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第21,22,23章
作者:佚名
2016-10-27  

使徒行传21:1-16
使徒行传剩余的部分可以称为「捆绑之页」。从现在开始,保罗就是以「为主被囚的」身分出现。他对聚集在米利都的以弗所教会长老所传达的临别信息中说到:
「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里迫切,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甚么事。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
他那时已知道,他正在往捆锁和限制走去。他宣称在各城里,圣灵已向他指证将要临到他的事。我们会发现,不久他就真的成了被囚之人,并且到使徒行传结束时,他仍是被囚禁的。
或许本书最后一部分的价值,用保罗自己的话来表达最恰当不过。我相信他后来又被释放出来一阵子;就在他第二次下监时,他写下了教牧书信──提多书和提摩太前后书。极可能保罗为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封书信是提摩太后书,在那里表达了他对教会的关心,以及他为真理所作的见证。他在提摩太后书中说,「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然后又加上一句,「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虽然他在狱中描所遭受的患难,痛苦,远比使徒行传所记载的更剧烈,但他在那样环境下所说出的得胜字句──「神的道却不被捆绑」──提供了我们使徒行传最后几章的要旨。
默想本段经文,我们会注意到所记录的事件包含着的永恒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要观察这个故事最中心的要点,换句话说,就是关于圣灵领导的明显冲突。
在推罗的停留
首先来看他们在推罗的停留。4节说,「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这种译法暗示,他们不只是利用船靠岸卸货的七天空档里,顺便去寻找当地的门徒;而是指他们特意去找门徒;我们不妨用更醒目的字句来传达希腊原文中这句话的意思,「他们努力寻找,终于找到了门徒。」当他们抵达推罗时,必须在那里等候七天,他们就出去寻找门徒。毕齐尔(Henry Ward Beecher)有一次说,保罗缺乏艺术细胞,因为保罗曾遍游亚洲许多城市,亲眼目睹许多美丽的事物,和珍贵的艺术品,然而他的书信中却对这些一字未提。我同意这个事实,但无法茍同他对保罗所下的结论。我认为派克博士(Dr. Parker)的话较为中肯。他提到保罗在推罗的停留时说,「对保罗而言,良辰美景、名胜古迹都算不得甚么,他眼中看到的只有失丧的灵魂,和基督S字J的救赎。」这些事才是保罗心中最关切的。
他们一行抵达推罗,就出去寻找门徒。今日的基督徒,旅行到了推罗,是否也出去寻找门徒?是否很多时候,旅行途中我们故意不与当地的门徒联络,而去看其它的事,拜访其他的人?他们出去寻找门徒,是因为他们知道推罗的一小群门徒正是传扬神话语,完成神旨意的有利据点。
这是使徒行传里第一次提到推罗。这里的门徒是从那儿来的?我们无法武断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作一些推测。马可福音记载主耶稣早期的事工中,曾有从推罗来的人到他那里。不久之后,耶稣亲自到了推罗、西顿一带,并遇见一位叙利非尼基族的妇人;虽然主用看来似乎过于严厉的方式试验她,但主仍以无尽的慈爱和能力赏赐了她的信心。
当主对他曾行过异能的城市,说出最严厉的谴责时,他的话语中隐含着对推罗的忍耐和宽容:
「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
我们无从得知,推罗的门徒从那里来的。我有时候会想,第一代教会的使徒和传福音的人,实际上是在收割主当年在世时所种下的庄稼。
他们到了该撒利亚,遇见腓利。二十二年前,腓利曾被扫罗驱赶离开耶路撒冷。当时扫罗大大迫害教会,「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司提反殉道之后,迫害越演越烈,直到信徒被迫分散各地,在其它地域传神的话。腓利就是被扫罗逼离耶路撒冷的信徒之一。他下到撒玛利亚,在那里传道。如今二十二年过去了,保罗却成为腓利的座上客。腓利算得上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先锋,他在这方面成绩婓然。他是第一个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的人,他也是第一个替非洲人(埃提阿伯大臣)施洗的人。腓利最早明白这些事更广大的意义。甚至早在彼得接纳哥尼流之前,早在扫罗被主基督得着之前,早在居比路人和古利奈人到安提阿传道之前;腓利已经回应了那更大的呼召,在撒玛利亚传道,并替埃提阿伯太监施洗,接纳他进入圣徒的交通团契里。
如今这个一直追随那一线曙光的人,已来到一天中最光明的时刻──那位向外邦人作使徒的保罗,来到腓利家中作客。这两个人回顾以往,将如何赞叹神管理的奇妙!他们一同坐下,回味这二十二年的岁月,那是多么伟大而满有恩慈的回顾啊!我们现今也当如此。我们-过一段时间,也应该坐下来回顾一番。是否有一些是我们二十年前认识的人,现在我们不愿意再见到他们?扫罗当年对腓利的憎恶岂不是出于自然的感情?他如今亲密的良友,岂不止是当年他极力迫害的对象?在基督里的交通具有何等改变的力量!它能将二十年前互相畏惧、争斗、迫害的两个人聚在一起,使他们彼此能谈论往事,在火炼和迫害中看出神动工的手。当我们与主基督有真正的交通时,回顾往日是一件蒙福的事!
