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百卅一篇
诗 131:1〔大卫上行之诗。〕耶和华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诗 131:2我的心平稳安静,好象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
诗 131:3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
拾珍
〖 诗一三一篇总论 〗本篇诗的重点是「谦卑的心」。这首诗很短,一个谦卑的人,话定规不多,只要够发表他的意思就好了。
谦卑是从破碎产生出来的,凡在神面前没有经过破碎的,在他的身上就不懂得什么叫作谦卑。人天然的谦卑是不能长久的,扫罗在开始时很谦卑,等到他王位稳固以后,他的骄傲就显出来了。在人群中虽有骄傲、谦卑的比较,但严格说来,在人天然的生命里,根本没有谦卑这个美德。我们发脾气就是因为骄傲。我们的骄傲受伤了,结果就是发脾气。我们没有一个人不会发脾气。
谦卑是从主那里来的,因为主的心肠就是谦卑(腓二章)。谦卑就是倒空自己,谦卑就是没有自己。一个里面满了基督的人,用不着尽力去谦卑;他谦卑的时候,也没有感觉,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感觉。谦卑乃是被神击打,借着伤痕,借着破碎,基督的灵就组织在我们身上的。――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一1 〗「耶和华阿,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人是看我们的外表,惟有神看我们的内心。人在神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心不狂傲。一个活在神面前的人,定规多在神面前对付他的心(箴四23;十六18)。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阻挡骄傲的人。我们要多蒙神悦纳,就得在神面前察看自己的存心。
眼睛是全身的窗户,把你心里的情形统统透露出来。一个心里骄傲的人,定规目中无人。
「重大」原文意思只有「重」,是指很有份量的事。「测不透的事」是指非常奇妙的事,是一般人所不能明白的。大卫是在神面前多有启示、多有经历的人,但他却谦卑说他不敢行这些事。
我们常认为那些平常的事不值得我们去追求,我们追求那些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是可以的,但我们的动机往往有骄傲。我们该有的态度是不敢轻看小的、平凡的事。罗马书十二章十六节说:「要彼此尊敬,不要思想高的事,倒要俯就卑微的人」(原文)。凡神所安排的都领受。不要为自己强求什么,争什么,只愿意作一个平凡的人,作一个在主手里的人。――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百卅一1 〗「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重大和测不透的事,就是越过了自己分量的事,就是我们受身体的约束。奉献叫我们顺服基督,谦卑叫我们顺服身体。每一个人在身体里,各按各职,显出各个肢体的功用,免得教会中有人退缩,有人包办,结果就要使教会受亏损。―― 倪柝声《初信造就》
〖 诗一三一2 〗「我的心平稳安静,好象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
本节是谦卑的秘诀。「我的心平稳安静」可译做:「我约束镇定我的魂」。为什么我不骄傲呢?因为我已约束镇定我的魂,好象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里。
孩子断奶的时候总会大哭大闹,是一段很难过的经历,但等到断过奶,再躺在母亲的怀里,他就不再盼望这个奶了。我们的魂是最活动的,一直在那里盼望神用恩典来满足我们,但有一天S字J要在我们的魂里作破碎的工作,这个就是断奶。不但世界的奶要断,连属灵的奶(恩典)也要断。当人起来否认自己,拒绝自己的情感、心思、意志,不为自己求恩典的时候,这一个人的光景就是谦卑的。所以谦卑的秘诀乃是接受S字J的破碎,没有了自己。――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一3 〗「以色列阿,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
一个对自己绝望的人,才会仰望神。我们如果对于自己还有盼望,就不能把我们的盼望寄托在神的身上。一个人在神面前学了谦卑的功课,没有了自己,他就能帮助神的百姓来仰望神,把教会带到神面前去。――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安息在上帝的怀中(一三一1-3)
在这篇小诗中,我们有一段优美而简短的反思祷文,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倚赖仁爱之上帝的人的心中。它是那么短,因此很容易不为人所注意。明显地,一些「登上」耶路撒冷去敬拜的人重复朗诵着这篇诗。这位作者相信,他向上帝边想边说的情形,与大卫一样。大卫虽然犯了大罪,但他仍得到赦免。当然,我们今日的大罪也一样得到赦免。
经过他脑海的思想是这样的:耶和华啊,我一次又一次地背叛了生命的奥秘。那些时候,我在妥拉(Torah)中所找到的有关你是爱的信仰,看来与世界上在每一处存在着的痛苦和忧愁不符合。我不能明白,你受苦的爱如何胜过邪恶的暴行,如何使它的力量成为有创造性的能力。我不是一个好的神学家,所以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在这时刻,我们回忆起测不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超过人能够明白的事,因为它启示了神性的爱的奥秘。)这里有一个故事,可能是假的,有一个人向约翰加尔文发问,在上帝创造天地之前,祂在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据说加尔文这样回答:「祂正在为那些问这些问题的人,增加地狱的热度」!
明显地,我们的朝圣者有他的挣扎,无论是灵性的、道德的、理智的,都像我们有的一样。但是现在,他对上帝说,我的心平稳(字面的意思是「平坦」,好象是准备了一块平地,让上帝撒种在其上)、安静;将我那情绪的、怀疑的和不安的风暴,静静地压止下来。结果是这样:我已得到了三岁的小孩子在他母亲怀中所得到的安全和平安。(在古时的世界,只有当一个小孩长大至三岁的时候,他才断奶。)最后,那位准备这首信心之歌给公众使用──也给我们所用!──的编辑,他在结束的时候加上一节。藉着这一节经文,他表达了个人的委身,也使它适用于一群有信仰的人。
我们在这篇短小的诗中看到什么特别之处呢?苏格兰的政府和苏格兰的军队以这些文字作为座右铭:Nemo me impunelacessit,「没有人会干扰我而不受惩罚」。但是在这里有一个人,他发现另一方的人不是一个侵略者,而是一个按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假若后者也是在这个世界中有困难的人,他是上帝「细小的人」中的一个成员,他所要的,不但是上帝的爱和照顾,当然也是我们的爱和照顾,而不是我们的敌意。用这种方式,藉着他对上帝的信靠,他已学会了如何在这个充满冲突和痛苦的世界中,彰显上帝的本性,和对那些需要安慰和照顾的人,显示「母爱」。
诗篇第一百卅二篇
诗 132:1〔上行之诗。〕耶和华啊,求你记念大卫所受的一切苦难!
诗 132:2他怎样向耶和华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许愿,
诗 132:3说:我必不进我的帐幕,也不上我的榻;
诗 132:4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觉,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
诗 132:5直等我为耶和华寻得所在,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
诗 132:6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
诗 132:7我们要进他的居所,在他脚凳前下拜。
诗 132:8耶和华啊,求你兴起,和你有能力的约柜同入安息之所!
诗 132:9愿你的祭司披上公义!愿你的圣民欢呼!
诗 132:10求你因你仆人大卫的缘故,不要厌弃你的受膏者!
诗 132:11耶和华向大卫、凭诚实起了誓,必不反复,说: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宝座上。
诗 132:12你的众子若守我的约和我所教训他们的法度,他们的子孙必永远坐在你的宝座上。
诗 132:13因为耶和华拣选了锡安,愿意当作自己的居所,
诗 132:14说:这是我永远安息之所;我要住在这里,因为是我所愿意的。
诗 132:15我要使其中的粮食丰满,使其中的穷人饱足。
诗 132:16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圣民大声欢呼!
