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占慧:牧养的艺术
作者:韩占慧
2022-07-11  

6. 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训,就当远离他。 7. 你们自己原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因为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 8. 也未尝白吃人的饭,倒是辛苦劳碌,昼夜做工,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 9. 这并不是因我们没有权柄,乃是要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效法我们。 10. 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 11. 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做,反倒专管闲事。 12. 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 13. 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 14. 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 15. 但不要以他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 (帖撒罗尼迦后书3:6-15)

今天我们分享帖撒罗尼迦后书3章6-15节。这段经文是保罗在帮助帖撒罗尼迦的教会解决有人不肯作工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关于主的日子的错误教导,保罗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言论。

这段只有266个字的经文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保罗在牧养帖撒罗尼迦教会时就像个艺术家,所以我就用“牧养的艺术”为题目同弟兄姊妹分享这段经文。

很多弟兄姊妹可能觉得这段经文同自己没有关系。其实我们要明白,牧养绝不是牧师、传道的专利,而是每一个基督徒的使命。

首先,我们来理解3章13节的经文:“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大部分的注释书认为保罗的意思是:即使可能会被人占便宜,被人利用,信徒也不要放弃照顾贫穷人。我觉得这样的理解同整段经文联系起来非常不和谐。在帖撒罗尼迦后书,关于所行的善,意思相近的经文有两处,一处是“你们一切所羡慕的良善”(帖后1:11),一处是“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坚固你们”(帖后2:17),这两处经文对善的理解都指向爱的表现。另外,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9-12节,保罗在论到彼此相爱时,他希望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姊妹能够亲手作工,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也是彼此相爱的具体表现之一。结合这三处经文,我们就体会到3章13节经文的意思:弟兄们,你们安静作工,不要丧失了志气。这个意思同整段经文的教导是相辅相成的。

有了对第13节这个结论的理解,我们再看前面整段经文,共有6句完整的话,简单概括分别是:

A.我们奉主的名吩咐你们远离不守教训者(帖前3:6);

B.我们安静作工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效法(帖前3:7-9);

C.我们在你们那里时劝你们若有人不作工就不能吃饭(帖前3:10);

C.因听说有人不作工,我们靠主劝这些人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前3:11-12);

B.你们安静作工不可丧失了志气(帖前3:13);

A.我们吩咐你们远离不守教训者,但不以其为仇人(帖前3:14-15)。

对这6句话仔细揣摩,我们会发现一个很美的结构:两个A都教导他们如何对待不守教训者,两个B都是期待他们能安静作工,两个C都是针对不守教训者的劝勉。

由此我们就能很清晰地看出保罗是如何牧养的:

C:既预先防范,又靠主劝勉

B:既以身作则,又表达期许

A:既严肃惩戒,又充满爱意

一、既预先防范,又靠主劝勉

保罗说:“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作,反倒专管闲事。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0-12)可以看出保罗非常注重事前预先防范,也注重事后靠主劝勉。对于已经走入迷途的肢体,他非常清楚需要依靠主的能力来帮助他们。所以他说:“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

既预先防范,又靠主劝勉,是保罗一贯的风格。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保罗说:“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预先告诉你们,我们必受患难,以后果然应验了,你们也知道。为此,我既不能再忍,就打发人去,要晓得你们的信心如何,恐怕那诱惑人的到底诱惑了你们,叫我们的劳苦归于徒然。”(帖前3:4-5)

主耶稣在牧养门徒时,也注重事前的防范和事后的劝勉,这在福音书中有很多记载。“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彼得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路22:31-34)后来发生的事果然应验了主耶稣的话,彼得在鸡叫以前三次不认主(参路22:54-62)。