现在我们特别来看这段经文的中心要旨。第4节说:
「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他们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12节,我们读到:
「我们和那本地的人,听见这话,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请注意,这事路加和在该撒利亚的腓利,亚迦布,以及同团旅行的人,是站在同一立场。这些人受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他不该往耶路撒冷去;稍后这些人又苦苦劝了一次。前一章里,我们已读到保罗对以弗所的长老表示,他确定将临到他的事:
「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甚么事,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
他对以弗所的长老宣告,他必须经历这些,才能行完他的路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在推罗,那些人劝他毋去耶路撒冷时,他未予回答;当亚迦布拿他的腰带,捆上自已的手脚时,他也未说一语;但是当路加和其余的人同声附和亚迦布,力图劝阻他时,他说话了:「你们为何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碎」这个字其实不含太多痛苦的意思,而是指削弱,屈服。你们为甚么哭泣,以致使我的心软弱,屈服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这个对比昭然可见。两方面的歧见是无法避免的。两者的动机都是单纯的。我们毫不怀疑使徒的动矶之单纯性。至于在推罗的门徒,以及腓利,亚迦布,路加,他们的动机也是单纯的。他们都蒙受圣灵的启示,都忠于他们主的旨意。但是,双方同有正确的动机和同一个启示来源,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
对于这一点,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些人认为,保罗错了,所以他接下去所受的苦,都是随之而起的。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那些人的劝告是错的,保罗才是忠于神的旨意。
我相信保罗是对的。他的决定是出于圣灵引导的结果。细读这一段经文,从他往耶路撒冷的整个过程,他的理由和最深刻的动机这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他是要将从外邦人教会收集来的捐献带到耶路撒冷,去帮助那里的贫穷圣徒。他满怀爱心,要去服事耶路撤冷的弟兄。但再读一遍罗马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那里揭露了他个人的经历,以及他宣教的热忱。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这就是他决心去耶路撒冷,面对一切苦难的最初动力,也是主宰他生命最强烈的驱策力;他渴望将外邦人与犹太人带到基督里,使他们合而为一。
那么,路加和那些人「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必须用其它几处宣告来解释这节经文。在前一章里(20:23),保罗说,「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本章11节,亚迦布在圣灵感动下说豫言,他没有告诉保罗不要去,只是宣告说,如果他去了,就会被捆绑,所以他们才苦苦劝他勿去。至于在推罗的人劝阻保罗,那是因为圣灵豫告了如果保罗前去,必遭难无疑。整体来看这个故事,我们不能由此断言,圣灵曾宣告说他不可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圣灵已告诉他,他将受苦难,并被下在监里。推罗的门徒听见了,从圣灵得知他去耶路撒冷将遇见的难处,就劝他勿去。圣灵说,有捆锁在前面等候保罗,因此他们的劝告实际上是在反抗圣灵的教导。我想他们并非存心如此,他们并未想到这一点。圣灵绝不会指示一个人去劝诫另一个人,使后者逃脱掉圣灵所指明等在他前面的道路。我相信在这件事上保罗是对的,他忠于最深刻的事实。
本章也带给我们很大的安慰。我们知道这一类的事确实可能发生,我们个人也可能有相同的经历;我们是否面临一些试验,好叫我们决定到底那一个想法是出于圣灵的心意?是的,这是一种动机测验。路加和那些门徒的动机是高尚的,那是出于对保罗的爱。但保罗的动机层次更高,是出于对主的爱,出于成就他旨意的热心。对于那些肯顺服圣灵,寻求他引领,相信他启示的人,最后的试验总是在测验他们的动机。有的时候,某些动机本身是高尚的,但由于应该有更无限高的动机存在,以致原先的动机就成为错的了。
这里启示的中心是甚么?保罗毫不动摇。他感觉到他们的爱所产生的压力和催迫。「你们为甚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心碎」一词表明了他们的眼泪和恳求是如何压在他心头,使他不胜负荷,快要屈服了。他看重它,但也抵抗它。他知道他们对他的爱,但为了忠于他的主,他不惜将这一切放在脚下,而完全顺服他的主。
