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主颂——玛利亚的赞歌 经文:路1:46-56
作者:张军喜
2016-10-27  
 

经  文:路1:46-56
证道人:张军喜副牧师
整  理:朝阳堂编辑组  2015年12月6日白天讲章
  引言:
道成肉身,这是普世性的福音。所有的藩篱尽撤;耶稣带着怜悯与恩典降生尘世。要让那生活在悲苦的人发出赞美的声音。玛利亚的赞歌表达着基督徒对主尊崇称颂的心。一首尊主颂世代歌咏,见证着上帝对人伟大的成就和塑造。
  一、赞歌中的个人性成就(路1:46-49)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 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15年后,马斯洛在他去世前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 章《Z理论》(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来发展出来的需求理论,并增加了第六个需求层次,进而归纳为三个次理论,即「X理论」「Y理论」及「Z理论」,构成了一套体 系:然而从玛利亚的赞歌中可让我们得见其独有的人生成就。
  1、灵性上的信仰需求——尊主为大
  细读品味这首赞歌的优美和成就,在于一个人心灵的满足和喜乐。而这种超越环境而直达灵性中的愉悦感而是信仰所带来的伟大成就。因此,称之为灵性上的信仰需 求。历经人生则会五味杂陈,困苦、忧伤则是常有之事。压力、徘徊、纠结、恐惧常使人放弃不前。人生在“活着”一词中常需要勇气和力量。能否胜过苦境成为强 者,则需要战胜内心的恐惧和忧虑。能否成就人生和辉煌,则需要灵性在信仰中成长。
  当幸福与使命相遇,成就则是最好的结局。信仰对于玛利亚的成就在于她顺从上帝的使命,使之成为幸福的体现。我心尊主为大在信仰中展显了心灵的根基。这是一 切生活的动力来源,是人生成就辉煌的基础。在人生面对尴尬境遇和遭人蜚语的现实中,只有在救赎中才能得到喜乐的曙光。我的灵以我的救主为乐,表达了上帝对 人成就的喜乐。一个人灵性上的成就是人生、最深层、最根本、最核心的信仰需求。
  2、生活中的安全渴慕——卑微中的眷顾
  心灵的超越是生活获得安全感的保障,就心理而言安全感是人在苦境中最愿获得的礼物。生活的苦涩会人在不断的追问自我如何?无解谜题会使人在深层中迷失。卑 微的自己将使难以走过人生艰难岁月的障碍。然而,上帝在成就中给于了眷顾。恩典的途径使人在卑微中找到安慰,使人在恐惧中得到力量。
  生活的贫苦、现实的境况让发出赞歌之人明知了怜悯的大能,上帝顾念卑微之人的苦处。使他们在上帝的恩典中得享美福。基督徒或许会在生活中落入人生绝境。无 助者的哀嚎总是撕心裂肺,绝望者的呐喊也或是苍白。但耶和华的顾念却可振奋人心。神使万代传颂卑微之人的顺服。这世界本是多有患难,寻求安全的心处处可 见,从幼小到老年;从城市到乡间。自身、财富、家庭无一不在需求中得见安全恩典 。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 、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切的却在赞歌者的生活中以信仰的方式 表达了上帝眷顾中的安全。
  3、自身间的价值追寻——圣者的成就
  生活的中的幸福值源自人的价值感 ,价值观念的定义决定了一个人在成就的路上走得更远。人在自我的塑造中总在抱怨时代不公,社会不公。却未曾在自身中找到不快乐的根源。玛利亚的人生价值不 在于他的出身与技能。乃在于她对上帝使命的顺服。人生的成就或可通过努力而获得,但选择往往大过努力的写照再次表达了圣者的成就。上帝要让一个人蒙恩,就 没有人能阻拦。
  上帝成就了玛利亚,使她从卑微中高举。上帝不但拯救了她还让她做了耶稣肉身母亲。这样的人生价值是绝无仅有的。如此的幸福感在上帝的成就中方能体会。人在 成就价值的路上不靠人的腿快,也不因马的力大。而是靠是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一首个人成就的赞歌辉煌并未停止于此,接下来可见这赞歌的社会价值。
  二、赞歌里的社会性影响(路1:50-53)
  Stanley Jones said: 尊主颂是世上最富革命性的文献。
  1、道德上的素养提升——道德性革命
  上帝以他的大能驱散了心妄想的狂傲人,这在人类社会的演绎中无疑是一次道德的洗礼和提升。这样的诗句赞歌可算是人类道德上的一场革命。因为基督的福音是人 类骄傲的葬身之所。凡是跟随基督的人,他身上的最后一丝骄傲痕迹,亦会被撕去。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是从人性的本质中去除骄傲。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部法庭意识——良心。良知的法则是衡量一个人为人的是非标准。而良心的依本在于对信仰的渴慕。因而人性的道德革命应众人的内在开始。让厚 德成为载物的基石,让德高成为众盼的所归。人性道德的善恶取决于他内心的归属和所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向恶之力则是堕落的写照,人心对于法则的向往则是信仰 中对品格的提升。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 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 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道德在人性的建立中可以散发个人魅力,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 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也是道的体现,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 系。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
  2、社会性的结构变化——社会性革命
  信仰是了解社会的一种视角,以信仰对于社会的观察,则是对世界研究的方式。社会的主体存在是以人构成的客观存在。社会性通常和人是分不开的,其结构变化也 会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的公平、公义性架构则是因人而动的具体体现。在玛利亚的赞歌中上帝使有权能的失位,叫卑微的升高,这是社会性的革命。基督教的 信仰消弭了世俗的名位和威望。
