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礼拜:挥手在天堂门口!
作者:佚名
2016-11-09  

一般来说,“哀悼人死为丧,处理尸体为葬。”丧葬礼是与死亡相随的人生礼仪,与婴孩的诞生礼正好相对。诞生礼是把人接进这个世界,丧葬礼则把人送离这个世界。一个表示接纳与欢迎,一个表示离开与送别。一头连着生,一头接着死。正是这种生与死的对照,来与去的比较,让丧葬礼的特点得以凸显。

中国人历来认为“死者为大”,所以,不少人尽管“薄养”也要“厚葬”,用丧事的大操大办来显示孝心。由于“死亡观”的差异,基督教传统中的丧事礼拜与中国传统尤其一些农村的丧事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一般人认为丧礼是生与死的分水岭,从此生死两茫茫。为此,哀伤、悲痛、茫然、恐惧、绝望始终是丧礼的主线,勾勒出一幅幅泣血捶膺、悲痛欲绝的画面。

然而,基督教的丧礼却在表达人类情感不舍的同时,力扫世俗丧礼的阴翳(yì),注入基督复活的盼望,让丧礼成为新的景观。如果说“死”对于不少人而言是一道无法面对、难以跨越的深渊和门槛,但对基督徒来说,则是可以轻叩的死亡虚掩之门,因着信心、带着盼望悠然地向天堂进发,融入永恒的荣耀。因此,基督教的丧礼如同一座桥,将看见的事和未看见的事联结在一起;又如同一扇窗,让人们从此岸望到了彼岸。

一、基督教的生死观

自古国人至少有两种泾渭分明的生死观。一是流行于民间,也常为人所不齿的所谓“好死不如赖活”之类庸俗的“活命哲学”;二是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的对死亡的理性认识,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观念。也许正是基于这类认识的熏陶,有些先辈勇于面对死亡,敢于慷慨赴死,留下了个个洒脱旷达、荡气回肠的故事。尽管如此,这类死亡观也仍难摆脱其深层次的局限性。

还有一种更积极、更超脱的死亡观,那就是圣经所倡导的。既不看死亡为喜事,也不看死亡为悲事,而是看死亡是一件庄严的事!

1、生从神来,死看归天而去。

神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造人,人死后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圣经启示,人活着因为神吹入人里面的“生气”,人死亡因为灵魂离开身体。生命从神而来,最后归神而去。

2、生死关联,盖棺还有定论。

“接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死亡不是句号,只是一个逗号。人死不是“如灯灭”,生与死是相连的,活人要将死放在心上,死后要接受公义之主的审判,事奉之效果要接受庄

稼之主的检验。

3、向死而生,等候荣耀复活。

圣经指明:死是必然的:帝王将相、凡夫走卒,古今中外没有人能与死亡错过;死是突然的:没人能预测生命将何时离世,灵魂将何时归去。所以,信徒当随时准备,向死而生。死如回家,劳顿灵魂可以安息,等候经历“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的恩典(约11:26)。

二、基督教丧礼的意义

“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诗116:15)此句在《新普及译本》中这样翻译:“上主所爱的人死去,他极为关切!”

虽然,生与死只是从一个境界进入到另一个境界,但上帝还是十分看重“圣民之死”。这样,基督教传统也非常重视丧礼,丧事礼拜(又称“追思礼拜”)是基督教的传统礼仪,古今中外基督教会几乎都会用不同形式对已逝信徒进行宗教性的追思活动。在“重视”这点上,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相似之处。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强调亡者既已亡,生者当为之举行丧礼,此乃孝道之体现。孔子将“孝”和“礼”结合在一起,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则更强调送终丧礼的重要性,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者可以当大事。”

按照儒家的理论,丧礼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抒发,因此中国人历来认为生死事大。中国传统丧礼是以死者为对象,强调“哀恸中的祭奠!”这点又不同于基督教丧事礼拜的重点是以神为中心,突出“崇拜中的追思!”

