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基督教时,我们更倾向于讲“基督信仰”,而非“基督宗教”。这个说法是合理的,因为信心这个概念对于基督教至关重要,它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在圣经救赎观中的核心地位。然而,信心这个概念是多面的,许多已归信基督的人甚至发现,理解信心的确切含义十分困难。
在这本小册子中,我要探究《圣经》中信心的实质。我们会聚焦于信心与救恩之间的关联性,并讨论所谓“得救的信心” 有哪些必要组成部分。我们还会探讨信心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以及《圣经》中与信心相关的其它概念。
▊ 信,所望之事的实底
《圣经》中对信心最根本性的定义来自希伯来书:“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11:1-2,和合本)。注意希伯来书作者在信和望之间做的区分。这些概念紧密关联,然而却彼此不同。类似地,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13 章写到基督徒的三样美德:信、望、爱。这段经文正是启示了信与望之间的区别。
在我们探讨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之前,我们先分析《圣经》里的望(hope)这个概念,因为这个字在新约中的含义有别于今天西方社会讲的“希望”、或者“盼望”。今天,西方社会用“希望”、“盼望”指代一种情感状态:一个人希望将来会发生某事,但他也知道,这件事有不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可能希望自己最爱的球队在足球或篮球赛中胜出,但这种希望可能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打个比方,我是匹兹堡铁人队(Pittsburgh
Steelers1)的铁杆粉丝,总是盼着它赢比赛。但这种盼望很有可能只是徒劳的,因为没有确定性。《圣经》告诉我们,有一种盼望从不令人蒙羞(罗马书 5:5),它不像我对铁人队的盼望那样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总是使我害怕,我怕我的盼望会令我蒙羞,我明白,即使这只球队常常夺冠,但总有输球的时候。
《圣经》教导的盼望并非指向不确定的未来。基于对神应许的信靠,我们能够完全确定结果。如果神应许教会将来的事, 如果教会紧紧抓住这应许,那么,盼望就会变成“灵魂的锚”(希伯来书 6:19)。什么是锚?一种用于固定海上船只的工具, 锚可以防止船只无目的地漂移。神对明天的应许就是信徒在今天的锚。《圣经》告诉我们,“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希伯来书11:1,和合本),这句经文介绍了一件有分量的无价之宝,同时指出了信(faith)与望(hope)在本质上的联系。
从本质上来说,望就是人出于信心的期待。信心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认为某人或某物十分可靠,或者认为某事是真切的。如果我的盼望建基于神的预言,我对神应许之事的盼望就可以在我对神的信心中找到依据我信神话语的真实性、可靠性。
我有盼望是因我信神。我明白,神对未来的应许必然实现,所以,我的盼望有根有据,决不是妄想或基于空想的愿望。
▊ 信,未见之事的确据
我们继续讨论何谓信心:“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作者这里提到了人体的一种感官,我们通过这种感官来获取知识, 即视觉。有一句俗语是:“眼见为实。” 我们听到密苏里人讲过类似的俗语:“拿出来我看看。”他们并不是在反对《圣经》对信心的定义,新约教导我们:相信福音的真实性,并不需要毫无理性地摸黑向前跳,相信福音的真实性,就是相信《圣经》中人们做的见证,这些见证人都亲眼见过复活的基督。
我们思考一下使徒彼得的见证,他说:“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彼得后书 1:16)。路加也在他福音书的一开始就向提阿非罗大人写道:“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义要按着次序写给你”(Luke1:3, 和合本)。他谈论的是自己亲眼证实过的事。另外,保罗也在哥林多前书 15 章捍卫他对基督复活的坚信,他指出,有多人见证了基督的复活,包括:矶法、十二使徒、五百多弟兄、雅各, 以及众使徒(哥林多前书 15:5-7)。接着保罗又写道:“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 (哥林多前书15:8,和合本)。这就是在说:“我坚信基督复活了,因为许多人亲眼见证了复活的基督,我自己也亲眼见过复活的基督。”
综上所述,在新约中,信心和眼见是彼此关联的。但我们注意到,希伯来书作者把信心定义为未见之事的确据。也许就因为这句经文,很多人误以为《圣经》将盲信视为美德。他们把“眼不能见”等同于“眼盲”,他们认为,如果信心真是未见之事的确据,那这信心毫无疑问就是盲信。
事实上,盲信完全不符合希伯来书 11 章 1-2 节的内容。坚称信心就是盲信的人辩称:“我们的信心不需要任何理由。” 他们觉得信的过程就是闭上双眼、深呼吸,然后努力暗示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信,这是轻信。
《圣经》从未教导我们要抹黑往前跳,相反,《圣经》命令我们要出黑暗进光明(参照约翰福音 3:19)。信心决不是主观武断的,信心也不是异想天开的结果,信心更不仅仅是一种对人欲的表达。不然希伯来书的作者绝不会定义“信”为“未见之事的确据”。
