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珥书 第二章
作者:佚名
2016-10-27  

珥 2:1 你们要在锡安吹角,在我圣山吹出大声。国中的居民都要发颤;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将到,已经临近。

珥 2:2 那日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好象晨光铺满山岭。有一队蝗虫〔原文是民〕又大又强;从来没有这样的,以后直到万代也必没有。

珥 2:3 它们前面如火烧灭,后面如火焰烧尽。未到以前,地如伊甸园;过去以后,成了荒凉的旷野;没有一样能躲避它们的。

珥 2:4 它们的形状如马,奔跑如马兵。

珥 2:5 在山顶蹦跳的响声如车辆的响声,又如火焰烧碎的响声,好象强盛的民摆阵预备打仗。

珥 2:6 它们一来,众民伤恸,脸都变色。

珥 2:7 它们如勇士奔跑,像战士爬城;各都步行,不乱队伍。

珥 2:8 彼此并不拥挤,向前各行其路,直闯兵器,不偏左右。

珥 2:9 它们蹦上城,蹿上墙,爬上房屋,进入窗户如同盗贼。

珥 2:10 它们一来,地震天动,日月昏暗,星宿无光。

珥 2:11 耶和华在他军旅前发声,他的队伍甚大;成就他命的是强盛者。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谁能当得起呢?

珥 2:12 耶和华说:虽然如此,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

珥 2:13 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 神;因为他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

珥 2:14 或者他转意后悔,留下余福,就是留下献给耶和华─你们 神的素祭和奠祭,也未可知。

珥 2:15 你们要在锡安吹角,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严肃会。

珥 2:16 聚集众民,使会众自洁:招聚老者,聚集HT和吃奶的;使新郎出离洞房,新妇出离内室。

珥 2:17 事奉耶和华的祭司要在廊子和祭坛中间哭泣,说:耶和华啊,求你顾惜你的百姓,不要使你的产业受羞辱,列邦管辖他们。为何容列国的人说:「他们的 神在哪里」呢?

珥 2:18 耶和华就为自己的地发热心,怜恤他的百姓。

珥 2:19 耶和华应允他的百姓说:我必赐给你们五谷、新酒,和油,使你们饱足;我也不再使你们受列国的羞辱;

珥 2:20 却要使北方来的军队远离你们,将他们赶到干旱荒废之地:前队赶入东海,后队赶入西海;因为他们所行的大恶〔原文是事〕,臭气上升,腥味腾空。

珥 2:21 地土啊,不要惧怕;要欢喜快乐,因为耶和华行了大事。

珥 2:22 田野的走兽啊,不要惧怕;因为,旷野的草发生,树木结果,无花果树、葡萄树也都效力。

珥 2:23 锡安的民哪,你们要快乐,为耶和华─你们的 神欢喜;因他赐给你们合宜的秋雨,为你们降下甘霖,就是秋雨、春雨,和先前一样。

珥 2:24 禾场必满了麦子;酒醡与油醡必有新酒和油盈溢。

珥 2:25 我打发到你们中间的大军队,就是蝗虫、蝻子、蚂蚱、剪虫,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补还你们。

珥 2:26 你们必多吃而得饱足,就赞美为你们行奇妙事之耶和华─你们 神的名。我的百姓必永远不至羞愧。

珥 2:27 你们必知道我是在以色列中间,又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的百姓必永远不致羞愧。

珥 2:28 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

珥 2:29 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

珥 2:30 「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

珥 2:31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珥 2:32 到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因为照耶和华所说的,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脱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华所召的。」

 

拾珍

 

【珥二章】约珥书第二章所豫言之事,在使徒时代并未完全应验,须到春雨的日子才能完全应验,这『春雨的日子』,就属灵的意义说,乃是指着今天说的。

 

【珥二25】「那些年所吃的」或译作『所吃去的那些年』。神的意思是说,那些被吃的年日要补还我们。在甚么地方跌倒,就在甚么地方起来。记得,堕落的时候,就是失去的时候。只要我们回头,神要偿还我们浪费的时间。我们如果旷废年日,那么十年也许只能算一天,但我们如果爱惜光阴,也可能一日抵上千日。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二1-11)

现在先知宣布一个从上帝而来关于将来的晓谕;在这个晓谕里,他把可怕的过去和黑暗的将来编在一起。这一段的主题是耶和华的日子;这个主题在开头的两节(1-2节)中,在晓谕一开始就托了出来,又在这一段的最后一节(11节)中陈述。但是这一段的中心内容,仍然回到蝗灾的话题上(3-10节);然而,进一步仔细考察发现,先知用以讲论他们最近经历的蝗灾的言词,现在已经转用于生动的描写即将来临审判的日子。