从圣经的观点,基督教虽然对死后有极大的盼望,但所强调的是把握今生的现在。人既死了,尽管人们可以将悼词写得很美,但其实真正能对人“盖棺论定”的是神。故此,基督教丧礼主要不是为了死人,而是为着“活着还存留的人”。其意义大概有:

1、满足死者心愿,体现教会关爱。

教会中不少老人都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能“善始善终”,期待有一天自己离世后有一个非常“体面”的丧礼,也算是向世界有一个隆重的“谢幕”。同时,老人如果知道自己在人生的终点时刻有牧者的关爱、肢体的相送,内心一定得到无上的安慰。其次,亲人离世,对家人而言难免感伤。丧礼中的讲道、诗歌,可以让人得到安慰。虽然情感上难免悲伤,却不必过分沉溺于痛苫之中。因为人生于世如同客旅,我们将来可在天家相会。

2、追念故人美德,激励后人效法。

《孝经》提到人有佳行美德,才能光宗耀祖,此乃孝之终也。所以藉追念故人美德,追随佳美脚踪,可将故人的美德发扬光大,这是孝顺的表现。丧礼中每每会追思已故者在地上日子的,嘉言懿德。他们为国家、社会、教会、家庭所付出的心血和所做的贡献,成为后来者效法的榜样,从而激励后辈化悲恸为力量,向着标杆直跑。

3、思想人生结局,藉此更新生命。

也许受到“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影响,太多的人平日里总是忙忙碌碌,也不会去思考类似“生命与死亡”这样人生根本的、也是严肃的大问题。但此时“死亡”就发生在身边,那么近在咫(zhǐ)尺、那么触手可摸、那么的切肤之痛,似是无法回避思考,应当如经上所言:“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要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1)同时也能数算自己的日子,从而得着“智慧的心”,去度过余下的光阴。

4、阐明福音真理,向神献上崇拜。

基督教丧礼明显区别于民间信仰的“超度亡灵”,基督徒得救与否与他生前的信仰选择有关,与死后家人如何处置基本无关。死人已息了世上的劳苦,不会成为神保佑人,也不会成为鬼作弄人。基督教的丧礼是神圣的,因为它是一项献给神的崇拜;基督教的丧礼是超越的,因为它涵盖了神与人、生与死之间的深邃意义;基督教的丧礼是人道的,因为它带给丧家以心灵慰藉;基督教的丧礼是温馨的,因为它是教会大家庭的爱心行动。因此,对基督徒来说,基督教的丧礼并非一个追悼会,而是基督徒对永生的庆祝,即怀着在基督内获得永生的希望和喜乐,同时以基督徒肢体间彼此关照、互相支持的信念,颂赞生命之源的天父。基督徒却能在“礼”中得以平安,并藉“礼”事奉造化人类的真神。

三、基督教丧礼中的牧养与关顾

传道人一般都较重视婚礼,相比之下会不够重视丧礼。原因可能是因为从数量上说丧礼多于婚礼,其次也是因为丧礼带着几分沉重与悲伤,不可能像婚礼那样令人兴奋。可是,圣经却是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传7:2),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比死亡来临的时刻更需要传道人的关怀及有灵性的服事。在这哀伤的时刻是提供一个牧者特殊关怀之机会,也是让一位传道人显出牧者心肠,见证教会之爱的时刻。因此,传道人需要迫切祷告,祈求一颗专注预备的心,以带领这个重要的事奉。假如未能正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草率行事,很可能会造成对教会及死者家属的伤害。

1、闻讯探望。

当传道人接到信徒去世的消息,应尽快前往丧家(或委托人)去探望,不要拖三拉四、推诿迟延。要知道信徒家庭遭遇生离死别的时刻,是他们内心最需要别人关心的时刻,也正是传道人代表教会表达关怀和慰问的时刻。传道人可以强调虽然所爱的家人身体已经息劳,但他的生命已经与主同在了。如果丧家有什么困难,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有什么缺乏,教会牧者应力所能及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传道人必须要预备面对随着丧事而来的不同难题,例如家属抗拒的态度,或者家属根本未准备面对家人去世的现实等等。

2、真道提醒。

教会传道人当提供一些关于死亡的信仰真理,根据当地的民俗情况,要指出基督教与民间信仰或迷信的区别,也要区分风俗习惯与封建迷信之间的区别,告诉家属在丧礼中应注意的地方。同时还必须面对随着丧事而来的不同难题:如家属因未信主而有处事方式冲突的问题,或家属无法接受家人去世的现实等等。这些都需要牧者去安慰、引导和耐心解释。

3、丧务协定。

首先,教会必须是在丧家邀请或至少表示欢迎的情况下才可按教会方式来为逝者举行丧礼,家属若不同意,也就不必勉强举行。毕竟逝者得到主里安息不是依靠丧事礼拜,只是作为信徒,教会未能为其举行丧礼我们深感遗憾而已!