当作者把“信”和“望”联系起来时,“信”就被放在了未来的时间轴上,人眼无法预见未来,因为没人经历过未来。我之前提到过自己盼望匹兹堡铁人队赢得球赛,但我永远不能预知结果如何。
尽管如此,希伯来书的作者依然说“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确据是可被感知的,是人通过感官能够认识的。确据就是警察在犯罪现场努力搜查的证据,比如指纹、火药残余物的痕迹、遗留衣物等。这些证据都是可见的,并且都能揭示它们背后的重要真相,所以,警察搜集到证据后就会开始仔细分析。
希伯来书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我虽不能预知明天如何,但我深知神掌管明天。所以,如果神启示了未来之事,如果我信靠神的启示,那我对未见之事就有信心。这信心有真确的对象 神,它就成了确据。不仅如此,因为神的作为被记录在《圣经》中,所以我认识神——祂不犯错、绝不撒谎。全知的神总能以完美的方式表达祂自己。基于神的这些属性,我虽眼还未见神预言的事,却仍坚信预言必然实现。
这绝非轻信,更不是对理性的抛弃。相反,不信神的启示才是真正不理智的。
那么,神究竟如何启示未来的事呢?祂不仅启示那些我们眼还未见的事,也启示了许多不可见的超自然事物。比如,天使和天堂现在是不可见的。但神的启示告诉我们这些事物的真实模样,所以,因着神的信实,我们可以凭着信心去认识事物的实质。
▊ 有信心,等同于信靠神
神曾临到被称为“信心之父”的亚伯拉罕(见罗马书 4:16), 祂把未来的事告诉他:“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 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纪 12:1-3,和合本)。
亚伯拉罕信神,他不知要去往哪里,但仍旧出发,前往他未曾见过的国家和未来。新约告诉我们“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希伯来书11:10,和合本)。
亚伯拉罕并不是在寻觅传说中海盗隐藏在洞穴里的秘密宝藏,他在寻找一片土地,一片神应许会显明给他看的土地。尽管他没看见,他依然对神有信心。这信心使他成为我们众人的“信心之父”。
像亚伯拉罕一样,我们也是世上的客旅和寄居者,目的地是神经营、建造的城——天国。这座城现在不能被看见,但我们坚信,这座城的存在是真实的,确据就是我们的信心对应许这座城的那一位所持的信心。
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信心,不单单指对神话语的信任, 还指对神本身的信任。基督徒的生活总围绕着这种信任展开, 我们活着是靠祂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3;马太福音4:4),我们活着,就要跟随祂去从未去过的地方、经历从未经历过的处境、前往眼未能见的国度——因我们深知祂是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圣经》所讲的信就像孩子的信心, HT般的信心,而非孩子气的信心。HT般的信心是什么样呢? 当我们还作孩子的时候,分不清什么安全、什么危险,就把手交在父母手中,让他们带领我们上街。到转角时,父母会帮我们分辨红绿灯。他们停下、走出人行道、然后穿过马路,我们就跟随他们做同样的事。这就是HT般的信心。孩子对父母的信靠来源于他们对父母的认识,他们相信父母一直在看顾和保护他们。
令人伤心的是,有些父母辜负了这种信靠,他们殴打,甚至残杀自己的孩子。但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信靠是理智的。神要求我们也要这样信靠祂,相信祂会看顾我们、决不会引领我们走向灭亡。
基督徒的朝圣之旅实质上是信心之旅,自神把信心放在我们心里之后,我们就启程了。旅程初期,我们拥抱基督,信靠他的救赎,这起初信心是基督徒整个朝圣之旅的根基。旅程是一个比喻,实质上,旅程就是我们在信心中活着的过程(参照歌罗西书2:6)。 因此,神告诉先知哈巴谷:“惟义人因信得生”。
神告诉哈巴谷这句话时,祂的选民刚被异教国家打败、正在被压迫,神允许这些事发生,先知哈巴谷感到十分不解。他想登上守望所,等待神给他一个解释。他写道: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观看,看耶和华对我说什么话,我可用什么话向他诉冤。他对我说:将这默示明明地写在版上,使读的人容易读。因为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应验,并不虚慌。虽然延迟,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延迟。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义人因信得生。”(哈巴谷书 2:1-4,和合本)
“义人因信得生”,这听起来似乎无关痛痒的话在新约中竟被引用了三次(罗马书 1:17;加拉太书 3:11;希伯来书10:38);神喜悦祂的子民因信得生,这是保罗书信中的重点。
神告诉哈巴谷:“我会回答你的问题,但不是现在,所以, 你必须等。但别忘记,有一天我会揭晓答案。”之后,神把祂的子民跟自高自大、心不正直的恶人做对比,恶人完全为眼前利益而活,不愿相信眼未能见的应许之事。信神的人与他们恰恰相反,尽管神应许的事延迟发生,他们仍确信应许必定实现, 确信神眼中的义人就是指因信得生的人。
耶稣与撒旦在荒野对峙的过程中,他解释了“惟义人因信得生”的意思,他提醒魔鬼:“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 4:4,和合本)。这是告诉我们:靠神的话活着,等同于因信得生。信神的话,就要将身、心、灵都交给祂,完全按照祂的话语、价值体系、及创造秩序生活。
