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21:1-17
1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榄山那里,2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你们解开,牵到我这里来。3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4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5“要对锡安的居民(原文作“女子”)说: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
是温柔的,又骑着驴,
就是骑着驴驹子。’”
6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行,7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8众人多半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9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
“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称颂的话)!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高高在上和散那!”
10耶稣既进了耶路撒冷,合城都惊动了,说:“这是谁?”11众人说:“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
12耶稣进了 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13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
‘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
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14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他就治好了他们。15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16对他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17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住宿。
以色列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度,由于宗教、地域、历史等原因,以国常年累月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当中。据此,以国之人或多或少都有种不安感。当人们生活在一种不安定的环境中的时候,会自然产生对稳定生活的盼望,而稳定生活的前提是消除这种不安定。怎样消除?强而有力的军事力量是信心的保障。
为了建立强大的军队,以色列人现在是全民皆兵,甚至连妇孺都被要求参军入伍,与须眉一起担当保家卫国的重担。以国人注重军事不仅限于全民皆兵,有趣的是,这种军事立国、军事强国的思想也表现在以色列人对本国领导的选举上:历次被选民推上以色列总理宝座的人多是戎马出身、战功显赫的将军;像1995年遇刺的前总理拉宾,他曾经是以色列王牌军“哈雷尔旅”旅长,后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为以色列军队的总参谋长,在几次中东战争中表现很突出。还有巴拉克,此人被称为“以色列第一兵”,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因为表现英勇获得了多个勋章。沙龙这个名字更是为大家熟悉的,他是军人出身的色列总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十分勇猛,被人尊称为“以色列之王”。这三位将军都先后做过以色列的总理,这个职位按照过去犹太人的说法就是以色列的“王”了。他们被选民高举是因为他们都是勇猛出色的军事将领,有着过人的英勇和领导才能。由此可见以色列人是何等仰赖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种“尚武”的趋势不仅仅是在现代的以色列人身上有所表现,而且还体现在过去的犹太人身上。时间转回到耶稣时代,当时犹太人是外忧内患,饱受蹂躏。外面有罗马人的侵略,内部有祭司、税吏的盘剥,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因为民不聊生,所以他们对弥赛亚的盼望是与日俱增,他们渴望一位像大卫一样的君王降生,期待一位有着铁腕手段的征服者出现,骑着高头大马,带领民众武装起义打败侵略者,复兴大卫王朝。
两千多年前,许多住在现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人亲眼见过耶稣怎么变水为酒,也见过他用大能医治病人,用权柄使死人复活,更有一些人还被五饼二鱼喂饱过。在这些犹太人想像当中,耶稣这个拥有大能力的人肯定就是他们想要的那一位君王,这个人必定能将他们从痛苦当中释放出来。想到这里就不难发现:当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他们会从内心高喊“和撒那归于至高神”(意为:现在拯救,也有欢呼“万岁”之意,出自诗118:25‘耶和华啊!求你现在拯救。’),以棕枝、地毯来欢迎他。