其次,如若丧家同意为逝者举行丧事礼拜,则要强调所有参会者得尊重教会的传统,不得有违背基督教信仰的举动(如搞迷信或拜偶像、烧纸钱等活动)。

最后,传道人要与家属详细商定丧礼的每一个细节(时间、地点、唱诗、祈祷、证道、生平、简介等每一项程序都得认真落实),拟定完善的丧礼计划,使其庄重、肃穆、恭敬、有序。

四、对基督教丧礼的一些反思和提醒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教会牧养事工的体会,今日教会丧礼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得救凭着信,与死时状态无关。

信徒很关注自己亲人(死者)是否得救这个问题,这可以理解。但教会中有人对得救真理不很清楚,自己“发明”了种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道理”。

如他们认为:死者尸体如果较软,则可认定他是得救的,否则就是不得救的。

也有人认为:如死者面带微笑,则说明他很“平安”,那是得救的;但如死者口目不闭或表情痛苦,则说明他没有得救。

又有人认为:教会是否为死者举行丧事(追思)礼拜,直接影响当事人能否得救。也有些很虔诚的信徒甚至传道人,他们最后死于看上去很惨的意外事故。

对此,不少信徒就产生怀疑与困惑……其实,这些说(想)法都是缺乏圣经和神学根据的。因为死者的表情及他死的状态、其尸体的状况与其病患、死亡时间及临死时的环境等因素有关,不能机械地一概而论。

尽管我们承认,基督徒因为拥有永生之盼望,所以他们离世时都会相对比较平静,的确有很多实例证实这一点,这是我们要感谢神的!

可是,这点却不能作为得救与否的“证据”。因为“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2:8)人得救与否与其生前对神的信心有关,与他怎么死及死后何样的状态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因这一点不是人自己可以把握的!况且,神也并不让我们太多地知道别人“将来如何”,因为这“与你何干”?(参约21:21)

另外还得提醒一点:决定人得救与否不是离开世界的那一刻,而是他用真实的信心去仰赖神的那一刻。所以,那些以为丧事礼拜能“超度亡灵”是民间信仰的思想,基督教丧礼不可能成为去天堂的“入场券”。

2、仪式可庄重,但不必讲究排场。

社会上不少人喜欢做一些“厚葬薄养”的事,但基督徒应当响应国家殡葬政策,移风易俗,提倡丧事从简,反对大操大办。葬以安为主,实在没必要铺张浪费。现在不少农村教会也包括部分城市教会,都有弟兄姊妹自愿组建乐队(有民乐、铜管乐),大多是为婚丧事而准备的。教会的初衷可能是顺应风俗习惯的同时,可以吹奏赞美诗歌荣耀上帝。但这不能成为死者家属“摆阔气”的工具或是去迎合所谓“很热闹”的陋习,更不可因此大吃大喝。另外,未信主的人可能受传统迷信思想影响,放一些陪葬品在棺坟之中。有少量基督徒因此模仿,有意放一些《圣经》、《赞美诗》等书籍或物品作随葬品,尽管意图也许并不是为了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使用,可能只是为了对已故者表示某种信仰的肯定,并寄托一下自己的哀思而已,但这样做很容易产生教义上的误导与混淆,而且也不经济,个人建议还是不做更好!

