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救主,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他为我们留下很多教育的原理和原则,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说,他是人类所有教育的典范。
一、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耶稣从小就有很好的学习经历,他十二岁就跟随父母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体会神圣节日的意义。节期完毕后,父母离开圣殿回到家乡,而耶稣却仍然留在圣殿里查考圣经,他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在成长的过程中,耶稣的智能,身量及神和人对他的喜爱,都不断在增长着。其实,每一位神的儿女都需要这种学习和成长。在智力方面,我们要持续地阅读与深入地研究;在身体方面,我们要注意饮食,运动健身;在生活方面,我们要善于财务规划和时间管理;在社交方面,我们当有良好的友谊关系;在灵性方面,我们当追求更加认识神,亲近神,效法神,效法基督,荣神益人。
二、包容学生的失败
有一次,耶稣在山上祷告,在祷告的时候变了形象,那时,门徒们正在山下,为一个犯癫痫病的孩子忙得焦头烂额,无论他们如何尽心努力,也不能使正在发病的孩子平静下来。门徒们的“无能”引起在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不满,也使那位孩子的父亲的信心大打折扣。在这关键的时刻,耶稣下了山,他赶出了孩子身上的污鬼,医好了他们的病,此事让门徒们有了很深的挫折感,他们暗暗地问耶稣,“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他去呢?”耶稣鼓励他们:“非用祷告(禁食),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可9:2-29)面对门徒们的软弱甚至失败,耶稣没有加以斥责,而是温柔地包容,耐心地启发。
我们再来看彼得,当耶稣被众兵丁押往大祭司处受审时,“彼得远远地跟着”,不敢靠近耶稣一步;在大祭司的院里,当耶稣被人戏耍、侮辱和鞭打时,彼得却以发誓的口吻向人否认他与耶稣之间的师徒关系(路22:54-60)。虽如此无情无义,耶稣却仍然为彼得祷告,并希望他回头(悔改)后能坚固其他软弱的弟兄。因为曾经失败过,所以彼得后来能够体会罪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过错,进而成为初期教会的柱石与栋梁。失败是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总有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时候。可以说,人只有在失败中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
三、投入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耶稣对门徒的教导不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实践的要求。他经常在讲完道后如此强调:“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太7:24-25)耶稣拣选门徒,让他们跟从自己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差派他们出去,让他们经历与人谈道的困难,经历赶鬼医病的受阻,以便返回后能更加认真地学习。渐渐地,门徒们逐步深入地认识了天上父神,并且有了赶鬼的权柄,遇到求助的病人,能心生怜悯并伸手帮忙。他们的能力,爱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着,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是最成功的教育方法。
四、由浅入深,按部就班
耶稣对门徒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教育,他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他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2-13)耶稣在差派门徒出去工作的时候,曾吩咐他们不要带钱囊,因为他们不会有什么缺乏。可是,后来耶稣自己将要受死,门徒将要受BP时,就吩咐门徒要带着钱囊,没有刀的也可以卖衣服买刀了。前后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原因在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处理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了。这正如保罗所说的:“到了什么地步,就照着什么地步行。”
五、对学生提出挑战
因为耶稣经常用比喻讲道,有些门徒对耶稣所讲的不甚明了,或者根本就无法接受耶稣的言论,因此他们逐渐离开了耶稣。这时候,耶稣向十二使徒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你们也要去吗?”彼得回答:“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约6:66-69)。
有一次,有少年财主来问耶稣:“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接着,耶稣为他列举了众诫命的内容,少年财主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这时候,耶稣向这位少年得志的财主提出一个尖锐的挑战,他说:“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耶稣的话音刚落,这位年轻的富人即刻变了脸色,最后他忧忧愁愁地离开了,他实在丢不下丰厚的家产(参太19:16-22)。
挑战的结果不一定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学生,他必须面对挑战,因为只有面对挑战,他才能激发内在的潜能和斗志,或是看出自己的软弱与不足,从而对未来树立起更为远大的目标。