这样,在第一节开始的吹角警告,是指将来,而不是指过去。先知小心地选择用词,去绘画一座即将被围攻的城市。这座城市就是耶路撒冷,或者锡安;这座城的守望者奉命去吹他们的角,藉以警告所有居民,敌人进攻的危险迫在眼前。但是在这里吹角发出警告进攻这座城市的,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一队天使天军,他们的来到表示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已经临近了。这个日子被描写成黑暗和幽冥,大队的联军迫近包围耶路撒冷的密云乌黑的日子。这一个事件被启示为独一无二,从来没有发生过,并且以后也永不再会有的(2节下半)。

逐渐地,先知语气改变了,他一方面继续去描述即将来临的天军,另一方面唤起人们想起最近发生的蝗灾。这样,过去的可怕经历和将来审判的联系,在先知的教导中变得十分清楚。最近的蝗虫入侵,本身是十分恐怖的,但只是未来更加可怕的事件的阴影;如果过去所有的灾难,只是将来的一种象征,那么,耶和华的日子就的确是更加大而可畏了。

把耶和华的日子来临时的情形,描述比喻为蝗灾,用意是说其全面的毁灭和不可改变的进程。在三至十节中所用的语言,是为了使人想起蝗虫的强烈破坏情形。它们的蹂躝好象火焰,强烈而迅速地向前弥漫,留下火焰烧过的大地成为荒凉的旷野。正如一队蝗虫,行进菜园良田,使之变为不长蔬菜的荒芜之地,末世的天军经过之处,亦尽施毁灭。先知继续描述下去,他感到那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有次序且不吉祥,直闯整个大地,没有一个地方能幸免,没有一样能逃避,它胜过所有的防寨,致使整个的宇宙都震撼起来,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先知讲的信息的强而有力,不仅在于他使诗的语言贯穿他所讲的,而且唤起听众联想将来、回忆过去。他们最近经历蝗虫的毁灭,现在,藉警告有更可怕的灾难,耶和华的日子临近,它将突然改变以后的时间和历史!正像先知所描述的那样,那日将具有末世的特征,它不像他们最近遭遇的蝗灾,它将远比蝗灾严重得多,远超过人的语言所能说明。

先知除了警告那日不可避免一定要来到以外,在这段开始时,先知也提供一线的希望,虽然没有举出具体的内容,但在第一节吹角响起大声时,如果听者接受这种警告,也许还不致太迟。因为既然来临的是耶和华的日子,惟独耶和华自己定了这个日子,祂也能使之转移。

当我们在先知传讲这段信息之后这么多世纪重温这些警告,更感到它的迫切和为期不远。耶和华的日子总是要来到,它总是威胁全人类,总是催促我们对它的显现,不可有丝毫迟延或松懈。几百年以后,使徒约翰在他奥秘的着作里,他同样用蝗灾来豫告天使降灾的情形(启九1-10)。看来这不像是一种比喻,用来字面上解释和形容将来要发生的事;它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必将发生的大灾难的投影。做为人类的一个成员,我们已经看到这个世代发展到如此邪恶,人类的行为已如启示录所豫言的那样,我们囤积武器如启示录所豫言,只等待魔鬼一引诱,就会令其发出威力。先知所豫言的,已不是遥远将来的事,而是近在眼前。耶和华的日子即将来到,『耶和华的日子』是我们人类可以参与的:对于那些追随邪恶的人,他们的确要使这个日子成为『乌黑的日子』;但是对于那些仰望上帝怜悯和忍耐的人,却存在希望。上帝将永不会改变,虽然人类的罪必使豫言实现,但是只要人能醒悟,是可以依靠上帝的怜悯使自己的命运改变过来。这是约珥希望传达给他那个世代的信息,对于先知以后的世代,这些信息同样重要。

呼唤悔改(二12-17)

在前面几节的经文中,先知绘画了一幅迫在眼前不幸命运的图画;他警告人们有一支可怕的军队临近耶路撒冷,决心要实行毁坏。这种趋势看来不可躲避,唯一的希望先知提及的,是藉守望者大声疾呼,警告城中的人们,或许有一线希望。现在先知更进一步从积极方面来阐述,他号召人们悔改,因为这样也许是唯一可避免灾难威胁的方法。当一个读者或者听众悔改,最重要的是记住呼召发出的背景,因为正是豫感到一种威胁,使之觉得危难临头,并且考虑悔改。我们在研读的这一段经文,可以看到先知教导悔改的三个步骤(或者三幅图画):