请留意这个故事的结尾。路加说,「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他们最后终于明白保罗是对的。从保罗的忠诚,决心,和不被泪水动摇的意志,他们看见了主所启示的心意。于是路加说,「我们便住了口」,并且「收拾行李」,与保罗一起出发。这是一个美丽的结尾。它最后证明他们之间真正的团契。他们的劝阻是出于真诚,他的拒绝也极有尊严,他们终于在明白主的旨意之后,又互相联结,合而为一了。
不久我们就看到,这为主被囚的使徒,踏上通往捆绑之路;根据他自己书信中所说的,这条道路最终导致了神福音的广传。
使徒行传21:17-22:29
保罗到了耶路撒冷,受到弟兄们的接待。请注意,这里没有提到任何使徒。很可能当时他们都已分散在各处,执行神交给他们不同的使命。保罗就对雅各和监督耶路撒冷教会的众长老,讲述神藉着他在事工上所得的胜利。
他们听了,就归荣耀与神;但他们对他所成就的事工没有多说甚么,他们心中最关切的,是他出现在耶路撒冷所可能造成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审慎思考之后,就向保罗提出一项建议。当时有四个相信耶稣的人,都有愿在身,必须屡行所许之愿包含的义务;长老们建议保罗和他们一起,在那几天里作那四个人当作的事,还他们的愿,并和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长老们认为,藉着这项行动,可以推翻有关保罗的传言,因为传言中说保罗反对摩西的制度,这很可能在耶路撒冷引起一场骚乱。
我们讨论的重点将放在长老的建议,和保罗的行动上。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到当时长老提出建议的环境中。
使徒到达耶路撒冷的时间是五旬节。耶路撒冷挤满了群众。根据罗马历史学家的说法,五旬节期间,涌入耶路撒冷和邻近地带的犹太人数目在两百万以上。
为了充分明白当时弥漫全国的气氛,我们必须记住,那段时期希伯来人已深深感受到罗马政府的压迫。犹太人的反抗事件时而可闻;罗马帝国也下定决心要扑灭一切反抗。这时,在群众中点燃一星火,使其引发出一场不可收拾的暴乱,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些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较为了解长老对保罗的态度。保罗已离开耶路撒冷多年,但他早已名声远播。他曾一度被公开指定主迫害信奉「拿撒勒异端」的人。二十二年之前,他曾从大祭司手中接过文书,奉命去将男女信徒下到狱中,甚至判处死刑。然而这个人一旦被主耶稣得着,他整个人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耶路撒冷和一般犹太人都知道他的历史,他的出现很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敌意。
更甚者,连信主的犹太人也对他不友善。注意20,21节:
「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
这些信徒仍然坚守各样仪式条文,他们完全反对保罗的观点,就是说人若在基督里就有了自由,应该脱离其它一切轭的束缚。我们还须记住一点:保罗此行是将他从外邦教会得来的捐项带给耶路撒冷教会,但这里我们看不出他们对他有任何感激或感恩的态度。
这些日子里,保罗一定内心暗自悲伤。他可能会忆起从前司提反殉道的事,以及他前次访问耶路撒冷的经过。他在这里从未受到人们的欢迎。
这些长老并未认识到,犹太人如此热心律法是不对的。他们没有要求保罗让步,但却要求他为自己辩明。这是两回事。他们要也藉着一个行动──遵守仪式──来否认有关他已摒弃仪式条文的传言。他们这项提议,基本上是诡诈的。不管他们自己的观点如何,他们一定明白保罗的态度。要求保罗在犹太人面前辩明他自己,实在是不诚实的。他们知道,保罗个人已经不再守那些仪式条文了。耶路撒冷的长老一向与保罗的事工保持密切连系,他们读过他的书信,当时加拉太书和哥林多前后书都已写成。保罗曾在安提阿责备彼得装假,而如今他们却要求保罗装假。
我们看过了长老作出这番提议的目的和条件,接着来看保罗如何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如果直接从那些擅长权谋之术与欺诈的长老,转移注意力到保罗身上,我们会发现正移向一个全然不同的层次。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认为在这件事上,保罗犯下了他一生事工中最大的错误。然而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他同意的理由,不是为了权宜之计,或玩弄权术,而是出于一片虔诚。他同意的原因是,他渴望得着他的弟兄。这点在罗马书里表露无遗: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
这不是一个人为了顺应环境,避免耶路撒冷骚乱,暴动,而采取的行动。也小是一个人为了自保性命而采取的行动。这个行动,是出于一个人极欲拯救他弟兄的热诚;如果藉着这样作,他能够向他的弟兄传信息,赢回他们的话,他情愿一试。这样作对他个人毫无价值。这是与他的信念相骶触,而屈服于外在环境的行动。他这样作对吗?
