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怎样去看这封信呢?今天的电视语言与以前的书信语言不太一样。电视语言变得很直观,用音乐,用色彩,用各样的镜头,将文字语言烘托的淋漓尽致。但是,这样的语言也有一个毛病,就是容易将人培养为弱智,人的思考力就会受到导演画面语言的很大的限制。当你意识到人的想象让人何等惊讶时,就会体会古老的书信语言的魅力。字里行间,意境往往是人的手段无法表达的,正如那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比起言深广,言比起形更加有魅力。保罗在罗马的监狱中,在反思自己一生即将离别。给自己的福音所生的儿子提摩太写信。那是在夕阳西下还是在夜深之际,是在吵闹声中,还是在宁静的午后,我们不可得知。这里给人的空间是巨大的,我想,美好的文字往往是给更加深邃的心灵阅读的。现代的化妆可以将一个平淡无奇之人打扮的如此美丽,一切用技术解决的年代,往往很难切到人的心灵深处,这是古老圣经的魅力,何况圣灵的引导将人带到更美的地方。
保罗似乎没有想到自己的书信,在几千年人类历史影响力。思想者的奇妙是往往不是为了在历史中留名而努力,保罗更是如此,作为一个纯粹的信仰者,用自己的生命来见证信仰的真实,也是因为信仰的真实俩来见证他的生命。书信和书写是生命中最真实的表达。从这点,对于今天很多在苦苦预备讲章者是一个提醒,每天讲和写的内容到底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就像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又如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在历史中影响深远,但是最为作者本人毫无觉察,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为了完成上帝交付之目的。
一保罗的自我宣告1:1
2
保罗清楚宣告自己的身份,他是上帝差遣的,是找耶稣基督应许作耶稣基督的使徒。奉差遣,使徒的意义,我们似乎很熟悉这些内容。我们能否稍微留意保罗每封信的开始都是这样是为何呢?首先考虑是文体形式的需要。而我看身份的宣告还有有几层意义,有时是对敌人而言,特别在当时有人总是质疑保罗的身份,保罗自我表白是见证自己的权柄的来源;有时是对自己的朋友而言,表面自己在做什么,自己一生的行动与自己的身份有密切的关系;有时是用来激励同工而用的。确定身份更是激励自己而用的。任何人做事情,容易在过程中迷失自己。从最初的蒙召,人对自己的侍奉加以美好的想象,就像很多传道人蒙召之时总是对自己蒙召的事情加以自我理解的神圣化。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身份就会模糊,不能断定自己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身份。另外,任何一种身份,有其优势,也会有许多责任和默默的付出,这样就形成压力。所以,宣告自己的身份,可以使自己确定要面对什么。此处经文的可以反复读,轻重快慢,自由转化,渐渐进到保罗那是的感受。你会发现,人基本的幸福就是知道自己是谁,要作什么,要向谁交代。
