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3: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传 3:2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传 3:3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传 3:4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传 3:5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传 3:6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传 3:7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传 3:8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传 3:9 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甚么益处呢?
传 3:10 我见 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
传 3: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原文是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传 3:12 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
传 3:13 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 神的恩赐。
传 3:14 我知道 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 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传 3:15 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 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或译:并且 神再寻回已过的事〕。
传 3:16 我又见日光之下,在审判之处有奸恶,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
传 3:17 我心里说, 神必审判义人和恶人;因为在那里,各样事务,一切工作,都有定时。
传 3:18 我心里说,这乃为世人的缘故,是 神要试验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像兽一样。
传 3:19 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
传 3:20 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
传 3:21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传 3:22 故此,我见人莫强如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因为这是他的分。他身后的事谁能使他回来得见呢?
富丽而又令人迷惘的人生织锦(三1-15)
许多人如传道书这段经文所指的情形,尤其是一至八节。请费一点工夫,把这一段经文朗诵出来。你会发现自己被它迷住了。它的语法带令人迷的韵律,它所引述的经验又是那样平衡成对比,差不多配合得天衣无缝。它是一段不拘任何时令任何心境都适合阅读的经文:从设法与瞬即破裂的婚姻达成协议的青年,以至热情洋溢的少女。在她看来,成功是与爱情手并行的。从丧失终身良伴而暗自饮泣的妇人,以至欢乐迎接头胎婴儿诞生的母亲,都十分适合阅读。『(因为)凡事都有定期,……都有定时』(第1节)。在这里样样都有:人生──像万事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有些事不请自来,非我们能控制(例如生死,战争和平),有些时刻则我们能选择,像缄默的时刻,这时任何言语都会引起冲突而且对人无益,有些时刻我们则又必须开口,由于缄默只会引致忿怒,被人视为自。人存活,往往面对无可避免的变化,并得适应它种种繁复的变化。
当我们注视人生时,仿佛在凝视一张大织锦画,用许多混杂、对比鲜明的彩色线条精巧编织而成的。每一条线,每一种颜色似乎都配合在它适当的位置上。我们注视它,认为应当能在其中看出一个有意义的图案,它的整体必定表达某种有意义的信息。然而确实是这样吗?Koheleth说,不;如果有,毫无疑问极可能有一种神圣的目的贯穿其中,上帝却已决定不把那目的告诉我们,我们也无法把它查出来。
让我们更加仔细看十一节,尤其是『(祂)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的那个希伯来字olam,简直不会指无时间性的属灵世界,我们经常想到与我们转瞬即逝的官感世界和时间相对的那个世界。倘若是那样的话,那么Koheleth便会对我们说,当我们营营役役,则需要停一停,从永生的亮光中去看一切。我们那时可能看不见整幅图画──那是属于上帝的──但至少有助于使我们能从回顾中看看自己。无疑这是真实而又是极好的忠告。我们太容易狂乱地横冲直撞团团打转,从不停下来问问自己走向何方或为甚么这样。
然而那并不是Koheleth所说的。Olam这个字可能从意思是隐藏或遮蔽的动词来的;这种情形它就会给我们指明是指事情的『隐匿性。』科威对勒(Coverdale)把十一节译作『祂也把无知栽植在众人心中』,较晚近人建议我们应当把它译作『祂已将谜安置在他们心思中』。关于这种见解,Koheleth对我们说,人生听起来就像一系列、引用艾尔加(Elgar)交响乐名作的曲名来说的『谜语变奏曲』。另一方面,Olam,在旧约中通常只是指时间,就是溯自过去而延展至未来的不确定时间。因此新英文译本把它译作『而且祂已把对时间过去和将来的意识赐给人,然而……。』我认为,这就是Koheleth发现自己所处光景,而他在今日也有许多同伴。人生是令人迷的。不但奇在它不断改变的经验,而在我们又能回顾以往的岁月和历世历代,探索人类展开的朝圣行程,而且我们还能展望并推想主后二千年时人生可能像甚么。然而其中是否有任何终极目的,我们却说不出来。只有上帝(今天许多人会加上一句,如果有上帝)才知道。所以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生活,生活,把日复日地临到我们的生命充分活出来(12节;读参二24的注释──与人生达成协议\cs16{\LinkToBook:TopicID=111,Name=与人生达成协议(二24-26)})。