3、不可搞迷信,但当尊重民俗习惯。

一些基督徒,一方面坚信S字J救恩真理,另一方面又实在难以摆脱传统迷信思想的束缚。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通过基督教的包装表达了出来。丧礼场合可谓流露这种迷信思想情形的“高发地”。基督徒离世举行丧事,切不可掺杂封建迷信。由于死者亲属在信仰真理上的模糊不清,在丧事礼拜中常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

如一面信徒在唱诗,一面家属则在张罗迷信供品;出殡时前面教会乐队吹奏着赞美诗,队伍最后家眷却趁人不备在烧纸钱……就连教外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上帝是圣洁忌邪的神,若死者子女因不明白基督教信仰而有拜偶像、祭假灵的迷信活动,教会应当用最好的态度向他们解释,让他们从出于对死者信仰尊重的角度停止迷信活动。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俗习惯,基督徒在破除迷信的原则下,对那些已经大众化了的某些习惯礼仪或风俗可酌情考虑参用,这也是根据“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人”的原则,也是为了考虑到非信民众的习惯感受。

有些事基督徒不必生硬地拒绝,可以有智慧地做到既尊重民俗习惯又不违背基督信仰。如:某些农村教会不主张使用花圈,原因是往往里面有一个“奠”字,因为“未葬而祭日奠”,似有宗教意味。可是,今日中国社会丧礼中普遍使用花圈来表达哀思,多数只是出于传统习惯,并未有多少人能想到还有“祭”的意义,宗教味已经十分淡化,只剩一个民俗习惯而已。

(类似的情况很多,如“过年”传说中开始也有迷信的意味,但现在很少有人较真这“年”到底是什么东西,包括基督徒也不是不过年。)

为此,基督徒没有必要在这事上过于较真,尤其是如果拒绝未信者的好意,别人会感到很不受尊重,继而对福音产生误解。

同样情况,有不少地方教会在礼堂中悬挂死者遗像,如果仅是出于纪念意义,不是用来供祭之用,那么所有照片都不能视为偶像,应当被允许。

4、死后有盼望,但要允许表达感情。

生离死别流露伤痛,人之常情,尤其是那些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的家庭,更是凄惨悲凉,令人惋惜无比。作为基督徒,尽管我们相信死后有永远的福乐,但这不等于我们可以有违常情。

农村教会中有教会人士不允许丧家亲人哭泣,说这会影响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这根本是无稽之谈,荒谬不合圣经真理。圣经从未禁止人哭,但要勉励丧家节哀顺变,因为永世荣耀的盼望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主耶稣确实在一次有人离世的场合说过“不要哭”的话,但请注意他不是说“不能哭!”这“不要哭”是相对性、劝解性的,而“不能哭”是绝对性、命令性的。不能把圣经中一个相对的道理作绝对化的解读和应用。主告诉我们突遇人生打击时不必哭泣,因信心让我们可以透过泪水看到看望。可是就在拉撒路的墓前,耶稣同样淌下爱心之泪。

这就是说:基督徒遇到亲人离世,的确不必像那些没有盼望的人一样哭得死去活来,绝望至极。但这不等于我们不可以流露正常的人之情感,非得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况且,“在凡事与弟兄相同”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贴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参来4:15--16)

5、福音自要传,但别忽视丧假感受。

一个完整庄严安静肃穆的丧事礼拜本身就是一个福音之见证,因此不必过于刻意藉此求得传福音的效果。在丧礼中当场表态信主的情况并不多见,毕竟不是布道会。但实践中我们也得知不少家属的确因丧礼的庄严而接触了福音,离福音近了一步,甚至也因肢体的爱心深得感动而信主。

圣经要我们“与哀哭的人要同哭”,故此丧礼的信息应该充满温柔及怜悯。此时正是牧者藉着言语、态度,表现对经历极大忧伤的家属的关切及怜悯之情之机会,切不可只考虑利用这个机会来布道,就算初衷很好,但效果估计不会太好。

有的教会传道人在丧礼中只管传福音,在证道中只字不提逝者情况,一点不顾及其家属的感受,也未有安慰的信息,只是泛泛而谈什么“科学证道”或“人生虚空”,似乎给人这样一个感觉:幸亏今天有了丧事,才有一个很好的传道机会!无疑,这样做是本末倒置的。

中国有一个成语:“通情达理。”如果传福音者不能在感情上与听福音者相“通融”,那么最好的道理也不能“到达”人们的心里面。而要做到“通情”,就必须用爱心去关怀,用真情去体贴,用圣言去安慰,用行动去帮助。

