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 道 人:刘宁花 牧师
整 理:朝阳堂编辑室
引言:
怎样在苦难中生活是《彼得前书》中最长的一个段落。彼得写此书信给分散各地的犹太信徒时,他们正遭受可怕的BP,他们为基督作见证,传讲祂的救恩 和永生的盼望。众人愿意听到关于基督的救恩、盼望和永生的信息,却不愿意听悔改是救恩和永生的先决条件。一如每个时代的人,他们没有兴趣聆听公义和敬虔的 道理,更不愿意为生命之主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因此,信徒遭受世人强烈的反对和排斥,他们损失家业、财产、朋友,被迫远离家乡,四处逃亡,除了随身物品, 其它一无所有。毫无疑问,他们失望、恐惧、焦虑,他们需要安慰,鼓励和教导才能继续为基督活下去。
彼得该怎样鼓励这些一无所有的流亡信徒呢?唯一能鼓励和坚固信徒的,是神救恩的荣耀信息,他们需定睛于神的恩典和救恩,这就是彼得的信息。彼得在 上文以论救恩的奇妙和伟大,此时他更是劝勉他们,当面临生活上的试炼和试探时,无论是BP、苦难、诱惑或罪恶,仅仅专注在救恩上是不够的,信徒应该有实际 的行动,他们必须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神,做好心志的准备。特别专心致志下列三项:
一、专心盼望神的恩典和救恩
盼望那将要来之神的恩典和救恩。请谨记:恩典是神之恩宠,如甘霖般浇灌在我们身上。这是我们不配接受的,因为我们曾经不相信神、干犯神、咒诅神、 反抗神、不顺从神、忽略神,我们绝不配蒙神的悦纳。然而,神爱世人,赐给人得救的途径,就是藉着主耶稣基督S字J上的爱,这就是神给我们的极大恩典,我们 因此得拯救,从罪和死亡中被拯救出来,能够永远与神同活。值得注意得是,我们现在仍然在世界中生活,且活在罪恶和败坏的环境之下,但有一天,我们必被拯救 成为完全,不在与罪和死亡有丝毫关系。但现在我们还未到达目的地;那日子必来到,那日称为荣耀的得赎之日和荣耀的得救之日。耶稣基督要划破长空回到地上, 永远救赎我们,使我们成为完美。因此,务要警醒,竭力追求神的恩典和救恩;做好准备,迎接耶稣基督再来时要带给我们的神之荣耀恩典,千万别错过它。要追求 神的恩典和救恩有三件事是必须的:
1、约束自己的心
原文是束上你们心中的腰,意思是把放松的心思意念约束起来,全心全意、集中精神,专注于那将要来的救恩。在彼得的时代,男人穿着长袍、束上腰带, 当他们要干活时,总是把长袍拉起来束在腰带下,以免松散的袍子妨碍工作。信徒需把松懈的思想约束起来,不再胡思乱想,专注于神的恩典和救恩。信徒应该竭尽 所能,控制每一个意念,集中思想:"……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 4:8)
《圣经》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不能让心思游荡,停留在私欲和世俗的思想上。反之,凡是有德行的、值得称赞的,都该多多思念,任何破坏我们的道德和敬虔的思想,都不能容许。
另一段经文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因为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 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3-5)
信徒的争战是属灵的和思想上的,所以信徒务要攻破各样的计谋、诡辩和幻想;攻破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自高之事,将所有的心意夺回,使自己顺服基督。 让我们的心思意念都能被基督所占有,让我们准备好我们的心思,约束我们的意念,全心全意,专一盼望神的恩典和救恩。“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 2:5)(新普及译本:你们当有基督耶稣那样的心怀)。“坚心依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依靠你。”(赛26:3)
2、谨慎自守
“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彼前1:13)(新普及译本:因此,你们要头脑清醒,也要克 己自制,期盼耶稣基督向世人显现时带给你们这满有恩典的拯救。)《圣经》告诉我们:当竭力追求神的恩典和救恩,他就应该过谨慎自守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应该 是平衡的、适中的、又规律的、谨慎的、有节制的、踏实的;处理事务要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日常生活不可放纵情欲、不可体贴肉体,无论是饮食、服饰、烟酒、 毒品、娱乐、消遣、地位、名誉、财产、人的赏识、权力、睡眠、性生活、色情书报。
基督徒在心思和行为上谨慎自守,不可放任、放纵、奢侈、逸乐。相反地,应该有节制、充实的生活。“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彼前4:7)
3、盼望神的救恩一直到底
我们应当常把心中的盼望燃亮,使之有生气。许多人的盼望是死的、没生命的,他们只梦想死后神会接纳他们,却很少考虑到永生这个问题,只把他们的希 望搁置脑后,对死后会如何他们很模糊,只是凭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也不至于被神拒绝,死后的生活还是会过得去的,这是死的盼望。
