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胞特性看小组牧养
作者:邓艳英
2016-10-27  

团契有很多种牧养方式,然而有时候却不免在联络、生命成长及活力方面有些匮乏。我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采取了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我想结合本青年团契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及生物细胞的特性,来谈一下我在小组牧养中的一管之见。

一、从细胞的精细性看小组的分工

当观察单个细胞时,你会发现个极小的细胞结构竟是那么精密细致。为了更好地实现它们的自身功能,它们不但结构与分工都很细致,而且也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同样,青年团契细胞小组也力求分工细致、和谐统一。

一般来说,团契或者小组会建立在五个基本支柱上:即祷告、团契、门徒训练、服侍、传福音。祷告能带来复兴,团契能建造关系,门徒培训能整合人力资源,服侍能给人带来释放,传福音能使教会得以外展。我们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每个细胞小组一般在8--15人,其中有小组长、储备小组长、敬拜带领者、游戏负责人、见证带领人、茶点预备者及接待人员等。组虽小,但各种服侍人员的分工却明确细致。

另外,在关怀系统方面,我们采用了“小家长制”的做法。所谓的“小家长”,是以三个人为一个基本单位的“小细胞组”,在这个“小细胞组”里,其中一个人充当小家长的角色,对其他两个人在灵性及日常生话等各个方面进行及时的关怀和牧养。被牧养的这两个人,在另一个“小细胞组”里,也同时充当着“小家长”的角色,要去牧养另外两位组员,然后再逐次分领下去。每个人只对两个人负责,直到所有的人都同时充当着牧养和被牧养者的角色,将权利和义务有机统一起来。最后,人人都可以关怀和被关怀,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精神,也能够使人人在小组里得到牧养。

二、从细胞的分化看小组的活力

从细胞的分化可以看见这个细胞的发达程度。越是精确的分工,细胞执行的生理机能也就越复杂,甚至能够产生神经活动,导致智慧的出现。在我们中山路堂青年团契的细胞小组中,由于分工的细致性,也使小组具有多元化功能,承接多元素的崇拜方式。

我们现在的崇拜程式,可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5分钟的破冰游戏,做一个新鲜、适当、有趣的游戏,可以打破疏离感,活跃气氛,使第一次加入的新人很快融入到小组中来。

接下来是20分钟的敬拜赞美,把大家带进神的同在中。

然后是10分钟的见证时刻,鼓励组员分享见证,提高大家的参与性。

再就是非常重要的讲道环节,其环节与教会主日崇拜时的讲道有所不同,内容上可以根据人群的需要有所侧重。讲道方式上,也可以在讲道中加入与组员一起讨论的环节。这样就能了解信徒的信仰光景,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归正,容许组员的价值系统受到挑战。

最后是分享茶点时刻。当小组聚会结束之后有一小段时间的体闲时刻,一边吃茶点,一边将灵修、家庭、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进行敞开式的交流,还可以根据需要一对一地进行及时辅导。如此明以增进小组的认同感,使人有共同的目标或兴趣,通过相互影响,使彼此的需要得到满足,关系维系越发紧密,使组员容易获得归属感、参与感。

三、从细胞分裂看小组的增长

细胞还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分裂性。因着细胞的分裂可以繁衍后代,可以产生比原来个体数目更多的后代个体。

“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

保罗对提摩太的这句劝勉引发了我的思考:保罗是第一代门徒,教导了第一代门徒提摩太,提摩太再去教导第三代门徒,即那忠心教导的人,第三代门徒再教导出来的就是第四代。如果照这种“四代同堂”的模式发展训练门徒,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我们也在努力将这一原理应用在今天的细胞小组中,从第一代小家长到第三代小家长,再到慕道友,也是“四代同堂”的牧养模式。当这种细胞小组真正牧养好的时候,繁殖力很强,可以获得“跳跃式”的增长。

四、从细胞凋亡看同工的更替

在细胞社会中,细胞是会凋亡的,也就是所谓的“程序性死亡”。一旦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失去来自外界环境支援生长的信号,它将自动凋亡。细胞凋亡是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与细胞坏死不同,它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进行的新旧更替过程。

在小组的牧养过程中,也存在着核心同工的“凋亡”现象。青年人的流动性比较大,因着一系列的变故,聚会时间不能保证,作为“小家长”的个人有时也没有尽到义务去关爱自己带领的两个人,特别是小组长与副组长,如果没能担当好赞美、讲道等主要服侍责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再适合担当服侍角色了,应当主动提出“离职”调整。

如此便有了一个“细胞凋亡”的程序,即为了使小组更好地运作,主动提出暂停或调换侍奉岗位,把更合适的人放入此岗位中。同工这种新旧更替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小组的生命功能,推动小组的有序发展,这个过程会决定小组的命运。所以,“细胞凋亡”过程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从细胞癌变看对小组的把控

肿瘤(tumor,neoplasm)是一种基因病,指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恶性肿瘤也叫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顽疾。

笔者认为,细胞小组相对于教会来说,在门徒培训和关系建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我们服侍的经验当中,人们留在教会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立关系。而教会有时候因为“羊多牧人少”,没能及时关怀信徒,这时候,如果小组长过度强化小组内聚,而不鼓励组员参与团契或者教会侍奉的话,往往容易发生“癌变”现象。

教会对细胞小组把控不好,就会出现小组从教会中脱离出来、另立山头的现象,或者组员们去到“有草吃”的教会,集体成为“胡蝶信徒”,给教会带来混乱。如果小组长信仰根基不够稳,还可能把组员带领得偏离真道,形成教会这一大机体在真理方面的“癌变”。一旦发现以上情况,就要立即行动,查看小组情况,停止相关同工的侍奉,甚至可以驱逐出小组,以保障小组的稳定和纯洁性。

为了杜绝“癌变”现象,首先教会牧长在管理和牧养上应该更加进深,寻求较合理的管理和牧养之路,建立好与神与人的关系,满足信徒多方面需要;其次,在选择细胞小组组长及核心同工时,也一定要多方考核,严格把关,甚至可以在任职之前签订委身盟约。

二十一世纪,因工业社会的特性带来的人口流动性由低变高,群体关系由高变低,生活节奏由慢变快,生活压力由小变大,造成年轻人涌进教会。教会及小组牧养都应该逐步改变革新,推动“细胞小组”为导向的适合教会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当今教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