看自己有信心没有。你读这篇讲道的时候,应该问自己:“我是否与此国度有份?”保罗教导说:“你们总要自己省查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林后13:5)。

所没有说他们因为自己练出了一种灵里的贫穷态度,因此就得以进入神的国。他只是说明在神国里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这里他根本没有谈到他们是怎样获得或如何具备这种特征的。我以这不是一篇叫人加倍努力的道,当然加倍努力没有错,耶稣也的确要求我们竭力。但我认为这里的上、下文指的更多的是,这些是基督国度成员的性格特征。因为宗教领袖和那些受他们影响的人,把人的行为与能否进入神的国联系在一起,这是极大的错误。事实上这也是耶稣整个事工中一直强调、一直对付的。因为宗教领袖们不明白神的国究竞是怎么回事。耶稣是在向众人作解释,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身上完全没有这些特征,坦白地说,你靠自己拼命努力是无济于事的。你必须要象那个税吏一样,伏在神面前呼求:“神啊,求你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加18:13)。假如你读了这篇讲道,看到自己原来与神的国相去十万八千里,假如你暗自立下决心要努力来做到这些,那么到头来你就会发现非常失望,(我再说明一下,我们努力是应当的)。让我以自己与主同行,一直在努力的三十年经历来告诉你一下,我越努力,发现自己越糟糕,若靠自己的道德品行,你永远都不会与神和好。假如说随着我们的成长,神赐给我们思考、辨别能力的话,那么我们对自己的道德品行会越来越不安而不是越来越满足。不过让我再加上一句:假如我们在自己身上发现有一点儿这些特征的话,我们就应当更加追求(彼得后书1:5~11)。上面我所说的不是叫你们懒惰、不去努力。耶稣讲这篇道是要求听见的人要去遵守。

听了这些之后,希望你们不要产生困惑。耶稣的这段教导的确容易引起我们的困惑,后来他又说,你们的义若不超过法利赛人的义,就不能进天国,后面他会教导说,“你们听到说……”他会提到律法和义。让我们很快地来再看一下圣经中三种论到人的义。

第一是人的自然的义。这是人没有认识到他们需要基督的光景下所做的最好的事,就如我们在士师记中读到了“人按自己眼里看为正的行”(士师21:25),不是按他们眼里看为错的事,而是他们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我们的那些行为很好,道德很不错的邻居就是这样的人。但我们从以赛亚书中知道,这种义是污秽的衣裳(以64:6)。这种义也是法利赛人的义(马太5:20),是外在的义,当然这里可能有一定的敬虔,一定的德性,他们也知道伦理道德,但行这种义的人决不会说“我如此行是为了讨神的喜悦”。这是一种没有神的义。神不会看这种义,因为这种义在神面前只不过是污秽。神决不看中行这种义的人。因此,我们把这称为自然的义。

第二种是我们称为算作为人的(imputed)基督的义,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圣经的定义。这种义与一个人的实际行为毫无关系,是基督将他的义白白地算作人身上的义。事实上,这是一个财务结帐上的专用词。是算作在我们帐上的,就好比我作了个决定,到银行去把一千万元钱划到你的帐上,你坐在这里什么也没做,一瞬间成了千万富翁。这就是基督白白算作为人的义。这义只与他的行为有关,与你的行为无关。其结果,因为他的义,我们的罪被神赦免,无罪释放了。神这位审判官把锤子砸下,说,我看见你的时候,我看见的是基督的血、基督的义,你被宣告无罪释放了。你与神合好了,我的朋友们,这就是福音。福音是:耶稣死了,为罪人付上了赎罪的代价。我什么贡献也没做,白白地得到了永生。

