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从怜悯开始
经文可8:1那时,又有许多人聚集,并没有什么吃的。耶稣叫门徒来,说,2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3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为其中有从远处来的。4门徒回答说,在这野地,从哪里能得饼,叫这些人吃饱呢?5耶稣问他们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七个。6他吩咐众人坐在地上,就拿着这七个饼,祝谢了,掰开递给门徒叫他们摆开,门徒就摆在众人面前。7又有几条小鱼。耶稣祝了福,就吩咐也摆在众人面前。8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这段经文的记载与五饼二鱼的神迹相似,但二者却是完全独立的事件。在这段经文中,耶稣一开始就清楚表达出为什么要做这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怜悯众人;因此,这个神迹的过程,把上帝的怜悯表达出来。所以当我们要谈怜悯时,就一定要谈到神,因为祂是一位怜悯的神,怜悯是从神来的。
一 认识怜悯的本质
1 怜悯是神的属性
申4:31「耶和华你神原是有怜悯的神,他总不撇下你,不灭绝你,也不忘记他起誓与你列祖所立的约。」圣经启示我们「怜悯」是神的属性,这里的“原是”表示在神里面“怜悯”是优先的。因此在雅各书说「怜悯向审判夸胜」,不是神不会审判,而是在神的属性里怜悯是优先的,祂不是一位轻易发怒、审判的神。
怜悯如何表达出来呢?神的怜悯在圣经中基本上有二种表达的层面,一是在我们的生活层面中神给我们的帮助、满足、及供应….等,正如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另一个是当人陷在罪恶里时,神的审判不是立刻执行,而是神屡次打消怒气,给人回头的机会,延缓祂的审判,那是怜悯。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是第一个层面的怜悯。
2 怜悯是人的责任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不只要人知道祂是怜悯人的,祂也要门徒效法祂的怜悯心肠。这群人来听耶稣讲道已经三天,因为没有吃的,耶稣就怜悯他们。如果耶稣要怜悯他们,他应当做什么?我想就是直接给他们吃饱,所以耶稣才行了四千人都得吃饱的神迹,如果是这样,这段经文是否可以从第一节直接跳到第六节,不需有中间这几节关于耶稣向门徒询问是否有饼的经文,对耶稣而言,他难道不能从旷野的石头变成饼给众人吃饱?难道他只能变水为酒,对耶稣而言当然可以,但他没有如此做,当他怜悯心肠发动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门徒叫来」。为什么?门徒不能给他们吃饱的,但耶稣为什么那样做?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我怜悯这众人…」,原来耶稣不单要喂饱众人,他还要门徒知道祂怜悯,其实他的心意是要门徒跟他一起进入对人的怜悯心肠。因此怜悯不只是神的属性,而是信耶稣的人应当效法的一件事。因为在雅2:13讲到:「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一个信耶稣的人,如果对神怜悯的心肠没有任何反应,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你会发现当你没有怜悯心时,神在你身上的怜悯也相对没有了。
二 了解怜悯的法则
1 怜悯是要看见别人的需要
