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
经文:弗2:19-22,路15:11-32;
证道:唐卫民牧师
什 么是家?家不仅是房屋、彩电、冰箱,家更是牵挂、依靠,是避风港湾,家是成长摇篮,家是灵魂栖息地;家因爱而聚,无爱而散,如果同床异梦、暴力冷战,家将 不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家”对一个人的生活相当重要,作家三毛说“家是一个人点一盏灯等你的地方”,当身心疲惫时回家休 息,当委屈时回家倾诉,没有家的人是一个不幸的人、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如同断线的风筝,随风飘荡。保罗说:“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 家里的人了。”(弗2:19)神家里的人是回到神的面前、亲近神、在基督耶稣里的人、是有神生命的人(弗2:13)。神家里的人有三种:
一、身心在外,流浪天涯
神的家指神的殿、教会、属灵的团契(何9:8;玛3:10;约14:2;来3:6)。 地上的家是以母亲为代表的依靠,“嫁”字即女人出嫁就有家庭;再看古人所写的“安”字,即有女人家里才安心,因为家里有女人才有可口、丰盛的饭菜吃,才有 冬暖夏凉的衣服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天上的家是以父亲为代表的依靠。当亚当和夏娃成为游子后,耶和华神为他们做了皮 衣给他们穿上(创3:21),这是神的爱,神无时不牵挂他远出的孩子。在伊甸园神的家中衣食无忧、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在他们离开神的家之后,汗流满面、地长荆棘、天起凉风,人类开始了长达几千年的流浪生活,这就是浪子。浪子不是没有家,也不是没有父亲,而是不想在家、不承认父亲或者远离父亲。路15:11-32中,这位浪子虽然没有明显背叛,也没有不尊重父亲,只是内心深处不愿和父亲一起生活,他不要父亲束缚、唠叨,他想要自由、灯红酒绿、放荡不羁。
二、身在家、心在外,痛苦不堪
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在于贴心、同心、爱心,如果心出了问题,家庭关系就会出现不和谐。耶稣所讲浪子的哥哥是另一种浪子,他虽然一直在家,殷勤劳动、安分守己,但常埋怨父亲,认为父亲做事不公,认为父亲偏心偏爱,认为父亲亏欠他(路15:25-30), 但父亲的心他不能够理解,弟弟的行为他不能饶恕和接受,好儿子成了门外汉、成了局外人,与父亲的心隔绝;父亲的东西都给他了,他不会数算,浑然不知,不体 贴父亲寝食难安的心情,自己也没有喜乐,怨天尤人。耶和华责备犹太人时说:“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参赛29:13)基督徒不是受洗过后、挂个名就行了,心不在教会、不在圣经、也不在神是不行的。悔改是心的回归(箴23:26;林后3:16)。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心里忙乱、心不在焉的信徒不占少数,我们需要自问:心在何处?心归何处?把心找回,就是要有敬虔心、追求心、渴慕心、亏欠心、满足心。
三、身心在家,喜乐无穷
神的殿是分别为圣的,无论是器物、祭品、子民都要分别为圣。旧约时代的外邦人虽然坐在圣殿的外院,但只要受割礼,就能和选民一样分得土地(结47:22-23)。 新约时代虽然不再守割礼,但只要离开罪恶,心归耶稣,就是神家里的人。身心在家不是天天坐在神的殿中不出来,就是神家里的人,而是与神建立亲密关系,每天 都有安静的时刻向他说话、祷告、聆听他的话语。神设立安息日,就是让我们放下工作,与他亲近、回到他面前享受安息,我们寻求神时有没有“归心似箭”的感觉 呢?马利亚不是祭司,也不是天天住在圣殿里的人,她也许是每年逾越节才到耶路撒冷圣殿一次的虔诚女子,从“尊主颂”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旧约圣经的深刻感悟和 对神救恩的仰慕,她身心都在神家,乃在于她“心尊主为大”(路1:46),并且情愿用自己的身体成就神的旨意,她奉献了身心,以救主为乐(路1:47)。
自古到今,人都对家有特别的情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论在外多么美好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中国人春节都喜欢回家,因为这是归宿和牵挂,没有家的人是无家可归者、是流浪汉、是浪子。圣经称我们为“客旅”(诗119:19,彼前2:11),是因为人在世是暂时的、是寄居的,如同人住酒店,无论多舒适,都要离开这里。神要我们进到他面前(弗2:18)就是让我们与他和好、享受他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