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全
作者:张玲
2018-07-05  

经文:太5:38-48

这是耶稣在登山宝训所讲到的一段话,所读经文论到神子民的人际关系,当人与人之间有了矛盾和冲突之后当如何面对。耶稣所讲的内容涉及两方面:一是如何对待恶人,二是如何对待敌人。
 
这段经文也常常受到许多教外人士对基督徒的误解,从字面意思片面理解,认为基督徒都是懦弱的;也有的人认为基督徒的爱是没有原则的。我们从耶稣的教导中,体会神对我们属灵生命的要求,如何与人相处,特别是与我们不友善的人,与我们敌对的人当如何面对?
 
耶稣在这段经文结束之时,总结出主对我们生命的心意:
 
“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这是一个生命的成长,也是一条成圣的道路,是基督徒一生努力的方向与追求的目标。

以善胜恶

在登山宝训中,耶稣常常先引用旧约的教导,再讲出新约中他所赋予的新意。这里讲到如何面对作恶的人。旧约摩西律法采取的是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约律法这样的规定,为的是保护那个伤及他人的人,也是为了不造成更大的伤害。中国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讲论:古人朱熹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现代人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些都是人对待冒犯或伤害自己之人的态度。
 
耶稣新约的教导:“不要与恶人作对”,当受到他人的恶待时:面对他人的羞辱,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面对他们所求所要,圣经的教导当以善胜恶。
1. 面对他人的羞辱
 在任何文化中,人与人的相处中,打脸都是一种极大的羞辱,面对他人带给自己的人格羞辱,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耶稣的教导,不仅不恼怒与怀恨,不还手与攻击,而且是主动由恶人继续去行。人的右脸是被动挨打,主动权在恶人的手里,当人蒙羞受辱之后,把左脸转过来由恶人打的时候,是主动挨打,这种心境与人生态度是对恶人的容忍,更是一种强大的内心,同样是挨打,第二次的挨打宣告着内在生命的得胜。
 
耶稣也曾被人羞辱,逾越节的晚上,耶稣被带到大祭司的院子里受审,他起初一言不发,当他说话之时,人们指控耶稣“他说了僭妄的话”,于是,“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太26:67),彼得当时在场,他亲眼目睹耶稣受辱的这一幕,深印在他的心里,在彼得书信中,他讲到“基督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前2:21),“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2:23)。
 
这是基督的生命,也是基督徒要效法的生命。面对恶人的羞辱,因着内心有着从主而来的力量,从基督而来的良善,可以靠主得胜罪恶。
2. 面对无理的要求
 耶稣在此接着讲到里衣和外衣,一里和二里之别。
 
前提“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里衣”是贴身之物,夺取里衣可以理解为这个人的人身权利受到了侵犯,但如果他能够采取“连外衣也由他拿去”,这种姿态意味着,恶人虽然侵吞他的衣物、财产,但他仍拥有人身的主动权和对财产的处置权。耶稣在其他场合曾讲到:“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太10:28)。
 
走一里和走二里,不是数量上的区别,而是生命的超越。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这是一种在他人的强势之下,被动无奈地接受了他人的无理要求,也许在这一里的行程中会有埋怨,会有不理解,会有不甘心,但当你决定继续同他走二里,那多走的一里,不是恶人在得逞,而是你生命的得胜。
 
我们需要在信仰生活中确信,在这个充满不义的世界中究竟是谁在掌权,有时仿佛乌云遮蔽了太阳,仿佛罪恶得胜、“黑暗掌权”(路22:53)。但因着我们心里所仰赖的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我们的生命中有得胜的主,可以靠主面对一切罪恶。
3. 面对他人的所需
 耶稣这段话是针对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他们有求于你的帮助,他们需要你经济上的支持,作为神的儿女应该怎么做?首先要心存怜悯,也要伸手相帮,“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有求你的,一定是切实需要你的帮助,你不是袖手旁观,你对有需要之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箴3:27)。旧约律法教导以色列人:“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攥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申15:7),新约耶稣给予的应许:“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6:38)。
 