(一)悔改的邀请(12-14节)。信息一开始,就引用上帝自己的话,说:『你们应当……一心归向我。』(12节)然后先知加上他自己的告诫,敦促百姓悔改归向上帝。注意这里的先后次序是很重要的。早些时候,约珥警告人们,耶和华的日子即将来到了;现在,正是这位耶和华,默示豫言的主,祂开始向祂的百姓发出邀请,要他们离开罪恶的道路,归向独一真神。而先知自己鼓励的话随在后面,是基于以下不寻常的理由:因为上帝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并且对祂的百姓有丰盛的慈爱。审判是百姓倔强、反叛的结果,他们坚决拒绝归向上帝;这常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要公义的上帝消除祂的愤怒,只有当他们悔改归向祂,走信心的道路。他们甚么时候悔改,上帝也要『懊悔』;那就是说,祂将要止息愤怒和审判,并再一次施行怜悯。当这种情形出现之时,正常生活的祝福也将重新恢复起来,百姓也将有足够的供物,献给耶和华作各种感恩祭(14节下半)。

在这里,先知告诉我们上帝最基本的性情。虽然我们从旧约的先知那里听到许多关于上帝施行审判的事,但是聪明的人都可以看见,这些上帝的审判都不是祂所愿意的,都违背了祂基本的特性,那就是慈爱和怜悯。上帝的心在祂呼唤人们悔改中表明出来;祂这样做并不是责任催促,乃是因为强烈的爱的缘故。在人类稍后的历史上,正是这种爱和怜悯,使上帝差遗基督到世上来;基督体会上帝的心,也发出同样邀请人悔改归向上帝的呼唤,因为祂有恩典、有怜悯!

(二)悔改的行动(15-16节)。先知清楚知道,单单邀请人悔改是不够的,必须有悔改的行动表现出来,藉以激励他们真实的悔改。因此祂再一次要求锡安吹角。这一次吹角不是警告一支神秘的军队临近(见二1),而是呼召百姓聚集,宣告一个严肃的国民大会。

这个国家(经文中只用耶路撒冷居民的称呼)现在召集了一个公众的大会;在会上宣布禁食,因为这次会议将要产生和决定公开的悔改行动。藉行洗濯之礼,百姓人人自洁;外表的清洁表明内心有清洁的愿望。所有的人都要出席这次会议,包括长老(中文圣经译作『老者』──译者注),他们是百姓的领袖;还有HT和吃奶的婴儿,他们也被带来参加。他们虽然难以对国家面临的危险,负任何责任,但是他们的将来却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就是那些新婚的,他们似乎比别人更有理由不出席会议,然而却都参加了;因为他们有没有希望成为未来的丈夫或妻子,完全取决于这次严肃会禁食的结果。

从先知号召聚会采取行动,我们再学到一点:很多时候我宁愿把宗教信仰当作个人的事;不错,悔改的确是个人的事。然而聚会使个人对危机的程度产生新的觉醒。对众个人来说,谁犯罪必须悔改。然而社会整体的行动,必出现共同的罪恶;犯罪的人,并不只是个别的,而是整个社会,因此整个社会都必须悔改。不但如此,共同在一起,能出现一种新的觉醒:如果都希望有前途,如果希望审判能够除掉,所有的人都必须行动起来。他们共同犯罪,共同被饥饿引起的痛苦抓住,共同造成了目前的危机,因此也需要共同的行动,而不是个人坐在屋里的悔改,才能控制局势,有把握解决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中间那些宁愿自己孤军作战,不喜欢集体和众的力量的,必须意识到,在一个伟大的集体中所能得到的见识,所能采取的行动,绝不是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