事实上,就福音效果而言,教会对病人临终切心关怀必定胜过死后对丧事的热闹操办。教会对丧家物质和心灵上的帮助和安慰必定胜过为其丧事吹吹打打、大操大办。

6、丧礼应重视,更应当关注丧礼之后。

今天,包括一些教牧人员,对丧事礼拜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传道人经常出席丧礼,感情难免变得麻木,难以做到感同身受。一个冰冷、僵硬、职业化的语态和面貌,有违牧者心肠,也不能让丧家感受到你爱的体温。传道人在准备丧礼讲章时也没有像主日讲道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每每是匆匆上场,草草收场。甚至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另外,教会通常对丧事礼拜缺乏计划性、组织性、次序性,给人只在履行程序之感。有的信徒在丧礼中随意走动、大呼小叫,左右走动,缺乏基本的尊重,给初次接触基督教的亲戚朋友留下很不佳的印象。

通常丧礼后的几天,对家属而言是孤单、伤痛的日子,他们从此必须面对家人逝去的事实,家庭不再听到丧者的声音,常坐的椅子如今没有人坐,也不再有熟悉的身影出现。尤其是一些年轻的人归天,遗下的家人一定沉浸于十分悲伤之中,久久难以走出阴影。传道人不应该忘记这个家庭,丧礼之后,必须前往探视这个家庭,或用电话或用其他方式给予鼓励并提供需要的帮助,以协助他们度过适应的日子。

事实证明:对死者家属的后续探访,尤其是对年轻人或遭意外事故的家庭的后续关怀,每每比叫他们来教堂听福音的效果要好得多!

基督教丧礼的意蕴与中国古人“礼”之真义有相通之处,通过为亡者举行丧礼,不仅缅怀亡者,满足亡者家属的情感需要,更是藉着“礼”为亡者家属求福,使丧家领受上帝的安慰。以“礼”慰人,以“礼”事神。

4、阐明福音真理,向神献上崇拜。

基督教丧礼明显区别于民间信仰的“超度亡灵”,基督徒得救与否与他生前的信仰选择有关,与死后家人如何处置基本无关。死人已息了世上的劳苦,不会成为神保佑人,也不会成为鬼作弄人。基督教的丧礼是神圣的,因为它是一项献给神的崇拜;基督教的丧礼是超越的,因为它涵盖了神与人、生与死之间的深邃意义;基督教的丧礼是人道的,因为它带给丧家以心灵慰藉;基督教的丧礼是温馨的,因为它是教会大家庭的爱心行动。因此,对基督徒来说,基督教的丧礼并非一个追悼会,而是基督徒对永生的庆祝,即怀着在基督内获得永生的希望和喜乐,同时以基督徒肢体间彼此关照、互相支持的信念,颂赞生命之源的天父。基督徒却能在“礼”中得以平安,并藉“礼”事奉造化人类的真神。

三、基督教丧礼中的牧养与关顾

传道人一般都较重视婚礼,相比之下会不够重视丧礼。原因可能是因为从数量上说丧礼多于婚礼,其次也是因为丧礼带着几分沉重与悲伤,不可能像婚礼那样令人兴奋。可是,圣经却是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传7:2),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比死亡来临的时刻更需要传道人的关怀及有灵性的服事。在这哀伤的时刻是提供一个牧者特殊关怀之机会,也是让一位传道人显出牧者心肠,见证教会之爱的时刻。因此,传道人需要迫切祷告,祈求一颗专注预备的心,以带领这个重要的事奉。假如未能正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草率行事,很可能会造成对教会及死者家属的伤害。

1、闻讯探望。

当传道人接到信徒去世的消息,应尽快前往丧家(或委托人)去探望,不要拖三拉四、推诿迟延。要知道信徒家庭遭遇生离死别的时刻,是他们内心最需要别人关心的时刻,也正是传道人代表教会表达关怀和慰问的时刻。传道人可以强调虽然所爱的家人身体已经息劳,但他的生命已经与主同在了。如果丧家有什么困难,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有什么缺乏,教会牧者应力所能及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传道人必须要预备面对随着丧事而来的不同难题,例如家属抗拒的态度,或者家属根本未准备面对家人去世的现实等等。