诗 132:17我要叫大卫的角在那里发生;我为我的受膏者预备明灯。
诗 132:18我要使他的仇敌披上羞耻;但他的冠冕要在头上发光。
拾珍
〖 诗一三二篇总论 〗这首诗的感觉乃是说到,一个人被神破碎之后,他的心愿如何。骄傲的人只知道自己,但谦卑的人所想的是神。当人关心神的心,愿意成全神的心意时,神也关心他,要成全他。――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1 〗「耶和华阿,求你记念大卫所受的一切苦难。」
神会忘记我们的罪孽,但从来不会忘记我们的苦难,特别是为要成全神心意而受的苦难。祂要把我们所有的眼泪,都装在祂的口袋里。但有的苦难是我们自己找来的,这在神面前没什么价值。我们要为神的心意而忍受麻烦、搅扰,并花费心力。在大卫的感觉里,神的满足远比他自己的满足重要。――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2~8 〗「他怎样向耶和华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许愿,说:「我必不进我的帐幕,也不上我的床榻;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觉,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直等我为耶和华寻得所在,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我们要进祂的居所,在祂脚凳前下拜。耶和华阿,求你兴起,和你有能力的约柜同入安息之所!」」
约柜在当时就是代表神的自己,神在祂的百姓中,就是借着约柜来显现,所以人对约柜有渴慕的心,就是表明对神有渴慕的心。
六节另译:「我们在以法他就听见了约柜」,以法他即伯利恒(弥五2)。大卫幼年在伯利恒牧羊时,就向往着约柜。扫罗作王时约柜一直停留在基列‧耶琳,那里是森林地区,约柜隐藏埋没在山地里,只有有心的人才能找到。大卫的惟一心愿就是要成全神的心愿,为神在祂的百姓中建造安息之所。
神有一个心愿,要住在祂的百姓中间,但是祂需要祂的百姓为祂豫备居所。大卫得到了神的启示,就在神面前有许愿,但他并不像雅各那种买卖式的许愿,他宁可吃苦,也要全心全意为神寻得居所。因此大卫作王,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耶路撒冷,要为神的约柜豫备地方。――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9~10 〗「愿你的祭司披上公义!愿你的圣民欢呼!求你因你仆人大卫的缘故,不要厌弃你的受膏者。」
这里是说大卫渴望神能得着适当的事奉和敬拜,为此,大卫求神成全他的心愿。――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11~12 〗「耶和华向大卫凭诚实起了誓,必不反复,说:「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宝座上。你的众子若守我的约,和我所教训他们的法度,他们的子孙必永远坐在你的宝座上。」」
这是神对于大卫心愿的反应。大卫要成全神的心愿,神却先为大卫成全。我们在神面前只要有一点点的心愿为着祂,祂马上就向我们有万分的心愿。
哦,神和大卫正如两个好朋友,这一个要成全那一个,但那一个却说:我要先为你成全。
大卫要为神建立一个家,神就先要为大卫建立一个家;大卫要坚立神的宝座,神就先为大卫坚立他的宝座。
要知道,神在地上的家,是借着大卫的家;神在地上的宝座,是经过大卫的宝座。如果大卫的家不建立起来,神在地上不能有家;如果大卫的宝座不先坚定,神在地上的权柄也无从彰显。大卫的家就是神的家,大卫的宝座就是神的宝座。所以我们要看见,神在我们身上所作的一切,似乎是成全我们,实在也是为祂自己。这两个确是合而为一的。――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13~14 〗「因为耶和华拣选了锡安,愿意当作自己的居所;说:「这是我永远安息之所;我要住在这里,因为是我所愿意的。」
大卫在本篇诗前段说:我要为神豫备一个地方。神在这里回答说:这个地方正是我所愿意的,我愿意把这里当作我自己的居所。大卫摸着了神的心,他所愿意的就是神所愿意的,大卫愿意了神的愿意,神人如此联合,何等美丽!――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15 〗「我要使其中的粮食丰满,使其中的穷人饱足。」
凡是愿意满足自己的人,都要变成饥饿缺乏的人。凡是愿意满足神的人,都要变成饱足丰满的人。这是属灵追求的「铁」律。
教会若让神得着安息,神定规把祝福倾倒在他们中间,连最穷的人也可以饱足。――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16 〗「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圣民大声欢呼!」
神的答应总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大卫所求的是祭司披上「公义」(九节),他不过是要事奉神的人,都是蒙恩得救公义的人,神的答应是祭司要披上「救恩」,我的祭司都要披上完全的救恩;大卫所求的是圣民「欢呼」,神的答应是圣民必「大声欢呼」。完全的救恩要显在祂百姓中,叫我们在祂面前显出一种快乐的光景,叫我们欢喜跳跃,大声欢呼。――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二17~18 〗「我要叫大卫的角在那里发生;我为我的受膏者预备明灯。我要使祂的仇敌披上羞耻;但祂的冠冕要在头上发光。」」
「角」是权柄,也是能力;「大卫的角」是代表权柄和能力。这里意即神的权能要完全彰显出来,羞辱众仇敌。而大卫的冠冕,却要在头上发光;神所膏的人要为祂发光。――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为耶和华寻找住处(一三二1-7)
第一至五节。在大卫之后几个世纪,一些不知名的人士宣称大卫曾真正地「上行朝拜耶和华」,他曾说:直等我在国民生活的中心为耶和华寻得所在。现在,大约在主前五○○年左右,当第二圣殿被建成后,很多立约子民中的善良成员非常关心这座新的建筑物,它应该成为耶和华的住所,好象从前所罗门的圣殿一样。在新圣殿的建筑物里举行的一次公开聚会中,有人藉着邀请会众回忆大卫在五百多年前所做的事情,也邀请上帝记得这事情。在我们继续下去之前,我们应当阅读撒下六章,提醒我们所发生的事情。当时,大卫将约柜带上耶路撒冷,这约柜是从以色列长期的敌人非利士人那处取回来的。我们也应该阅读所罗门在为第一圣殿举行奉献礼时所说的伟大祷文,这篇祷文可以在王上八章和代下六章找到。这篇诗篇与两个重要的传统有关,一个是上帝与大卫立约,祂要永远成为他的父亲;另一个是上帝保证要使锡安成为祂在地上的居所。在阅读这些经文之后,我们应该记着,在这篇诗篇写成的时候,大卫的王位已无法继承,而上帝所选择的居所已被尼布革尼撒毁灭,只有刚被清理的碎石和指望。
莎士比亚曾如此说:「头戴皇冠的人前路殊不容易。」撒下六章描述一位上帝的儿子,这段经文并没有将大卫理想化。他是一个很容易跌倒和非常普通的人。因为他自知是这样的人,他也知道他的子民也不能比他更好,他认识到,除非他将耶和华上帝放在国民生活的中心,他不能使他的国家走上正轨。这是他要做的事情。在第八节所提及的约柜,是一个细小的盒子,与一个孩子的棺木的大小差不多。传统来说,它是由摩西的日子传流下来的(出廿五10-22),以色列在旷野四十年中,它一直陪着他们。但是关于这个约柜,有两件重要的事:(一)它是地上的一处,上帝用一种特别的方法与祂的子民相遇。(二)这个约柜藏有全以色列生活的道德律法──十诫。(三)在它之上,那撒拉弗翅膀的尖端,就是我们称为「施恩座」的地方。在那处,上帝审判祂的子民,而审判的结果将会是怜悯。现在,大卫盼望要为这个约柜找一处永久的居所。
在第三节,我们看到,当这位平凡和有罪的人将这个约柜放置在锡安的时候,他发出了一个誓言。他所许的愿看来曾被小心地保存下来。人民因这事情而尊敬他。「耶和华啊,请你记念大卫所承受的困难」,当时他争取要从非利士那处夺回这个约柜。他曾用了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项任务。但是,这是值得的,因为这个约柜象征着上帝的同在,这位上帝不单是大卫的上帝,也是他的祖先雅各的上帝。这是大能者的作为,不是大卫的作为。
耶和华的所在地,大能者的居所。对于一位今日的印度教徒或是佛教徒来说,这句说话会使他感到惊奇!在地上找一处地方,让永生的上帝居住?上帝不是无处不在的吗?事实上,祂不是藏于万物之中,和每一个人之中吗?无论是新约或是旧约圣经的作者,他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都不同,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观念就是神学家称旧约圣经所启示的「独特主义」。这不单只在旧约圣经中,也都在新约圣经中出现,正如约一章十四节所称的,道成为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比较这篇诗篇5节的居所),那即是说,住在一个独特的地方,一个独特的时刻在一个独特的人里面。
第六至七节。正如今日不少的学者相信,这篇诗篇不单是宣读出来,而是行出来,好象我们今日表演圣诞故事一样,这两节经文将会很适合成为副歌的歌词,由其中一队代表着所有出席敬拜的圣殿诗班唱出来。Lo(意思是「看」我们的表演)!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那是伯利恒的古名,是驴和襁褓的\cs9所在,它也是大卫的出生地──但是在这个时候,已没有大卫的子孙活在那里。路得也曾住在这里,她是大卫的外籍祖先,上帝曾将她带回家中,使她成为大卫的曾祖母。我们在基列耶林寻见──什么?是约柜吗?因为耶林的意思是「森林」,这里可能是指满有树木的山,其中亚比拿达的屋便是建在其中(撒下六3),从这地方,大卫与他的随从者胜利地将这约柜带出来(撒上七1-2;代下一4)。我们是否在见证一种每年重复一次的宗教戏剧呢?在其中,有一样代表着耶和华的约柜的东西被带上来,交与祭司,众祭司欢欣和快乐地将它放置在上帝为它所拣选的居所之中(5节)。然而,正如我们曾说的,当尼布革尼撒在主前五八七年毁灭耶路撒冷的时候,这个约柜已失掉了。
上帝安息的地方(一三二8-18)
第八至十节。这几节经文可能是当祭司以胜利的喜悦将「约柜」带进来的时候,在崇拜礼仪中采用的部分「文稿」。文稿中的字提醒在场的上帝的子民,他们庆祝的是他们双重的被选:上帝拣选了一个人(在这里,他们是凭信心行事,他们只看着将来)和一处地方。这地方就是在这里,锡安山上。但是他们要思想这样做的神学意义,为什么上帝只是拣选了一点来启示祂自己?明显地,祭司和人民都穿起了最华美的衣裳来参加这项礼仪,甚至穿上了他们结婚的礼服,好象是上帝的「新娘」(参看何一-三)。这是上帝拯救的爱的象征,这爱现在使祂子民的得以自由生活,上帝用公义或拯救的爱作为祂祭司子民的衣服。但是,在整个礼仪中最受注目的,就是这些人民呼喊的说话:「雅巍啊,求你兴起,与你有能力的约柜一同进入安息之所。」在这个呼喊中,他们认识到在某方面意义来说,上帝在约柜之中,好象是雅各的全能者在当地出现一样。但是约柜已经不存在了。
第十一至十二节,回复。这位主礼牧师现在有一项宣告。他引用撒下七章,特别强调上帝与大卫所立的约。正如我们从前看过的,立约是那合法的「外壳」,它包含了对宗教世界的一项独特贡献,就是上帝的hesed,标准修订本译作上帝的「慈爱」。而且,在那种爱中的信仰是不止息的。正如这位牧者所宣告的,上帝会将祂的爱教导每一个新一代的人,甚至比上一代人所能够明白的更多。一年复一年,藉着祂的法度\cs8,上帝将新的启示给予以色列。(参看徒八26-38)。这启示当然包括了有关祂对大卫的应许的意义,虽然现在大卫的后代已经消失了!
