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的三个基本特征
来源:孙毅《基督徒的生活》书评摘选
基督徒生活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自我否定、背负十架以及默想永世。自我否定构成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出发点;背负十架成为基本操练;而默想永世则成为基督徒奔走天路的基本方向。
一、自我否定
首先,加尔文区别了自我否定中的两个关键步骤,这可能是人们以往不太注意的。
第一个步骤就是人要离弃自己,为要使自己能用一切的才能服事上帝。在加尔文看来,这种的离弃是哲学家们所不能理解的。哲学家对人生的讨论涉及不到这个部分,因为这在他们的视野之外。只有根据圣经而来的基督教哲学才涉及到人这方面的真理。从这里所用的基督教哲学(本书四章1节)这个词可以看到加尔文过去所受的人文学科的训练。这里,基督教哲学的意思是指基督教信仰中的人生道理或智慧,这样的人生道理是来源自圣经的。回到离弃自己这个生命的基本道理,其实就是基督所说的,凡是要保全自己生命的就会失去生命,凡是失去自己生命的就得到了生命。
注意加尔文所强调的自我否定的第一点,一个人在这里不是否定自己要不要做这件事,或者要不要做那件事,这个层面是次要的,那已经是第二个步骤了,那里才涉及个人在某事上如何寻求上帝的心意,该不该做这件或那件事情等。而第一步就是否定人整个的自己,就是整个生命、整个的你。这就是刚才打的比方,就是这个人站的这块石头松动了,他要不要把它踢开,好抓住手上的这个东西,荡过去就可以站在一个更坚实的地方。当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其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在于:如果把这个石头踹下去的话,“我”站在哪里呢?它是整个生命的支点,踹掉它就意味着整个的你、整个你的生命、整个你的生活需要被否定。一般来说,如果人们不抓住另外一个东西的话是不可能让自己悬空的;所以对这个人的信心就是,“我”抓住的这个东西是牢靠的,可以成为生命的新支点。
按传统基督教神学的解释,这是一种身份或主权意义上的彻底的转变。即便一个人称义的时候没有那么深切的经历,但客观上这个人的旧人已经死了。主观上人们是随后才经历到这种变化的,可能是在其受洗之后一年、两年才慢慢经历到里面的死。这一点像是一个人从其内在经历到“出家”,他给自己的过去画了一个句号;过去所有的理想、梦想,都终止了,生活是一个新的开始。按圣经上说,在基督里成为一个新造的人;这就是加尔文所说的第一个步骤。
只有完成了第一个步骤的人,第二个步骤才对他有意义,即不再寻求自己的事情,而是做合上帝旨意的事情。这个步骤所侧重的要点是人学习将所做的一切事情、计划交在上帝的手中;学习交托。如果已经经历到第一步骤,经历到与世界的分别,就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进入到这个世界,即明白上帝对他在某个岗位上的呼召,从而操练在某些具体的行业与事项上去跟随与荣耀基督。这样,以后在世界中所做的事情才可能从根本上被算在基督的名下。
加尔文不只是说明了自我否定的含义,同时也从两个层面或角度说明了认识及操练自我否定的方式。
首先,人们可以借着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并操练自我否定。在加尔文看来,圣经要人们爱邻人,如果人没有经历过自我否定的话,他不可能行出这个命令。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自己下意识表现出的、无法克服的问题就是骄傲。人自己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比其他人要强,这是人骨子里无法抹去的。一个人就是在别人面前说话再谦虚,再有意地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但是心里面仍然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加尔文认为这是人所有罪中最重要的一个罪,造成人和其他人交往的障碍,也是拦阻一个人去实践“爱你的邻人”的最大的问题。人们如何克服这种骄傲,做到看他人比自己强,然后真正地爱他人呢?问题就在于是否经历到了自己的死,经历到了对自己的绝望,经历到了重生;如果经历到了,这个人就一定会经历到他人比自己强,那个时候爱他人才有可能。