“使徒”是特殊的群体称呼。是保罗最愿意自称的职分,也因为这样的职分将他推到死亡之地。责任和权柄,恩典和代价总是在平衡着领受者。上帝的怜悯是给予我们生命中的苦难来平衡失去失控的人。使徒是充满光环,能力的职分,也是必须要完全付出,毫无保留的职分。欺世盗名者的努力就是怎样让自己享受更多的光环,然后可以逃避更多的责任。保罗的自称,一直没有改变,这是书信格式的需要,更是自我陈述,在对待每一个人的基础前提。试问自己是谁?我的职分是什么?我为何要这样的生活呢?理清自我的人,并不多。保罗用的参照体系不是这个社会的,而是上帝。是奉上帝的旨意被差遣的人,在基督耶稣生命应许中,确定自己身份。所以,在阴暗监狱中的保罗,可以被称为幸福的保罗。监狱只是一垛墙,上帝同在就可以穿透这切,自由并不能让世俗的枷锁捆绑。幸福的保罗不是自己构思自己的幸福,是因为那位差遣他的那位,对于这样的老人,你可以用什么来攻击他呢?不是他毫不惧怕,是那位派遣他的那位给予他的权柄。不是要藐视帝国的尊严,是因为差遣他的尊贵使他心中没有任何的羞耻之感。
二 保罗与提摩太之间的情意1:2、3-4
3
保罗是在路司得传福音,提摩太在那里信主(徒14:6-7;16:1-2)可以说保罗在路司得生死患难换得福音的果子提摩太。
给自己福音所生的儿子提摩太写信,就有了《提摩太后书》。我总会想到奥古斯丁给罗马将军马凯利奴斯写信,当时的罗马是遭遇帝国最羞辱的事情,在410年8月24日,罗马城被哥特人攻入,并且放火烧部分房子。怎样理解这样事情的发生呢?所以,有了后来的《上帝之城》。当灾难临近的时候,需要有人应对,能够带领那时代的人看到灾难背后的实质,指出盼望在哪里。因此,我也认为上帝总是在每个时代兴起他自己的工人,被我们称为时代的工人,为的是解决那个时代的问题。保罗那个时代也是如此。有时,我们会羡慕提摩太,因为在他生命中总是有保罗出现,能够在关键的时刻给他及时引导。牧者最大的特色是为父的心肠,哪有儿女为父母积累财富的,只有父母为儿女积累财富的。父不是为了控制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祝福。爱的本质是祝福,爱其中最难剥离的就是对自己所爱的对象的控制,爱情是如此,父母也是如此,因此,爱到深处的时候就会变得不堪重负,毫无自由。我喜欢泰戈尔的诗歌,爱如同阳光,紧紧的包围却是给你自由。基督之爱是如此的,爱到一个地步,人不得不被激励。保罗也说,原来我们是被基督的爱激励。此时遭遇极大难处的环境,保罗写给自己儿子提摩太。那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们的人生也不是有这样的难处,在难处中不知如何寻求的吗?事实上,我们也需要被爱,也需要在这样的关键的时刻给予的鼓励,引导。在今天中国大陆的教会中缺少这样的角色,教会更多以完成某种事工奔波的人。教会的延伸和发展,需要生命带动生命,如果教会的发展变为个人的意志的体现,教会的发展变为对人才控制权,这样的教会“业绩”很好,失去最重要的生命见证。无形的生命,并不是虚幻的,就如一个温馨家,可以使人感受到真实的氛围,教会的热切的气氛并不见得生命中真实的造就。或许越来越多的都是教会,也不要这样的内在生命的连接,人们在宗教的氛围中享受上帝的同在,然后又可以回到自己私人的空间躲避生命之间的摩擦。生命的真切需要就像花儿需要阳光、泥土、水分,生命的滋润花儿在风中的自由被艳丽的假花遮盖了。人们的迷失不是他人恶意的引导,更多的还是自己失去对生命本真的渴望。
下文中提摩太的眼泪恰恰说明生命之花热切的回应。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不耻之人却被万人拥戴,你又为何心中不平呢?上帝将最美的生命之间热切的交流给了保罗和提摩太,就像一个母亲享受与孩子一起最甜蜜相溶是任何的东西不能换回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在上帝那里其实不用等到遥远的将来,就在当下,就在阴暗的监狱中,就在即将发生的生死离别之刻。保罗享受上帝给予回报,那就是提摩太的眼泪,那就是对提摩太切切的思念。写信者的心,与收信者的心连接在一起,在黑野更深的时候,却无比灿烂绽放。现代的大型的教会在何等呼唤中,在自我宣泄满足中,却得不到肢体之间的连接,这也是时代的悲哀。教会是否将自己放到启示录七个教会中再次衡量自己呢?