第十三至十八节,上帝的选择。第十三节用了ki来开始。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翻译这一节经文:「(我们相信)耶和华已经拣选了锡安,使它成为祂的「家」」(参看8节)。我要住在这里,因为是我所愿意的,那即是说,在创造世界之时已计画好了。
上帝继续述说这项选择的最终目的,就是我要使其中的穷人饱足。正如主祷文同时讲及物质和属灵的粮食,在这里上帝的应许也是如此。因为在第十六节「文稿」的这一段,我们再次看见第九节的字句,在那处,上帝的同在正是我们所需要真正的食粮。虽然约柜已失去了,但是锡安和她的圣殿、它的礼仪和祭司仍然在那里。
最后,我们再一次学习上帝对大卫的拣选。这看来是何等重要的呢?在新约圣经中的撒迦利亚颂(路一68-79),我们看到引用了这诗篇的第十七节。第六十九节说:「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兴起了胜利力量的拯救者。」因为所讲及的角是一头牛的角。牛是以色列人所知道最强而有力的动物(因为在这个时代,农村中实在没有狮子和熊)。明灯(参看撒下廿一17)就是大卫本人,因为他将光赐给他的士兵(比较路一79),这与全以色列要成为世上万国的光一样(赛四十九6,五十五3-4)。受膏者这个词语的第一个意思是有油倾流在头上;其次,它表示献身担任一个职位,这个职位或许是君王、先知或是祭司。当然,这是希伯来弥赛亚的名称,是给予一位将要来取代大卫之位的拯救者。希腊文是基督。所以,新约时代的教会发现在这诗篇中有上帝向他们的应许,这应许是源自撒下七章,上帝在那处宣告大卫将「永远」是祂的儿子。
他的冠冕,要在他头上发光。这是以诗的方式描述大卫的皇权将会茂盛和生长,从花蕊发展为花朵。冠冕这个名词,希伯来文是nezer。这个名词很容易使一些基督徒从中看到拿撒勒镇的名字来。然而,nezer也是大祭司所带皇冠的名称(出廿九6);而发光(yatsits)的意思可以是指发火光或是闪烁,好象大祭司戴在他头巾上所带的金牌一样,在这块金牌上刻有「归耶和华为圣」等文字(出廿八36)。假若我们强调后者的意思,我们可以看见,新约圣经中希伯来书所重视的,基督就是那位大祭司,祂也是君王。
总括来说,这篇诗篇正在说,以色列的盼望并不在于大卫王这罪人某些特别敬虔的行动,而是在于在上帝双重的应许。祂在约中拣选了大卫这个人作为上帝的「儿子」(在诗人的日子,「儿子」成为将要来的弥赛亚),祂又拣选了锡安这地方为祂的「脚凳」。当祭司和人民一同按这诗篇的内容表演和祷告的时候,他们是将这些应许「像用圣餐礼一样」活出来。
最后,我们得承认这位诗人为上帝宣告了你的众子(首先是大卫的儿子,但也包括全以色列的意思)若守我的约(12节),一切这些事情都会发生。这是因为只有这个约向我们解释上帝是怎样的,它向人类启示上帝的hesed,要求人顺服所启示的圣言,这启示是在妥拉中赐给我们的。这个约又画出了上帝与以色列的关系,这个关系会不断更新(比较申五2以后),最后有永恒的结局。因此,我们有理据宣称,我们不是拥有一个「新」约,而是一个「更新」的约。基督徒阅读这篇诗篇时,需要严肃地记着这一节经文。
诗篇第一百卅三篇
诗 133:1〔大卫上行之诗。〕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诗 133:2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诗 133:3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拾珍
〖 诗一三三篇总论 〗前篇是说到爱神,本篇是说到爱弟兄。一个人如果爱神的话,这个人也定规爱神的儿女,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前篇大卫要为他所爱的神豫备一个安息之所,叫神能得着安息;本篇我们看见在神的家里面,弟兄和睦同居。如果神在人的中间没有安息,我们也没有平安。爱神是中心,爱弟兄是圆周。
弟兄和睦同居的秘诀乃是爱神。爱弟兄乃是那个秘诀公开出来了。所以本篇比前篇又往上走一步。
本篇诗也是一个豫言,说到有一天,主要来到地上拯救一班的人,叫他们变成一个身体,活出身体的生活来,这个不是外面制造的合一,乃是在主生命里的合一。
但光有生命上的合一,而没有外面的表现,就没有见证。
合而为一是灵里的东西,和睦同居是外面的表现。本篇诗所注重的不是道理,乃是经历,要我们在外面的生活上有合一的见证(一如当初耶路撒冷的教会)。
〖 诗一三三诗题 〗「大卫上行之诗」
本篇是大卫所写的,大卫的哥哥们心里对他不服,儿女们甚至互相残杀,在骨肉兄弟之间没有和睦。但另一方面,大卫看见以色列十二支派,每年三次聚集在耶路撒冷过节,那光景实在是和睦融洽,所以他里面是十分的有感触,才写下了本篇诗。――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三1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看哪!」表明在底下有一件事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不可以忽略的。
「何等的善」的善字原文的意思就是好。我们所认为好的,神不一定认为好。凡是从神出来,是神的工作,又能回到神那里,叫神得着称赞、荣耀的,这样的事是好的事。
神在创造的工作后,神说:「好」,这还不过是「盼望」的好,唯在我们这新造出现时,才是「成全」的好。
「何等的美」的美字在希伯来文的字根是一个音乐的字根,美好象和谐的交响音乐,听了实在舒服,不和谐的自由调就是不美。
「和睦同居」不是每礼拜来聚会,也不是英国开西那种在大帐棚里的「合一」,到马路上就分家。
「同居」就是大家在一个屋顶下,常住在一起。用属灵意义说就是有主生命的人彼此相和,常常交通,常常彼此劝勉,同心合意打成一片,像身体上的肢体一样。
人一接近,关系一深,就会发生摩擦和难处(如吃饭不小心,牙齿会咬到唇舌)。己的生命叫人分争,但主的生命是胜过一切分裂的,若要和睦同居,就需要破碎己,必须接受S字J的对付。――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三三2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帐棚里样样都齐备了,祭司也拣选出来了,但如果没有膏油,一切还都是死的,所以需要浇上大量贵重的油。
亚伦豫表基督。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乃是大祭司,当祂升天时,神把圣灵浇在祂身上。然后主又把圣灵浇下来,五旬节的那个经验,就是膏油流到胡须,今天还要一直流到衣襟。
身体与元首合一,在合一的里面就得着膏油的涂抹;你要得着圣灵的浇灌,就要你联络在身体里。――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 诗一百卅三2 〗膏油不只是个人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在那里经历的,并且是为着身体的。膏油是倒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所以,我们不只寻求在我们里头的膏油的教训,我们也寻求住在基督的身体里的膏油的教训。我们不只受住在我们里头的膏油的引导,我们也受住在基督身体里的膏油的引导。
神在地上得着一个人,是完全顺服神,完全代表神,完全活出神的生命的,这一个人,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今天,「神已经设立祂为主、为基督」(徒二36)了。基督,这名字的意思是受膏者。神将膏油——神自己的灵——倒在祂的头上。膏油乃是神权柄的代表,膏油就是神的权柄。神的权柄是借着膏油,倾倒在主的身上,表示祂有神的权柄,并且祂这一个人是满足神的心的。
当主耶稣得着圣灵的时候,神不是将圣灵倒在祂个人身上,神乃是将祂的圣灵倒在祂身体的身上,像是倒在我们的头上一样。神的膏油是倾倒在元首的身上。主耶稣不是以祂个人的资格,得着神把膏油倒在祂头上。主耶稣得着神将圣灵倒在祂头上,乃是站在作头的地位上。换一句话说,祂乃是为着身体,而被神涂膏的。
今天,我们的名字也叫受膏者。主的名字是Christos,我们的名字是christoi,基督徒,基督者,基督人。教会如果凭着自己,教会没有法子维持神的见证,教会没有神的能力。所以为着这个缘故,神必须将膏油倾倒在教会身上。因为她有了膏油,才能满足神的要求。但,膏油不是涂在一个或所有的肢体上的,膏油乃是倾倒在元首身上的。元首受膏,所以全身都有了膏油。
膏油是倾倒在亚伦的头上,然后才流到胡须,流到衣襟。亚伦的衣襟,是遮过他的脚的,是非常长的,是把全身都遮盖过了。换一句话说,膏油倾倒在元首身上,膏油就流到身体最低的地方。所以,今天人享受膏油,不是个人在神面前怎样,不是个人向神求膏油,膏油不给你个人。乃是人如果站在他在身体所当站的地位上,膏油就有自然而然来到他的地方。你如果站在元首下面的地位上,膏油就从你身上经过;否则,就不。接受膏油,不是个人的事,也不是身体的事;接受膏油,是在身体上元首下面的事。乃是身体俯伏在元首下面,站住他的地位上的时候,就有膏油。―― 倪柝声《初信造就》
〖 诗一三三3 〗「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黑门」代表属天的地位,「锡安」代表神在地上掌权,就是祂的教会。弟兄如果和睦同居,天上丰富的生命就如同甘露降临,使每一个人都满了生命,新鲜、活泼、有力量!
我相信,在这末后的日子,神在地上切切要得着的,就是我们能和睦同居,活出身体的生活来;这样就能叫人看见我们的元首基督,也要认出我们是属于神的!――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家庭之爱(一三三1-3)
这篇诗篇赞颂弟兄之爱。我们曾看过,上帝立约之爱是「排他性的」,那即是说,上帝将祂的爱固定在某一个子民身上,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时间,用一个特别的方法和为一个特别的目的。在此以后,他们的责任是用那特别的方法爱其它的人,而不是宣告爱的说话,例如「我爱人类」,或是「我爱爱斯基摩人」,因为那些说话只是愚昧的说话。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这样的人,无论他喜欢与否,他都称呼对方为「同志」。那并不是一种爱的表达,这是令人伤感的。在另一方面,上帝所使用,要我们摹仿的模范是那快乐的家庭,正如我们在诗一百廿七篇和一百廿八篇所看到的一样。
弟兄是指在一个大家庭中全部有内在关系的人,正如今日我们在第三世界中所看到的一样,我们也这样了解创十三章八节和申廿五章五节。但是弟兄也是「兄弟」,正如我们今日所用的一样,那即是任何一个「独特」群体中的成员,例如在公司中工作的同事,或是在办公室一同工作的人,或是我们参加比赛的同一队人。只有当这一群人和睦合作,这才会使上帝喜悦。和睦的意思,一方面是没有人爱说闲话或背后说人坏话,也没有恶毒的g人的话;另一方面是对群体中其它的人有积极的兴趣、照顾和关怀。一个外来的人走到那间公司,或是那个办事处,他会立刻感到友善的气氛,大家彼此关怀和照顾。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头上!今日,我们会完全抗拒让人将油倒在我们头上,让油流到我们的胡子和颈项,然后流到我们的内衣之中!当然,我们的社会环境与古时以色列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同,但在这里的重点在于贵重这一个形容词,就好象有一个女人,为了表达她的爱,将一玉瓶「极贵的香膏」倾倒在耶稣的头上(太廿六7)。假若一个板球会,或是一个邻舍互助会的所有成员都不付出时间、忍耐、爱心,甚至是金钱,他们永远不会真知道快乐的「家庭」是怎样的。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团契。诗人再一次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描述人努力创造出这样团契生活的结果。这对于一眼就望到美丽的黑门山的居民来说,是明显的事。这些独特的群众,在漫长炎热和干旱的夏季中,站在巴勒斯坦一处独特的地方,经历了黑门早晨的\cs9甘露所带来有生命力的特质。这位诗人说,这种特质要把我们的思想转到锡安山上去!