注意经文地勉励——当恒切盼望神的恩典和救恩。从现在开始盼望,不断地盼望,这是活得盼望,是《圣经》要求信徒的盼望。现在起契而不舍地追求神的 恩典和救赎,直到耶稣基督再来,祂将破开云层,从天而降,把我们从罪恶和死亡、从邪恶和败坏的世界中拯救出来。《圣经》在《罗马书》8章24节说:“我们 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约翰一书》那里也说:你们看,我们的父多么爱我们,祂称我们为祂的儿女,我们也真是祂 的儿女!但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不知道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因为他们不认识上帝。亲爱的朋友,我们已经成了上帝的儿女,只是基督显现的时候我们将会是什么样子, 祂还没有向我们显明。不过我们确实知道,我们都要像祂,因为我们会看到祂真正的样子。凡是热切盼望这事的,都必保守自己的纯洁,就像基督是纯洁的一样。 (参约壹3:1-3)
二、专心顺从神的旨意
“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彼前1:14)《圣经》在这里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
1、不可效法无知者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注意这节经文的强烈对比“顺命的儿女”与“放纵私欲的样子”,多么强烈的对比!前者指具有顺服神之特征的信徒,顺服该成为我们生命的特征, 以至称为"顺命的儿女";后者却是"充满邪恶欲念之儿女",从前我们被私欲所充满,任意而行,简单就是"被恶念管辖之儿女"。
没有基督的人正是这样:只顾自己的喜好,满足自己的欲望;只从己意,不从神意,是"情欲的女儿"。他们随从自己和自己的情欲,不顺从神和神的道, 是"邪情私欲之儿女",这些情欲种类繁多。没有基督的人贪慕和追求:金钱、财产、名誉、地位、权势、人的赏识和性的满足。
人有正常的生活所需,神给我们天然的欲望,让我们享受各种事物,但我们贪恋和爱慕它们,把它们置于人生的优先位置,就是错误的,不知不觉的,我们到了贪得无厌的地步。肉体和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会奴役和消耗我们,这是人类的本性,由于人的无知,这事实常被忽略。
2、理由:我们不再是不认识神的
人是无知的,不认识神,没有与神接触和交往,仅当作一股遥不可及的力量,跟自己没有个人的关系,因此,人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转瞬间,邪情私欲 已控制了他的生命,他所追求、叫他兴奋的东西已在奴役他,结果不是空虚就是沉迷。情欲的追求永不能满足人,只能控制人、辖制人,令人沮丧和失望。
事实上,神离我们并不远,神藉着主耶稣基督向我们显现。人看见耶稣基督,就看见了神。世人应该跟随主耶稣基督,顺服神,做个顺命的儿女,不再容许 血气和情欲控制自己的生命,要让基督主宰自己的一生,专心致志地仰望主耶稣基督和祂再来时,所要带来的荣耀、恩典和救恩。“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 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三、专心追求圣洁
信徒务要追求圣洁。圣洁的意思是公义、纯洁、无罪、敬虔。信徒要在凡事上完全,有分别为圣的生活表现:公义、纯洁、无罪、敬虔、完美、完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世界分别出来,与世人截然不同。信徒必须分别为圣,过圣洁的生活,理由有三:
1、神是圣洁的。祂是最完美的,绝对圣洁的实体。祂是绝对公义、纯洁、无罪、神圣;绝对完美、完全、圆满;绝对与其他一切分别出来,超越一切。
2、神已呼召信徒,在一切行事为人上务要圣洁。神拯救我们的目的是要像祂,使我们能永远与祂同住。神对我们的目的是:成为圣洁、公义、纯洁、敬虔 的人,成为完美、完全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世界中分别出来,归于神。正如《路加福音》1章74-75节说:“叫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就可以 终身在祂面前坦然无惧地用圣洁、公义侍奉他。”(新普及译本:我们从仇敌的手中得到拯救,使我们能坦然无惧地侍奉上帝,又以圣洁和公义,终生侍奉祂。)
神不愿意我们败坏,与世界同亡。神要我们从世界中分别出来,圣洁像祂;神要我们永远与祂同住,可是,若要与神同住,我们就必须像祂,必须圣洁。因此,我们 应当竭力追求圣洁,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要圣洁;在我们仍活在地上的日子里就必须尽力追随神,学习更像神,神便赐给我们那最荣耀地盼望,就是永恒救恩地盼望。
3、《圣经》要求子民要圣洁。经上多次记载: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参利11:45;19:2;20:7、26)这是《圣经》的命令,是神的旨意,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若要属于神,就必须得像神,过圣洁、分别为圣的生活。
“主啊,谁敢不敬畏你,不将荣耀归于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万民都要来到你面前敬拜,因你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启15::4)
总结:
我们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专心盼望神的恩典和救恩。要追求神的恩典和救恩,有三件事是必须的:1、约束自己的心;2、谨慎自守;3;盼望神的 救恩一直到底。第二个方面:专心顺从神的旨意。如何才叫专心顺服神的旨意呢?1、不可效法无知者的生活方式;2、理由:我们不再是不认识神的人。第三个方 面:专心追求圣洁。理由有三:1、神是圣洁的;2、神已呼召我们,使我们成为圣洁;3、《圣经》要求子民要圣洁。
愿神祝福我们!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