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雅各书2:1-4
(雅各书2:1-4)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当面试官扫过简历上的"非985"字样,当售楼员打量客户的衣着决定接待态度,当朋友圈的点赞数随着自拍颜值波动——这个看脸的世界正在上演一场无声的审判。两千年前雅各笔下的教会场景,竟与今天的写字楼、咖啡厅、社交网络惊人地重叠。
一、偏见:文明社会的原始基因
在纽约曼哈顿的精英酒会上,投资人的目光会不自觉地掠过普通职员;北京国贸的奢侈品店里,店员能在一秒钟判断顾客的购买力;就连小区业主群,也暗藏着对租户的隐形歧视链。这种以貌取人的本能,像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原始代码,连最虔诚的信徒也会在某个瞬间露出马脚。
雅各描述的教会场景极具画面感:佩戴金戒指的财主被奉为上宾,衣衫褴褛的穷人被指到脚凳旁就座。这种区别对待的实质,是"用恶意断定人"的价值审判。今天的职场学历歧视、地域偏见、年龄门槛,本质上都是同一块硬币的不同面。
二、信心:超越世俗的认知革命
当我们说"上帝不偏待人",不是要建立乌托邦式的绝对平等,而是指每个灵魂都承载着造物主赋予的永恒价值。在旧约中,上帝拣选牧童大卫胜过健美的兄长以利押;在新约,他让渔夫彼得成为教会的柱石。这种颠覆性的价值观,击碎了世俗的一切评价体系。
?真正的信心必然产生革命性的认知方式:在面试会议室里看见上帝预备的人才,在快递小哥的汗水中发现基督服侍的身影,在网红滤镜下辨认真实的人性光辉。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属灵洞察力的苏醒。
三、行为:破茧而出的新造之人
某互联网公司CEO在全员信中要求取消"985/211"的简历筛选;上海一家咖啡馆给流浪者提供"待用咖啡";深圳教会专门为保洁阿姨设立尊严更衣室。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在拆毁人心中的巴别塔。
雅各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不是要我们进行道德表演,而是让内在的真理外显为可见的见证。当教会率先摘下"成功神学"的有色眼镜,当基督徒在职场拒绝参与歧视性规则,这才是活出来的福音。
在这个算法推荐精准画像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雅各式的当头棒喝。当教会真正成为"没有阶层的国度",当每个基督徒都成为打破偏见的和平之子,这才是对"爱人如己"最有力的诠释。或许下一次,在给外卖小哥递上温水时,在认真倾听保洁阿姨的故事时,我们正在参与建造天国的人间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