在这篇诗篇中,我们三次看到落到这个词语(在3节的降在,希伯来文与2节的流到是相同的)。这种描述是要我们想到上帝赐福给那快乐的家庭的情景。所以,我们看到几个重点:(一)合一的精神是有代价的。(二)好象露水一样,合一的精神是清新的,有生命力的、温柔的。(三)合一给予我们真正的生命,因为这是与人一起生活,并不是鲁宾逊那样过着孤独的生活。(四)惟有和谐的地方,才有这种真正的生命,因为在其中我们看到上帝爱的祝福。我们记得耶稣所讲的话:「凡两三个人奉我的名(那即是奉我爱的精神)一起聚会,我就在其中。」(五)耶和华实在已将所命定的福降在锡安,那即是说,降在教会的生活和团契之中;因为在那处,上帝「安息的地方」,上帝已命令我们一起生活,如同上帝真正的家庭一般。(六)除非这个信徒的群体实在是这样的家庭,否则,可以这样说,向上帝的赞美并不会得到共鸣。没有真正的赞美,结果就是这个群体不能建立秩序和整体的中心点。最后便像普通的人类社群一样,我们看到群体受到破坏、解体和陷入混乱与无秩序的情况之中。
在很多个世纪前,俄罗斯的圣巴西尔(St. Basil)曾如此宣告:「左手需要右手,同样,教会需要与她的神学家有和谐的生活。」当我们也「上耶路撒冷」敬拜这位永生上帝的时候,我们要记得耶稣在太五章廿三至廿四节所说的警告,在我们胆敢进入耶和华的殿之前,要先与我们的弟兄和好。
诗篇第一百卅四篇
诗 134:1〔上行之诗。〕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诗 134:2你们当向圣所举手,称颂耶和华!
诗 134:3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拾珍
〖 诗一三四篇总论 〗马丁路德说,这一篇诗是结束了前面十四篇的上行之诗。
本篇作诗的人要交通给我们的,就是在身体里面属灵的事奉。神的百姓到耶路撒冷过完节期之后,不得不要回到原来的地方,他们依依不舍的直留到天黑,圣殿的门关了,灯也点亮了,守望的人都站在他们的岗位上了,这时他们才从山上慢慢的下来,他们一路回头往上望,看到守望的人站在那里,就从山下喊一、二节的话上去,意即我们要走了,我们不能留在神的殿里,所以我们把事奉神的事交托给你们,你们要好好的事奉神。而守望的人就从山上把三节的话喊下去,愿神的祝福与你们同在。
〖 诗一三四1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称颂」在原文里面就是快乐的意思。本节意即叫神的仆人们不光是在表面上守夜,尽他们的本份,并且也要从里面爱神,里面有感谢和赞美,叫神快乐,叫神心满意足。
以色列人不能一直住在神的殿中,他们来过节是偶然的,但我们今天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是祭司,我们的主就是我们的家,神的教会就是我们的家,所以我们用不着离开神的所在。
别人没有主可以回家,但抹大拉的马利亚没有主不能回家,因为主就是她的家,除了主之外,她无家可归。
虽然按着世界来说,我们聚会时间短暂,各人有各人的事;但就着属灵方面来说,主在我们的里面,我们也在主的里面,没有什么能叫我们与主分开,同时我们在教会中彼此作肢体,在一个家里永不分离。不管我们地上的职业是什么,我们所有的职业不过是为养生,叫我们活在世界上,目的乃是服事我们的神,我们都是神的仆人,都在神的殿中。
〖 诗一三四2 〗「你们当向圣所举手,称颂耶和华!」
主是公义的日头,祂今天不在这里,所以现在是夜间的时候。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主快回来!我们在这一点点的时间里,要在神的家中守夜,儆醒祷告,殷勤服事主。
我们在教会中要举我们的手来祷告,从心里爱神,敬拜神,学习在教会中开口祷告、赞美,这样,我们才能满足神的心。
〖 诗一三四3 〗「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当我们在教会中祷告神、爱神、服事神,神就要从锡安,就是从祂的宝座,把祂的福倾倒在我们身上。――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等待黎明(一三四1-3)
我们正在等待太阳「升起」,等待耶和华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这篇简短的诗篇成为了上行之诗,是由那些「上去」锡安敬拜的人唱出来──或者,我们可以这样宣称,是由我们今日本地的教会敬拜中唱出来。这是最后一首朝圣的诗歌。
我们可以尝试「找出」这篇诗篇的用途。来自乡村的人已上到耶路撒冷。这是在那伟大的秋季节期结束前的一晚,空气中充满着欢乐,灯光闪耀,男士、女士和ET,所有出席的人都热切地在等待着。不过,他们不是等待太阳升起,好象是等待那给予世界光明和生命的神一样。反之,他们正在等待称颂上帝,因为祂赐人阳光,这是祂医治和创造力量的象征。
第一节,召唤来敬拜。希伯来文并没有来啊这样的词语(英文有,而和合本没有)。我们有的是hinneh这个词语,通常而言,它被译作「看哪」。在这里,它邀请在场的人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构想一幅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图画。就是称颂耶和华的奇妙和奥秘的观念。这位诗人说,试想想这是什么意思,必会朽坏的人被邀请将他的手放在永恒上帝的头上!这实在是称颂这个动词的意思。
站立是经常用来描述祭司和利未人的事奉。他们已准备好了,可以立刻回应耶和华的旨意。所以,不单是人民受到召唤来敬拜,祭司也受到这项召唤。祭司不会认为自己纯粹只是担任职务,而是像服事人的人一样,因为他们都是罪人,蒙呼召分享这个等待上帝的时刻。
在第二圣殿的日子,看守城门的长官在午夜拿着内殿门户的大串锁匙,陪同他的还有一些祭司,他们低下身穿过大门旁细小的窄门。在门外,他们分成两队在院中巡逻,使所有的人都准备好了,一当太阳升起来,他们就可以敬拜上帝。他们的工作是要收拾屠房混乱的杂物,准备好破晓的第一个祭牲之后,他们要将足够数目的羊赶进羊栏之中。然后,这些祭司继续收拾好烘饼的房子,「大祭司的饼」便是在这里烘出来的。那些接班工作的人从睡梦中被人唤醒了。这些人现在需要洗濯自洁,并且穿上「教士的」外袍,预备迎接第一道曙光。他们一同走进了石室,祭司们便是在这里掣签,决定祭司当日的工作分配(参看路一8-9)。
第二节,「讲章」。在上面所有祭司的班次和进入圣殿的人现在都要述说一篇祷文(即是举起你们的手)称颂耶和华。这是因为他们不能担任他们不同的工作,除非他们记得「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诗一二七1)。所以,假若我们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有称颂上帝的话,祂会将倍计的福气回报给我们。
第三节,祝福。这是说:(一)因为上帝的福是在全宇宙的广阔之中。但是(二)祂从锡安赐福给你们,即是从教会的团契中赐福给你们,你们在这里学习到认识和信赖上帝。所以,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你能够很自然地向祂祷告。
今天我们会感到奇怪,在第二圣殿期间要遵守的规例是那么繁复、嘈吵和有气味。但是为什么需要这一切?这问题的答案是上帝看这些为重要。我们应当用祷告来开始每一天的生活,应当考虑周全地和认真地准备参与公共的崇拜。我们要学习,视崇拜为生命中基本的要素。
诗篇第一百卅五篇
诗 135: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的名!耶和华的仆人站在耶和华殿中;站在我们 神殿院中的,你们要赞美他!
诗 135:2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的名!耶和华的仆人站在耶和华殿中;站在我们 神殿院中的,你们要赞美他!
诗 135:3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本为善;要歌颂他的名,因为这是美好的。
诗 135:4耶和华拣选雅各归自己,拣选以色列特作自己的子民。
诗 135:5原来我知道耶和华为大,也知道我们的主超乎万神之上。
诗 135:6耶和华在天上,在地下,在海中,在一切的深处,都随自己的意旨而行。
诗 135:7他使云雾从地极上腾,造电随雨而闪,从府库中带出风来。
诗 135:8他将埃及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击杀了。
诗 135:9埃及啊,他施行神迹奇事,在你当中,在法老和他一切臣仆身上。
诗 135:10他击杀许多的民,又杀戮大能的王,
诗 135:11就是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并迦南一切的国王,
诗 135:12将他们的地赏赐他的百姓以色列为业。
诗 135:13耶和华啊,你的名存到永远!耶和华啊,你可记念的名存到万代!
诗 135:14耶和华要为他的百姓伸,为他的仆人后悔。
诗 135:15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银的,是人手所造的;
诗 135:16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
诗 135:17有耳却不能听,口中也没有气息。
诗 135:18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诗 135:19以色列家啊,你们要称颂耶和华!亚伦家啊,你们要称颂耶和华!
诗 135:20利未家啊,你们要称颂耶和华!你们敬畏耶和华的,要称颂耶和华!
诗 135:21住在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该从锡安受称颂。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耶和华行祂所喜悦的事(Ⅰ)(一三五1-21)
诗篇第一百卅四篇讲述敬拜的人等候崇拜的时刻来到。这篇诗篇告诉我们,当那时刻来到,我们应该说些什么!
第一至二节。假若我们认识到这三句重复赞美的呼召,在开始的时候这样说:「米利暗和众妇女在渡过红海以后所做的事,你们跟着做吧!」(参看出十五20-21)我们便会发现在这里所讲的敬拜并不只是局限于圣殿节期的循环之中。这些妇女看见上帝所做的事情。这种看见并不是我们解释诗一百卅四篇一节的意思,在那处所用的是hinneh,邀请来敬拜的人在脑海中构想一幅图画。这里所指的看见,也不单指他们只看见高速的风,海浪和堆起的尸首等景像的混合体。他们实在看见上帝在行动!
