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从内地疫情爆发,到3月27日起实施“限聚令”(禁止4人以上聚会) ,香港教会事工大多陷于“停摆”状态,教会领袖被动无奈地采用Facebook Live、YouTube进行崇拜直播,以Zoom开会与团契小组等。
转变一:由聚点到连线
安平牧师多年来推动新媒体事工,文章提及“新媒体激活了教会的公共性,也激活了教会的媒体性。”华人教会,包括香港教会,一向对新媒体存有戒心,未能善用;反之,异端教派如耶和华见证人、QNS等,则更多更持续地投放资源于新媒体的外展事工。
华人教会要学习使徒时代的基督徒,放下对耶路撒冷圣殿敬拜模式的强烈情结。华人教牧与信徒,喜欢热闹地去教会聚会,整个信仰生活就是围绕着堂点不断循环。一场疫情,犹如BP一样(参使徒行传8:1) ,把“聚点”粉碎,信徒不能以地点作为中心。过往去教会的习惯被打破,现今成为“散居之民”,被迫流动,随走随传,以日常生活见证基督。当华人教会过度以“聚点”来理解教会生活时,自然会投放资源于购地建堂、增添设施、提升节目、做好宣传等,而新媒体只被当作事工工具之一。
大多数华人教会只服务本地会众,这是“聚点”的特性,然而堂会一旦“连线”,地域界限消失,地方堂会转变为“全球化堂会”。有网络的地方,就有等待联结的受众。香港有数间神学院开始网上课程,吸引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华人信徒,而且报读人数急升。
转变二:由否定到善用
笔者认同安平牧师所言,华人教会领袖常有的“观念误区”是悲观(异化论) 地看待新媒体。疫情驱使大多教教会放下否定新媒体的心态,务实地学习运用新媒体来弥补不能实体聚会的缺口。不同地区疫情不一样,但在线聚会将会持续一段时日。即或可以实体聚会,将来仍会因为风暴、暴雨、山火、地震等因素暂停实体聚会,也会有少数信徒患病与行动不便,不能参与聚会。实体聚会,辅以在线直播,很可能发展为聚会的新常态。
笔者理解新媒体只是“承道之器”,只是工具而已。面对及应用工具,领袖要了解不同工具特性,加以善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宜不假思索地全面拥抱,乃要怀有“既批判亦善用”的态度。正如传播学大师Marshall McLuhan提醒我们:“我们去塑造我们的工具,但同时须要留心,我们的工具也会塑造我们。”新媒体只是教会向世界呈现的面相之一,并非教会全部;重要的是教会的真实内涵,而非浮夸的外表包装。
当我们运用这些工具时,我们要留心,不要让新媒体成为“主人”,反过来主宰教会的事工价值。例如有位姊妹分享,教会重视Zoom教学,却少了个别关怀。牧者花多时间忙于预备在线崇拜,没有时间安静下来思考教会经疫情后应有的改变。
转变三:由虚拟到真实
麻省理工大学教授Sherry Turkle写了两本书,中文版分别名为《群体性孤独》(Alone Together)及《重拾交谈》(Reclaiming Conversation)。书中揭示了网络年代很多人包括牧者与信徒已经不太懂得如何与他人面对面沟通。疫情下,我们为了公共卫生被迫暂停聚会,保持社交距离。在线交谈当然不能取代面对面倾谈,两者做比较也没有意思。
《约翰二书》一章12节说,“我还有许多事要写给你们,却不愿意用纸墨写出来,但盼望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当面谈论,使你们的喜乐满足。”
把这节经文应用在当下场景,可以这样理解:“(牧者说)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告诉你们,我不愿透过Facebook、WhatsApp、Line、微信等跟你们说,我盼望待疫情过后,能到你们那里,与你们面对面交谈,使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在线与线下必要结合,教牧不能只重节目收视率,却忘了安平牧师所言的“关系化和体验化”。
结语
华人教会要合情合理看待新媒体,不将之偶像化,也不妖魔化。网络世界,需要我们的信心参与,哪怕过程中出错,也是必经的成长之路。教牧与长执要放下控制的心态,勇于尝试与犯错,就能达到安平牧师分享的“不断进化,回归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