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与“见识”
作者:李世峥
2017-04-06  

《马太福音》24、25章,主要论述基督再来。当众门徒关心基督何时再来之时,耶稣告诉他们:“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24:36-37)进而告诉他们:“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24:42)“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24:44)门徒所关心的是基督何时再来,而耶稣所看重的却是如何面对基督的再来。

因此,耶稣接下来讲了一系列与他再来有关的比喻,其中一个比喻描述了两种“为主人所派”的仆人:一种尽职尽责,“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另一种玩忽职守,“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两种不同的态度,引出两种不同的结局:前者被称为“忠心有见识的仆人”,所以“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24:47);后者却被称为“恶仆”,所以他要被“重重地处治”,并“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24:51)。

这个比喻中提到的“仆人”,是耶稣时代的大户人家中一种拥有相当权力的管家,他们在主人外出时负责重要家务,“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就是其中一项。不过,这种权力会随着主人的归来而结束。为了向主人负责,这些作管家的仆人必须同时具备“忠心”和“见识”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讲这个比喻时,耶稣显然是把他的门徒比作了担任他的管家的仆人,所以他郑重其事地提醒他们,必须做个“忠心有见识的仆人”,这是迎接基督再来的最好的方式。

“忠心”,原文中有“忠诚”、“值得信赖”等含义,《现代中文译本》将之译为“可靠”,这是管家的首要条件。使徒保罗指出:“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

对于“忠心”的理解,耶稣为我们提供了两个重要的视角:

(1)“忠心”的基础——“为主人所派”,《现代中文译本》将之译为“受主人指派”。对于卑微的仆人而言,因“受主人指派”而成为管家,属于莫大的荣幸,任何一个拥有自知之明的仆人,都会珍惜这样的机会,都会感戴主人的信任,所以必会严于律己,以求不辜负主人的良苦用心。教会的管家,必须有“为主人所派”的经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蒙召的经历。

古往今来,但凡“忠心”的仆人,均有“为主人所派”的经历,他们因为须臾不忘“为主人所派”的恩典,所以才忠心耿耿地侍奉上帝。那些忘记“为主人所派”的经历的牧者,最终均会沦为“恶仆”。

(2)“忠心”的体现——“管理家里的人”。“忠心”的管家不会只喊冠冕堂皇的口号,也不会只作好高骛远的规划,他们会以细心的“管理”来证明自己的“忠心”。耶稣所说的“管理”,是指用心照管、服侍教会的肢体。

坎伯·摩根(Campbell Morgan)指出:“我们在上帝的教会中,向那尚未回来之主的忠心,就是表现在教会中彼此的服侍上。我们若打弟兄,残害弟兄,那正是我们对不在之主不忠心的明证。”

马太·亨利(Matthew Henry)指出:“福音的牧师受差派管理家里的人,不是作为君王,而是作为管家;不是作为主人,而是作为向导;不是指示新的道路,而是按照基督指定的道路带领众人。”

保罗的服侍,是一关于“管理”的实例,请听他自己的见证:“你们知道,自从我到亚西亚的日子以来,在你们中间始终为人如何,服侍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又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炼。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徒20:18-20)

“见识”,原文中有“聪明”、“智慧”等含义,《现代中文译本》将之译为“机智”,这是管家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大户人家作管家,绝非易事,那是一种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见识”,不可能胜任。

保罗相当看重属天子民的“见识”,所以曾如此坦言:“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1:9-10)

对于“见识”的理解,我们依然可以从耶稣的话语中找到答案,即“按时分粮给他们”。作为管家,“分粮”是一种责任,体现的是“忠心”;“按时分粮”则是一种艺术,体现的是“见识”。这里的“时”,原文中有“时间”、“时段”等含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按时分粮”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分享适当的粮食。对于一般的管家而言,“按时分粮”就是按家人的肉体需求适时分给他们相应的食物。

对于教会的管家而言,“按时分粮”则是按肢体的灵性需求适时分给他们相应的灵粮。世界变幻莫测,教会时有挑战,不同时代的教会,会有不同的使命,应有不同的追求。

因此,牧者应当懂得及时回应教会面临的挑战,为教会,也为肢体指明灵性追求的方向。旧约时代的先知是时代的守望者,他们总是能从现实出发,发出时代的呐喊,使教会和同胞悔改、归正。能否把握教会的方向,能否看到教会的危机,是能否做到“按时分粮”的关键,也是是否拥有“见识”的关键。只顾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是没有“见识”的一种体现。

耶稣把“忠心”和“见识”放在一起讲论,可见二者都是管家十分重要的素质。“有见识”而无“忠心”,绝对不会成为好管家。因为“见识”没有“忠心”作基础,他的“见识”就会成为“自作聪明”,就可能会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甚至可能会以管家的身份沽名钓誉,中饱私囊。

同样,有“忠心”而无“见识”,也不会成为好管家,因为“忠心”没有“见识”作支持,“忠心”就会成为“愚忠”,就会“好心好意办坏事”。

今日教会中的一些牧者拒绝更新观念,拒绝回应挑战,自以为“至死忠心”,实际上却是抱残守缺,顽梗不化,以致让教会一次次错失走向复兴的良机。

走笔至此,身为有过“为主人所派”之经历的我,突然诚惶诚恐、惴惴不安,我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以致沦为“恶仆”。所以我敦促自己在上帝面前扪心自问:身为教会的管家,你有“忠心”吗?你有“见识”吗?你能够“管理家里的人”吗?你能够“按时分粮给他们”吗?

“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耶稣的讲论已经十分清楚,就是那些“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的牧者。

巴克莱(William Barclay)说:“人若尽忠职守,不论他所负的责任多么卑微,在基督再来的那一天,将有喜乐为他存留。”

让我们牢记耶稣的教导:“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路16:10)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