犹太人想要的是大卫一样的君王,但是没想到他们需要的却是耶稣;他们想要运用武力解决问题,但却不知道可以有和平的方法达到目的;他们想要接待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但却盼来了一个骑着驴驹的木匠。这种反差太大,以至于犹太人过不多久就停止了欢呼。甚至在几天以后同一批迎接耶稣进城的人又高喊让彼拉多钉他S字J。诚然,当时的犹太人没有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只是考虑自己想要什么。
今天是教会传统上的“棕枝主日”,就是纪念耶稣“荣入圣城”的日子,借着马太福音的记载,用“「想要」=「需要」?”为题,一起来学习这段熟悉的经文。
“耶稣要来了”,犹太人议论纷纷,“就是那个变水为酒,使瞎子看见使瘸腿行走的先知……”“那个用五个饼和两条鱼就喂饱了五千人的先知要来了……”
听到耶稣要来的消息后,犹太人内心肯定是激动不已的,耶稣所行的神迹和他大有能力的事情早就是家喻户晓、街知巷闻了。他们也许在想,上帝终于回应我们的祷告了,弥赛亚终于要来拯救我们了。耶稣早就已经上了犹太祭司和权贵的黑名单,所谓树大招风,这个时候,一般人是躲都来不及,但耶稣却开始往人最多的地方去,公开地用一种宣告式的行动进城,这就更加坚定了犹太人的想法了,他们想他可能要开始带领人造反了,对此他们很是盼望。
弥赛亚要来了,这是事实,但是这个弥赛亚与他们头脑中的弥赛亚有很大的差距:在犹太人传统的思想中,弥赛亚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他应该是骑着高头大马,挥舞兵器攻城拔寨的将军,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加上耶稣被证明是很有能力的人,犹太人很容易就把耶稣和“战神”联系在一起,一个勇猛武士的形象就烙印在他们心中了。带着这种期盼,大批的犹太人蜂拥到耶路撒冷城门口,迎接他们心目中的弥赛亚,圣经当中记载的民众欢呼的那一幕就出现了——犹太人想要一个战神一样的耶稣。
耶稣进城的时候没有骑马,而是骑着一匹从未被骑过的小驴驹。这不仅仅是一种谦卑的表现,也是应验了圣经上的话:
亚9:9
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
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
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
谦谦和和地骑着驴,
就是骑着驴的驹子。
古代的中东在战争时期,君王都是骑马来往的。但在和平的时期,君王进城都是骑着驴驹,以示和平。这种好像是刻意安排的场面显示耶稣正是这样一位和平之君,而不是一位战争英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耶稣之前,似乎已经有一些人接受过犹太人这样的欢呼了:使徒行传五章三十六节记载过一个假弥赛亚丢大的事情,有四百个人跟从过他,他煽动反罗马的起义,最后惨败被戮,跟随他的人也树倒猢狲散,这也成了犹太人心里的一个痛处。但耶稣以宣告他为王的高姿态进了城,他的出现再一次地点燃了犹太人内心的希望。
犹太人在拿着棕树枝欢迎了耶稣进京后发现:他进城以后并没有向他们想的一样在一个人多的地方稍作停留,然后清清嗓子,高声发表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前的煽动性演讲;耶稣看起来也没准备采取军事行动的迹象;他更加没有召集一帮奋锐党人厉兵秣马准备起义;他去做的事情是:责备法利赛人,为耶路撒冷哀哭,赶出圣殿里面兑换银钱的人,诅咒无花果树……。耶稣的这些行动与当时以色列人想像中的行动反差太大,以至于他们的欢呼戛然而止。犹太人想要的是一位战神,但是他们不知道以色列真正需要的是一位和平的君王。
有时候我们想要的,神给了我们,而且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给了我们。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容易就会高喊“哈里路亚,阿们!”,因为神应允了我们,而且还照着我们想要的方式成就了事情。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呼求和祷告并没有照着你自己的方式得到神的答应呢?这个时候人往往容易像当时的以色列人一样,立刻停止欢呼,扔掉手中的棕树枝,转而责怪耶稣,甚至放弃自己的信仰,加入魔鬼的行列里,高喊要钉耶稣S字J。
要清楚一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想要的东西,都有渴望的东西,但是人们并不一定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就像一个智能手机一样,功能很多但是我们并不一定都能用得到。而且智能手机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所以为了一些并不实用的功能牺牲了便携性,有点得不偿失了。
我们想要什么并不代表我们需要什么!犹太人在耶稣进入耶京的时候已经失望过一次了,而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弥赛亚接下来的行动更是让他们大失所望:耶稣没有去煽动造反,而是跑去了圣殿里面“捣乱”了一番。
太21:12-17 记载了我们传统上所说的耶稣洁净圣殿的事情。根据摩西律法,每个犹太人需要支付半个舍客勒等值的货币作为圣殿税,而且这笔钱需要在接近逾越节的时候支付。故而在逾越节前后,耶路撒冷会云集从各方来过节的犹太人和外邦人。随着外地犹太人的到来,他们所使用的各国的货币也被他们带到了耶京。一般来说,各国的货币在当时是都可以在巴勒斯坦地区流通的,但是交圣殿税的银钱比较特别:必须要是打过印的银币才可以,这个银币可以是圣所自己制造的,或者是加利利地区以及推罗制造的银币。