其次,操练的第二方面是基督徒和上帝的关系。如果没有经历自己的死,人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向上帝祈求自己所愿意的东西;一旦人们经历了那些自己不愿意的东西,人们肯定会抱怨。在这里加尔文强调,人必须经历到自己的死,才能和神有一个合适的关系。在这方面,加尔文认为人常遇到的一个试探就是,人们非常害怕并厌恶贫穷与卑微的生活处境。因此,人们常下意识地把求财富和荣誉当作上帝祝福的标志。当然,人们内心一定会为自己追求成功找到很好的理由。如果一个人确实经历到自身的死,那么这些理由可能是上帝的托付;但如果他还没有经历到自己的死,这些都可能不过是借口,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富足、自己被其他人承认。在加尔文看来,这就是人的本性。人们最恨恶的是贫穷,最恨恶的是不被他人承认,所以,人们在上帝面前所求的往往都是这样。人们只有在神的面前经历到死,才可以平安、甘心乐意地去接受上帝为他们所安排的每一种处境,即便是贫穷,即便是不被别人承认、众叛亲离,他们都乐意去接受,而这样的关系取决于对自我否定的操练。
二、背负十架
按照加尔文,“背负十架”是基督徒必须面对的一个功课,是一生的操练。按一种通常的理论,一个人在称义后,首先发生客观上地位的变化,即圣经上所说的重生;然后是主观上的经历。但是从加尔文这里的讲法来看,他主要是从主观经历方面来讲自我否定,这样,自我否定就不是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人们逐渐明确,并借着操练能够更加确定。所以自我否定发展到后面,主要是借着背负十架来操练。敬虔的人想有更高的追求,即成为基督的门徒,那么,上帝会借着苦难来操练他们。
背负十架在多数情况下是基督徒会遭遇到其不想遭遇到的苦难,就是说他们不得不去背负这S字J,不一定是主观选择要去经历这些苦难。这些苦难有些是来自环境、外在BP。加尔文认为上帝是要借着苦难来操练凡愿意跟随他的门徒。但为什么一定要用苦难来操练门徒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是基督的生活样式,耶稣基督的生命就是这样。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甘心地顺服圣父的旨意,为人们背负十架。因此,凡为圣父所收养并被视为配与他联合的基督徒,都当预备遭受苦难。人们从苦难中得到的安慰在于,与基督的苦难有份,就与他的荣耀有份;与他的死有份,就与他的复活有份。
S字J的苦难对人们的意义还在于它可以勒住人们心里傲慢的本性,操练人们的顺服和忍耐。换句话说,按照人自己的本性,人不可能凭着自己来活出顺服、忍耐。按照加尔文的说法,即便是世界上最敬虔的人,如果没有经历S字J的考验的话,那么他也会越来越相信自己,越来越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只有经过S字J磨练过的人,才能够学习完全依靠上帝。即便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也是借着苦难学习了顺服,所以人们今天也当借着患难学习忍耐,借着患难学习顺服,好让人们的生命能够更加完全。
经历S字J,概括起来,加尔文讲到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除非经历S字J,否则人们不能完全依靠上帝。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自我否定的第一个方面,即完全抓住这根藤条,脚可以松掸。这并不是凭着人自己,往往需要苦难和磨练。第二个是,S字J能够让生命得以完全,更加顺服忍耐,并除去其中的渣滓。在这里,加尔文把基督教对忍耐的看法与哲学家的看法作了一个对比。即从苦难的观点,讨论了斯多葛派对忍耐的理解。对于忍耐,斯多葛派往往是将其理解为被动的;是我别无选择,不得不去经历的。因此,斯多葛式的忍耐操练的目标是,既然人们是在一个无可奈何的世界,那么去学习面对命运,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动情,波澜不惊,这就叫忍耐。而基督徒所说的忍耐,保罗讲到了两个方面,首先,这种忍耐不是一种不动情,内在的压制。他可以同一个哀哭的人一起哀哭,在忍耐及经历痛苦的时候可以在上帝面前倾诉释放出来。甚至耶稣说,哀恸的人是有福的。换言之,哀恸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当然对一个基督徒来说,更多是在上帝面前的表达;第二,它不是一种无奈中的忍耐,而是主动去面对。按照加尔文,这种心态是相信自己所有经历到的,即便是苦难,也是出于神的公义、公平和恩典。人们经历上帝的管教、或者外在BP的时候,当事者下意识的反应是抱怨,至多是当作上帝的管教而感恩;但这还不够,当事者还要在这经历中不是无奈而是真实地认识到上帝的公义、公平;并借着这种认识拓宽当事者的心胸,让他的生命更加完全。总之,这就是从上帝而来的忍耐。在加尔文看来,这与当时哲学家说的忍耐有所不同。
三、默想永世
加尔文对默想永世的谈论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今世的基本态度;另一个就是人们在这个世界的基本行事原则。