向你借贷的,这些人是因着贫穷借钱,首先先做好准备,“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其次要看若是因着投资借钱,不要心存贪心,“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利25:37)。
 
在基督徒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帮助必不可少,圣经箴言书也教导人有智慧,不要轻意借贷给人,尤其是作生意投资,更不要在经济上为他人作保。“在邻舍面前击掌作保乃是无知的人”(箴17:18),“不要与人击掌,不要为欠债的作保”(箴22:26)。否则不仅无法帮助他人,还会使自己受极大的亏损。

正确认识这世界存在罪恶,人与人相处会面对恶人,大卫面对作恶之人,他说:“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诗37:1)。“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诗37:3)。以善胜恶,是基督徒对待恶人的得胜法宝。使徒保罗的教导:“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12:21)。
 
基督徒面对恶人,心怀宽广与坦荡,不斤斤计较,更不恼怒怀恨,使自己陷在幽黯与苦毒中;而是在甘心的舍己中,以主的话语成为心里的力量,得胜罪恶。
以 爱 待 敌


耶稣引用旧约的教导,人与人之间相处需要爱憎分明,“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太5:43),旧约中的邻舍就狭义而言就是以色列本民族的同胞,这是人自然生命中的性情。但遵着新约耶稣的教导:“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BP你们的祷告”。由此,耶稣以一个比喻讲到天父的爱。
1. 神就是爱与完全
 天父的爱遍及穹苍、普及万千,“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耶稣在此用日头与降雨作比,这是人人可见,人人都享有的恩典,这是天父上帝对世人的心意,给普天下的人都有慈爱与恩典。

我们与人相处,容易以“好人”“歹人”,“义人”“不义的人”,为他人贴标签,评判他人,但在神那里,人人都是需要蒙恩的罪人,上帝接纳每一个人,与他的身份、地位没有关系。
 
新约耶稣讲明了“谁是我的邻舍”(路10:36),好撒玛利亚人的爱超越了民族(路10:33),这是当年的犹太人不易做到的。人的爱极其有限,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缺失的,也是有条件的,唯得着神的爱,自己的生命中充满主爱,才有力量爱他人。
 
“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完全”是神的属性,用在人的身上,“完全”指的是“长大,成年”,这是对神所拣选之人的要求。圣经中第一个“完全”的要求是神对亚伯兰的要求:“亚伯兰年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创17:1),其后就是神与亚伯兰立约,给他子孙后裔的祝福。新约圣经中要求人完全, 不是要求完美,而是长大成人,“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要作大人”(林前14:20)。
2. 人需行动与追求
 知晓了神的心意,也在基督里得着神的爱,就要付诸于行动,“爱你们的仇敌,为那BP你们的祷告”。耶稣再次使用一个对比,以税吏和外邦人作比,他们都是单爱自己认为可爱的人,耶稣说,这样的爱,得不着赏赐。但神的子民是从世界之中被分别出来的人,行事为人有来自神的要求和准则。
 
在遭遇不公时,人的本性是恼怒、报复,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耶稣要求去宽恕、去爱,为BP我们的祷告。当基督徒借着祷告把这个仇敌带到神的面前,更是带到神的爱中,我们就无法继续怀恨他,而是带来自由和释放。既或面对不义,也把每一个受伤的经历,当作一次成长的机会,生命就会不断完全。
 
联系上文理解这段经文,倘若你的心中存着从天上而来的爱,并且愿意学效基督、学象天父,你就不会心怀怒气,口吐恶言漫骂弟兄,你就不会破坏自己和他人的婚姻关系,你就不会与恶人相对,而是心怀宽广,谨言慎行。
 
“爱”与“完全”,是主对神子民生命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基督徒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基督徒的生命因着心中有主,可以在被羞辱中仍持定良善,以内在生命的强大胜过外在环境的险恶,以善胜恶,以爱待敌!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