这样的规定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大量将要成为圣殿税的货币需要被兑换成符合规定的银币。一时间,洛阳纸贵,精明的犹太人从这里面看到了商机——银币兑换的业务催生了一批专门以此为生的人员,他们在兑换银币的时候会收取一些手续费。例:一个人的圣殿税是7块钱人民币,一个人要用其他的货币换成符合规定的银币的话,他不但要拿出7元的等值货币而且还要支付1块钱的手续费给兑换银钱的人。照这样的算法,以当时去耶京过节的人250万来计,仅仅兑换银钱一项就可能够产生250万元的利润。而这些钱很可能会被个人贪污或者挪作他用,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耶稣看到这种情况后发怒了。
兑换银钱收取手续费已经是很不厚道了,还有更加恶劣的事情:牛、羊、鸽子专卖店。根据摩西律法,犹太人经常需要到圣殿里面去献祭,比如自己犯了罪了,要献赎罪祭;生病不洁净了,洁净了以后也要献祭。这个本来没有什么好说的,问题就出在献祭的动物身上——献祭的动物是要求毫无瑕疵的。一只祭牲是不是有瑕疵是圣殿里的祭司决定的;也就是说,献祭的祭牲需要得到祭司的认可。这就催生了另一种暴利性垄断行业——祭牲业。
祭司如何牟利?打个比方,一只普通的鸽子在圣殿外面卖10块钱,但是你去买了献祭的话祭司并不认可,他会找个理由说这个不是毫无瑕疵的鸽子,所以不能用作献祭。但你不献祭又不行,律法还是要遵守的,所以祭司会告诉你,到圣殿里面的商店里买经过“祭司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毫无瑕疵”的鸽子,但是价格是500块一只,殿内和殿外同样的东西差了几十倍的价钱。正是这样的垄断产生了巨大的暴利。这种行为渐渐地把圣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中心,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CBD(中央商务区)了。
耶稣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去洁净圣殿的。旧约律法是上帝为选民订立的,原本是好的,但是犹太的祭司阶层利用这种制度,把献祭制度变成了一种榨取百姓方法,不断地盘剥本来就已经处在苦难当中的犹太人。所以耶稣说买卖双方已经把圣殿变成了一个贼窝了。犹太人想要以自己的方式来经营圣殿,但是耶稣洁净了她,因为圣殿需要成为万民祷告的殿。
今天的教会又如何呢?想象一下,如果弟兄姐妹来到教会做礼拜要先去买一块钱门票会是什么感觉?或者你找牧师代祷被告知要收五块钱代祷费,你会做何感想?又比如有的婚庆公司想要和教会合作,进行商业婚礼的操办,想要从中获利,这样行不行?这些是无法接受的事情,因为想要利用教会进行商业活动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行为类似于当初的圣殿商业模式,是不能被接受的。耶稣当初洁净圣殿给我们一个提醒:教会应该尽量避免参与商业活动,避免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需要去做的事工。
我们原本去做一些事情的初衷是好的,我们想要为教会,为上帝做点什么事情,也愿意为神尽心竭力。但如果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并且想要上帝按照我们自己想象的方式来成就,这样就可能会和当时的犹太人犯同样的错误:犹太人想要和平,但是他们想用武力的方式得到和平,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接受耶稣,因为他就是和平之君。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来教会,不要让上帝照我们的旨意来做事情,而是需要成为在祂的救赎计划中一个被祂使用的器皿。
想要并不等于需要,不要将想要代替我们的需要。就像一个患了虫牙(龋齿),喜欢吃糖的小孩一样,他自己想要吃糖,但是家长不会再给他糖吃,反而会带他去看医生,并且让他接受一个痛苦的补牙手术。小孩并不想要补牙,也很害怕补牙过程中的疼痛,但是他的身体却需要这样一个手术,这样可以使他的牙齿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有正常的功能。虽然要经历痛苦,但却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小孩不知道补牙的好处,只知道补牙很痛,但是医生知道他的需要。同样的,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需要,但是上帝最清楚我们的需要,他会给我们所需要的,或许会使我们感到痛苦,但却是对我们有益处的。
在我们经历试炼的时候,我们常常祷告求上帝能够救我们脱离试炼,挪去我们的痛苦,擦去我们的眼泪。而顺服祂,求祂使用我们,改变我们,塑造我们,使我们成为合用的器皿,类似这样的祷告却很少。我们常常会停留在眼前的环境当中,光顾着当下的事情,想要脱离极小的痛苦,忽略了这些经历是为了将来极大的荣耀。其实上帝知道人的软弱,祂是不会加过重的担子在我们的身上的。
约16:33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我们想要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什么,上帝的计划是什么。当两者冲突的时候,我们要顺服神,即便这个过程中有痛苦和磨难,也要接受我们所需要的。总结今天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时候,我们只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却不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谁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上帝知道!他不仅知道我们的需要;而且会给予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只需完全顺服他!也许这个顺服的过程中会伴有挣扎、煎熬、痛苦……你要相信:上帝的旨意是好得无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