结果如何呢?长老们失算了。他们原想保持耶路撒冷的和平,结果不但未能如愿,反而激起了他们一心想避免的暴动。另外,保罗的目的也未达到。他想藉着妥协,不惜违反自已的信念,来争取向他弟兄作见证的机会,结果他失去了机会。他的弟兄并未被赢过来;本段末了,众人跟在他后面,呼喊着当年他们对主呐喊的同一句话:「除掉他!」
这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爱心必须忠于真理。企图暂时牺牲某项原则,指望以后有机会再重建此原则,这是永远行不通的。我们绝对不可能用这种方式赢得机会。在我们属灵光景最佳的时候,我们更要谨慎提防妥协的机会。一个从不会为了救自己性命而妥协的人,可能面临的危险是,为了帮助他人而妥协。我们永远无法藉着妥协而建立一个原则;这是一句扎心的话,一句严厉的话,但它包含着无限的爱,并具有永恒的真理。虽然我们的初衷是想藉此获得一个机会,结果我们,必丧失机会。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结尾;但接下去,又有别的事发生。我们将看见,当人失败(即使是从高尚的动机出发而失败)的时候,主就出现了,而且温柔地使人再得恢复。使徒保罗因被囚,反而得以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1.使徒保罗;
2.暴民;
3.耶路撒冷教会。
我们不妨倒过次序来看,首先看看教会,其次是包围使徒的那一群愤怒,狂热的民众;最后来看这位被囚的使徒。
耶路撒冷教会
耶路撒冷教会建立,已经有二十五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在整个暴乱中,见不到教会的踪影。保罗是孤零零一个人。若不是罗马政权出面干涉,保罗可能早丧生在暴民手中。自从使徒行传7章,记载耶路撒冷最先发生的几件事之后,-逢教会以代表的身分出现时,她总是一再妥协,玩弄权术。她略带难色地接受了彼得有关他在哥尼流家中所作事工的见证。她对撒玛利亚的事工心存狐疑。她采取妥协的策略,与那些坚守犹太教仪式的人和平共存。雅各对风尘仆仆、带来外邦教会捐项的保罗说,有许多犹太人都为律法热心。这话本身带着认可和承认。也可以这塺说:这些人企图靠着行律法,获得安全感。毫无疑问的,要接纳这些承认基督、真正相信他的人进入教会,最简捷之计,就是与犹太教的繁文缛节妥协,仍旧遵守仪式条文;但这种权宜之计,却削弱了教会的力量。
结果一目了然。教会在耶路撒冷城中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力。在这悲剧时刻,这个身上带着主耶稣印记的使徒,本应受到教会热烈的欢迎;但他独自站在冷酷、凶恶的暴民中间,还必须靠罗马人的权力使他悻免于难。教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替他辩驳。教会已因妥协策略而彻底失败。
暴民
用「暴民」称呼他们似乎并不高雅,但也实在找不出更适合的字眼。我们面对那群暴民,是否会心生愤怒呢?我们岂不应该感到悲伤,因为那个城市的信念多少被教会缺乏见证这事实削弱了?耶路撒冷虽然曾在主在世时拒绝他,但她后来被五旬节的能力大大充满。我们不禁想到,如果教会没有采取妥协策略的话,那些群众是否会有不同的态度和举动呢?