第三种是就是永远伴随着白白算作为人身上的义而产生出来的义,我们也可把它称为基督加在我们身上的义(imparted)。神接纳了我们之后,又哺养我们,将我们改变成他自己的样式(罗马8:29),或者我们可以从领养孩子一事上来理解。你可以来看一看那对夫妇:被领养的孩子与领养手续和过程毫无关系。这对父母必须先与领养机构咨询、讨论,开始办理领养手续,最后他们必须说,好,我们决定领养这个(或这几个)孩子。我们决心爱他们,于是他们签了字,他们成为了孩子的父母。孩子(们)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什么也没有做。领养或接纳之后,接下来的是成圣。他们把孩子带回家,给他们衣服穿,给他们食物吃,他们爱孩子,给他们起名字,将他们扶养长大。这就是加给他们的义,这就是你能从孩子们身上看到父母特征的开始,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人在教会里看着这些小孩跑来跑去时,会想到的一个问题:不知他们在家时的表现是怎样的?这也就是成圣的过程。神使我们白白地成为他国度的成员之后,就开始训练我们成为好公民。

那些只具备第一种义的人,无论你作多大努力,你所追求的义在神面前都是污秽。他们必须求告神的名而得救,必须蒙神的恩典,通过信基督接受那白白算作为他们的义。但在耶稣所讲的这整篇道中,有一点很重要:当我们正确学习、理解基督徒行为的时候,不应当把加给我们的义与算作为我们的义人为地分割开来,两者应该永远都在一起。假如我说自己已经被算作为义,但却没有加给我们的义,我的言行和不信的外邦人毫无差别,那么我很可能根本就没有算作为义的义。这就象一枚镍币,一面是头像,一面是面值,两者总是共存的。假如我们努力追求谦卑,(让我来问一句,这是算作为义呢?还是加在我们身上的义呢?)这当然是加在身上的义,因为这是我努力在做的事,假如我这么做的话,那么我就一直要牢记我这样的行为是因着神白白算作我为义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让我用主耶稣举过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我们被神从一棵原来自然而然结坏果子的坏树变成了一棵健康的好树,这好树必然会结出好果子来(马太7:18)。但我们都知道我自己是不能把自己变成一棵好树的,按我自然的本性是一棵坏树,直到神改变我,把我变成一棵好树我才能结出好果子来。因此,果子是加在我们身上的义,但从坏树变成好树则是算作为义,是神的作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必须理解。并且我们知道神的话能够使果子成为大丰收。因此,让我们一起来查考基督徒,也就是神国的真正成员所应该具有的,应当追求的这些品格特征。让我们也来了解随着这些品格特征而来的祝福。“……的人蒙福了,他们必得……。”也就是说,神所加在他身上义的人会蒙何等的祝福。你们是否懂得了这里的顺序关系?这里的顺序是:我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神因着他的恩典,把基督的义白白地算作为我们的义,又加在我们身上,使我们有了上述品格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义,又因这品格特征而祝福我们。

我的这段开场白是长了一点,但我希望通过这段长长的序言,我们可以更深地来理解,更珍惜我们救主的这些话。因为我们需要来理解耶稣的话,因为耶稣决非不知道保罗后来会论到的因信称义,白白算作为义,在圣经的其它地方我们也学到耶稣的同样教导。登山宝训的整篇道谈到的都是律法,因此,当耶稣在论到律法的时候,他当然知道人得救靠的不是遵行律法。人得救是因为他遵行了律法,并且他将他的义白白地算作为那些因着神的恩典求告他名的人。所以,当我读耶稣的这些教导时,首先我不会以为我必须合格才能得救。第二我也不会认为现在我知道我只需要被算作为义就够了,可以对耶稣的教导置若网闻,我不需要努力了,现在有很多人就是这样教导人的。他们说,对于基督徒来说,律法的唯一功用就是叫我们知罪,律法不是基督徒的行为准则。我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教导,耶稣在后面也会论到这一点。

二. 蒙福的人

耶稣九次以“蒙福了”开始宣告他的声明。这个词所指的是一种超然的幸福,是超过人的努力,超越人间之爱,超越死亡的幸福,它超越一切。这是一种你无法改变的幸福,它不是那种仅仅投我们肉体所好的、眼前的、短暂的幸福。这是因着神重造我们灵魂而来的,内心的幸福。不是说,假如我能得到那辆新车,我就会很高兴了的那种幸福。我记得第一次买新车是1989年,是一辆白色的车,当时我很高兴。我们住的地方离海边很近,不久之后我就发现车身上出了锈痕,我马上打电话给车行问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对我说,你住在海边,车子当然锈得快啦。于是我的快乐就不再了。耶稣所说的幸福非但是不随环境、时间而变的,它也改变我们的灵魂。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中谈到了这一点:“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儿情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立比4:11)