2、真道提醒。

教会传道人当提供一些关于死亡的信仰真理,根据当地的民俗情况,要指出基督教与民间信仰或迷信的区别,也要区分风俗习惯与封建迷信之间的区别,告诉家属在丧礼中应注意的地方。同时还必须面对随着丧事而来的不同难题:如家属因未信主而有处事方式冲突的问题,或家属无法接受家人去世的现实等等。这些都需要牧者去安慰、引导和耐心解释。

3、丧务协定。

首先,教会必须是在丧家邀请或至少表示欢迎的情况下才可按教会方式来为逝者举行丧礼,家属若不同意,也就不必勉强举行。毕竟逝者得到主里安息不是依靠丧事礼拜,只是作为信徒,教会未能为其举行丧礼我们深感遗憾而已!

其次,如若丧家同意为逝者举行丧事礼拜,则要强调所有参会者得尊重教会的传统,不得有违背基督教信仰的举动(如搞迷信或拜偶像、烧纸钱等活动)。

最后,传道人要与家属详细商定丧礼的每一个细节(时间、地点、唱诗、祈祷、证道、生平、简介等每一项程序都得认真落实),拟定完善的丧礼计划,使其庄重、肃穆、恭敬、有序。

四、对基督教丧礼的一些反思和提醒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教会牧养事工的体会,今日教会丧礼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得救凭着信,与死时状态无关。

信徒很关注自己亲人(死者)是否得救这个问题,这可以理解。但教会中有人对得救真理不很清楚,自己“发明”了种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道理”。

如他们认为:死者尸体如果较软,则可认定他是得救的,否则就是不得救的。

也有人认为:如死者面带微笑,则说明他很“平安”,那是得救的;但如死者口目不闭或表情痛苦,则说明他没有得救。

又有人认为:教会是否为死者举行丧事(追思)礼拜,直接影响当事人能否得救。也有些很虔诚的信徒甚至传道人,他们最后死于看上去很惨的意外事故。

对此,不少信徒就产生怀疑与困惑……其实,这些说(想)法都是缺乏圣经和神学根据的。因为死者的表情及他死的状态、其尸体的状况与其病患、死亡时间及临死时的环境等因素有关,不能机械地一概而论。

尽管我们承认,基督徒因为拥有永生之盼望,所以他们离世时都会相对比较平静,的确有很多实例证实这一点,这是我们要感谢神的!

可是,这点却不能作为得救与否的“证据”。因为“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2:8)人得救与否与其生前对神的信心有关,与他怎么死及死后何样的状态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因这一点不是人自己可以把握的!况且,神也并不让我们太多地知道别人“将来如何”,因为这“与你何干”?(参约21:21)

另外还得提醒一点:决定人得救与否不是离开世界的那一刻,而是他用真实的信心去仰赖神的那一刻。所以,那些以为丧事礼拜能“超度亡灵”是民间信仰的思想,基督教丧礼不可能成为去天堂的“入场券”。

2、仪式可庄重,但不必讲究排场。

社会上不少人喜欢做一些“厚葬薄养”的事,但基督徒应当响应国家殡葬政策,移风易俗,提倡丧事从简,反对大操大办。葬以安为主,实在没必要铺张浪费。现在不少农村教会也包括部分城市教会,都有弟兄姊妹自愿组建乐队(有民乐、铜管乐),大多是为婚丧事而准备的。教会的初衷可能是顺应风俗习惯的同时,可以吹奏赞美诗歌荣耀上帝。但这不能成为死者家属“摆阔气”的工具或是去迎合所谓“很热闹”的陋习,更不可因此大吃大喝。另外,未信主的人可能受传统迷信思想影响,放一些陪葬品在棺坟之中。有少量基督徒因此模仿,有意放一些《圣经》、《赞美诗》等书籍或物品作随葬品,尽管意图也许并不是为了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使用,可能只是为了对已故者表示某种信仰的肯定,并寄托一下自己的哀思而已,但这样做很容易产生教义上的误导与混淆,而且也不经济,个人建议还是不做更好!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