现实生活中预先防范能让我们临危不惧。最近我看到了在汶川地震中被称为最牛校长叶志平的故事,非常受触动,他的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事先防范的启示。叶志平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他非常清楚学校的建筑情况,但这是历史原因,他一下子无法改变。从2005年开始,他规定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这所学校的教室布局是9列8行,撤离时哪几行从前门撤离,哪几行从后门撤离,每一列走哪条通道都事先规定好。为了不造成楼道中的人流拥堵,还规定了不同楼层的撤离速度,不同班级的行走路线和疏散到操场的位置等。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在他的坚持下,学生老师都接受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汶川地震发生时,叶志平校长不在学校,但是,学生和老师们正是按照多次演习的方式快速撤离,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有序撤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当校长赶回学校的时候,看到8栋教学楼已经部分坍塌,成为危楼,学生和老师们都在操场上。当老师们向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没事时,55岁的他哭了。我想这是欣慰的哭——因自己所作的预防而避免了人员伤亡。

二、既以身作则,又表达期许

保罗说:“你们自己原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因为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也未尝白吃人的饭,倒是辛苦劳碌,昼夜作工,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这并不是因我们没有权柄,乃是要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效法我们。”(帖后3:7-9)“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贴后3:13)透过这两段话,我们看到保罗为了牧养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姊妹,既以身作则,又表达期许。

以身作则作榜样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保罗在这段经文中用了最多的笔墨。在这段经文中关于榜样的教导就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充分说明了保罗非常看重榜样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人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西方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做过一个“滚木球实验”,实验对象是一群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实验过程中,他将学生们分成四组,每组都安排了一个实验助手,充当示范者。最终结果显示,不同组别在不同的示范者的“榜样”作用下产生了差异很大的结果。这个实验说明,无论什么样的行为都会对模仿者产生重大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正面的行为是一种榜样,产生的是正面影响,而负面的行为则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看到这个实验,我想到了我读神学时学校举办经文竞赛的经历。当时我们班几位年龄大的同学与班干部带头努力背诵,这种风气逐渐影响了绝大多数的同学,成绩出来后,我们班级的平均成绩比有的班级的最高分还高。这个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榜样是何等重要!

榜样是有力量的,期许也同样是有力量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的一个部落有一个传统:青年人求婚要以牛为聘礼,最少的聘礼是一头牛,最高是九头牛。这个部落的酋长有两个女儿。一天,一个青年走到酋长的面前,说爱上了他的大女儿,愿意以九头牛作为聘礼迎娶她。酋长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忙说:“九头牛的价值太高了,大女儿不够美丽不值九头牛,不如改娶小女儿吧。”可是这位青年坚持要娶酋长的大女儿,酋长最终答应了他。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落。一年后的一天,酋长经过这位青年的家,看见他家正在举行晚会,一大群人围成圆圈,正欣赏一位美丽的女郎载歌载舞。酋长十分奇怪,去问那位青年这个女郎是什么人,自己怎么不认识。青年回答:“她就是酋长您的大女儿啊!”当青年以“九头牛”的价值对待他迎娶回来的妻子,从而使这位酋长的大女儿也确信自己值“九头牛”的时候,她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保罗在这里既用榜样来影响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姊妹,又用期许来帮助他们。为了牧养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姊妹,保罗是何等的尽心竭力!

三、既严肃惩戒,又充满爱意

对于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教训的弟兄,保罗给出的建议是远离他,不和他交往(参帖后3:6)。同时保罗也告诉我们,这样惩戒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自觉羞愧。但保罗也说:“不要以他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帖后3:15)这就显明,对于不守教训的主内的肢体,既要严肃惩戒,又要充满爱心,要把握好公义与爱心的平衡。当然,在当时的处境中,保罗重点阐述的是惩戒。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1-5)我们看到,保罗在处理教会肢体背离教训时,总是把握公义与慈爱两个要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每个要素的分寸。

我在一本ET绘本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儿子:“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儿子:“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故事中妈妈的做法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承担你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保罗早就明白这一点。他希望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姊妹对不守教训的肢体严肃惩戒:远离他们。同时也要表达永远的爱意:不以他们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

牧养是一门艺术。保罗在这短短的10节经文中展示了卓越的牧养艺术。为了帮助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姊妹,他既预先防范,又靠主劝勉;既以身作则,又表达期许;既严肃惩戒,又充满爱意。

最后我想说的是:牧养不仅仅是牧师、传道的专利,一个兴旺的教会,应当是人人被牧养,人人牧养人。盼望神的话能带给我们每个人切实的帮助,成为我们教会极大的祝福!阿们!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