这群犹太人暴民最令人契惊的,是他们的狂乱。这幅画面纯粹是东方式的:他们撕破衣裳,将尘土向空中扬起。他们起初还保持安静,聆听保罗讲道的前半段,其内容颇为客气,是保罗自己的见证。但是当「外邦人」一词一从他口中吐出,立刻爆发动乱。我们读保罗的这篇演讲,很难相信他已结束了整篇讲道。很可能他仍企望继续讲,但他所提到的「外邦人」一词,已经激发了群众的狂怒。
这是一种偏见和骄傲的表现;他们的偏见起自他们误以为,只有犹太人才能在神的制度里居一席之地。他们对保罗的叫嚣前后一致。他们对自己的观念错误,他们不惜为这种错误观念付上一切代价。他们认为,他们是神特别的选民,意思是,神只拣选这个国家,将他的爱赐给她,而毫不顾及别的国家。他们相信,神一点不理睬外邦国家;只有在外邦国家妨碍了犹太人的时候,神会出面管理、击碎外邦诸国。那就是他们的观点,那就是他们的错误,那就是他们的偏见。
结果是甚么呢?偏见导致他们看不见神的作为。保罗在他的演讲中一直想叫他们明白一件事: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在神的管理之下。但偏见使他们不但闭目不视神的作为,并且错待保罗;更甚者,最终偏见将使这个国家自取灭亡。
使徒保罗
保罗要求向众人说话的动机何在?见于他所说的第一句话里:「诸位父兄请听,我现在对你们分诉。」保罗不是要为他自己申辩甚么。
他曾毅然决然往外邦人那里去。他已对外邦人宣告基督完备的福音。他向外邦人宣告,也与犹太人争辩:任何人若在信心之外,又添加一些仪文,当作得救的必要条件,就是在阻挡神儿子的福音,这种人必受咒诅。他到达耶路撒冷之后,雅各对他说,犹太人都已知晓他的这种态度,他最好和那四个人一同行洁净的礼,并进入殿里,以证明他仍忠于犹太人的仪式。此刻他站在反对的群众当中,要为他事工上所用的方法辩护。那个时刻,是也与犹太教正式绝裂的一刻。
他的辩护是在证明神作事的方法。他的话指出了他这篇讲辞的趋向。他一开口就说,「我原是犹太人。」意思是,他是神的百姓,与他们同属一国;是神为了特定旨意而设立的国家之一分子。另一个虔诚的犹太人亚拿尼亚曾在保罗得救的时候对他说,「我们祖宗的神,拣选了你……得见那义者。」注意「义者」一词,它从那里来的?为甚么亚拿尼亚不说,得见弥赛亚,或得见耶稣?这是特殊的用法,亚拿尼亚用得相当贴切,如今保罗在犹太人面前申辩时,也引用了它。这个词见之于怀疑的先知哈巴谷之豫言,揭露了以色列这国家生活的中心原则和盼望。自高自大的人,看哪,「义人因信得生。」虽然这只是在宣告一项原则,但它也是在豫告人子将采用的原则。亚拿尼亚曾对犹太人保罗说,神已经拣选保罗,去见豫言中所提到的义者。保罗如今引用他的话说,我本是犹太人,是你们的同胞,你们所敬拜的神给我异象,让我看见了主,就是你们所等待,所盼望的那一位。我已经看见了那义者。
到这里为止,他们还耐着性子听。接着他又说,那用声音和异象使他得见义者的神,已打发他往外邦人那里去。就在这一刻,动乱暴发了。
保罗为甚么要对众人说话?显然,他内心火热,渴望说服他肉身的弟兄。他还有其它动机吗?当时他心中如火焚烧,他为了弟兄的缘故情愿被咒诅与基督分离,这种心愿催逼着他,他多么盼望他们能明白神的真理。
再注意他的方法;以及他如何忠于神的旨意和托付。他不是为自己的使徒身分和权益辩论,乃是为神的权利和方法辩护。他将他所受的教育,他的生命,都奉献用在他蒙召的事工上。如果他对希腊官长说话,他就使用希利尼话。如果他对暴民说话,他就使用希伯来话。如果官长逾越常理,下令鞭打他,他就诉诸他的罗马公民权。也许有人会说,难道他不应该为主受苦吗?不!只有在别无其它选择的情形下,殉道才有价值。随随便便的殉道,不能产生任何伟大的结果。保罗卓越的性格在这些事上表露无遗。
留意他的辩论。他用出身和教育背景来声明他是道地的犹太人。他有礼地称赞他们。还有甚么,比他承认他们的热心,并且表露他对这种热心的赞赏,更引人注目呢?他站在那里,面对台下一张张不怀好意的面孔;一开始,他的希伯来话使他们平静下来片刻。当他看着他们时,他能意识到他们的热心;他自己在书信中说,「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
接下去是他的申诉。首先,他声明自己也是热心的,他甚至也曾为神大发热心。他不是曾将司提反迫害至死吗?而如今他又因和司提反持相同的观点而遭受迫害。他的改变在那里?他并未失去当初的热心。他没有离开列祖的神。于是他将个人经历对听众一一道来。他告诉他们,基督如何向他显现,呼召他,吸引他;他实际上是这么说:我除了摒弃偏见,踩碎骄傲,降服自己,还能作甚么呢?他声明了自己的热心之后,就向他们指出,他自己如何在大发热心的时候被强迫接受主的使命,而主托付他的使命就是,差他往外邦人那里去。但是听众却听不下这话。
