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作者:赞美之泉
2025-01-15  

 

经文:伯42:5

(约伯记42:5)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经上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许多人对神的了解仅停留在听闻和道听途说,却未曾亲身经历与验证。只有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才能从内心真正明白神。风闻和亲见之间的差距,正是认知深度的分界线。在信仰生活中,我们是否真的用心去见证和体验身边的一切,还是仅仅停留在听说之上呢?

第一,风闻的认知浅显而模糊

经上说:“愚昧人有智慧,眼目却望到地极。”风闻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听说而未见,犹如隔着迷雾看山,只能模糊地感知其轮廓,却无法了解其真貌。例如,有人听说某个地方风景优美,但未曾亲自去过,难以真正领略其中的美。风闻之下的认知,常常容易导致误解和偏见。

经上又说:“愚妄人张扬自己的愚昧,智慧人却静默不言。”听闻而未亲历的人,往往轻易下结论,而真正的智慧人,则懂得深入探究真相。

第二,亲眼见过才是真正的明白

经上说:“智慧人为自己积存知识,愚昧人的口速致败坏。”亲眼见过和亲身经历,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例如,一个孩子听老师讲解关于海洋的知识,但直到他站在海边,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才真正理解书本中的描述。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能让人脱离对事物的表面认知,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

经上还说:“智慧为人生命的泉源。”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汲取真正的智慧,让生命更加丰盈。

第三,风闻容易导致错失真相

经上说:“愚昧人因自己的过失抱怨。”仅凭风闻常常让人误判真相,甚至错失重要的机会。例如,有人听说一位邻居为人冷漠,便对其心存偏见,但实际上那位邻居却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如果不亲自接触和了解,就容易被道听途说的片面信息迷惑,甚至因此失去建立美好关系的机会。

经上又说:“怜悯人的,必得怜悯。”亲自接触和用心观察,才能看到他人真实的一面,而不是停留在风闻的表象上。

第四,亲身经历能带来深刻的体验

经上说:“智慧人的道是正直的,愚昧人的行径使人偏离。”亲身经历能让人从表面进入内在,获得深刻的体验。例如,有人听说登山十分辛苦,但只有亲自登上高山,感受过一路的艰难和山顶的壮丽,才能真正体会到登山的意义。经历让人不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还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

真实的经历能让人心灵平静,获得内在的成长与满足。

第五,风闻常让人停留在表面

经上说:“人心多有计谋,惟有神才能立定。”风闻的认知常常带有偏见和局限,让人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例如,有人听说创业很容易成功,但未曾见过创业者的艰辛与努力,仅凭表面印象就贸然行动,结果往往失败。风闻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认知,无法指导人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经上还说:“言语适合,是何等美好。”正确的认知,来源于真实的经历,而不是浮于表面的风闻与道听途说。

第六,亲眼所见能纠正偏见

经上说:“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风闻容易让人形成偏见,而亲眼所见能让人看清真相。例如,有人听说某种职业没有前途,但亲自接触后才发现,许多人通过努力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成就。偏见源于不了解,而真正的了解则能消除误解,让人获得新的认知。

经上又说:“智慧人的口散发知识。”通过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避免因偏见而错失良机。

第七,亲眼所见能带来真实的感动

经上说:“智慧人的舌是医人的良药。”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往往能带来真正的感动。例如,有人听说某个地方的日出很美,但直到亲自站在山顶,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才感受到那种震撼的美。真实的感动,往往来自用心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而非风闻的描述。

经上还说:“口吐真言的,显明公义。”真实的认知和感动,往往能让人更加接近真相,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力量。

第八,经历让人更加谦逊

经上说:“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亲身经历能让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变得更加谦逊。例如,有人听说某项技能很简单,但亲自尝试后才发现其中的难度。经历让人明白,许多事情并不像听闻中那样简单,也让人更加尊重他人的努力与付出。

经上又说:“智慧人的心居于右,愚昧人的心居于左。”经历让人更加理性与谦和,不再轻易评判他人或事物。

风闻与亲见的差距,正是认知深浅的分界线。愿我们追求真实的体验和深入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风闻之上,而是用亲眼所见与亲身经历,去发现信仰生活的真谛,感悟生命的美好。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