首先,加尔文用了两个字来描述基督徒对这个世界关系的基本态度:轻看。也就是圣经所说,不要爱这个世界。轻看就等于不要爱世界。他也解释说,轻看不等于恨恶这个世界;轻看是和感恩的心联系在一起,即带着因上帝赐予这个人此世的祝福而怀的感恩来看这个世界。假如人们在过去曾经有过追求和梦想,希望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那么上帝让人有人生的回转,把这一切都放下。当然上帝依然会赐给他们所必需的;赐给其食物、衣服、住房以及朋友等,只要他能意识到这是在享受来自上帝的祝福。如果上帝没有赐给其一个房子,使他仍与人合租,他也会把这当做是神给自己的一个祝福,几个人住在一起也是很快乐的。带着感恩和知足的心来轻看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基本的态度。
这个基本态度可以转换为我们的行事原则。加尔文这里基本上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有的好像没有。这就如同保罗在新约《哥林前多书》中所说的话:“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29—31)就是说,不要把在这个世界中所拥有的任何事物当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好像人可以永远拥有;好像人离开这些的话就不能生活。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就可以做到在什么境况下都知足,“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11—12)这是轻看态度具体表现的行事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是有能力的人要作上帝的好管家,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成上帝呼召自己做的天职。这个原则需要稍加解释,因为它涉及到对上帝恩赐的看法。按加尔文,上帝给一个人恩赐或能力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祝福这个人自己,而是通过他去祝福其他人、教会和生活中的邻人。这种祝福特别通过上帝对一个人所从事之工作的呼召显明出来。如果他忠心于上帝呼召他去做的工作,那么他所从事的工作或行业就会得到上帝的祝福。他所得到的祝福或成功就可能是上帝专门托付他去祝福其他人的途径。终极层面是在服侍上帝,成为他的管家;而从另一个层面看,上帝也通过他所做的成果,服务社会或教会中的其他人。这就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涉及到的那个主题,宗教改革的精神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宗教改革有某种关系,那么就是与这种节俭的精神、作上帝管家的精神联系在一起。所以从基本行事原则上来看,把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或从事的行业当成是上帝对自己的呼召,把上帝对自己工作的祝福当作是上帝所交托的有效管理的资源,这是个基本原则。
第三个原则,不是只涉及和世界的关系,还涉及到如何看待死亡,积极面对将来的生活,面对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的生命。从人的本性上来说,上面所说的每一个操练,否定自我、背负十架以及默想永世中都会面对人罪性中非常顽固的那些部分。而到了这里,按照加尔文,人们所遇到的人罪性中最顽固的东西就是害怕死亡。害怕死亡使人不能积极面对死亡,乐观地面对死亡之后的生命。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的时期,就把哲学的学习与思考定性为是为死亡作预备。但对加尔文来说,便即在道理上人似乎可以明白,死亡不过是一个生命的转换,死亡就是一道门,从这里一个人迈出去并进入一个新的广阔天地。但理智上明白是一回事,下意识恐惧则是另一件事。如果人们花时间进行上述的操练,同时思想死亡及死后这个方面的话,他们就会理解保罗所说,基督徒不是乐意脱去这个,乃是为了穿上那个。就是说,基督徒并不追求早一点离开这个世界,脱去地上的帐篷(身体),但如果到了上帝所定的时候,他们也能随时积极喜乐地离开这个世界。换言之,积极预备基督随时可能到来,在生活的每个时刻都做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的准备,是基督徒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一个必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