假如我的车子锈了,我会知足。保罗当然知道,我们也应当知道,我活着是为了基督,死了就是大利。使徒保罗的幸福、知足和他的蒙福不会被任何东西所改变,这应当是基督徒的目标。

那么,谁能蒙受这种祝福?谁会拥有这样的幸福?耶稣说:“灵里贫穷的人蒙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神的国。”(马太5:3)

要说与人之常情相背的话,这里所说的就正好是你想要感到幸福愉快的反面。“灵里贫穷”?我要的是灵里富足!

属灵在我们这个时代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人都很属灵,有人自夸说“我是一个很属灵的人(Spiritual),或者也可译作:我是个很讲思想境界、精神面貌的人。我不必去教会,不相信那种有组织的宗教信仰(注:指的是基督教信仰),但我是个很属灵的人”。

蒙福的人不是因为自己的属灵状况而是因为进入了神的国。耶稣说,承认天国的人不是灵里富足的人,正相反,讨饭的人才在基督的桌上得吃的。进入神国、承受天国的是那些省查自己的灵魂,知道自己绝望光景的人,而不是那些满足于自己属灵状况的人。我们在启示录里读到,老底嘉教会的人对他们的状况感到很满足。但耶稣提醒他们,若按照他们的信心状况,他要把他们吐出去,这是为什么?“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样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示录3:17)这是个大问题,或许你会说,“我可不是这种人,这句话是对非基督徒说的。”但我要提醒你一下,这封不是写给罗马外邦人的信,它是写给教会的。所以,我们必须十分小心,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在基督徒生活上得胜了。我认为,我们每次来到主的桌前掰饼喝杯的时候,必须意识到我们是乞丐,需要神满有恩典供应给我们的食物。当我们对自己属灵状况感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走错了方向。使徒保罗可不是这样的,他成为基督徒后,随着他的成长,他并未因自己的属灵状况或自己的言行而自满,他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是罪人中的罪愧。

基督国度的成员不是大摇大摆、高视阔步,而是在神面前低头。从成熟的角度上说,我们应该认识到的,不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变得高尚,这倒不是我们不想有好行为,不愿意为人高尚,而是认识自己的灵魂实在是处在一种糟糕透顶的状况。既使是蒙重生的基督徒,在我们的行为上、道德上,我们是何等需要救主耶稣啊!

耶稣接着教导说:“哀恸的人蒙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5:4)我们都知道,哀恸的人为失去亲人而悲哀。我们所盼望的喜乐必须先经过哀恸。“哀恸的人蒙福了。”哀恸是通往安慰之路。毫无疑问,基督战胜死亡的胜利能够战胜一切痛苦,包括失去亲人的哀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基督所说的哀恸超过了身体死亡带来的悲痛。这不仅仅是说,我失去了亲人,极其悲痛,神会叫我愉快起来。(我失去过最亲爱的人)我的确盼望那将来最大的安慰,但这不是耶稣在这里所教导的,这里所说的哀恸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我们自己绝望的属灵光景有关。我在灵里是贫穷的,我为自己的属灵光景而哀恸。让我们来听从、跟随耶稣的教导。以赛亚经历了这种哀恸,当他看到万军之耶和华神的时候,他哀哭到:“我有祸了!我要灭亡了!因为我是个嘴唇不洁净的人,我住在嘴唇不洁净的民中。”(以赛亚6:5)

这就是哀恸。他看着神说,我有祸了!请注意,以赛亚不仅为他自己哀恸,也为周围的人哀恸,我们有祸了!

