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腓3:13-14;赛37:30-31
这两处经文各包含有八个字,是恰好可以组成一副对联的:上联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下联是“往下扎根,向上结果”。让我们一起来思想这副对联的属灵含意。
一、上联: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腓立比书》是使徒保罗在监狱中写的书信之一,处处洋溢着喜乐和感恩,是他晚年的所唱的一首属灵生 命得胜的凯歌。在这里,他以赛场上的长跑运动员的形象,来形容信徒在灵程奔跑上应该持有的心态,这就是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靠着神的帮助,专注于目 标奋力的往前跑,就必能得到神的奖赏。忘记背后,就是说要有所忘记。
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忘记?显然不是,因为我们在圣经另外有些地方会读到 有些事情,神是要我们特别记得的。因此,我们要来理解究竟什么是我们应该记得的,什么是我们需要忘记的。在我们讲到什么是应该忘记的之前,我们要先讲讲我 们应该记得的一些事情。我们看《诗篇》103篇1至5节:“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他的圣名!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 忘记他的一切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 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这里特别提到“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 惠”,看来有许多事情神要我们特别的来记得,其中包括神的恩典。诗人大卫王一想起神的恩惠,他就心被恩感,踊跃着感谢赞美主。我们因为不忘恩,所以才会感 恩才会称颂。大卫王不是因为得到新的恩典才到神的面前来感恩的,他是因为记起旧的恩典而发出不尽的感恩。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要只为新得到的恩 典而感恩,事实上,过去的恩典记起来就足够叫我们跳起来称颂耶和华了就如《赞美诗?新编》第237首的副歌所唱的:“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主的恩典样样都 要记清楚,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这样看来,神赐给我们的恩典不但不能忘记,反而应该时常想起来,它会叫我们更加有力量奔跑灵 程。
还有什么是不能忘记的?神的应许能不能忘记呢?不能!基督徒如果忘记神的应许,那么他奔跑灵程就失去了动力和方向了。还有,神的话语能不 能忘记啊?圣经告诉我们,基督徒穿戴的全副属灵军装,手中要握有圣灵的宝剑,那就是神的道(参弗6:17)。神的百姓如果没有神的话语在心中,他就难以抵 挡灵性仇敌的攻击,碰到什么引诱而心中没有主的话语,咋能不跌倒呢?。如果没有神的话语在我们心中,谁能知道自己走在生命的路上呢?显然,神的话语是我们 奔跑灵程的力量和保证。还有,神的呼召我们能不能忘记?不能!神的托付我们能不能忘记?不能!弟兄姐妹,我们看到共同点了吗?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属神的一 切都不能忘记。
那么,保罗说的“忘记背后”究竟应该忘记哪些呢?那就是属乎神的对应面,属乎“自我”的都应该忘记。属乎“自我”的,通常就是 拦阻我们属灵生命成长的,是叫我们灵性生命软弱的,这一切我们要忘掉。属乎“自我”的,无论是刚强的,还是软弱的,都应该忘掉。比如说,一个人的奉献,他 如果时常记起来自己已经奉献了多少,那么他可能就不大舍得奉献了。事实上,上帝看重一个人奉献的心过于看重他奉献的量。主耶稣夸奖穷寡妇“两个小钱”的奉 献,说她奉献的比财主奉献的还多。
听说一个人上礼拜堂做礼拜,口袋了放了一张一元钱一张一百元钱,一元钱是准备要奉献的,一百元是要买菜的。 可是奉献的时候掏错了,把一百元塞进了奉献箱。大家知道,奉献箱是放得进去拿不出来的,虽然很心疼,没办法,只好自己安慰自己说是奉献了一百元钱。可能是 想得太多记得太牢的缘故,不多日睡觉的时候,觉得自己到了天上,见到一位记录奉献的天使,就告诉他说自己某日某时奉献了一百元钱,天使打开记录本看来看 说:“没有啊,这里只记录有一元钱啊!”这话惊醒了他,他知道了自己的软弱。
还有,一个人的热心也是要忘记的,否则就会拦阻灵性进步。当以利 亚看只有他一个人为神大发热心的时候,他因为皇后耶洗别一句威胁的话就逃跑了(参王上19章)。事实上当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行,只有依靠神的时候,神就重新 给他力量,好继续奔跑前面侍奉的道路。当他说“罢了,罢了”的时候,就是开始把自己的热心忘记的时候,这个时候,他才重新得了力量。
这就像赛场上赛跑一样,得冠军也是从“0”起步的,跑了多少不知道,每前进一步都重新归零,不要记得跑过了多少,只要望着标杆的方向一直努力奔跑就够了。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努力面前就是为了向着标竿直跑,对于奔跑灵程的我们来说,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标杆。
