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教会的特色
经文:徒2:41-47
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众人都惧怕。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神迹。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 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教会”两字在《使徒行传》中首先出现虽然是在五章十一节,但一般公认,五旬节圣灵降临之日,有形教会就产生了。这第一间教会的生活情形,为二千年来的各教会作了楷模。今日我们的教会寻求复兴,盼望像初期教会那样兴旺,就让我们回到圣经,看看当时教会的特色,好让我们效法并努力行在其间。以题“初期教会的特色”来思想这一段经文。
一、是一个学习的教会 42
路加说圣灵与教会同在,他描述的第一种情形就是:“他们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这说明这些刚信主的人并不是在享受一种神秘的经验,以致他们鄙视自己的头脑或是忽视神学。他们乃是认真的学习使徒的教训,要知最初教会的圣经就是我们现今的旧约,并没有新约,故使徒的教训有很高的权威。因为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就是使徒(林前12:28),而使徒所讲的道,写的书信,就是主的命令(林前14:37),教会也是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这个根基是指使徒所见证的真理与教训。而且福音的奥秘也藉着圣灵启示他的使徒和先知才显明出来(弗3:5)。所以使徒的教训必须虔信遵守。
此外,这些早期的门徒也没有认为,因为他们已经接受圣灵,因此他是他们惟一所需要的老师,可以不再倚靠其他人,相反的,他们坐在使徒的膝下,非常渴慕他们的教导,且持之以恒的学习。
同时,他们不只是学道,乃是行道。“遵守”一词显明了他们不仅赞同所学的,乃乐意活出主的道。
一个好的教会,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且行道的教会。如庇哩亚教会(徒17:11)。好的信徒也应是如此。
二、是一个敬拜的教会 42-43
1、彼此交接:“交接”原文(koinonia)有共享、相交之意。它表达了众人与神相交,也彼此相交。与神关系密切,与众信徒和谐相处。
2、掰饼:是记念主救赎的大爱。
3、祈祷:向父神禀告自己的状况、心态和需要等。
4、众人都惧怕:怕什么呢?彼得在上文并没有作出任何可怕或令人惊吓的事。这惧怕应指众信徒对神藉使徒们所显的大能神迹。因下句说“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神迹”。所以这“惧怕”包含了敬畏神及敬畏神所使用的人。这也就是初期教会能在迅速增长中,仍维持在圣灵管理下的属灵水准之原因。
一个好的教会,必须是基督掌权的教会,主在中间得着荣耀,并被高举。反思我们的教会,是否常成为某人“私企”“家天下”,让我们都晓得敬拜神,在教会中敬拜。
三、是一个共产的教会 44-45
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大概是指他们的地产及值钱的东西),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这几节经文令人不安,是否每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信徒都要跟随他们的榜样呢?让我们共思。
1、共产的原因:门徒采取这种生活方式主要是出于他们对基督再来的信仰,因为他们认定基督马上就要再来,他们在世上的生活是极短的,他们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将来。特别是那些在耶路撒冷守节的犹太人,听了福音,悔改信主就留下来,和当地的信徒一起来过教会生活。这许多人生活上的需要,也促使耶路撒冷本地的信徒卖了田产房屋,将银子交给使徒们。实际上并没有将所有的财产平均分配,只不过为照顾一些贫穷需要的信徒而“凡物公用”。到了使徒行传的后期,这种情形不再存在。保罗的书信上也没有鼓励信徒如此做。可以肯定这不是宇宙性的,也不是永远的。
2、共产的体现:这一切奉献都是出于信徒的甘心情愿,丝毫没有勉强,体现了他们的团契充满了爱。他们得蒙基督的大爱,又彼此相爱,彼此关怀。
3、共产的教训:是否我们也该如此?在教会的历史中确有此现象,如十六世纪推动彻底改变的重洗派,莫拉维亚的胡特尔弟兄会。但他们也承认凡物公用不是必须的,最具影响力的领袖门诺写道:“我们……从来没有教导或实施凡物公用的规定”。因耶稣或使徒从来没有规定所有的基督徒都不可以拥有私人财产。虽然这样,但是我们仍不应该逃避这些经文给我们的挑战。我们有千万个在穷困中的弟兄姊妹,对我们这些比较富裕的人来说,他们的存在其实是不断地提醒我们:被圣灵充满的信徒一部分的责任,是在耶稣的新群体中,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及除去他们的贫困。弗4:28,罗12:13。
一个好的教会,是让人看到基督的诫命——彼此相爱被切实遵行的教会。我们的教会是否如此,虽然不再共产,但这背后的互助互爱,仍然是我们所竭力行出的。但愿主怜悯!