(三)悔改的祷告(17节)。最后,先知做了一个祷告;在这个祷告里,约珥用了第一人称,像是直接向上帝发出的,但事实上却是教导祭司在悔改的大会上发出的。祷告可分为两部分:(甲)首先,他们恳求主顾惜、宽恕祂的百姓,也就是施行祂的怜悯,放弃审判,作为对百姓悔改行动的回应。(乙)其次,先知进一步陈明上帝要施怜悯的原因,它是为了免得百姓在列邦中成为『羞辱』。这个祷告的第二部分,不是简单的只是祈求上帝顾惜他们,免得他们在外邦人的眼中蒙羞辱;这个第二部分的祷告,它是暗指以色列存在的目的:上帝的选民是祂藉以向其他国家启示祂自己的工具。如果,在审判中他们垮台了,别人将要问:『上帝在那里呢?』他们要以为以色列的上帝不存在,这样,上帝在世界上的目的将受到阻碍。

所有悔改的祷告都必须有两部分,如果它是真诚的和健全的,都要具有这两方面。当悔改的时候,我们祷告上帝怜悯宽恕我们;但是这样祷告容易变成太自私,故我们也要为更大的目标来祷告,那就是藉上帝顾惜、宽容我们,使上帝的旨意能持续下去。正像上帝的旨意是要藉以色列向所有的国家启示祂自己那样,祂的怜悯也要藉那些蒙祂赦免的人的生活彰显出来。

垂听应允祷告(二18-27)

在前一段经文中,先知呼召他的人民集合,开一个全国的悲哀大会。最近的蝗灾对先知暗示了一个更可怕的威胁,那就是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耶和华的日子将是审判选民罪恶的日子。在召集的全国大会中,先知迫切要求他的人民向上帝祈求顾惜,在审判中怜悯他们,除去他们的灾难。到了十八节,一个崭新的局面开始了!在这两段经文之间,假设存在一个不详的中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先知的警告被大家所接受,全国的大会也召集了,祭司也向上帝祷告祈求宽恕。约珥书的其余部分,包括了一系列先知的晓谕,其中也有上帝回应他们的祷告。换句话说,参加聚会的人真正的悔改了,使得审判的日子的直接威胁得以防止了。但是上帝回应悔改的祷告,就像这本先知书中经常遇见的那样,它不只是指在不久的将来,而是在较远的将来。本章十八至廿七节所讲的,是不久将来的情形;但是在这以后,在更远的将来,还有一个暗淡的轮廓浮现。

很可能在十八至廿七节中(也许以下的一些章节也包含在内)上帝藉先知所晓谕的,是他在召集的全国大会中所实际传讲的。在悔改和悲伤之后,上帝藉先知的口在大会中向百姓宣讲这样一些应许的话,这种情况也是很普通的。如果是这种情形的话,我们可以清楚地觉察到,上帝答应百姓的祷告,是一种应许:欢乐和祝福必将来到,在这种情形下百姓将不再惧怕,而要欢喜快乐。上帝对百姓悲哀的回应,说明了在上帝与祂百姓之间的关系中,祷告极重要的几方面:

(一)耶和华应允祂百姓的祷告(19节)。这句话特别引在这里,表示上帝回应了约珥教导祭司在全国大会中的祷告(17节)。但是注意到祷告蒙应允之前所发生的变化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最有意义的改变,是在上帝方面,正如十七节所描述的那样;同是这位上帝,是祂藉先知警告百姓迫在眉睫的恶运,现在怜悯了他们。十八节描写上帝的『嫉妒』的爱和深切的怜悯(英文圣经把十八节译为:『上主欣羡祂的地,并怜悯祂的百姓。』──译者注)。上帝在态度上的转变,反过来又促进了百姓的转变,具体表现在全国大会上的悔改行动中。

以色列人的信仰本质上是建立在他们与上帝的立约关系上;祷告是表示这种关系的一种方式。当关系破坏了,信仰也就在崩溃的危险中;正像约珥清楚说过的那样,以色列人的罪恶,招致上帝的审判。他们的悔改行动是一种自觉弃邪恶归向真神的行动。只有再次寻求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祷告才能再次进行;因为祷告是向上帝说话,只有关系重新建立起来,祷告才能蒙垂听。

基于以上的反省,我们清楚看到上帝要应允祷告,必须有人的转变作为先决条件。虽然上帝一直爱祂的百姓,但是如果他们背离祂,只会招来怒气。当他们回转来归向祂,再次寻求已经失去的与祂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将要再次发现上帝总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祷告。祷告是一种沟通的形式,一个人只能向他的心所归向的上帝祷告;祷告的必然结果是要上帝回应,这只有在关系建立起来时才可能。这样,百姓的悔改和请求与上帝恢复关系,是祷告蒙垂听的基础。