若要从这段经文中寻找教训,不妨先从那群暴民开始。我们第一个学到的功课是,偏见是危险的。最能考验信念的,是它所产生的情绪。狂乱的情绪只能使所护卫的事受到谴责。这是一个徫大的原则。以新约圣经记载的故事为例,那些为福音辩护的人,往往是平静的,安宁的,自信的,绝对不会陷于狂热,或苦待与他们信念不一样的人。只有谎言,才需要人狂热地去护卫它;虽然那个陷于狂乱的人自己并不知道是在护卫一个谎言。
再来看耶路撒冷教会,我们从其中看出,教会必须和持相反观念的人划出一条清楚的界限。这条界线必须以平和坚定的态度明显标出来。姑息就是养奸。妥协能暂时带来和平,但最终必导致瘫痪。有许多时候,教会在作她的工时,必须对某些要求与她联合的人说「不」。这种严峻的态度可能会遭致排斥或迫害,但它可以维持教会的能力和影响力。如果今日神的教会能与世俗分开,脱离各种物质主义的思想,单单见证基督的丰盛和他完全的救恩,即使有迫害、排挤、压迫临到她,但当人们心碎、悲伤,或整个国家有需要时,人们会仰望她,试图从她那里得到能力和安慰。今日教会不能成为人们仰望、亲近的地方,是因为教会与世俗妥协,以致丧失了她自己的影响力。
最后来看使徒保罗。这使我们亲眼看到真正的动机,和忍受一切苦难真正的方法是甚么。真正的动机必须是,渴望完成神的旨意。那么,保守保罗经历这一切患难的是甚么呢?乃是他的信心,相信神已经计划这一切,我们只要去发现并遵行他的道路。这是基督徒事工最中心的动机。
至于方法,首先必须将我们一切的恩赐才干,贡献在神的事工上。如果必要,就让希利尼人说他的希利尼话。让希伯来人说希伯来话。让罗马公民为了建立神的国度而行使他的公民权。
最后我们学到的功课是,一个被主得着,被完全改变的人,他的经历本身比一切辩论都更具说服力。
使徒行传22:30-23:35
本段经文第一部分(22:30-23:11)中心焦点在保罗。我们将注意两点,
1.保罗和他的环境──见于发生在白天的故事。
2.保罗和他的主──见于发生在夜间的故事。
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在保罗当时的环境中,才能明了他所说的和他所作的。那是受尽折磨的一日,他被严酷地鞭打,却出乎意外地籍着外邦人的势力得以保全性命。紧接着的那天晚上,他已身心俱疲:肉体疼痛,心灵被当天发生的诸事所困扰,属灵上也是疑惑丛生,因为他试图接触耶路撒冷人的计划失败了。
再略回顾当天发生的事。千夫长将他带到反对他的人面前受审。他们的态度可想而知,他们心中事先已有了结论。这不是一个公正的法庭。他面对公会时,惟一可能的朋友就是那位罗马的千夫长,他曾救保罗免于暴民伤害,并安排公会审问,以明白犹太人控告保罗的实情。
保罗的心情很沮丧,这可以从他一开口所说的话看出来。「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大祭司立刻吩咐人打他的嘴。在那一刻,我们看见保罗的沮丧消失,转变成了愤怒:「你这粉饰的墙,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么?」这是他的公义之表现。当一个人坐在那里,表面上在审问他,却侮辱了公义的原则时,他就发火了。他并不知道那人是大祭司。当他明白对他说话的人,是神所任命的官长时,他立刻道歉。不是为了他反对大祭司的不公义道歉,而是为他所用的方法道歉。他的道歉证明了他对公义的热爱。
这时保罗开始认识到,公会中有两派不同的人。于是他针对其中的法利赛人说话:
「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
有人说,保罗这番话是试图击败公会,为自己找一条逃脱的生路。我并不如此想。我相信他是想找一个有利的据点,用复活的福音去接触他的弟兄。他再一次试图吸引他已经丧失的人,再找一个机会为他的主赢回他们。
现在我们来看那天晚上,经过了一整日情绪的动汤之后,保罗在黑暗寂静的狱中之情景。我们试着与他一同进到狱中。他内心深处无可避免地会为当天的失败感到沮丧。他所自称的虔诚,受到了侮辱。他对公义的热爱遭到挫败。他想作见证的意图未能实现。我相信那天晚上,他一定郁闷不堪。他必然觉得,他在耶路撒冷的事工完全失败了。我相信,他开始对前面的事奉心生疑惑。我们如此推测,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过同样的经历,一方面是根据人之常理判断。但我们也有基督对他所说的话作依据。稍后我们会看到基督对他说的话里,有三个词反应出保罗当时的心情。这位使徒如今身系囹圄,沮丧、失望齐涌心头。他原是送捐项到耶路撒冷来的,但没有人愿意听他讲话。他无法赢得他所至爱的骨肉之亲。他在耶路撒冷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这时,他的心思可能瓢浮到几个月以前他那迫切的盼望中,那时他是多么渴望到罗马去。他说,「我必须往罗马去看看。」现在他似乎不那么肯定了。他似乎已被陷住,进退维谷;他已被打败了。此刻他正陷在绝望、疑惑、沮丧中。这是保罗生命史上最黑暗的夜晚。