恩惠、怜悯、平安三个问安语连在一起是很少用的,不过约翰有这样用过。恩惠是指的上帝对不配的人施予的恩典,怜悯是对弱者的同情,就像那个王免了不能还债之人的怜悯。保罗提到自己在悖逆中被拯救过来是以为蒙了怜悯。平安时将破坏的和谐调整过来。说明保罗对于当时的提摩太有特别的照顾。我们稍微注意提摩太有这样的几个特点:年轻,当时的提摩太还不到四十岁;体弱,需要更好的照顾;性格内向。这样三个特点决定当时的提摩太面临很大的挑战。提摩太是否是使徒呢?保罗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是使徒,而提摩太是称为弟兄(歌罗西书)。当时提摩太的工作牵涉到使徒与教会的连接,并且教导各项事工。我们注意到细心的保罗在问安中加进“怜悯”,意思是上帝能够帮助软弱的人。
4
“我感谢神”可看为我该感谢。从语气中可以看到自然的流露出对上帝的感恩,这上帝就是保罗所侍奉,也是他的祖先所侍奉的。“侍奉的神”是强调不间断的持续的感恩,其中有敬拜、侍奉之意。继续祖先是指的犹太人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切切”是强烈渴望的意思。眼泪,很多人以为这是在米利都的眼泪,我们更加愿意认为这是保罗和提摩太之间的眼泪,从自身的经验看,为弟兄代祷流泪是常有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丰富无比,保罗与提摩太也是如此。在提摩太眼中,保罗是亦师亦父亦友,情深深,爱相连,泪中有他,思念亦心切。正如基督所言,若彼此相爱就叫众人认出是耶稣的门徒来。门徒的特色是彼此相爱,爱的真切是在生死与共。区别我们熟知的肝胆相照的义友,保罗将这样的情感连接在上帝那里。由衷的感谢上帝,是的,我该感谢。就是他接续祖先侍奉的上帝。这是犹太人千百年所等待的弥赛亚,保罗并不觉得自己离经叛道,相反他确知这位在众先知中预言的弥赛亚就是耶稣。藉着耶稣在父那里,确切自己的信仰的真实。同时强调自己是清洁的良心说侍奉。毫无其他杂念动机导致的侍奉的上帝,正是因为上帝的缘故连接在一起。保罗思念这样情谊,这是非常个人化的一段,也是触动我心的一段。似乎每个人对于服侍总有不同的看法。一个爱上帝的人,一定会真切的爱人,爱上帝和爱人就像钢琴和小提琴的协调,在柔光和厚重布景中看到浑然相溶美好。事工的目的是人,我们的痛苦是事工看到了,人却没有了。相反,保罗在这里一切的事工好像停滞了,在阴暗的地下室,此处独语,宛如悠悠流泉,倾诉爱中的甘甜的滋味。
每次同工开会的时候,控告、发泄、牢骚,弥漫在空气中的不信任,铁青的脸压抑自己心中的不满,无序的言语在竭力表白自己。我总愿意回到这处的经文,在心中默默的祈祷,主啊,愿你使我们能够泪流,愿你是我们能够彼此思念。牵挂从来不是负担,只有在爱中才体会那细微的变化。
三 保罗唤醒提摩太 1: 5--8
5
“想到”是一种回忆,“无伪”是不装假的、真诚的。“先’”特指罗以是第一个信主的。深信,就是“一直信”的意思。
如同遗嘱一样,此刻的保罗提醒提摩太的事情,也就是保罗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像将自己最后的财产留给孩子一样,保罗唤醒提摩太身上最为宝贵的无伪之信。信可以使人超越艰难,从上帝眼中看到今天的事实,信在这里不是一种安慰,而是真实的拥有。保罗作为优秀的牧养,同时又像父亲一样,知道提摩太的软弱的特点。使人能够真正站立起来的内在的信心,那是生命的根基。有人分析信仰状态时候,总是用外在的情况分析,分析有人因为社会压力大的缘故,或是经济、孩子等等的问题。所以有人在想,如果我有钱了,我一定好好爱主,同时另外人想,我生意作这么大没有办法爱主。有人想,我身体好了,就会好好爱主,同时另外有人想,我就是没有患难,如果有患难了我就会好好爱主。人找到不同的理由,结果是一样的就是与上帝的关系原来。保罗给予提摩太的分析是彻底的,那就是信的问题,人外在浮现的问题,是因为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就是信心的问题。
6