(二)上帝回应的内容。上帝应允祂的百姓的祷告,祂回应的内容列在十九至二十节,以及二十四至二十七节中。在读这些经文时,留意上帝应允的样式,和人民所遭遇的危机,把它们平行起来看,是有益的。五谷、新酒和油在蝗灾中已经被毁坏了(一10),因此,这里的五谷、新酒和油必定是重新赐给的(二19)。他们祷告祈求不要使他们在列邦中受羞辱(二17),同样,这里应许不再使他们受列国的羞辱(二19下半)。二十节所提到的『北方』可能有两种含意,一是指从前经历过的蝗灾,另一是豫言外国军队的入侵这座城市。在约珥那个时代,蝗灾可能来自北方(就像一九一五年的蝗灾那样),从北方,先知肯定有一支神秘的军队必将来临,就像其他在他以前的先知所豫言的那样(参耶四6)。这种来自北方的威胁,无论它是蝗虫或者军队,将要被移去和毁灭(20节)。在蝗灾期间损失的收成(一10-17),将来要用丰收补还,就是获得更丰富的五谷、新酒和油(24-25节)。那些从前缺乏粮食的人(一26),将要『多吃而得饱足』(26节)。因此,作为上帝应允祷告的结果,从前被蝗虫所吃的将得到补还,而更重要的是审判的阴影也将得以避免。

这样详尽地记载上帝应允祂的百姓的祷告,最重要的方面不在于这里所列出将来的祝福,而在于它们所含的意义。上帝垂听祷告,因为上帝与他们立约所带来的幸福生活已恢复,人将要知道上帝在以色列中间。最后这种情形,是整个应允最有意义的部分。生活上的丰富和见到上帝的祝福是好的;但是与上帝恢复关系,感觉到祂的同在,才是最好最有意义的。抓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的祷告不小心,很奇能降低到成为购物式的,向上帝提出一系列的东西,要求批准和赐予。如果上帝宽宏大量地应允我们这样的祷告,这就更加促使我们为物质丰富而祷告。然而,从根本上讲,祷告蒙应允是上帝同在的恩赐,它表明上帝在我们中间。我们从古代以色列人的经历中,可以学到这种教导。

(三)对祷告的回应(21-23节)。在上帝应允百姓的祷告中,加进这样一段短诗,记述百姓对上帝宽容的回应。这几节经文一方面进一步详述上帝的祝福,但主要的是邀请三方面对上帝听祷告作出回应。从字面下看,是对『地土』(21节),对『田野的走兽』(22节),和对『锡安的民』(23节)讲的。(甲)地土,它从前曾被蝗虫蹂躝(一10),现在被邀请来转变惧怕为欢喜快乐,因为上帝已经采取行动,使得它恢复原来的丰富。(乙)田野的走兽,它们曾经惊慌和混乱(一18),现在也被呼唤不要惧怕,因为牧场将要再繁茂起来。(丙)锡安的民(用以表示实际参加全国的悔改大会的百姓)也要欢喜快乐,因为生命的雨水已经降下,依靠它使得粮食能成长的及时雨,已经赐下正如从前一样。藉诗的语言,先知向整个国家,无论动物或者非动物界宣布;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受过苦,故都要再次蒙福,并特别回应以感恩和欢乐。

感恩和欢乐是对上帝丰富的赐予最基本的回应,因为它们表示生命的丰富,并使得上帝也可以高兴。鲁益师(C. S. Lewis)有一次这样写道:『除非上帝是像贪慕虚荣的妇人要求称赞,或者沽名钓誉的作家向从未认识他的人推荐他的新书』,否则上帝是不需要祂的百姓感谢祂。感恩是来自得蒙上帝赐福的丰盛生命,发自与上帝有亲密关系者的口中。

将来的祝福(二28-32)

随在先知晓谕蝗灾之后,是应许听祷告的承诺(18-27节),现在接讲到将来的应许。这些话显然是属于约珥时代以后的事。在这里用『以后』两个字,放在廿八节的开头,表示以下这些内容,在时间上是指前面豫言的祝福之后。它很清楚指一个中间时期,在时间上尚未确定的将来;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31节)。耶和华的日子,先知早些时候已经豫见它要威胁犹大(二1-2),现在他进一步指出,这个日子不但对犹大是幽暗和悲伤的,就是对世界各国,也都有同样的威胁(第三章)。但在这个日子来到以前,先知豫言还有一个中间的时期存在,在这个时期中,要充满上帝所应许将来的祝福。

