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相看两不厌 约19:25~27;弗6:2,4
作者:谢宏忠
2016-10-27  

约19:25~27;弗6:2,4  母子相看两不厌

  感谢神给我们每一个人都预备了母亲,母亲是神给我们每一个人最好的礼物,让我们透过母亲深沉的爱来体会天父对我们的爱,因为有母爱能预表天父的爱。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母子相看两相厌的时代。我的一个同事,他的儿子就不与他妻子说话,每天都是他回家给儿子做饭。亲子沟通越来越小,这是个电子科技时代,电视、电脑、电玩把亲子关系隔开,他们虽然生活在一起,身体的距离很近,但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常常在汽车或火车上,会看到孩子玩电玩,父母在笔记本电脑上上网,各自专心干自己的事,整个旅程都很少说几句话。孩子关心的是电玩中的虚拟人物。亲子很少沟通,以致出现“代沟”,沟通需要艺术。今天我们从耶稣与圣母马利亚的身上,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母亲与儿女,并有合神心意的互动。
  一,身为母亲,应该看到孩子:

父母天天都在看孩子,但我们不仅仅看到他们的外表需要,更要看到他们内心世界的需要,才能真正是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1。不被理解的痛苦:我们都听说:“理解万岁!”我们都愿意被别人理解,孩子也不例外。然而,我们是否从心里问过:“我了解我的孩子吗?”你能体会孩子不被父母理解的痛苦吗?我们爱儿女,却没有想去很好地理解他们。耶稣是犹太人日夜盼望拯救他们的弥赛亚,是神的独生子,是天国的君王;然而“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1:10-11)。犹太的宗教领袖们祭司长不了解他,看他是罪人,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常在安息日治病;熟悉律法的文士、法利赛人不了解他,犹太人百姓不了解他,罗马  抚彼拉、兵丁都不了解他,连左边强盗都讥讽他……马利亚对此有很深的感受,她了解耶稣。了解孩子的父母有福了,他们相处的时光必给他们留美好的回忆;不了解孩子的父母有祸了,痛苦回忆。若要有真正的沟通,需要沟通的技巧,就要有三方面的学习,一是要给对方说清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二是要让对方听清你的意思与感受;三是不清不楚的时候要问清楚问题。但真的要了解孩子, 光有沟通的技巧还不够,还必须有沟通的意愿,这比沟通的技巧更重要。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曾说,她最恨的人就是妈妈,她恨不能杀了妈妈,这样她就不用每天去学没完没了的东西,不用妈妈带她去上这班那班了,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干自己想干的事了。

有一位父亲问正在读大学的儿子: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原因究竟何在?孩子说:“中年人的傲慢”,作父母的常常自以为年纪大,经验多,过的桥比他们走的路还多,听不进孩子意见,总觉得小孩子懂什么,常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在孩子身上,且冠上堂而皇之的“爱护”之名:今天你要上“奥数”,明天你要上英语……孩子明明不是上大学的料,但家长逼着你非考上大学不可,“爱”使我们剥夺了孩子最根本的决定权,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意见与感受。一般来说成年人在人情事理上可能比孩子懂得多一些,但不一定比孩子有智慧。现在获得知识渠道很多,以前没有电视、手机、电脑照样过,高材生可以不懂电脑、不懂英语,但现在就不行,二十一世纪不懂英语与电脑就是文盲。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就可以自己上网上找资料,玩电脑游戏个个都是无师自通的高手。
  2。孩子独特的身份与命定:主在S字J上时,马利亚一定联想到发生在耶稣身上的一连串的事:圣灵感孕前天使报信(路1:31),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耶稣40多天去圣殿行洁净礼时西面的称颂与预言: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34-35)12岁耶稣在圣殿与律法师对答的事,耶稣30岁出来传时在迦拿所行的第一件神迹——水变酒。还有她带着耶稣的弟弟们去找耶稣的事……她清楚地知道耶稣的身份,也知道耶稣上S字J是神的命定。神造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都有神在他身上的计划,都有神赐的不同天赋及不同的潜力,因此作父母的要帮助孩子发掘兴趣与天赋潜力,不要与他人比较,学习放手让神接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望的样式!