  信仰与社会的关系历来都是密切却又存在张力的,社会化会影响人的选择,教给人规则,价值和观念。通过它们人得以控制自身,得以去理解这个世界。然而在尊主 颂的赞歌里,上帝却以结构性的改变让社会发生本质性的变革。上帝在他的恩典中打破社会的阶级理念。正如毛里提斯所说:不要看任何人为无价值,因为基督为他 而死。
  3、经济上的贫富革命——经济性革命
  尊主颂充满着上帝之爱,这份爱是满有能力的。基督教信仰不独在人心中掀起革命。在社会的经济体制中也显示出它独有的力量。上帝让饥饿得饱美食,使富足的空 手回去。这是一场经济性的革命。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 可以定义为在有限的边缘范围内,如何获得最大的利益的一种艺术。有经世济民的含义。
  人有着自身的消耗需求,物质资源因而得以认知与定义,而同时,货物有着其自身的界限与范围,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作用,这样的一种基于人体需求而存在的时效性 用途,在人的思维认知之下,而给予了它一种表面性的客观价值,从而在人的一定的思维下被普遍接受,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思维常识。人在追求更多物质需求间就 会不断在物化的心理作用下膨胀。因此导致资分配不公的经济现况。而上帝却在他的大能中改变这个结构性变化。这是一场让世人为之震撼的一刻。
  三、赞歌中的民族性塑造(路1:54-56)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习近平  据新华社电
  1、历史中的足迹追寻——帮助者
  犹太民族在圣经中被称之为上帝的选民,这是无比的荣耀。在这首赞歌中就民族性的课题上帝却以扶助者身份在历史的足迹中得见神的作为。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 列。以色列希伯来语的含义是“与神角力的人”,据犹太教圣经记载,是亚伯拉罕的孙子、犹太人的先祖雅各和上帝摔跤获得胜利后,得到的新名字,雅各生了十二 个支派。后来雅各带领他的子孙前往埃及生活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离开埃及以后,犹太人通过驱逐和消灭本地的民族,逐渐征服了迦南地。犹太人在多次对抗 来自邻国的入侵后决定建立自己的王国,首先是扫罗王,然后是大卫王朝。公元前十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之后分裂为南北两国,北方是由十个支派组成的以色列 王国,而南方是由大卫家族世袭的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和586年,这两个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征服和被巴比伦人灭亡,耶路撒冷遭到了严重破坏,大多数犹太 人被俘虏到两河流域地区,直到波斯帝国时期分批回归。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于前332年征服了以色列地区,亚历山大死后分裂为四个国家,以色列地区成为其 中的埃及和叙利亚角逐的战场(多利买王朝和西流基王朝)。为保留犹太文化和反对希腊文化的暴力入侵,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爆发了马加比革命,以色列地区受马加 比家族统治,直到前63年被罗马人占领。希律王朝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理政府。
  就以色列的民族成长和其个人经历都显明了上帝的帮助,上帝无时无地在关注和眷顾以色列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在历史的足迹中随可见上帝对犹太民族的关爱和怜悯。
  2、圣约里的怜悯纪念——守约者
  亚伯兰(亚伯拉罕)及其家族原居于苏美的吾珥(Ur或作乌尔于现今伊拉克南部Tell Muqqayyar)。父亲他拉来自于迦勒底人统治的吾珥察底斯,可能位于两河流域南部,但一些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权威人士认为吾珥察底斯在两河流域北部今日的南土耳其。
  亚伯兰全家迁徙到哈兰(在伯拉大河今幼发拉底河上游),其父他拉就死在哈兰。之后亚伯兰又和他的妻子撒莱、罗得(亚伯兰弟弟哈兰之子)、和跟随他的众人往 迦南地去。神要亚伯兰前往“我(神)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并承诺"必赐福给你(亚伯兰),叫你的名为大",使亚伯兰“成为大国”。亚伯兰便到迦南的示剑,并 在摩利橡树的地方受到神的启发。耶和华对亚伯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便在那里为神建了一座坛。从那里又迁到伯特利的东边的山,支搭帐 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又在那里建坛奉献给耶和华,求告耶和华的名。自此之后便渐渐迁往南地去(死海西南的尼革地)。
赞歌中追述亚伯拉罕多因其圣约的缘故,可见上帝是守约施慈爱的神。
  3、列祖间的承诺对话——信实者
  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始祖就是现代犹太人的祖先。旧约圣经中的历史 书记载了这个民族的起源和简要发展史。在长达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上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多次多方的模式与以犹太民族的先祖对话承诺使他们得以生存在上帝 所赐福之地。并使他们在上帝的恩典中得称为选民。
以色列民族先后经历了族长时期、摩西时期、士师时期、统一王国时期、分国时期、被掳时期、波斯时期、希腊时期、罗马时期。上帝在每一个时期的独特带领都为 这个民族成长和塑造指示着神对这个民族的眷顾和安排。以此显示着上帝是信实的神。这个民族的在信仰的指导下成就了璀璨的文明,辉煌的人生和民族。
  结语:
  一曲衷肠的颂赞;一首感人的赞歌,谱写着人生的成就、社会的变革,不有那民族塑造的辉煌里程。这是一切都是主对世人的怜爱,是世人对基督回应中的当唱的歌。让我们在盼望中等候,在经历中感恩,在恩典中述说,道成了肉身的尊主颂歌。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