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推辞?
作者:刘传章
2018-08-28  

阿根庭有名的布道家包乐牧师在一个华人差传大会上讲道,提及他的母亲很希望他去做传道人。但他一直裹足不前,说上帝还没有呼召。但他母亲说﹕“上帝的呼召早在两千年前已经发出来了,只是要看你是否愿意顺服。”因而他了悟了上帝的心意,毅然决然的走上传道宣教的道路。主耶稣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太九37-38)

当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四百年,痛苦非凡,民不聊生。圣经说﹕“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于神。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祂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神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出二23-25)

以色列人的痛苦,上帝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有谁愿意去披荆斩棘,救民于水火呢?

有一天,摩西照往日一样,前往旷野放羊。自从由埃及逃亡到这里来,已经是四十个年头了。牧野的生活,安舒的日子,一切都早已安定。从此,可以静享天年了。但这一天与往日却大不一样。远处的荆棘丛中,有火焰烧起,熊熊烈火,荆棘却没有被烧毁。好奇心驱使他信步走去,未料到,上帝就在那里向他说话。上帝需要人去为祂作工,上帝看上了摩西,但摩西起初的反应又如何呢?

四十年牧野的生涯,使他已失去了“胸怀大志”,为国为民大干一番的斗志。这从摩西对上帝呼召的反应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荆棘的烈火中,上帝对摩西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出3:7-10)

上帝的呼召没有比这个更清楚的了。但摩西的回应又是什么呢?从摩西向上帝所提出的四个问题,也是四个借口,来看我们该如何向上帝对普世差传回应。

借口一﹕“我是什么人?”

摩西对上帝的呼召,找到强有力的回绝理由﹕“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出3:11)

这一句话,隐含着多少辛酸和痛苦。从皇宫到旷野,人格受到多大的伤害,败军之将岂能言勇?“我是谁?”摩西的自我形象,可能已低到抬不起头来的地步。一提起埃及,他的心就如刀割,他不要再去面对,他不要再去想它。他自己的同胞也曾令他难堪,不领他的情。如今,旷野四十年飘流,也习惯了四海为家的生活,何必再去想埃及的事呢?何况,自己现在不过是一介草民,谈何丰功伟业,晋见一国之君,法老大王。

觉得自己无用,也常是许多人的借口,“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上帝怎么会用我?”其实,上帝所用的人,常是“无用”的人。多年前,神学院的一位教授说﹕

“上帝所用的人都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的人。当我们觉得自己有资格的时候,就没资格了。”

上帝的回答﹕“我必与你同在”

上帝不会看错人。祂对摩西的回绝,不以为然。上帝给他最有力的保证﹕“我必与你同在。”这就等于说,我们是零,上帝是一,一与零在一起;当一在零的前面,后面的零愈多愈好——10,100,1000,10000…。“我必与你同在。”有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岂能推辞?

借口二﹕“祂叫什么名字?”

摩西现在觉得,问题不只是在他,也是在上帝。他认为以色列人不会理会他,从摩西的答辩中得知,他连上帝的名字都忘记了。因他说﹕

“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上帝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祂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出3:13)

摩西也许想,在埃及的以色列人,四十年前都看不出来,我是为上帝大发热心,要救他们于水火。那时我尊为王子,他们尚且不理。如今,一个旷野的“外邦”牧人,他们不但不会接纳我,连打发我的那位,他们也不会接纳。“祂叫什么名字?”无疑是直接对上帝的挑战。既然打发我来者,不被人所知,我又何必去呢?

我们也大可以说,今天在后现代,后基督教时期,谁还相信有神呢?尤其是受无神论教育的人,向他们传福音,不是白费心机吗?可是,上帝的存在不在乎人的理论与看法。这也正是上帝给摩西的答复。

上帝的回答﹕“我是自有永有的。”

这一回答是惊天动地的。这一名称,不是人的脑子所能理解的。什么是“自有永有”的?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名字。因此,上帝就用更明显易懂的方法向摩西“自我介绍”。上帝说﹕“我是自有永有的”,祂是永活的上帝,是活人的上帝;祂是永远常存,永不改变的上帝;祂是大能的上帝,行作奇事的上帝;祂更是赐福的上帝。是这样的一位上帝打发摩西去埃及。也是这样一位上帝打发我们到饱经冰霜、深受心灵痛苦的人群中去,宣告上帝大好的信息,我们岂能推辞?