今日的历史学家将上帝排除在历史的文字之外,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正如很多科学家同样认为上帝与大自然的工作毫无关系。结果,很多普通人现在只有透过他们个人的宗教经验来寻找上帝。正如我们所说的,这是非常「投机性」的,因为我们个人的经验受到我们的肠胃或肝脏功能的影响,对于一个平常人而言,所余下给他决定的并不会很多。但是这位诗人并不是如此。他对神迹保持一种惊奇的感觉,和相信这是事实。这是教会传统的基础,它能领导人去敬拜上帝和赞美祂的名。犹太籍神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指出,旧约圣经视历史中发生的事件是透明的,能给予我们亮光,用他的话来说,是属于「那独一力量的范围」。就是这样,米利暗看见那些伟大的事件。
「现在让我们赞美那些伟人吧!」如在崇拜的时候听到有人这样说,怎会不觉得奇怪呢?当然,这些话并不是来自旧约圣经,而是来自一本次经(传道经)。你在诗篇中不会找到这样的文字。在这里,这位诗人正在呼唤我们去赞美上帝,不是去赞美人,因为只有祂本为善,只有祂是美好的(3节)。
耶和华行祂所喜悦的事(Ⅱ)(一三五1-21)(续)
第三至四节。因为上帝所做的,使祂成为良善和美好,特别是因为祂拣选雅各。我们记得,雅各本是上帝最不可能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位卑鄙、自私和诡诈的人。但是上帝要「改变」他,所以,雅各成为一个「新人」。他需要一个新的名字来形容他,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创卅二22-28)。那一次拣选的行动将上帝有目的、饶恕和创造的爱显明出来。
归自己乃直接引自出十九章五节,也在申七章六节和十四章二节出现过。亦请参看玛三章七节。在那处,上帝拣选的爱是用古代米所波大米(美索不达米亚)伟大的帝王所用的言语来描述。他们每一个人都视自己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拥有在广阔的管治范围中的一切,包括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每一只公牛和每一幅耕地。但是那种拥有并没有给予他任何真正的满足感。因此,在这位伟大君王的宫廷中,他会保存一个盒子,他将他的许多「宝石,他所有贵重的石,他所爱的,和他自己的宝石」都放在其中(引自古老的儿歌,这些文字是来自钦定本玛三17)。这位伟大的君王会不时打开这个盒子,然后戴上他的宝石,用一种满足声音说:「噢,这些真是属于我的」。这一盒宝石,希伯来字是segullah,在这里被译为「归自己」。因为立约的上帝曾在西乃山宣告:「全地都是我的,在众民之中,你们是我的segullah,我的宝石。」
所以,当这位诗人叫喊出: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的「名」(1节),他是说:「要赞美祂,祂曾启示祂自己,祂是那位爱雅各的上帝,祂所做的,正如祂在芦苇海中所做的一样。」祂的仆人是在天上万王之王盒中的宝石,而不是在米所波大米君王盒中的东西。
第五至十二节。在敬拜的召唤之后,便是惯常的讲道时刻,讲章的开端是一个个人的见证,我知道耶和华为大。这并不是由于上帝能在地上做任何事情,而是因为祂是万物的主,祂是天上、地下、海洋,以至混沌深处的主。我们注意到宣道者很快从大自然转到历史方面去,他接着讲述有关出十八章十一节所表达的观念。只是因为祂都随自己的意旨而行,而不是「全能者必须能做任何的事情。」因此,由于这是祂所喜欢(pleased,和合本译作意旨)的,要拯救以色列脱离埃及为奴的境况,并且带领祂的子民胜过一切障碍,进入迦南。因此,我们明白意旨的意思,就是「上帝看为适合祂仁爱的目的」,基本上而言,这是祂拯救所有人类的「计画」。
根据很多不同的文化,当一个女人出嫁的时候,她会带同一些嫁妆。但是,上帝的行动刚刚相反,因为祂的行动满有恩典。当上帝将祂的新娘带进迦南的时候(这是在众先知之中的何西亚和他的承继者的主题),上帝自己提供了嫁妆,祂将地赐给祂的新娘以色列,作为结婚的礼物,成为她的产业!
第十三至十四节。无疑,诗班突然的加入,中止了讲道的进行,因为ET诗班员自然地喜欢用诗句来颂唱,在这里,他们采用了一些古诗的文字,是人人皆会背诵的文字,是引自申卅二章卅六节的。
第十五至廿一节。讲道继续进行。在这里,特别是第十八节,一些轻视敬拜偶像的字句看来是引用自先知的说话,可能是引自赛四十四章。为什么我们要赞美永活的上帝,这是宣道者要辩论的话题。所以,他总结的时候,呼召说:(一)人民(以色列家啊),(二)祭司(亚伦家啊),(三)利未人(利未家啊),(四)来自外邦的悔改者,好象与他们一同敬拜上帝的寻道者或改信宗教的人(敬畏耶和华的),他们一同来称颂耶和华,祂已将祂的本性和目的向我们启示,这些都是奇妙无比的事。藉着这次宣道,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以色列的拣选已经生效了,因为以色列一直在寻问,她为什么会被选上。他的回答是这样,她并不是注定要得到拯救,当然,她已注定被爱,好象上帝的segullah。作为上帝的宝石,祂所爱的人,她注定要从祂身上学习,以致能成为照亮外邦人的光(赛四十九6),也要成为上帝直至地极的拯救。这种事情已在这位宣道者的日子发生了,有很多从世上列国而来的悔改者,正在出席参加公共的崇拜。
诗篇第一百卅六篇
诗 136:1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你们要称谢万神之神,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3你们要称谢万主之主,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4称谢那独行大奇事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5称谢那用智能造天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6称谢那铺地在水以上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7称谢那造成大光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8他造日头管白昼,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9他造月亮星宿管黑夜,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0称谢那击杀埃及人之长子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1他领以色列人从他们中间出来,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2他施展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3称谢那分裂红海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4他领以色列从其中经过,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5却把法老和他的军兵推翻在红海里,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6称谢那引导自己的民行走旷野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7称谢那击杀大君王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8他杀戮有名的君王,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19就是杀戮亚摩利王西宏,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0又杀巴珊王噩,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1他将他们的地赐他的百姓为业,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2就是赐他的仆人以色列为业,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3他顾念我们在卑微的地步,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4他救拔我们脱离敌人,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5他赐粮食给凡有血气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 136:26你们要称谢天上的 神,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一篇伟大的启应祷文(一三六1-26)
正如我们所预期的,这篇为公共崇拜所用的启应祷文,在其中收编了很多其它经文,和其它诗篇的片断。很多会众都会喜欢唱他们熟悉的诗歌。可能的情况是这样,一位祭司或是牧者唱第一行,然后会众每一次都用三个相同的词语来回应──ki le-olam hasdo(参看拉三11)。这样的回应,不下二十六次之多!从这篇启应祷文,约翰米顿(John Milton)写出了一首极受喜爱的诗歌:「大家欢然颂扬主,因祂大爱实宏深。」
这篇启应祷文是用对话的方式写成。对于旧约时代的人来说,假若上帝没有在历史中有行动,「事实」是不能理解的,因为上帝的说话与行动是一致的。所以,在这里,实际上是上帝与祂的子民交谈。用这种方式,祂从他们中间引发出对信仰的回应。
慈爱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词语hesed,而我们现在所常遇的这两个字(steadfast love,慈爱),尝试勇敢地将上帝立约的爱表达出来,祂用这爱将祂自己与祂的子民连在一起。此外,ki在这里被译作因,但是实际上的意思是「这样……」。我们应该记得,它是用在这样的一句句子中,每一次开始的时候,他们说:「我们相信……。」这是表示会众视他们的回应是一项信心的宣言。
最初的三节,每一节开始的时候都用了你们要称谢,所以这三节经文在一起,形成一次敬拜的召唤。然后,第四至九节讲述有关创造的事,我们在创一章读到有关的事情。然而,这段经文的言语也有来自智能文学的。在箴三章十九节,八章廿二节以下;耶十章十二节和其它经文,上帝在大自然中的工作是由智能──祂的「女儿」所做成,在这里,经文使用了一个平衡的名词明白(5节,understanding译者注:和合本已直译为智能)。在第十节以后,因上帝在出埃及的日子,以至在旷野流荡的时候为他们所做的事情,会众应当要来称谢上帝。这样看来,无论他们遇到什么挫折,上帝的慈爱永远不会离开他们。
然后,第廿三至廿五节看来是包括了在巴比伦被掳时的经历(我们在卑微的地方),归回耶路撒冷时的经历(救拔我们脱离敌人),直至诗人自己的日子(他赐粮食给凡有血气的人)。但是在最后一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从特别的经验转到普遍性的经验,因为这节经文所讲的,不单是上帝照顾以色列,祂也关怀一切祂所创造的,甚至包括了动物的世界。最后,这诗重复第一节作为结束。
我们很容易不再作任何评论。但是,这些会众很清楚知道,上帝为什么给他们这一个约。上帝祂这样表达祂的hesed的目的。祂将祂的仆人,祂的子民隐藏在祂手荫之下,祂又使他们像磨亮的箭,隐藏在祂的箭袋之中(赛四十九2-3)。为什么呢?「因为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我会从你得到荣耀。……我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拯救,直到地极。」(赛四十九6)。
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以色列用狂欢快乐的声音歌唱,因为对他而言,上帝的爱的深度和包含一切的目的,都有一种无限的惊奇。
诗篇第一百卅七篇
诗 137:1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诗 137:2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诗 137:3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诗 137:4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诗 137: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诗 137:6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诗 137:7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
诗 137:8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城:原文是女子〕,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
诗 137:9拿你的婴孩摔在盘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
在巴比伦的河边(一三七1-7)
虽然当我们读到第九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但是这篇诗篇奇异之处,就是基督教教会的每一个支派都会喜爱它。在这方面,我们不敢掩饰这个事实,耶稣祂自己也用过降祸或咒诅的诗篇。祂不是那种以为爱纯粹是感性之事的人。祂能接纳有一种毁灭性之热情的爱,正如那描述旧约之上帝的爱。这样,没有任何一篇诗篇比这篇诗篇需要更小心地研读。事实上,作为一个敬拜的群体,我们期望听到上帝透过这篇诗篇向我们说的话。所以,由一班诗班向我们唱出这篇诗时,会对我们做成损害。没有任何一篇诗篇比起这一篇诗篇更需要用「慢慢来」的态度来阅读。