诗篇119篇的作者说:“我的眼泪下流成河,因为他们不遵守你的律法。”(诗119:136)

请看一看我们的社会吧,上个礼拜我们讨论了关于兽的印记,关于6是人的数字(注:启示录),是人的努力。我们国家参议院、众议院所发生的事,我们立法机构发生的事,都是6,都是人做的事,除非我们在7,在神的面前跪下,我们的国家是不可能蒙福的。人的努力、人的创新总是离不开6,6永远不会变成7。

作为基督国度的人,听到这些关于堕落、同性恋、离婚的事我们实在应该感到悲哀。

但事实上,这些事并没有引起我们多大的悲哀,因为我们生活在安逸之中,只有当火烧到你脚下的时候,当这些事直接影响到你家人的时候,你才会行动起来。就象癌症,你对它无动于衷,直到你的家人得了癌死了,你才会开始向抗癌基金会捐赠。

这种做法不是我们有信心的表现,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因为神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周围的属灵状况悲哀,但这不该是一个令人感到哀痛的无底洞。我们不应该一直哭丧着脸,整天谈论那些负面的事情,抱怨事情有多糟糕,我们知道,我们有一个得安慰的应许:恸的人蒙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基督必要来帮助哀恸的人。从最高的意义上说,生活在基督国里的人知道,死亡——今世的和永生的,身体的和灵性的,都终将变为生命,所有的眼泪都会被擦干(启示录21:4)。

“温柔的人蒙福了,因为他们必得承受地土。”(马太5:5)

希腊原文中“温柔”这个字很难翻译成英文(注:中文里恐怕也找不到这个词)。我们把它翻译成“温柔”,但这不是它的真正含意,真正的“温柔”是人承认神的全权。神学家凡纳斯作了如下的定义:

“温柔是人心灵里的态度,它叫我们承认接受神在我们身上所做的一切安排都为美善,它使我们决不与神争辩或抵挡。”

温柔是我们的知足,因为我们的神是全权的神,他不是仅仅允许万事的发生,他预定万事的发生。耶稣就是万军之神,他称自己是温柔的(马太11:29)。

凡纳斯接着解释说:“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主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也命令基督徒所应当学习的温柔是能力的果子。一般人以为,谁若谦卑,那是因为他无能。但主之所以‘谦卑’是因为他拥有神无限的权能。温柔与固执己见、个人利益正好相反。它是人心灵里、精神上的平静安稳,它能叫人不卑不亢,原因很简单,因为温柔与自我毫无关系。”

“我不必担心,一切问题都能解决”。用今天的话说,我不必去打拼,这里有一个不很恰当的例子,但我还是想要引用一下。我认识一对沙滩双人排球赛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运动员,俩人的配合简直是无懈可击。他们创下的赢球记录至今仍未被打破。我记得观看他们的比赛,都有点令人无新鲜感。但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们俩在比赛场上的态度,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总是会自己的队友一起或击掌或喊叫,为的是要鼓起斗志,可他俩看上去总是无动于衷。有一次,比赛到了关键时刻,对方叫暂停后就在哪里紧张地商讨下一步战术。可这俩人却原封不动地站在那里,甚至相互之间看都不看一眼。他们等着很有把握地要吃掉对方。你们假如所听出我想要说的就知道,他们之所以能那样,是因为他们知道一定会赢,不需要打气鼓劲。我想这或许从一定角度说,可以用来解释“温柔”这个字,我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的神永远在掌权作主。正如耶稣所说,假如我要求一下的话,神就会差遣十二营天使来。虽然这不是神的计划,但他当然能这样做。