以色列人的父母从不让孩子上补习班,学校也没有留级生,尊重孩子自己的意志与选择,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格林童话中有一则童话《夏娃的孩子们》,说到上帝有一天来到亚当家里,夏娃把那些丑陋的、愚笨的孩子们藏了起来,把那些聪明、漂亮的孩子们带互上帝面前,上帝很高兴地给他们祝福:这个将来要成为国王,那个将来要当大官……祝福完了,夏娃很高兴,又赶紧带来另一帮孩子们,这次上帝说,这个将要要当农民,那个将来要当工人……夏娃很不高兴,责问:“刚才的那帮孩子您祝福得那么好,而这帮孩子们怎么不好?”上帝反问夏娃:“若都是坐轿的,谁来抬轿?”世上360行,行行得有人干。

有个早慧的学生,天资聪明,从小学到中学,屡遭错误论断,有些教师居然公开说这个孩子“不正常,有心理障碍,有神经病”,要求家长强化教育,还专门指派同班同学“帮助”。孩子由此遭到同学的歧视,真的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幸好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个通才型的学者。父亲告诉儿子:你是三百年一遇的奇才,在我的眼里,你只有特点,没有缺点,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在学校里,指定动作要规范,自选动作更精彩;应付好他们,发展好自己,多发表文章,用非凡的成果证明你就是非凡的人,让他们自己去认识自己的浅薄无知,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在父亲的鼓励和引导下,多年以后,这个孩子果然成了众人惊异的才子。
  3。须被公平对待:弥6: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人人需要被公平对待,就是独生子,也愿意父母公平看待他,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人就是人,就是对自己的儿女,也难免有偏心。马利亚除耶稣外还有四个儿子,这时,耶稣又把母亲托付给所爱的门徒约翰,马利亚就又多了个干儿子。我们知道,子女多起来,作父母的就开始有偏心,有的爱小的,有的爱听话的。为何离婚家庭事情多,就是有男方带来的孩子,有女方带来的孩子,过几年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很难对这些孩子们公平的对待。〈创〉里有好多这样的例子:以扫与雅各是一对孪生兄弟,但父亲以撒爱以扫,因常吃他的野味;母亲利百加却爱雅各,因为他懂事,母子俩人用诡计骗取以撒的祝福,带来手足相残。雅各有12个儿子,在众多儿子中,他又偏爱约瑟,为他作了身彩衣,使弟兄反目成仇,后来10个哥哥想法把约瑟卖到埃及。
美国着名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的母亲有十几个孩子,而约翰·卫斯理的母亲,看每个孩子皆如独生爱子,个个都是心肝宝贝,除去比较,并常常为每个孩子献上祝福祷告,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公平的对待。因着家里地方小孩子多,当她把蓬松裙子蒙在头上时,她就开始祷告,孩子们也就安静下来了。我们应当效法约翰卫斯理的母亲,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看那一个都是唯一。
  二,身为儿女,应该看到母亲:
  1。不离不弃的大爱:母亲对孩子的爱使她胜过一切恐惧。S字J下,除了使徒约翰外,门徒因贪生怕死而四散逃亡,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众人的讥讽与反对,马利亚没有离开,她也不能离开。她没有彼得“就是与你同死也不能不认你的”毫言壮语,却默默地陪伴心爱的儿子,看着他受尽折磨痛苦,慢慢地死去,因为她是母亲,她爱自己的儿子,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一4:18)。母亲不离不弃的大爱,成为儿子最大的鼓励与安慰。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时,一位母亲把身体弓起来保护刚出生3-4个月的婴儿,她在手机上给孩子留下遗言:“如果你能活下去,要记住我爱你!”孩子被人们救了出来,这位伟大的母亲却死了,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孩子的生命。母亲虽然不完全,但母亲的爱却是具体的、真实的。唐·盂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流传至今,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谁能体会母亲那份深沉的爱呢?基督那种何等长阔高深的爱更是我们人所无法体会的。