巴比伦的河是人造的运河,横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沿着米所波大米平原北部的山脚流动,比幼发拉底河的水位高一点。所以,在连接的运河之中会产生一条自然的瀑布。在结一章三节,我们遇到其中一条运河,在那处,它被称为迦巴鲁河。我们可以这样描绘那个情景──慢慢流动的河水沿着柳树(或许是白杨树,参看标准修订本注脚)流动,一个热得令人窒息的日子,在田间经过一日的辛劳,就是强迫以色列人接受的劳役(参看赛四十2;标准修订本注脚),他们忧虑地和疲乏地,在临休息前大家一起谈话。但是他们报告说: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但是,巴比伦群众的首领甚至不容许他们有私下的哀伤。他们「命令」要欢笑!这种情形使生活在今日的我们想起了什么呢?纳粹灭绝人的集中营?还是在西伯利亚中部受大批蚊虫侵扰的劳改营中的劳工?我们拥有两首锡安的诗篇,就是诗四十六章和四十八章。当我们现在阅读这两篇诗篇的时候,我们会因它们所用的语言,与被掳的情况不一致而感到激动。在这里,在这篇诗篇中,我们看见一队勇敢、有思想、和虔诚的人民,他们回想所热爱的耶路撒冷,现在已成了废墟。他们被残暴的护嘲笑和折磨,被逼唱出这样的诗歌:「上帝在其中,城必不动摇」(诗四十六5),或是「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上帝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诗四十八2-3)。或是,要他们强调大卫的诗歌:「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诗二6)。所以,他们互相发问: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令人触目的是这些被掳的人仍然能够保持他们的信仰,因为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明显的结论,就是上帝已破坏了祂一切的应许,祂与巴比伦的神灵无异。现在,耶路撒冷已成为了废墟,圣殿成为一堆石头,大卫的后裔实在已消失了。因此,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这一句确是超凡的宣告。它的意思,就是不管所出现的一切事情,这群被掳的人完全明白立约应许的深度。基本上,它是这样说:「我爱你,我永远不会丢弃你。」在他们经验中的「复活节前夕」,这群勇敢的人仍然绝对肯定「复活主日」必定跟着来到。他们牢牢坚守这个信仰:假若永生的上帝曾宣告「我会在锡安与你们相遇」,即使锡安现已变成废墟,这也无关重要。我们从上一篇诗篇中看到,他们的信心是合理的,那篇诗篇是在归回锡安后写成的:祂「顾念」我们在卑微的地步(诗一三六23)。
明显地,这群被掳的人对家乡所发生的事情有若干了解。耶路撒冷在主前五八七年被巴比伦所灭。自此以后,战斗的流浪者不断从东面越过约但河进入巴勒斯坦,掠夺这个废墟城市。他们对那些被准许留下亦只能勉强糊口的人(主要是农夫),造成极大的破坏。这些流浪者就是以东人。他们的来临就是这里所称「耶路撒冷的日子」。阿摩司和其它的人早已说过这日子是审判的日子、战争的日子、耶路撒冷「终结」的日子。
以东人是以色列的表亲。传统说他们是来自以扫,以色列当然是来自以扫的兄弟雅各。以扫是粗野和毛发长的人。还有,以扫是长兄,他轻视上帝对他的拣选,要他成为祂在世界的代表,他将这福分出卖了,为的是「一碗红豆汤」(参看创廿五30-34)。因着他是长子的关系,他本应可以得到父亲的祝福。以扫连这福分也失去了。取而代之,以撒将另一个更有意义的祝福给了雅各。因此,以扫怨恨雅各为他父亲将本应给他的祝福给了别人(创廿七41)。「以扫对自己说……我必定要杀死我的兄弟雅各。」
以色列不会忘记这个传统。以扫犯了大罪,轻视上帝对这个世界慈爱的计画,加上他声称要阻止这个计画的完成,藉着杀害雅各使他没有后裔可以继承。他差不多成功了。所以,以东的袭击所带来的滔天罪行,目标并不在于人,而是敌对上帝祂自己。就是这个缘故,这群被掳者可以呼求上帝「记念」耶路撒冷对抗以东人的日子。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他们的行动,他们那日「在他倒下的时候用脚踢他」。他们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但是,它的根基就是上帝的根基。以色列因她所经历的,因而知道人类一切的辛酸。
可怖的呼求(一三七8-9)
对于巴比伦人来说,他们已有周详的考虑,准备消灭周围的国家。以赛亚早已预言,因为这缘故,「他们的婴孩必在他们眼前摔碎」(赛十三16-18,十四21)。这样做的原因,是要阻止巴比伦新一代的兴起,他们的目标是要消灭全地。巴比伦的女子是一种拟人化的描写,指将要来的审判是一个事实。「她」是指他们的人民,并不像「国家」那样抽象,她要得回她曾向其它人所做的一切报应。我们必须记得,世界上没有残暴这一种事物,只有残暴的人,他们的行为是残暴的。因此,要排除「残暴」远离这世界,必定要将残暴的人消除。我们应该认识到,以赛亚的预言是用咒诅的形式说出来。一项祝福和一项咒诅并不是单单由闲谈所组合而成的。他们忧郁的文字实在是向接受的人表达出咒诅或是祝福的内容。在咒诅发出与咒诅发生之间,可能有一段时间的距离,好象一支箭一样,发出的箭要在空中快速飞过,最后到达目标。上帝的祝福透过以撒的口,最后必定射中它的目标。上帝的咒诅透过以赛亚的口,最后也必定与它的目标相遇。(我们必须留意,耶稣对无花果树所发出的咒诅也有同样效果,参看太廿一18-22)。
拿你的婴孩摔在盘石上(不幸)是当日战时常有的做法(参看王下八12;何十三16;鸿三10)。它比起现代战争所做的还要可怖吗?试看在现代战争中,有人将汽油弹抛在越南的HT赤裸的身体中,在建筑物林立的现代城市中进行全面的轰炸,在广阔的范围内采取化学战事,为广岛的ET创造人间的地狱。这最后的历史事件并不是有目的的残暴行动,故意侵犯婴孩,它只是「誓言」对抗日本国民整个行动的一部分。在另一个场合,以赛亚指责耶路撒冷中生活安定的市民,他们的手满布着血(赛一15)。他可能也会向我们说同样的话,我们从电视看见幼小ET瘦弱的身体,他们忍受着战争和饥饿之苦,但是我们没有行动。当我们研读这几节可怖的经文时,让我们记得这点。
我们在这里遇到的被掳者,当他们将琴挂在柳树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显示出有意识地憎恨巴比伦,当然更没有憎恨他们的婴孩。他们正在祈求,他们应该受到全面的战争,因为他们经常发动战争。这篇祈祷是残暴的,但是他们正是按着一种道德定律而行事,在那个日子,这条定律并不是不文明的,这定律就是「以眼还眼」(出廿一24)。我们可否向一整条乡村的人投掷汽油弹的说同样的话呢?这岂不是重演拉麦严重的罪行(创四23-24)──「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创四用它图画的神学言语向我们显示这个事实:当人被赶出伊甸园后,人寻求权力的自私欲望不断扩大,好象雪球一样,直至它得到像拉麦的例子一样的最终之言。当摩西将这种欲望限制于「以眼还眼」为止的时候,他给予世界一个伟大的理想,这个理想实在仍未达到,甚至没有人尝试去实行出来。彼得问耶稣,他应该吩咐火从天降下,焚烧他传统上的敌人。但是耶稣的精神完全不同。祂代表着一种新的本性,一种新的亚当。祂直接引用了拉麦的例子,并且转变了对于异教徒的傲气,指出要饶恕敌人七十个七次(太十八21-22)。我们与诗一百卅十七篇中的以色列完全一样,被他的标准所谴责。
最后,我们注意到,上帝看来在处理个人的事之前,先处理列国的事、人民的事和城市的事。这与那些现代的基督徒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在基督里救恩的意思,是使个人免除于对一整个城市或国家的刑罚,他们期望「我的」个人灵魂可以从邪恶的世界中得到拯救,让大批的婴孩沉沦或是浸在这里。耶稣为全个耶路撒冷城而哀哭,审判将要临到这城,临到婴孩和所有的人。以赛亚曾说出上帝咒诅的审判要临到巴比伦──上帝的敌对者──包括婴孩和所有的人,而这篇诗篇重复着这咒诅。以东曾呼喊,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包括婴孩和所有的人。在另一方面,上帝祂自己是这座圣城的根基,祂将祂的救恩给予这城,给予这个国家和全世界──包括婴孩和所有的人。
诗篇第一百卅八篇
诗 138:1〔大卫的诗。〕我要一心称谢你,在诸神面前歌颂你。
诗 138:2我要向你的圣殿下拜,为你的慈爱和诚实称赞你的名;因你使你的话显为大,过于你所应许的〔或译:超乎你的名声〕。
诗 138:3我呼求的日子,你就应允我,鼓励我,使我心里有能力。
诗 138:4耶和华啊,地上的君王都要称谢你,因他们听见了你口中的言语。
诗 138:5他们要歌颂耶和华的作为,因耶和华大有荣耀。
诗 138:6耶和华虽高,仍看顾低微的人;他却从远处看出骄傲的人。
诗 138:7我虽行在患难中,你必将我救活;我的仇敌发怒,你必伸手抵挡他们;你的右手也必救我。
诗 138:8耶和华必成全关乎我的事;耶和华啊,你的慈爱永远长存!求你不要离弃你手所造的。
耶和华在我身上工作(一三八1-8)
第一至三节。在巴比伦城,有一条宽阔的大道,贯穿城的中央。在这条大道的一端,屹立着一座供奉彼勒神(旧约圣经通常称他为巴力神)的殿,而另一端则有尼波神的殿。在每年一次盛大的仪式中,巴比伦人会将这些神灵的位置转换。他们将庞大的像载在马车上,然后颠簸不停地在那砌上圆石的大街上运送它们,直到放在新的位置上。那位我们称他为第二以赛亚的,他在被掳的人中,在那天,他也会得到一天的假期。他必定是站在路旁,看着这个行列,听着与他一同被掳的人说一些骯脏的议论。
「彼勒的膝盖坍塌了!」「看,尼波倒下了!」「他们实在已将雕刻的偶像载上由公牛拉的木头车了!」「你的货物多重啊!」「他们只是载运笨重疲乏的野兽!」「看,那些人跌倒了;它们的膝盖坍塌了。」「他们不能挽救他们的货物!」「这些神灵自己也被掳去!」(赛四十六1-2的意译)。
但是,现在这些被掳者已归回耶路撒冷,新的圣殿已建成和使用了。自然地,这位诗人要一心(那即是用我的思想和智能)称谢上帝,因祂是那位自有永有的上帝,祂并不像那些镀了金的巴比伦神灵。他们甚至不能拯救自己,免至从马车上跌下来!所以,他称谢上帝,因祂启示了祂自己(名称),就是慈爱和信实的上帝。他说:事实上,你显示你自己的慈爱,比我们所知道的还多(参看标准修订本,2节下半节注脚,和比较弗三20)。与彼勒和尼波不同,他们只能从运货车上跌下来,上帝却用行动启示自己,带领祂的子民(赛四十六3-4),拯救他们;而彼勒则不能拯救巴比伦人。祂已经用说话来启示祂自己。(这位诗人对上帝说)我单独地向你这样说,我现在正经历着你对我的hesed,这样的结果是因你在我心中赐下新的力量,使我能爱其它的人。
第四至六节。他继续说:这个日子将要来临,在那时,耶和华啊,地上的君王都要称谢你,他们会放弃敬拜彼勒和尼波、丢斯和密忴瓦(智能女神)、丘比特和他们的幸运星,他们会视这些只是迷信无意思的事情,因他们将会听见了你口中的言语。发生这种情况,当然只是因为上帝的子民记得他们被拣选的原因。上帝没有拯救他们离开这个邪恶的世界。祂拣选了他们,使他们成为上帝向世界的宣道者,成为照亮外邦人的光,向外邦人显明上帝放在他们心中的爱。他们将要告诉列国,上帝是怎样的上帝:耶和华虽高,因祂是那位创造万有的超越的上帝,然而祂仍看顾低微的人,就是世上简单的民众,祂下来,与他们分享他们的生活。上帝拣选以色列,靠着祂的力量,以色列要做的事情,就是与无权势的人认同。同时,祂看出骄傲的人,那即是说,祂直接看到他们的内心和思想,那些人轻视「社会中最低层的人」,并且尝试用贫穷人的生命来「捉弄上帝」。
第七至八节,我的宣言。第七节是一句真实的圣经信仰的宣言。它回应了赛四十三章一至四节的内容,可能这位诗人在被掳的时候听过第二以赛亚讲道。然而,在第八节,他作出另一句非常基本的认信:耶和华必成全关乎我的事。他的意思是这样:虽然他是立约群体中一位贫穷和简单的成员──我们知道他强调这点,因为他继续用hesed这个立约的用语──然而,上帝对他个人有一个计画。这个计画现已确实在进行当中。由于他谦卑地接纳上帝的说话指引他的生活(正如诗一一九详细解释的),他发现他的生命有了意义和目的。这目的的意识将会继续下去,从现在「直至」永恒(不只是标准修订本所说的永远长存)。所以,他用这句个人对上帝的伟大的呼喊来总结:「你已在我身上开始了你伟大的工作──所以,求你不要离弃你手所造的。我知道,毫无疑问,我将会遇到死亡的事情,但这对我并没有任何分别。请继续用你的慈爱加在我身上,也透过我彰显你的慈爱,直到永恒。」
诗篇第一百卅九篇
诗 139:1〔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
诗 139:2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诗 139:3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诗 139:4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
诗 139:5你在我前后环绕我,按手在我身上。
诗 139:6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
诗 139:7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
诗 139:8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
诗 139:9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
诗 139:10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诗 139:11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
诗 139:12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
诗 139:13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诗 139:14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诗 139:15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
诗 139:16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译:我被造的肢体尚未有其一〕,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
诗 139:17 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
诗 139:18我若数点,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时候,仍和你同在。
诗 139:19 神啊,你必要杀戮恶人;所以,你们好流人血的,离开我去吧!