但接下去的故事却满有荣耀。那天晚上,主站在他身边,对他说话。如果我们只一味追究,到底主是如何说话,保罗又是如何听见的,那么我们就侮辱了这件事的神圣性。我们只知道主说话了,保罗也听见了。
留意主显现的事实,「主站在保罗旁边。」想想保罗的过去,他的几次宣教旅行,他所遭受的压迫,击打,此刻他面临最大的考验,远比他在路司得被石头打得半死更严重。他被人拒绝,满心疑惑、绝望。但「主站在保罗旁边」。主熟悉他的经历。主也曾在耶路撒冷被鞭打、攻击、迫害;但他胜过了这一切。他对保罗满怀同情,而不是可怜他。可怜一个人,有时会变成一种侮辱。同情是另一回事。那是一种分担,进入另一个人的经历中。保罗被人拒绝吗?有主站在他身旁,主了解他被拒绝的滋味。保罗因耶路撒冷的失败而灰心绝望吗?同样的感觉也曾进入主的灵里面。保罗对未来怀疑吗?他的主知道这种痛苦。
然后主对他说话,提到了他一切的需要。对于他的沮丧,主说,「放心罢!」对于他在耶路撒冷的失败,主说,「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尽管他的方法、策略有失误,但他的动机是纯洁的,因此主能说,「你……为我作见证。」针对他对前途的疑惑,主说,「你……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那是何等不平凡的夜晚,充满了亮光和荣耀。主勉励的话语驱走了他灵里的忧伤;主赞许的话使他惊奇,并使他在自觉失败时得到安慰;主的任命使他肯定知道,尽管前面困难重重,他必有机会往罗马传道。
如果要我表达,我个人从这段经文得到甚么教训,我会使用通常我们祝福时的第一句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对于现在,他会在我们面临黑暗的时刻,亲近我们,鼓舞我们。如此,监狱成了圣所,黑夜成了阳光普照的白日。对于过去,我们有他的赞许。不论我们的方法和效果如何失败,只要我们的动机纯洁,他就会说,作得好。对于未来,我们确信他要引领指示前面的道路。
这段经文余下的部分(23:12-35),记载了主那天晚上所说的第一句话如何得到证实,以及他的最后一句话如何应验。
我们观察保罗接下去二、三年的经历,就可以看见主的第一句话「放心罢」得到了证实。至于最后一句话,「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则在使徒行传的末了部分应验了。
这段经文里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1.使徒的心理状态;
2.他当时所处的环境;
3.主看不见的同在和管理。
首先观察保罗的心理状态。那个夜晚过去了;主那亲近、密切、奥秘的显现也过去了。主的声音不再响于耳边。他仍然置身狱中,感觉得到外面世界正逐渐增强的敌意;他仍面对着千百个难处。然而,一切都不一样了,他那晚与主的神圣交通,使他的心境全然改观。也有了绝对的确据。这位使徒,从此在一切苦难,忧愁,试炼中,都没有再动摇过。翻开哥林多书信,那里仔细描述了他所受的试炼。但在经历诸般试炼时,他的信心从未动摇。
更进一步,从此以后,这位使徒的态度和举动表现了更稳定、更平衡的判断力。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出于信心的合理行动;他注意到-一件事,没有任何疏漏。他将别人欲杀害他的阴谋报告千夫长,指望罗马政权出面干涉,申张正义。不久之后,他使用他的公民权,向该撒提出上诉。他在船遇风浪,即将沉没时,接过全船的指挥权。他没有再沮丧灰心,或为失败而悲伤过。他的主已对他说,「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他就满足于持守主对他的工作之评估,而不再用他自已的尺寸来衡量。更甚者,他不再疑惑结果。他知道,即使遭遇海难,狂风,土人,毒蛇,他仍然能到达罗马。从此,我们看到保罗,正平静而坚定地迈向他的目标。他的故事是一个得胜的过程,我们看见他如何胜过环境,并且一路上善用-一个机会。他已进入那平稳、安静、信心的领域,因为他胆敢相信他的主那天夜里对他说的话。