保罗自己自称是接续祖先所侍奉的上帝,在这里提到提摩太心中的无伪之信时,特意提到是曾经在外祖母和母亲里面的,同时确定也深信在提摩太心中。保罗将自己和祖先,提摩太和外祖母母亲连在一起。信仰在这里不是独自新发明,不是新自我意识要作的事情,而是在历史中延续。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上帝的旨意在延续中,保罗是接续祖先,提摩太是继续外祖母和母亲。在今天的我们也是继续历史,在这个时代中见证上帝的信仰,历史不是割裂的,而是连续在上帝的旨意中。另外一层的意思,过去曾经的经历在今天也会有。强调信在提摩太中扎根,不仅仅是提摩太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保罗的重点是将自己和提摩太的信放在可见的热身上来应证。
在希伯来书11章讲完信心的例子之后,到了12章就提到见证人如同云彩一样围绕在前面。人不是看人才信主的,但是人需要看的见的人来激励自己。特别是对于柔弱的人,心志不坚定者更加需要这样的见证。这里不是证明提摩太的软弱,是看到保罗柔细心肠,关心到用这样的话语使得提摩太能够最佳方法起来。历史的意义在这里会显明出来,历史会用事实来说话,用事实来激励人。但是历史也容易形成最大的骗局,人在其中也迷失,每个人去写自己的历史是不一样的,汤因比就认为历史在每个人角度看都是相对的。保罗需要解读历史,让提摩太不要在相对中迷失自己,确定不了自己内在的信心根据,用历史依据作为信仰权威的依据来鼓励提摩太。
信仰路上有很多的困惑,让人摇摆不定的是有很多人作的决定与自己不一样,但是他们仍然过的很好。自己无法判断选择的对错。人独立不能完成自己的判断,就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回看历史中出现的人与事情。犹太教解释旧约与耶稣以及使徒们解释旧约其实完全不一样,同为引经据典,解释的答案却是截然不同。信仰者在自己所走的路上迷糊了,人莫名的痛苦往往是因为不知。习惯在某种经验中生活的人,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状态,人要被放在一个激励动荡的环境中经历各样的冲撞,就会模糊自己的判断力,特别是在生死关头,全面考验人,对自己所作的决定是否对错。无伪之信,其实是很直白的翻译,就是信的一点也不含糊,是清清楚楚的,没有虚假,没有困惑的。这样的信是有信仰的共同体来承载。人被一个信仰共同体认同,或是自己认同一信仰共同体,才是有力量的。我们的思维是,容易有另外的存在来否定自己的存在,或是用自己的存在来否定另外信仰共同体的存在。人的安全意识是在批判别人中获得自己的安全,这样的安全是脆弱的。保罗在这里见证是自己的信仰的共同体是建立在什么的依据之上,建立自己才是真正的获得安全的因素。所以,基督徒在这个时代生活也是如此,有各样不同的人群对信仰形成不同的解释,我们重点不是批判别人才能对自己承认,而是对自己信仰的陈述和内在的结构的分析才是真正的建立。因此“深信在你的心里”,意思是在自己身上成长的真实的信仰告白。人在历史中,自己也会成为历史的一个点,我们回望历史,自己在时间中也成历史中一个点,这样的点也是在见证上帝。信仰不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是建立自己个体的认同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信仰者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真正的信仰一定不是靠人自己来完成的,也不是靠在历史中累积的经验来逐步完成的。信仰的关键就是信,信连接了寻求者和那位独一真神。
我始终认为一节经文是至关重要的。保罗的人生即将走完了,是什么支撑他走到今天,他的人生路结束的时候凭什么可以如此肯定自己一生呢?或许在有些人的心中,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一直问自己,在我的心中有这样的理所当然吗?在我的心中有这样的坦荡吗?信仰的祝福对每个人有不一样形式,人信靠上帝的底线应该是有一致性的,比如生命中的平安、喜乐、盼望,我认为信心是关键。同时,保罗作为优秀的牧者,应该清楚将什么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机会给提摩太,那就是信心。启动人的信心,问题就不是问题。这不等于,人不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就像登山者,他知道自己要作的事情就是登山,他需要具备登山的能力,不等于他不需要努力去登山。提摩太有着信心为基础也是如此,他需要继续前行,他需要将藉着保罗按手所给的恩赐如火挑旺起来。