六、建立沟通的桥梁
《约翰福音》四章记载耶稣引导撒玛利亚妇人悔改信主的事迹,从耶稣和这位妇人较为漫长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立沟通的桥梁,乃是以建立共通性,共同性为基础的,耶稣和妇人的共同性是,两个都是干渴之人―――耶稣是肉体的渴,妇人是灵性的渴,双方具有的共同性愈多,就愈能带来沟通的可能性。耶稣突破所有沟通的障碍、种族、性别、宗教、社会地位、道德伦理……让妇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面对和审视自己的过去。
耶稣协助撒玛利亚妇人看清问题的所在,让她明白“丈夫”乃是她心里的“病”,然后和她一道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与方法,即是向天父祷告,最后使她认识弥赛亚,从而立即产生具体的行动,向人作见证:“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约4:29)妇人得到耶稣的辅导,找到了长久郁积于心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症结。可见,只有建立沟通的桥梁,才能发挥教育的功效,产生改变人心的力量。
七、超过预期的效果
希律党人和法利赛人合伙试探耶稣,他们试图用纳税的问题难倒耶稣,抓住耶稣的把柄好把他治死。希律党人偏袒政府,主张纳税;法利赛人则反对政府,主张不纳税。他们预期的目的是:耶稣的回答不管是“要纳税”或“不纳税”,他们都可以将他治死。没想到,耶稣的回答超越他们的预期范围,耶稣拿过一个钱币,指着上面的铸像对他们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参路20:19-26)耶稣的回答何等巧妙,没有给他们留下一点破绽,他们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耶稣的回答出乎人的意料,因此才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预期和冲击力是成反比的,预期若愈高,冲击力就愈低;相反,预期若愈低,冲击力则愈高。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若五年,十年都用同一份讲义和同一种方法教学,就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耐心以及学习的动力。
八、对于个人的关怀
当耶稣经过桑树下时,他特地停下了脚步,抬头对树上的撒该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一个向来为犹太同胞所鄙视甚至唾弃的罗马政府的税吏长,竟然赢得身为救主的耶稣的注意,耶稣还表示要和他做朋友,而且到他的家里做客。此举如何不让撒该感动十分,欣喜异常,从而抵家后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把一半的家产分给穷人,先前讹诈了谁,现在偿还他四倍(参路19:1-8)!这就是个人关怀所产生的果效。
教育必须达到个人化的层次,才能产生如此惊人的效果。耶稣对伯大尼村庄一户三口之家的关怀,也充分体现了这个教育原理。从四福音里,我们可以看出耶稣经常到这个家庭做客。有一次,耶稣又来到这个家庭,姐姐马大如往常一样又忙开了,为了对主的招待能够周到全备,她忙得团团转。看到妹妹马利亚没有过来帮忙她,反倒坐在耶稣的脚边静静地听耶稣讲道,马大心里来了火,她对耶稣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但耶稣并没有让马利亚过去帮忙马大,而是依然让她留在身边听道,因为耶稣知道马利亚的真正需求和能力,他没有强迫她去做超过她个人能力所及的事。个别差异是教育的重点,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理想教育方法。
九、爱的示范
逾越节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于是在最后的晚餐间,他屈就自己尊贵的夫子的身份,为门徒们洗脚,服事的精神,圣洁的保守,谦卑的样式,赦免的宽容,这些爱的内涵,耶稣藉着洗脚统统将它们展示了出来,以身体力行亲自作了爱的示范(约13:1-35)。教师的爱与热忱,会让学生铭记在心,门徒愿意跟随耶稣,就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耶稣的爱。耶稣被钉S字J,在S字J上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为那些钉他的罗马兵丁祷告,求天父赦免他们的罪,爱是永不止息的,耶稣所作的爱的示范,不久既在司提反的身上得到了重新的体现―――在临终之际,他求父神赦免那些用石头打他的人(徒7:54-60)。
十、永远的朋友
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四福音,就不难发现,贯穿和维系耶稣与门徒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并非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乃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而耶稣所做的事门徒们却都知道,不但知道,耶稣所吩咐的他们也都能遵行。门徒和耶稣之间好像不存在任何的距离,他们可谓是:“在灵里相契,在爱里相惜”。
其实,师生完全可以处得像朋友一般,如果师生之情仅限于教室,离开这个空间双方就视同陌路,那么可以说这种关系是失败的。为人师表不必过分道貌岸然,学生也可以指出老师的缺点,毕竟老师的知识,涵养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师生间若能坦诚相见,教学相长,一同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长,则不啻一项好得无比的善举!须知离开教室后,或是二者分开后,亦师亦友的关系,会更加令人怀念。
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我是学生师,学生是我友。”陶先生能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着名教育家,想必正是因为深谙“把学生当成朋友”之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