  我觉得我一生中最值得感恩母亲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文革”期间,知识无用论满天飞,可母亲力排众议,坚持让我们姊妹四个上学,后来三个考上大学(那一个也是高中毕业)。我们跳出了“农门”,供职于政府机关。
  2。心如刀割的伤痛:马利亚在S字J下,眼睁睁地看着儿子痛苦挣扎,世人的讥笑辱骂,她却无力救他脱离这一切,她“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34-35)。他用温柔的话安慰母亲:“母亲,看你的儿子”,你失去了你爱的儿子,却得着一个爱你的儿子。我们作儿女的,要用温柔良善的话语对待母亲,因为听见孩子用言语羞辱母亲,是为人母最大的伤痛。求主饶恕我常常顶撞母亲的罪,多少时候有意无意中让母亲伤透了心「妳懂什么!」情何以堪。箴言15:4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当我们用温良的舌对母亲说话时,作母亲会笑在脸上,乐在心头,能够滋润母亲的生命,让母亲心满意足。儿女孝敬的,父母易长寿。箴言23:22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23:25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摩西律法上也规定:咒诅父母的,必被治死。让我们除去乖谬的嘴,用温良的舌跟母亲说话,使母亲的心伤得痊愈。箴言20:20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作儿女的要遮盖父母的软弱,不张扬父母的缺点。《创》9:24-25挪亚醒了酒,知道小儿子向他所作的事,就说:“迦南当受咒诅,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含宣扬父亲挪亚的丑陋,结果受到咒诅。
  3。须被照顾的责任: 儿女一天天地长大,父母则一天天地变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年迈的马利亚越来越需要人照顾时,耶稣却早世了,但他不忘记作儿子的责任,他在S字J上把母亲托付给最爱的使徒约翰,马利亚别另外还有四个儿子,主却把她托付给约翰,为什么不把母亲交给四个弟弟呢?这正是耶稣的智慧所在:一是当时他的弟弟们不在场,还呆在加利利;二是当时他们还没有接受耶稣为救主。而母亲清楚知道耶稣就是神所膏立的基督,约翰跟随主三年,也清楚。相同的信仰,使他们更有共同的语言,约翰能体会母亲的心肠,共度艰苦的岁月。约翰本是“雷子”,跟随主三年后变成为“爱子”,约翰爱主,主也爱约翰,约翰被称为主最爱的使徒,约翰尽自己责任,就把马利亚接到自己的家去了。家是有爱有责任的地方:一是照顾父母的生活需要:物质上赡养:衣食住行,有病时还要及时治疗;二是顾及父母心灵需要,精神上赡养。前几年春晚上演了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歌词写到: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
父母是神在地上的代表,是我们最大的恩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可能成为好朋友。许多人不与不孝敬父母的人交朋友。儿女应满足母亲生活上的需要与心灵上双重的需要,并懂得尊荣母亲。让父母安度晚年!箴言19:26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
最后,让我们一同为着上帝为我们预备的母亲与孩子,献上感恩,同时求神祝福我们与父母和儿女的关系,让上帝的爱能显明在每一个家庭中。让我们从耶稣与马利亚的身上,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母亲与儿女,并有合神心意的互动!

问题一:请弟兄姐妹简要分享从自己的母亲或儿女身上,看见最值得感恩的部分。(15分钟)
问题二:主日信息中,谢院长分别从母亲与儿女两个角度,提到三种彼此看待的态度。你现在和母亲或孩子的互动中,最想加强的是哪一方面又要如何付诸行动。
在与母亲关系中,我最想加强的是能感受到母亲那种被儿女嘲笑时心如刀割的伤痛;并且在此方面悔改,再不让母亲伤心。当然,还要多尽照顾的责任!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我还需要多了解,而不是一味地叫他学习、学习、再学习!
金句:「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 6:2,4)
 


根据主日山庄讲员谢宏忠院长的2010年7月8日证道录音编写。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