▊ 信心与确据
紧接着,希伯来书的作者进一步解释了“信心”的含义, 他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一个可见的景象、一个最令人震惊的景象——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希伯来书11:3,和合本)。这句经文似乎有些晦涩,但作者的意图很简单,他要读者明白:接受神的创造作为宇宙的起源, 这是信心的结果,而且,这信心绝不是轻信。
许多人误以为,现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无非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但《圣经》从未教导人要经历信心飞跃、或放弃思维能力的方式,才能相信神创造的起源。《圣经》没有教导人忽视理性的功用。相反,教会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例如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纳,他们坚持认为,信心与理性虽是不同的两个范畴,但凭信心接受却不意味着要抛弃理性。
信心与理性从不相互对立。奥古斯丁和阿奎纳都相信所有的真理都来源于神,所有真理都指向同一个终极的源头。神不仅借着《圣经》启示真理,祂也借着“自然启示”启示自己。创世纪 1-2 章告诉我们,神是万物的创造者,不仅如此,《圣经》中说:“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言他的手段”(诗篇19:1)。
保罗在罗马书中告诉我们神不可见的属性——这些属性不能透过人眼被认识,但人藉着被造之物就可以晓得(罗马书1:20)。换句话说,不可见的神藉着可见的事物启示祂自己。整个被造界都在传扬它们的创造主。因此,尽管无人亲眼见证过宇宙的起源,但这起源与我们所见的自然之间,并不存在认识范畴上的冲突。
多年前,我曾与卡尔萨根博士通信,探讨如何回应一本书。卡尔萨根博士是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我们谈到如何以神学及哲学的视角探讨宇宙起源的问题。我们讨论了他所支持的大爆炸理论,他认为人可以借助科学设备回溯到大爆炸后的一纳秒。我回答说:“让我们回到大爆炸之前。在你看来,那一刻存在着什么?你曾说所有的质量和能量都集中在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这个奇点一直以来都处在一个永恒稳定不变的状态,但却突然决定要大爆炸。我想知道,是谁让它动了起来?是怎样的外部力量打破了它的稳定。”萨根博士回答说:“我们无法回溯到那一刻,我们也不需要回溯到那一刻。” 我说:“不,你需要回到那一刻,如果你假设大爆炸是无缘无故地发生,那你就在谈论魔法,而非科学。”
大爆炸发生时,没有任何科学家在现场。也没有人能见证创造之工。所以,要么通过一系列演绎,要么相信神创造时的超自然启示,这启示先于我们物质世界的存在而存在,只有通过这两种途径,我们才能探讨宇宙的起源。我认为,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结果都是一样的。
希伯来书已经告诉我们:“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11:3)。这是在说:“可见之物并非起源于可见之物。”在你进行科学分析或理性推导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一个阶段----必须承认一切眼见的事物起源于一个不可见的、非物质的必然存在。因此,历史上的神学家讲到创造时,会说“creation ex nihilo” 从无造有。
当然,“无”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存在,因为神并不是“无”。一个自有永有的本体才是宇宙的动力因。神使万有得以存在。神学家们用“ex nihilo”,是为了强调神创造的方式,创造不是重新组合、或塑造已经存在的事物,仿佛神只是把一块烂泥变成一个精美的器皿。神创世的方式是使无变有。我们假设神创世的方式是从已有的事物中创造万有,那么创世前已存在的事物又需要一个物质因,这个物质因又需要另一个物质因…… 如此在永恒中没有尽头。这是荒谬的!事实是:“所看见的, 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所以,希伯来书 11:3 告诉我们,我们因着信,就知道世界是神造的,这节经文的目的是要教导我们,关于创世的知识, 我们应信神的话。起初创世时,我们虽不在现场,可是神在场, 并且祂记述了这个过程。祂告诉我们:“创造这样开始:我下令有一个世界,这世界就成了。我是自有永有的神。我不依赖任何受造物而存在,我是永活的创造之主。除我以外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的,我造了这一切,包括这有限的宇宙。藉着我的能力,宇宙得以存在。我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因信神的话,我们就知道这世界被神的道设计、构思、创造,我们明白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我们无法在宇宙中找到任何完满自存的事物。事实上,我们越仔细地分析一个事物,就越容易发现它的有限性和偶存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