诗 139:20因为他们说恶言顶撞你;你的仇敌也妄称你的名。
诗 139:21耶和华啊,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攻击你的,我岂不憎嫌他们吗?
诗 139:22我切切地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
诗 139:23 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
诗 139:24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非说话可以形容的上帝(一三九1-6)
随着这篇诗篇,我们正进入人类经验中最深入的层面。无论它是出自一位男士或女士的手笔,他知道上帝是拯救的上帝,因为祂刚从被掳的地方带领祂的子民回家,并且在锡安重建家园。事实上,这篇诗篇的希伯来文满有亚兰文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来自巴比伦的语言的。这样,对于他或是她作为一个个人来说,上帝拯救的爱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上帝是一位常有行动的上帝。这位诗人说:你已经鉴察我;或者更清楚地说,「你已深入我里面」。今日我们称我们的「深处」为潜意识。我们的诗人也认识到,人类的里面是何等的深!假若我们认为生活在主前五百年的人并不知道任何有关心理学的事,我们真是幼稚了。当然他们不会知道心理学的术语!他继续说:祂认识我。当然,上帝知道他是谁。但是这个动词所指的并不是这点。它常被用在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上。它指一种类似丈夫与妻子之间彼此完全认识的那种情况。这种知识使我们在上帝的眼中完全赤祼,因此我们不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不再盼望和不能再说:「我是我命运的主人,我灵魂的指挥」。这种认知提醒我们,假若有一个人说「我不相信上帝」,我们尝试向他谈论有关上帝的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帮助他寻找信仰):「这并不是首要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上帝相信你。」因为上帝是这样的上帝,祂有真实的「位格」,人可以认识祂。
在维多利亚的时代,在一些ET的睡房墙壁上,有一幅用相架镶好的图画,画了一个大眼睛,大得足以吓死敏感的小孩,因为在这幅相架的下面有这些文字:「你的上主看见你」(来自创十六13钦定译本)。今天,一位无情的父亲或是母亲可能会在墙壁上挂上一幅「全能」的资料库,取代这只大眼睛。但是当我们继续阅读这篇有力的诗篇,我们发现那对全能的眼睛不会在人类中产生恐惧,更不会在幼小的ET中制造恐惧。反之,它创造了爱的泉源,是超越人类思想所能想象的。
这位诗人继续说:早上我起床的时候,晚上我睡觉的时候──一切都是亲密、私人的事情──你都「知道」。我所思想的,在未进入我脑海的许多个世纪前,你已知道了。你使我所有的行动,好象放在筛里筛过一样,为要找出这些行动的每一个细节,就如:什么原因驱使我有这些行动呢?它们在我和他人身上产生什么效果呢?事实上,每一项可以想象得到的,你都知道(3节)。换句话说,上帝在祂寻找真实的「我」的行动中,就好象筛一箩小麦,为要寻找一口钉子一样。
对于我来说,直至我说话的时候,我仍不知道我要说什么。但是在我开口以前,你知道我要说什么。你知道我说话的每一个细节:它们表面的声音,它们真实的意思,它们对我的生活态度、信仰、甚或没有信仰的关系。耶和华啊,在空间上,你在我的前面,也在我的后面;正如在时间上,你也在我的前面和后面。我经过这个时刻,我能够回顾过去。我不能叫时间倒流来逃避你,我也不能超越时间去到不可思议的未来。但是你除了在我的「前」和「后」外,在这时候,你的手按在我头上祝福我(5节)。我发现我被你所围住,被你的爱所围住。然后,第六节给我们一句呼喊,它不是由于恐惧和可怕,而是因为看见了这位奇异的上帝的奥秘,因而发出敬畏的呼喊。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新词语来描述知识。明显地,这是从巴比伦的语言中取来的一个词语,因为这位可怜的人极度渴望用一些常人的语言来指出被称为奇迹的事。正如一位现代的解经家所说:「这是一个曾包括了理智探索和超越了理智探索的事实,因为它要用整个的人性来投入上帝的同在之中」。他每一天在学习他为了他和他的同胞而对上帝完全的委身,到底有什么更多的意义?
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一三九7-12)
我们不应宣讲圣经没有宣讲的事情。人类大多数的宗教都假设上帝是无所不在和同时是全知的。这是古代希腊人和印度的吠陀经的思想。但是这种信仰只是接近泛神论的思想,泛神论认为上帝与祂自己的创造物差不多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上帝所创造的我,是祂创造的一部分,因此,明显地也可以在我里面找得到上帝。或者,正如一位东方的印度教师向我所说的,我们每一个人实在就是上帝自己。
但是,在我们这位诗人的信仰宣言中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在世界其它宗教中找到的。就是上帝保持着祂的位格,与受造物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祂能够选择在任何地方出现中看到,所以祂可以在任何一处地方与我同在,虽然我的选择是愚昧的。跟着,这个事实在我里面生出我个人对上帝的意识,因此,我能向祂说「你」,而不曾想到会向祂说「它」。好象汤甫逊(Francis Thompson)的诗天堂猎犬一样,诗人这样说:「我日以继夜地逃跑,年复一年地逃跑。」我们可以补充说,又好象奋锐党的犹大所说:「我逃到地狱的路上。」旧约圣经中有少数的经文说到上帝的力量延伸到阴间,第八节是其中的一节。无论如何,基督教教会常常意识到上帝就是这样的上帝,虽然教会与东方的宗教曾有接触,但是她并没有忘记在她的信经中说:「祂降在阴间」。
假若我尝试去躲避你的灵,我便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盼望逃避圣灵的带领的人。假若我躲避你的同在,我就是转背不对上帝的面(这是「同在」的意思)。因此,我绝对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避祂。我若升到天上(或许,它的意思是攀登哲学的高峰,寻找个人的满足感,好象「上达云霄」一样。或者,好象希腊人,相信命运是一种超越众神之上的力量)……,我若在阴间下榻,(或许它的意思是「假若我容让自己沉迷于饮酒、吸毒和性等使人消沉的深渊,或是假若我选择一种虚无主义的世俗哲学,这种哲学使任何较高等的意识形态都不能在我脑海中找到空间)……事实上,我们可以继续下去。但是为什么我要躲避这位慈爱和光明的上帝呢?我现在已向自己证明,假若上帝愿意的话,祂可以降至阴间,因为我所经历的被掳的生活,无疑就是世上的地狱,但是我在那处找到上帝。
甚至在海极,在当时无人知道的地方,远至中国、日本和太平洋群岛,在那处,你的右手「仍会紧抱着我」。甚至在黑暗的地方(在圣经中,黑暗可以用作邪恶的象征),在那处,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与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这样的事怎能发生呢?答案当然是这样:上帝就是光,在祂里面毫无黑暗(参看约壹一5)。那即是说,上帝可以使邪恶成为祂的工具,甚至在混沌中生出良善来。因此,曾在巴比伦尝过生命中所有地狱之苦的我,现在完全地相信,上帝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我自己个人的地狱,并将我引领出来,带我进入祂奇异的光明\cs8中。
何等奇妙的我!(一三九13-18)
一位有思想的科学家,当他发现一粒新星的时候,他会发出赞美的声音。一位医学研究员,当他发现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控制或治疗癌症时,他也会如此赞美。当我阅读这篇诗篇时,我认识到我脑中神秘和繁杂的组织,正在为我所需要的思想来工作,我也会这样赞美。这位诗人同样因着他身体内的肝脏、肾脏、血的流动和其余的事物而感到惊讶。当他仍在他母亲的胎腹中的时候,上帝已将这一切造出来了,这一切已被上帝看见,而不被人看见。单独是这个事实已足够使人类,古时的和现代的人类,发出这样的话,你的作为奇妙!