再略为看看四周的环境。有四十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契不喝。请记住当时保罗的处境,他是只身奋战。教会没有伸手援助他,甚至会众也没有捎给他任何消息。较早的篇章里我们发现彼得在狱中时,教会为他迫切祷告。但我们看不到有任何为保罗举行的祷告会。至少,没有人想要帮助他。在整个耶路撒冷城内,也没有可投靠之人。惟一对他比较友善(即使这种友谊也颇有疑问)的人,就是千夫长革老丢吕西亚。外面的群众对保罗的敌意是出于宗教的狂热,这一类的敌意是最可怕的。原先的情况并未改善,甚至更糟;没有一丝世上的亮光照入黑暗中,然而保罗却是平静的,坚强的。为甚么呢?因主与他同在,主说,「放心罢!」那句话好像乐符,在他灵魂深处响起,即使外面正有四十个人阴谋杀害他。主已经应证了他在耶路撒冷的见证。主已经宣告了他将在罗马作见证,因此他知道,没有任何敌对的势力能拦阻神的旨意。
这段经文中,我们无法用眼睛的感官来看主的管理。事实上,除了保罗所见的异象之外,这里没有任何特殊、奇妙之处。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没有重大的危机,没有闪电,打雷,或晴空霹雳。第一个器皿是保罗的外甥。我们对他一无所知。他以前从未出现在圣经记载里。以后也未再出现过。他听见他们的计谋,就立刻去告诉保罗。那位看不见的主,使用这一个年轻人,用最寻常的方式,拯救他的仆人。少年人到监狱见保罗;然后又把这个消息告诉千夫长吕西亚。
接下主要注意的人是吕西亚。这消息打动了他的心。不久之前,曾有一个埃及人引发一场暴乱,导致流血事件,许多人因此丧命。这些罗马官员余悸犹存,正谨慎观察这群狂热的犹太人,深恐他们又起骚动。千夫长写信给巡抚腓力斯,说到他发现保罗是罗马人之后,如何救他免于犹太人的杀害,并将他带到公会去。吕西亚的行动不是因他的心被惧怕或怜悯所动,而是因他被那看不见的主所感动。
结果如何呢?四十个人埋伏在道途中,要一举刺杀保罗。他的主如何拯救他呢?主将地送出城外,他不是用受伤的双脚一拐一拐地走出去,而是坐在马背上,由四百七十个卫士护送他离开耶路撒冷。那一夜,他骑了三十五到四十哩路,抵达安提帕底。通过了危险地带之后,只留下七十马兵,其余四百个兵士就回耶路撒冷了。保罗在马兵护卫下,到达该撒利亚。这就是主如何照顾他的经过。
最后一句话是,「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这衙门原是希律所建,后来以东人在罗马官员的授意下,从希律手中接管过来。那是一个监狱,但也是主为他仆人豫备的宫殿。
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一主」,这是他的主,也是我们的主。「一信」,他对主的信心使他刚强起来。我们信的就是这一位主。「一洗」,就是圣灵的洗,使相信的人与主合而为一。-一个基督徒都分享着同一个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他是使徒的父神,也是我们的父神。
再将焦点从这个故事,转移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在平凡中看见一些超自然的事。在街上行走,那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的作为;所遇到的人,那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的作为;那个少年人听到了他们的计谋,又去转告,那也不是偶然,而是主的作为。
旧约以斯帖记6章里有一句话说,「那夜王睡不着觉。」甚么使他无法入睡呢?是超自然的神使他睡不着。为了打发时间,王就差人取历史来,读给他听,正好读到末底改的事迹。这一切都是极自然的小事,却是出于那超乎万有的主!
我们回顾以往,生活是主精心设计的。再环顾四周,充满着迷惑混乱。环境是没有盼望的,人也无法相助。但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就有平安。他能使用微小的事拯救我们,例如那个好奇的少年人;他会在我们的服事上作伟大的工,在必要时差遣罗马兵丁护卫我们。这确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但在神永恒的亮光下,它是灿烂悦目的。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