或许有人会气馁,觉得反正自己也得不到第一名,就想半途而废。我们或许可以从下面这一件事情得到启迪: 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在墨西哥城举行,在马拉松比赛途中,坦桑尼亚运动员约翰?斯蒂芬?阿克瓦立摔倒受伤,按常规他可以退出比赛,但他义无反顾拖着缠 满绷带的伤腿,蹒跚着前进,直到他前面所有人到达终点后一个多小时,在沉沉夜色中,阿克瓦立一步一挪地到了终点,场上所剩不多的观众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 声。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明知获胜无望、有伤在身,还要坚持到底。阿克瓦立正色答道:“我的祖国把我从七千英里外送到这里来,不是为了开始比赛,而是为了完成 比赛。”他因此被人们尊称为“伟大的最后一名”。而他所留下的那段经典的电视画面在多少年后一直还让无数观者怦然心动、肃然起敬。他将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的奋斗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以这种永不言败的表现升华了体育运动中蕴涵的人类精神,完美地诠释了运动精神。而对于我们奔跑灵程的人来说,认定主,不要 受环境的左右,不要难为情,只要尽心努力,哪怕是跑最后一名,神同样也会因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精神,而赐给我们奖赏的。在赛场上,常常是运动精神比运动成绩 更加重要。
说了许多,归结为一句话,我们奔跑灵程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我们不能忘的是属乎神的一切,而属乎“自我”的,无论是热心也好,软弱也好,我们都应该忘记,否则它们是会影响我们奔跑灵程的。
二、下联: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下联的经文背景是:当以色列民不断的犯罪得罪神的时候,神兴起亚述王西拿基立来惩治他们。亚述王在 进攻犹太国之前所向披靡,打败了许多国家,因此当亚述大军压境的时候,希西家王几乎丧胆。神同时也通过先知以赛亚赐下安慰的信息,说必有“余剩的民”,他 们将如同果树一样“往下扎根,向上结果”。神对于当年的以色列人,就如父亲对待孩子,孩子犯错了,父亲鞭打孩子乃是为了管教他,不是要往死里打。因此,先 知的信息是安慰的信息。
“余剩的民”当年是指从战争苦难中逃脱的人,现在从灵意上讲,则可喻指得蒙神救赎、神的新子民,也即信仰主耶稣的人。昔日以色列“余剩的民”要“往下扎根,向上结果”,今天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也是应该“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什么叫“往下扎根”呢?那就是说要把基础打得好。有人只理解为刚信主的时候,信仰基础要打得好,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实际上我们应该年年、日日、时时 的“扎根”,就是以后一直都要往下扎根,把根扎在基督里的。扎根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与神相交,在密室与神亲近,从神那里得到灵性的营养,这有如看不见的树 根,它越是往下扎根,它就越能长大。扎根的第二层含意是,基督徒要谦卑再谦卑。一个人越是伟大,他就越是谦卑,没有那种所谓“骄傲的伟人”的。
神对他的子民说,要“往下扎根,向上结果”,这既有应许的意思,也有警戒的意思。有人或许会想,我们信了主,有了新生命,能得救上天堂就行,结果不结果 无所谓。其实不然,因为主耶稣自己就讲过一个比喻,论到不结果的无花果树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管 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管园的说:‘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 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路13:6-9)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园中的一颗无花果树,我们是主栽种的,得的恩典很大, 我们是不是徒受神的恩典,只长枝叶不结果子呢?或者结了果,却是又小又差,不能让主人食用呢?我们知道,主给我们许多机会,极其宽容我们,一年两年的等 待,而我们当珍惜机会,先知以赛亚说:“当趁着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赛55:6)我们领受神的恩典,也要为神结果子,神给了 我们,也要求我们做出回应,在施与受之间,神要建立的是双行道,而不是单行道。
在耶稣受难前的最后一周,主的门徒曾经亲自看到,一棵无花果树 因为只长叶不结果子,被耶稣咒诅而枯死(参太21:18、19)。因此,我们要思想,假如主耶稣今天来到我们教会,要摘点果子充饥,我们有没有好果子为主 摆上?但愿我们每一个人到“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长发青”(诗92:14)。
我们还要问,神赐的果子都有什么呢?有无花果,在 圣经中喻指基督徒不要外表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见证。凡是花朵很漂亮的,果子都不好,反之,像苹果、菠萝、桂圆、荔枝,它们的花都不好看,却给人甜美的 果子。神所赐的还有葡萄,在圣经中也代表丰盛的生命;有橄榄,在圣经中也代表更丰盛的生命,它被压榨,却能供应人和圣殿的需要。
另外,我们要 结圣灵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22、23)。此外,我们要结赞美的果子,这都是美好的见证。有个 作家进来教堂,他就走不出去,说:“我的灵魂就升华了,觉得人要真善美。”我有一个同学,家里没有人信主,他就是被教堂里的歌声打动而走上奉献之路的,这 些就是因赞美而结的果子。
三、横批:荣神益人
我们讲了上联,也讲了下联,还缺少什么呢?缺少一个横批,这个横批就是我们的讲题:“荣神益人”! 在灵程的奔跑上,如果我们能够“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在生命的成长上,如果我们能够“往下扎根,向上结果”的话,我们就一定能“荣神益人”,就是讨神的 喜欢,荣耀神的名,同时也成为别人祝福的管道。阿们!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