这里教导我们说,温柔的人必能承受地土。对此我们可能会有些问题,这里说的地土仅仅是指天上吗?有人是这样解释的,可我认为不是。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神的国开始时很小,后来在历史中会越来越大。它从以色列开始,我们在以赛亚书二十六章里已经学到,“疆界必会扩展”。记不记得但以理所说的石头会打碎那大像、最后要遍满全地?以西结告诉我们那水会变得越来越大,不可阻挡?耶稣在比喻中说天国会芥莱种,象面酵那样成长、壮大?因此,我的理解是,圣经中提到地的时候就如迦南地,是预表将来的天堂。但同时神的国从小到大,必要履盖大地,这里有一个成圣的过程。记不记得上个礼拜我们讨论过,这个世界的国最终都要成为基督这位大君王的国。“你们为了我的原故离开父母家人的无不在今世得十倍在来世得百倍的。”基督说不但在来世也有今世的,所以我们应该从我们个人成圣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他拯救了你,又使你成圣。当然,你的成圣是有限度的,但他决不只是救了你就随你自己去了。同样,神对全地也是这样,他的国度在地上既有永恒的也有历史的意义。所以说,地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是预表天堂,但我们不能说它只单单代表天堂。

另外一个难点是,这个应许是否说假如我今天温柔了,明天就必承受地土吗?我费了那么大的努力学温柔,为什么在地上只有拥有那么一点点东西呢?假如我们总是按我们的眼光把神的应许都看作是即刻的、针对个人的,那就错了,这一点我们也应该了解。今天早上我读了十诫,“孝敬父母,你在地上的日子得以长久。”

保罗说这是第一个带应许的诫命,你可以活得长久。那么,假如一个小孩意外地夭折,那么是否就证明他不尊敬父母?不。我认为这条诫命是应许说,在一个孝敬父母的社会里,总的来说人的奉命会比一个羞父杀母、违抗权威的社会里长。

上述的这种错误理解,犯了一个把一般概念分割成为个体概念这样一种逻辑错误。举个例子,很多人说“我爱美国”。这是否就是说他们爱每一个美国人?不。这就是犯了分割的错误。我可以假设说,“我爱美国,但我并不一定要爱你。相反,正因为我爱美国,所以我才不喜欢你。”这句话非但没有矛盾,并且是前后一致的。因为有的美国人专门和美国作对,但他仍然是美国人。

我很同意司普罗说的一句话:

“今天我们在神学上最大的障碍不是不懂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而是不懂逻辑学的概念。”

当我们读到约翰福音3:15节“神爱世人”,若把这句话理解成“既然神爱世人,那么神就必定爱世上的每一个人”,我们就犯了上述的逻辑错误。当然我们并不能仅从这一点上全面地来理解这段经文,但你不能把圣经里一句对着整体说的话应用到每一个人身上。假如我盖一栋楼用的都是方形的砖,难道这栋楼房就一定是方形的吗?若一栋房子是圆形的,难道所用的砖就都是圆形的吗?不。我们不能这么理解,圣经说你要教导孩子,好叫他到老都不偏离。这是否就意味着,所有受到良好教导的孩子到老都不会偏离?事实显然不是这样。我们刚才学到的这个应许也是这样,一个人人都尊敬父母的社会就会比较安定,在各方面都会比较好,人们就不会酒后驾车、超车,和做其它伤害人命的事,那么意外死亡就会少些。这是否就是说事故就不再发生了?当然不是,但发生的就会少些。

所以我们应当正确地来理解耶稣的教导,他说我有一个国度,这些是我国度成员的性格特征,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成员必蒙福、必得胜。

耶稣教导的是,那些专制暴君的名声和权力都是短暂的,唯有那些神国度里谦卑的人才是最终会得胜的,既在历史中也在永恒里。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个礼拜我们会接着讨论八福。

让我们一起祷告:

父神啊,我们祷告求您通过圣灵赐给我们一颗心,叫我们省查自己,看我们是否是您国度的公民。若不是,我们求您叫我们活过来,打开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好叫我们相信您。而不是靠自己的肉体以为我们可以凭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道德被神接纳。愿我们认清自己的可悲光景,求告您永远喜悦、完全公义的那一位。父啊,假如你看到我们身上表现出一点这些性格特征的话,求您使它们渐渐成长,好叫我们更加谦卑、更认识到自己的可怜光景。叫我们更加依靠基督的S字J,同时也为自己的一切不讨你喜悦的东西悔改。父啊,愿您的国降临,愿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父啊,求您使用我们,就如以赛亚所说,我们在这里,请差遣我们,让我们成为您国度的大使。奉基督的名求,阿门。”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