描述这个中间时期的经文,成为新的圣经记载的中心内容,它就是基督教会的历史。但是太快地用『基督徒的眼光』来读这些经文也是危险的,因为那样将不能抓住上下文中首先对犹太人所具的意义。依次从两方面来考察这段经文是必要且有帮助的:

(一)这些经文的原意,是约珥对在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讲的话。这些居民刚刚熬过他们的国家所遭遇的危机,虽然上帝已经应许复兴他们(二18-27),但是百姓仍然处在蝗灾造成的破坏和贫乏之中。对于这些百姓,先知把上帝的话语传达给他们。

上帝将要把祂的灵『浇灌』在凡有血气的,那个日子将要来临。在旧约中的这个『灵』字有各种不同用法;本文中,注意到这个灵与豫言的密切联结,是很重要的。上帝的灵是上帝的能力,生命能力;在这情况下,上帝的灵是神圣的能力,使得先知能讲豫言。而先知所讲的豫言,又是上帝向祂的百姓用各种方式所宣布的话语之一。廿八节指出,上帝的灵的浇灌,是在『凡有血气的』身上;这句话再一次告诉我们这一段的意义,清楚指上帝的选民(以色列或者犹太人)将来讲的。这种特别有所指,在下文中清楚表示出来,他们包括儿子和女儿,老的和少的,男仆人和使女。在开始的举例中,豫言一点都没有超出上帝的选民,去向全世界宣布的意思。它只是打破一些社会阶层的区分,比如男、女、老、少,主人和仆人等之分。豫言的第一部分,在宣布上帝的灵将要降下时提及许多不同的人,其含义是:由于上帝的灵丰富浇下,百姓作为一个整体,生活将发生改变。如果认为约珥书写于公元前第六世纪的后半叶是正确的话,这些豫言宣布的当时,可能是先知的宣讲极稀少的日子;在另一方面约珥所指将来的时代,正是会充满先知的宣告的时代。这样,这第一部分的信息便充满了将来的应许:前面的豫言已经指出,干旱之后将有丰富的雨水降下;现在先知进一步指出,将来对上帝的话语的干旱,也将要因圣灵如沛雨而结果子。

然而先知看到的将来比这更远:在耶和华的日子未到来以前,将要发生一些不寻常的自然现象,包括太阳的失光,和月亮的变色。在这些大而可畏的日子里,那些求告主名的人,却要得救和得安全。

我们不能肯定约珥的听众对这番说话作何理解。直至不久以前,他们还以为耶和华的日子似乎即将要介入他们的时代和历史。现在他们可明白,这日子还很遥远。不过,这日子始终是要临到的。他们也明白到,那日子的性质已有所改变。它不再单是威吓和审判的日子。审判和灾祸仍要出现(见第三章),但在这日子同时也可找到平安。在未来的威胁来临之先,上帝将会施恩,浇灌祂的灵,赐予新生命的应许。约珥的听众很难会将这些事串连而推算出一个末世的时序,但至少他们似乎是充满了盼望。虽然如此,从后来的历史看来,我们知道约珥所提及的远景与他的时代并不接近,而他在宣讲之当时,很难会掌握到年代的演进。故此,这些话在初次传讲之时,其主要目的是要给予人一个对将来概略的盼望。

(二)从新约的角度来读约珥的这一部分豫言,我们能读出一个崭新的意思,远超过先知的时代所能理解和接受。在新约圣经中多次引用或提及这些话(见可十三24;罗十13);但是最集中的解释这些话,要举彼得在五旬节讲道中所论及的(徒五17-21)。彼得在他的讲章中,把约珥的豫言当作主要内容,并把它与耶稣、以及五旬节圣灵降临联系起来(徒二1-4)。豫言所指的圣灵,使信徒能讲各国的方言,因此它使得福音能打破语言的限制,去使和国人民了解并接受。

我们从新约的记载可以看到,约珥提前几百年讲到『教会的诞生』(也许是完全无意的)。他对那些曾经被蝗虫蹂躝的人们,提供他们一瞥上帝在这个世界工作的远景;祂将扭转历史的过程,使圣灵自由地赐下来。在教会里面,我们带感恩和赞美的心灵,去回顾五旬节圣灵的降临。作为现代的约珥,我们要及时向前观望。约珥的信息不但对现在,就是对将来也是有意义的。我们要时时回顾,在先知约珥这发人深省的话中,不但有现在的,也包含有将来的希望在内,它们值得我们去研究并掌握。――《每日研经丛书》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