在地的深处被联络这句句子,可能使今日的读者感到困惑。但是,它指出了全部圣经都接纳的事实,人是属于地的,是从地而来的,即是说我们属于尘土,我们也会归回尘土。当上帝创造亚当(人),男人和女人的时候,按照创二章七节所找到的古代神学图画,祂用泥土,好象一位陶匠转动他的机器一样,建造出一个人体,只是将气吹入这个人的体内,他便成为「活的人」了。但是那位活人是属于地的,是来自地母的胎腹之中,而她自己则是在时间的胎腹中长出来的。我们要常常记得,诗词的意象,比起科学盼望能达到的真理,更加接近真理。所以,我们的诗人所用的句子是用动听的图画方式来宣告的,它要指出人不是上帝,他只是受造物的一部分。然而!每一片肌肉、每一个组织、每一条在他体内的血管、在他头骨内千亿个神经细胞、和它那些只须百万分之一秒便会有所行动的化学反应,这些一切奇妙的事情都已列在上帝面前的日程表、或是图表、或是绘图版上面,在其上,上帝已设计了创造我所需的不同部件。
在创一章一至三节,我发现上帝并没有从无(ex nihilo)创造任何事物来,包括我在内。那种特别的观念并不在圣经上找到的。上帝从混沌,或是混沌表面创造万物。所以在这里,祂是从未成形的体质中创造了我。用同一种说法,古兰经称胎儿生长的地方为「三重黑暗地」。所以,甚至是无关重要的「我」,也是全体受造物的一部分或一小群,但是上帝看着是好的,上帝永远不会停止工作,直至最后祂创造了新天新地──再一次,不是从无生有,而是从我们所知道这个不完全的世界创造出新天新地来。不完全是由于我们使它变得如此的。所以,这位诗人因上帝隐藏的活动而赞美祂,特别因他自己在胎腹中的被造而赞美祂。上帝创造的意念是非常众多的(17节)。今日的科学家也会谦卑地宣告,当我们更多知道这个神秘的宇宙和我们的人体,我们意识到有更多的事情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实上,当我们谈论一个扩展的宇宙时,我们真是只能这样说,上帝的创造是无止境的,会继续扩展,最低限度是按着人的智能所能跟随的速度向前迈进。
当我们用这些观念来谈论一个个人的时候,一位现代的哲学家这样说:「明显地,在我头骨内这电子的奇才远比我聪明。很多时候,是它教导我,而我不能教导它。但是,我仍然说,这是我的脑袋,其实它不是属于我的。因为我要用一小时来做的事,我的脑袋只用百万分之一秒。」
这位诗人回应这伟大的奥秘,是要得一种理智的满足,只是出于一种感激和信心──我睡醒的时候,那即是当我反复思想这些庞大的奥秘时,我仍和你同在(比较诗七十三23)。约雅敬尼安德(Joachim Neander)阅读了这篇诗篇,并且将这奥秘用我们现代的语言写成了他的一首伟大的诗歌:
上帝的仁爱永存,
祂的智能不可测度。
罪恶的事实(一三九19-24)
但是现在这位诗人感到震惊。当他从梦想中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在此时此地正面对着现实。而那个现实就是罪恶的事实,它破坏了上帝所创造的每一件事情。他呼喊说:「上帝啊!除掉它吧。」事实上,他这样说:「除掉那些将罪恶带来世界的人。」那即是说:「除掉世上所有的罪人」。「我恨恶他们,因为他们在你奇妙的创造物中从事破坏捣乱。」
他这样相信,罪人就是这样的人:(一)他们否认上帝创造行动的奥妙,说:「这只是一个自然的进程,这只是进化的结果」;(二)他们破坏上帝的创造和阻碍祂创造的活动;(三)尤其是他们破坏人类社会生活的和谐,因为上帝对人类的计画,是要他们在和谐与和平之中生活在一起。所以,因为上帝的缘故,这位诗人恨恶他们,切切地恨恶他们。当然,这是因为他一直在默想上帝为这宇宙所定的完美的计画,这计画可以在上帝为每一个仍未出生的婴孩所定的完美计画中看得到。请注意,他并不是说:「耶和华啊,让我来消灭他们。」反之,他将审判他们的事情完全交给公义的上帝。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尚有很多事情需要了解的。第二十节结束时所用「邪恶」(和合本译作「仇敌」)的意思,比起罪恶这个观念还重。希伯来文是shau,它所指的,并不是触犯了道德规定,而是要人在生活的背后产生完全的空虚失落、孤单、无意义、麻木、无目的、无果效、贫瘠。中世纪的教会称这个事实为「麻痹」。敌对上帝创造性和牺牲的爱,无可避免就是战争。一些人实在将自己出卖了,那虚无的光景是非常邪恶的。所以,一个有信仰的人必定会与我们的诗人一同说出这句说话:耶和华啊,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
但是,突然他记起,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罪人,他也是其中一个。他一直在说有关他人的事,他在震惊和可怕中记起了他也在上帝的审判之下。然而,这是因为他对上帝的热心,使他发出这些激烈的说话。因此,他现在谦卑地求上帝鉴察我。我们在第一节曾经看过,那正是上帝曾做的事情,「深入我里面」,那即是深入我的污秽、自我的潜意识之中。但是这里与第一节在进路上有一点不同。现在,他不是称上帝为雅巍(Yahweh),立约的上帝;他称祂为El,全能的上帝,万物的王和创造的主。可以说,他没有浪费时间,向上帝重复申诉现在上帝已向他启示的有关他的罪性和他的自我中心;反之,他直接进入正题,向上帝祈求赦免。所以,在结束他所写的诗的时候,好象他开始时一样,总结了那奇妙的充满感情的神学思想。当我们所有的人向上帝寻求一些积极的事情时,他都可以得此回应: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或许,在现在的上下文来说,标准修订本的注脚的翻译给予我们另一个请求;引导我走那古旧的道路,那条道路是上帝在古时藉着摩西向以色列所启示的,是记载在古老的妥拉(Torah)中,为「我」而叙述和保留的道路(比较耶六16)。
这条古老的道路当然仍然是唯一的道路,因为上帝没有改变。这是基督在后来的世代向人所指出的道路:「我是道路」。当然,基督现在是道路,在摩西的日子,祂也是那道路。
诗篇第一百四十篇
诗 140:1〔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耶和华啊,求你拯救我脱离凶恶的人,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
诗 140:2他们心中图谋奸恶,常常聚集要争战。
诗 140:3他们使舌头尖利如蛇,嘴里有虺蛇的毒气。〔细拉〕
诗 140:4耶和华啊,求你拯救我脱离恶人的手,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他们图谋推我跌倒。
诗 140:5骄傲人为我暗设网罗和绳索;他们在路旁铺下网,设下圈套。〔细拉〕
诗 140:6我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 神。耶和华啊,求你留心听我恳求的声音!
诗 140:7主─耶和华、我救恩的力量啊,在争战的日子,你遮蔽了我的头。
诗 140:8耶和华啊,求你不要遂恶人的心愿;不要成就他们的计谋,恐怕他们自高。〔细拉〕
诗 140:9至于那些昂首围困我的人,愿他们嘴唇的奸恶陷害〔原文是遮蔽〕自己!
诗 140:10愿火炭落在他们身上!愿他们被丢在火中,抛在深坑里,不能再起来。
诗 140:11说恶言的人在地上必坚立不住;祸患必猎取强暴的人,将他打倒。
诗 140:12我知道耶和华必为困苦人伸,必为穷乏人辨屈。
诗 140:13义人必要称赞你的名;正直人必住在你面前。
面对强暴,上帝仍照顾我(一四○1-13)
第一至五节。这篇诗篇说出了诗一百卅九篇十至廿二节的作者勇敢地抑制要说的话。经过了一段长的时间,我们再一次有一篇诗篇,是按着大卫的诗歌而写的,因这里所记载的与大卫所经历的相同。甚至今日,我们的世代亦受到凶恶的人所折磨。在每一处,大多数的人都盼望和平的生活。我们都恨恶在黑夜中强暴的行为潜进我们的街道,或是绑架公众人物索取赎金的强暴行为。赫细黎(Aldous Huxley)曾这样写下:「强暴使人变坏,和平使人变好。暴力常是为了怒恼、恨恶和恐惧而出现,或是与疯狂的恶意和故意的残暴在一起。」强暴的人,正如这位诗人在这里所指的一样,他们要与社会作战,不只是坦克车和枪炮的战争,而是与家庭为敌,甚至与老人弱者为敌,或者,在强奸的例子中,是与无助的女性为敌。第三节暗指伊甸园中蛇的狡猾,它称和平和慈爱的上帝为说谎者。然而,夏娃并不留意到它用这方式所说的话的重要意义。蛇有一条分叉的舌头,它是「两舌的」,如在人类中这样态度被称为「双面」人。蛇可以用它的舌头向它的猎物注射毒液。举例来说,那就是强奸的行为基本可怖之处。它毒害人的心灵和身体。然而,好象夏娃一样,今日有无数的人看来并没有留意到强暴行为是十分可恨的。
骄傲是自我主义的罪外在的横行表现,所以它也是一种自我的敬拜。因此,它是违反了第一诫。我们的诗人说,结果是强暴的人不把我当一个人看待,他们只是将我当作一只野生羚羊,无情地将我猎取(5节)。
第六至十一节。他宣告说,耶和华啊,让邪恶猎取他们,好象他们猎取我一样。因此,我们的诗人求上帝为他设立选举投票箱,而不是武力,好象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所有的。你是我的上帝,「所以,请为我完成我想你做的事情!」在这个向上帝的命令中,可以发现到一种颇为现代的语调,因为今日有不少人认为上帝是天空上的能力,人只有在危急的时候才转向祂。
第八至九节的希伯来文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损害,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很容易掌握到讨论的基本中心。这是向上帝的一项申诉,祈求上帝粉碎一切发生在诗人身上的强暴事情。除此以外,他认为诽谤的罪是一项十分流行的强暴行为。诽谤是一种强暴的方式,好象现代人热切地要「揭穿」公众人物的秘密一样。这是一项用舌头或是笔所做成的强暴,而不是由拳头所做的,所以,即使身体孱弱的人,事实上,甚至卧病在床的人,也可以做这样的事。
祸患必猎取强暴的人,将他打倒,这句子非常有趣,因为这位诗人表示,他相信他毋须祈求上帝为他的缘故攻击强暴。上帝所要做的一切事情,就是容让邪恶发展下去,临到强暴的人身上。
第十二至十三节,然而上帝看顾。我知道……。正如我们在其它诗篇看到的一样,在这里是一种说话的形式,用作对信仰的宣告。所以,他是说:我知道耶和华看顾受强暴和诽谤所害的人。我们应该记得这篇诗篇是为所有世代的人而写的,所以,现在它也包括「我」在内了!跟着是一句强烈的呼喊:义人是上帝立约子民的成员,必会常常称赞上帝的属性(祂并不像以色列人现在所知道的希腊神灵,他们常常打雷!),因此,正直的人会继续住在你面前。无论什么事情临到,诽谤也好,受强暴侵害也好,在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对于住在你面前的人都是没有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