7
“为此”是为了这个缘故,比较强烈的语气。“提醒”中间有劝勉的意思,“挑旺”一词可以用我们生活经验来体验,当火势被压住的时候,冒出浓烟,不见火焰,稍微拨开柴火就会使浓烟变为熊熊烈火。“恩赐”是圣灵随自己的意思赐给人的,用火来表示圣灵的工作。“按手”是一种礼仪,也是传承,也是责任。
圣灵随自己的意思将恩赐赐给人,恩赐的源头是上帝,不是垄断在人手中。人去承担事情的时候需要相应的恩赐,这些恩赐可以向上帝求、“你们中间若缺少智慧的就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比赐给他”。[1]同时,恩赐是造就众人的。[2]基督徒应该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怎样人群组成的群体,是属于基督徒的团契,会显出各样不同的恩赐来造就这群体。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教会处在完全压制状态中,基督徒自然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小聚,恩赐显明在那样的群体中。相反,今天专业化的牧养盛行了,这是强化恩赐运作本来是好事,更多人的恩赐被压制了。保罗的提醒中有劝勉,唤醒提摩太自身内在存在的恩赐。人容易忘记上帝的恩典已经放在人身上,就像一个人拿着金饭碗到处去要饭,并且为自己得不到饭食而埋怨上帝。教会中经常看到一个几乎木讷的人,变为优秀的传道者,一个目不识丁之人可以有很好的智慧管理教会。此时,唤醒更多人意识到自己应该可以向上帝求恩赐,被上帝使用是关键的时刻。
任何一场大火,总是趋于火势渐弱。圣灵的恩赐也会是如此吗?曾经被上帝所用的人,渐渐不再用了,有人以为这是生命的规律相关的,年青的时候生命旺盛可以多用,年老的时候,就渐渐不用了。也有人将恩赐与人的才华连在一起,恩赐是造就教会众人而用的,也就是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不一定在教会中就能被用。当你意识到恩赐与信心成正比的时候,恩赐的衰弱不是与身体有关,不是年龄和人的才华。恩赐不用,就渐渐无用,恩赐是来自上帝的,因此,不用担心恩赐的源头出问题,关键是自己的信心,和把握恩赐的能力。一个基督徒一定要有服侍,服侍可以是基督徒的恩赐发挥出来,可以使基督徒的内在恩赐运作出来。所以,只有听道、辩论的教会,一定是不成熟的教会,需要在实际的服侍中经历运作恩赐,来体会恩赐在人身上的奇妙。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身体的弟兄姊妹就是你服侍的对象。有很多的恩赐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立即可用,只要你对上帝的信心。
问题:
1保罗为何强调他自己的身份?请你解释“使徒”。
2保罗和提摩太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的关系对于今天教会的同工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3保罗在此处问安语与其他书信的问安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保罗对提摩太提醒是什么?你认为今天的教会是否需要这样的提醒,为什么?
--------------------------------------------------------------------------------
[1] 雅各书1:5
[2] 哥林多前书12:7 -11 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