借口三﹕“他们必不信我…”

摩西当年所受的创伤,一提起来就心有余悸。四十年了,还不能忘怀那被骨肉之亲出卖的一幕。一片好心,被付诸东流。摩西不但看到自己的问题,他也觉得上帝也不被人接纳,他现在又把箭头指向以色列人,“他们必不信我…。”

人都是要看外表的,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有什么资历?你有什么学位?摩西若以现有的身份,回到埃及的本民那里,谁会听他?

也许我们也正在想着同样的问题。今天科学发达,知识爆炸,我“不学无术”(已有硕士学位),怎能在学者群里站立?世人虽会用这样的眼光看我们,但是他们不会看太久。如果我们真是上帝所呼召的人,能力和见证会从我们的生命中发出来。他们不会再看我们有什么,而是知道我们是什么——上帝的使者。摩西似乎在说,我的履历不够好,人不会听我。上帝给他的答复,却是很简单。上帝不是要用我们所无的,祂乃要用我们所有的。

上帝的回答﹕“你手里是什么?”

摩西怕人不信任他,不听他,不睬他。但上帝能使人信他,听他,睬他,并且要服他。上帝不是给他戴个高帽子,祂乃是用他所有的。摩西的手里拿着的只是一根牧羊的杖,而那一根杖就足够了。上帝用那一根杖,行作神迹奇事,无人不被折服。

“你手里是什么?”上帝能使用。就如小孩子的五饼二鱼,放在主手里,神迹就会出现。

今天的问题不是我们无什么,而是我们有什么。我们所有的虽然有限,上帝是无限的,在祂没有难成的事。不是我们在作什么,乃是上帝要借我们作什么。上帝用祂大能的膀臂护庇我们,我们岂能推辞?

借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好一个拙口笨舌的人。从开始到现在,摩西与上帝争辩,推辞,嘴巴可真厉害呢!我们怎能相信他是拙口笨舌的人呢?许多基督徒也是如此,谈东谈西,谈房地产,妙话连篇,颇有说服力。但一到谈福音的时候,就拙口笨舌了。上帝并不买这个账,不会可以学,不懂可以问。我们在世界的知识上,岂不就是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吗?为什么在事奉上帝的事上,不懂,不会,就说不能呢?

上帝的回答﹕“我必赐你口才…”

上帝给摩西的回答,是直截了当的。口是上帝造的,话也是上帝给的。上帝能使人哑,祂也能使人口齿伶俐,看我们要不要。雅各说﹕“你们中间若有缺乏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上帝,主就必赐给他。”(雅各书1:5)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取用,我们有全能的上帝可以依靠,我们岂能推辞?

摩西的摊牌﹕“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

这一个推辞,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为什么是我(why me)?我不去就是不去。随便你找谁。但是,上帝看上的人,是逃不掉的。摩西再四地推辞,还是拗不过上帝的旨意。上帝此刻想不到别人,就只有你。你非去不可。我们可以讲尽所有的理由,最后还是要去。摩西不只是要去,他还要惹神发怒。

上帝的发怒﹕“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亚伦吗?他要替你…说话…”

中国人说﹕“敬酒不吃,吃罚酒。”许多蒙上帝呼召的人,一再的推辞,耽延,在世界中绕圈子,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不安的心境,一直使之无法释怀。要等到上帝发怒,才委身听命。那时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恨晚已晚了。何不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将自己献上,为着亿万生灵的呼喊,而鞠躬尽瘁。

结语

摩西的顺命,给以色列人带来得拯救的希望。四十年王宫的熏陶,四十年旷野的飘流,都是为了带领两百万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过飘流无定的日子而作的准备。上帝允许事情发生,是有祂的目的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上帝都知道。

静观我们个人的一生,焉知我们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戴德生在灵里看见中国内地的需要,为中国摆上了“千条生命”。李文斯顿,为了爱非洲的人民,葬身蛮荒。宋尚节得着福音的好处,毅然海归,为骨肉同胞,烧尽自己。中国人,中国基督徒,你得了博士学位,你赚了美钞,是为了什么?肯去非洲吗?肯回中国吗?上帝需要你。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