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督生命的积极影响
作者:林辉辉
2016-10-27  

一般来说,人总有许多响亮的理由来讳疾忌医地掩饰也好,或无可奈何地叹息也罢,诸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

基督教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奥古斯丁在其经典巨着《忏悔录》中无限感慨地讲述自己曾经的经历:“曾经的我,茫无所知,正向堕落之路奔驰着。在与我同龄的青年中,我独怕在丧尽廉耻的事情上,不能胜人一筹。因为我每听见他们自夸他们的种种劣迹,更是无法无天。我也同流合污,并不只为了什么快乐,也不是为了一种荣誉。罪恶有什么可责之处?我为了怕人家的嘲笑,弄得更污秽不堪。为了表示能同那些一丘之貉并驾齐驱,没有做的恶事,我也假装已经做过……请看,那些与我搭伴逛游巴比伦风月场的,是怎样的一批人。我们在污泥中打滚,如在香花中沐浴……”而他在这种暴戾恣睢、灰暗无光环境中的迷茫与挣扎,正是极其“身不由己”的“罪中之苦”。而与哙为伍、与世偃仰的结合,只会带来更大的忧愁与虚空。

在中国历史上,被儒家誉为“亚圣”的孟子,小时家住在一片坟地旁。于是孟子就玩一些哭丧、埋人之类的游戏。他的母亲以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孟子成长,于是就决定举家搬迁,到一个集镇上住下。而此结果是导致孟子又玩些做买卖之类的游戏。孟子母亲决定再次搬家,这回搬到一个学校旁,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果然,孟子受此良好环境影响,逐渐变成勤奋好学的孩子,这便是着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事实上,孟子之后以其积学之厚、经泽之熏、思想之渊而影响中国文化到今天,与其母亲对培养他健康成长的环境的敏锐观察与不断改善不无关系。

想起保罗在监狱里给他在主里的真儿子提摩太写的最后一封书信中,曾无不坦率而恳切地教导:“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提摩太后书2:16--17) 同时,那些“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 (提摩太后书3:5) 而在积极方面,他则教导:“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 (提摩太后书2:22)

他深知提摩太不乏对真理的认识与爱主之心,但他还年轻,无力面对太多复杂的人际冲突与试探,还需要更多的引导与鼓励,以及在良好的属灵氛围中更出色更茁壮地成长,路还长。

而他在给以弗所信徒的书信中则甚严肃地指出: “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 (弗5:11)因为“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弗2:3)。然而,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弗5:8--9)

如今在全新的生命里,我们的生命理当焕发出光辉的色彩!正如保罗所道出的: “你们显在这时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腓2:15--16) 而这,才是属天的子民们真正的本色!

基督徒属灵的争战,不该是被动地面对被同化的危机,被动地面对受试探的侵扰,乃该穿起全副军装,拿起争战的武器,不断积极主动突破环境的重重桎梏!去胜过试探!胜过罪恶!胜过环境!

圣经记载:“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26)当时的安提阿,是一个色情行业兴盛,充斥着月桂树女神庙与庙妓,人们道德低下,生活糜烂不堪的城市。然而,当有班属神的百姓,在真道上有根有基,在生活上分别为圣地出现在他们中间时立刻就有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于是,他们被冠于带有讽刺轻蔑意味的“基督徒”称呼(以及“基督族”或“基督人”)。

然而,这种讥讽恰恰成为了神儿女们的激励与动力。我们的生命就该是与罪有分别、作光作盐,入世而出世;该是“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加6:17);该是时时刻刻“都有基督馨香之气” (林后2:15);该是将光照在人前, “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太5:16)。

“云若满了雨,就必倾倒在地上。”(传11:3)同样,我们的生命若满了属天的光芒,就必焕发斑斓的色彩!无可置疑,对每一个光明之子而言,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严峻的考验,也是衡量我们灵性程度的客观的天平——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事业,可以体现我们的价值取向:心怀公义者永不以诡诈之法为己谋利,“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23:7)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我们所结交的朋友,可以显明我们是怎样的人。伊索说:“谁喜欢什么样的朋友,谁就是什么样的人。”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割席分坐”的故事,正是关于“择友”与“友情关”的绝妙例子,《世说德行》载:“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同样,我们所读的书与杂志,所看的电影与电视节目,所欣赏的历史人物与社会公众人物,正可以显明我们自身的品味与素质。倘若(只是倘如)使徒彼得或保罗活在今天,很难想象他们会念念不忘于某个时段正播放举国轰动的影视剧,或耿耿于怀于错过了一场某某“举行演唱会”——我们对某种氛围、事物、环境的事业、接受、喜爱,正是我们自身灵性生命最直接的彰显。

而我们的思想、喜好、性格、心态、价值观、人生观等等也往往都是可以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久与常常喜乐者同行,纵然再忧闷悲观者,也可能会变得开朗、开阔、开怀……久与常常叹息者同行,纵然再乐观积极者,也可能会变得失落、失望、失常……

为什么我们不肯将主权交托主?不仰赖天父扶持和看顾?为什么?我们常常夜郎自大,偏行己路,自我作王?为什么,我们不与主同行?我们若转向主,主必要转向我们!而主若与我们同行,与我们同在,与我们同工,与我们合而为一,还有什么环境不能胜过?

事实上,对神的儿女们而言,若是自身生命未改变,纵然环境再三迁移,也不能保证可以过得胜而圣洁的新生活。而主来到我们生命中,首先要改变的,正是我们自己无力改变,甚至无法面对的满目疮痍。

当他圣洁的光辉如烈火照耀我们阴霾(mai)的心灵中,他的圣爱如潮水般倾泻在我们干渴的心田上,我们被光照、被洁净、被融化、被升华……他使我们的生命彰显着属天的光芒!任何的环境无法将其遮盖或抹去。

而我们自己生命的改变与升华,更深的目的与使命,乃是要成为他人的祝福,去影响周围的人,彰显神的荣耀,一生一世,将主名高举,将主名传扬,直到地极!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