这段经文(14,15节)以Koheleth与那些想作更多要求的人争论的话作结。在十四节他想起申命记四章二节的话,在那里警告以色列人,他们必不可窜改上帝赐给他们的典章、律例:『所吩咐你们的话,你们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请比较申十二32)。在申命记这些话是要强调人必须完全毫无疑问顺服上帝那至高而且不改变的旨意。对Koheleth来说,那些话只是加深他忍受的意识。不错,无疑上帝总是暗中操纵的,但祂的目的是不可测度的,关于这一点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无法了解、无法改变的奥秘之前俯首。
Koheleth所受的教养乃是智慧传统的一部分,就是『敬畏主是知识的开端』(箴一7)。然而敬畏主的意义可以指许多不同的事情。它可以指热诚、乐于奉献的崇敬意识,或可指在一位你不明白祂意向的上帝面前有点不寒而栗恐惧害怕的意识。Koheleth更接近这后一意识,而且会有绝望的感觉,因他说,『上帝这样行,是要人在祂面前存敬畏的心』(14节)。与此同时我们能确知一件事;即人生不会改变(15节)。它在上帝支配之下,从前怎样,将来也继续怎样,我们无法改变它。
十五节那句费解的结语,大概在现代英文译本已正确地意译出来,它的译法是:『上帝使同样的事重新出现。』这里道出了实情。我们并不能控制临到我们的事情。临到别人身上的事情,可能同样临到我们身上;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发生何事,而是我们怎样加以处理。作为基督徒,就是叫我们要以未给予Koheleth的确信和喜乐,面对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由于在保罗铿锵之言中,我们知道没有甚么能使我们与祂的爱分离:『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而成为我们的』(罗八38-39现代英文译本的译法)。然而能这样说,便意味人生的织锦画不再是一个谜,不论多么富丽,但已编织成一个人的脸庞,在这脸庞上我们看见上帝对我们之爱的奥秘。
残酷的路蜿蜒至绝境(三16-四3)
你无法蒙蔽Koheleth。你到他那里去,用布朗宁(Browning)的诗中辟帕(Pippa)的话对他说:上帝在天上──世上一切就平安无事!他便会说,『别胡说』。他知道得太清楚,他当日的世界一切并非平安无事,与我们今日的世界并没有甚么不同。当我们放眼看看世界,在我们期望公正公平交易的地方,只发现不公正和腐败(16节)。当偌多西方富裕社会都堕入贫穷的陷阱中,拒绝给予人受教育的机会,人在寻找工作中受挫折,并意识到种族歧视的痛苦时,今日我们(译按:作者为英人)个人的生活亦受打击。个人生活是建立在那支配各国前途的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在挣扎中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可能被它无法控制的决议(降低油或可可或咖啡的价格)毁了。权力常常都操于压迫者的手中,不论他们承不承认是压迫者(四1-2)。有伤亡者死时逐一得到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一人的安慰,却有为数甚众成千上万的人死时无一人安慰他们。
那么关于人的生命我们要说甚么呢?Koheleth在十七、十八节开始答复这个问题,但那些话却难以了解,因十八节的经文有些地方非常模糊不清。虽然其他的解释都有可能,我认为现代英文译本把十七节放在引号中是正确的。Koheleth说,我十分清楚众人所说的──上帝会在祂自己所定的适当时候审判人──但那样又怎么样呢?现在一切似乎都很清楚,就是上帝以痛苦经验教训我们,叫我们弄清楚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只不过是『畜牲』,并不强过任何别的兽类。他在这里不是讲到人的行为,虽然有时我们想到人对人的残暴无人性的行为、和我们可能堕落到的深度,称人为『裸体猿』(The naked Ape),似乎是对猿类的侮辱。不,Koheleth所讲论的是我们与世上所有其他受造物都有份的唯一一件事──必死的事实。正如新英文译本把十九节上半节简洁地译出的:『人是命运受造物,野兽也是命运受造物,有一个灾祸在等候他们:死亡都同样临到他们。』Koheleth在这里是描绘我们在创世记二章七节所见创造故事中那幅人的图画:人像其他所有受造物一样,从上帝得到『生命的气息』,那生命的赐与,有一天是会被收回去的;人被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成』,在他背逆上帝之后,受的警告是:『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三19)。我们无论有甚么才能,我们无论有甚么成就,我们仍然是那首圣诗所说的:是『尘土脆弱的儿女,衰弱又脆弱。』
还有任何别的可以说吗?在我们里面有甚么,照你所愿的称它为灵或魂吧,死后残存下来,而且使我们与其他所有野兽都有分别吗?新约并不讲论这样的事情,但它确实给我们提供一位复活的主。Koheleth只能耸耸肩,说,『谁知道?』极可能在他当时有人推想有死后的生命,但是他无法确定──以色列传统的信仰便没有说──而且在哪里他也无法确定,他不会假装知道(请参二章十二节及以下各节的注释──香膏中的苍蝇{\LinkToBook:TopicID=110,Name=香膏中的苍蝇(二12-23)})。今生是你所知道的一切,而且他叫我们在生命还存留时善为利用(三22)。在他看来,人生是短暂而且残酷的。那么最好是死,因为至少死人已免受其他的痛苦;而最好是从未被生下来,这样便避免了我们在人生中无可避免的艰难命运(四2-3)。
这种注释差不多完全是心境和思想的问题。在别处Koheleth要力争活比死好,因为至少生命是真实的:『活的狗,』他说,『比死了的狮子更强』(九4)。但我们是受心情影响的受造物。有些日子我们感到沮丧灰心,生命似乎简直不值得活下去;而别的日子,其实并没有任何改变,我们以平静的确信和欢愉面对人生。非常微小的事物──一句令人难受或一句有益的话,一个打来的电话或一封我们没有接到的信──都能引发我们不同的心境。最好是知道在圣经这里有一位,祂进入我们不同的心境中,分担我们最漆黑的时刻,有时祂临格于我们所在之处,容我们把有时难以用言辞说明或与别人分享的,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