四、是一个同心的教会 46
1、事奉同心
“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在此中没有说明是否在殿里祷告,但多半是向主祷告。因自古以来,犹太人以圣殿为祷告的殿(赛56:7,太21:13)。大卫王渴望能住在殿里,视为无上福分(诗23:6)。这正是当时信徒们事主的心态,羡慕能与神亲近,以事奉神为乐。大家的心都对准了神和神的家,所以能够天天同心,恒切祷告,与神与人都没有隔阂。
同时,也有可能他们在殿里传扬真道,这就更美。因他们真是“从头一天到如今,都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腓1:5)。
“且在家中掰饼”,这“掰饼”较偏重于用饭时的掰饼。当时众门徒思念主之热切,天天在晚餐用饭时,也掰饼记念主,是有可能的。
“殿里…家中…”,即崇拜礼仪正式和非正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并合,圣灵降临后,他们仍然在圣殿敬拜了一段日子。相信他们不再参与圣殿中的献祭仪式(因这已在基督一次献上中得以成就),但仍然参加圣殿的祈祷仪式。同时,他们以比较非正式、自发的、在家中举行的聚会(包括掰饼)去补足圣殿的礼仪。这让我们看到一个健全的现象:信徒参加地方教会中比较正式和庄重的崇拜,但同时也参加家庭聚会中比较非正式和充满生机的崇拜。
2、生活同心
“存着欢喜……的心用饭”,其中包括了变卖家业,让大家享用的人;也包括一贫如洗,分享别人所有的人。两下都存欢喜之心,表明没有人因自己献上一切让别人享用而心中不快,也没有人因要白白吃饭而看人脸色,勉强用饭。可见彼此坦诚、相亲之可贵。
“诚实的心用饭”,用饭何以诚心?这话可领会成他们不存装穷占便宜的心用饭,也没有表面亲热,暗地里却设计陷害弟兄。像耶稣论犹大时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13:18,诗41:9)真是一个肝胆相照、坦诚相爱,以及彼此之间在心灵上不用互相提防的群体。
3、天天同心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的……”,他们的同心不是一刻,乃是持久的。
一个好的教会,必须是同心合意的,因教会惟有同心合意才彰显是基督的身体——一个身体。腓立比教会从头一天建立就一直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这是否也是我们教会的特征。
五、是一个发展的教会 47
1、灵性的长进:“赞美神”。他们的灵性与神关系密切,在神家中满了喜乐与感恩。神配得赞美到永远。诗18:3,111:16
2、生活的美好:“得众人的喜爱”。他们的生活令世人羡慕喜爱,他们将基督的光显在人前,把生命之道表明出来。腓2:15-16
3、福音的传扬:“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他们用心地过学习、相交及敬畏的生活之同时,没有忘记为主作见证。
“主将得救的数目天天加给他们”,这句话我们可以学到三个重要的功课。
第一,这是主自己的工作,“主将……”。无疑,主是透过人去完成这工作的,藉着使徒的传讲,教会成员的见证,信徒相交生活所阐示的爱,以及他们的榜样。但是,成就这事的是他自己,因为他是教会的头,只有他有权柄将人引进他的群体,也只有他有权柄从他宝座将救恩赐下。所以我们要以谦卑、倚靠他的心去工作。
第二,耶稣在这里同时作两件事:他将得救的人……加给他们。主并没有把他们交给教会,却不拯救他们(起初的时候没有挂名的基督徒);也没有拯救他们,却不把他们加给教会(也没有孤单的基督徒)。得着救恩和成为教会的一员,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今天仍然是这样。
第三,天天加给他们。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他们每天都为主作见证。传福音的工作并不是一项偶然或间中举行的活动,乃应持续的运作。
一个好的教会,在世上就是一盏点着的明灯,荣神益人。一个好的信徒也是如此,是光是盐,将生命的道在这世上表明出来,让人归荣耀与神。
结语:当我们回顾这早期的教会——第一个被圣灵充满的群体时,我们明显的看见它所拥有的特色,跟教会中的各种关系有关。一是跟使徒有关:他们顺服使徒,非常渴望领受使徒的教训;二是跟彼此有关:他们在爱中相交,互相支持、关怀,充满爱心;三是跟神有关:他们敬拜神,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喜乐及虔诚的心敬拜主;四是跟世界有关:他们向世界作见证,持续不断的向人传福音。总而言之,初期的教会有圣经的教导、充满爱心的团契、活泼的敬拜,以及一种持续不断、向外伸展的福音工作。愿我们的教会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