怜悯不只是一种情绪,或者冲动,我们需透过深入的观察才能看见别人的需要。怜悯有情感层面,但也需要有理性的观察。见证,多年前,有一位在育幼院当义工的高中生,他对那些没有父母的孩子特别有负担,当时他只是一个高中生,没什么钱可以帮助他们,但他很愿意去关心他们。后来有一次听到一件事,才知道他已经没有去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每次去陪那些孩子玩,讲故事…等,他都是很开心的,直到有一天,他发现院长的女儿开着一部红色的宝马车来找她妈妈,他开始觉得不对。他开始想为什么院长常说没有钱,但女儿却好像很有钱。之后他发现一件事,育幼院拿到的捐款其实是足以使院内的HT吃、穿跟正常家庭的小孩一样的,但是如果院内真的这么做,使整个环境变好,你觉得还会有人想要捐款吗?因此他们必需把孩子装扮的很可怜,也因为这样,就算有钱也要说没有,甚至各界的善心捐款是否真的用在HT身上,而没有中饱私囊,也成了问题。因为人心的黑暗面,是如此的真实,所以怜悯不是光看人可怜就帮助,是需要思考所做的事是否真能帮助对方。耶稣对听道的群众不只是情感上的怜悯,他更是观察到他们已经三天没有东西吃,他更注意到有些人甚至是从远方来,要回到家还有一大段路…,在他仔细的观察后,他发出了怜悯的心肠,并不是“烂好人”的怜悯。
2 怜悯是要体会别人的需要
第三节讲到:「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你觉得这件事是耶稣想做的吗?不是的,这是门徒想做的。耶稣只是点出门徒心中的想法,他们认为耶稣传完神国的福音后,就可以让人回去了,他没有义务要让所有的人吃饱。但是当耶稣说:「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表示这位道成肉身的耶稣是能够体会人饥饿的感受,也能了解他们在路途中的困倦;他不只是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是完全能够体会人的感受的。所以我们在面对人的需要时,也不能只有判断没有感觉,但是我们好像常常就会在这二者中失去平衡。
三 实践怜悯的行动
1 看见自己的拥有
当耶稣讲完后,我想门徒一定明白耶稣的意思,但在第四节「门徒回答说:在这野地里,从哪里得饼,叫这些人吃饱呢?」当门徒讲这句话时,就像是眼睛往「野地」看去,但手却紧紧抓住口袋里仅剩的七个饼,门徒可能也不是小气,但现实状况就是只剩七个饼,就算给耶稣和12个门徒吃都还不够,更何况当时有四千人。怜悯不单是面对人的需要,也要看自己所有的。我们在面对人的需要时,常会先以制度面的角度看事情,例:政府该怎么做,教会能不能做,谁能不能做….等,我们知道要怜悯,也看到人的需要,但是我们会想那有谁可以帮忙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对方的问题呢?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就在表明我自己是没有办法的,我承认对方真的有需要,但有谁可以帮忙呢?门徒没有说耶稣讲得不对,也不否认众人都饿了,但是他们却说从哪里得饼呢?意思是当我们看到别人有需要时,我们需先看自己。但是常常当我们看自己时,就会看到“落差”,门徒看到有四千人饿肚子,但他们也很真实的看到自己的口袋只有七个饼。这个“落差”会容易让我们“不怜悯”,并非我们没有怜悯的感觉,只是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所以甘脆不要怜悯。门徒想七个饼若拿出来分给四千人,其实有吃等于没吃,所有的人都要饿肚子,但是如果留着,至少耶稣和门徒自己不会饿到….事实上不是这样的,面对自己的能力时,我们要看的是自己所有的,所能给的。当我们把自己所拥有给出去的时候。就会带出祝福。成就神迹。
2 相信耶稣的祝福
当门徒把七个饼拿出来后,耶稣就拿这七个饼祝谢,擘开,后来又有几条小鱼,结果众人都吃了,并且吃饱,收拾剩下的零碎的有七筐子。当这些门徒把这七个饼拿出来时,不管他们是否情愿,起码他们也效法耶稣的榜样,有“拿”的这个动作时,他们就实际参与在耶稣怜悯人的事奉行动中,不但如此,他们不只是「怜悯人的」,他们也被神所怜悯。因为他们自己也得吃饱了。他们拿出七个饼,后来却变成剩七筐。当我们在上帝的恩典中怜悯人时,我们跟神的管道就通了,我们服事人,是怜悯人的,而相对的我们也是一个被神怜悯的人。怜悯虽然不是义务跟责任,但这却是基督徒的生命中神很看重的一件事,因为神是一位怜悯的神。所以当他们愿意用一个怜悯的态度去服事人时,他们成为上帝服事的人。并且他们从有限的七个饼变成七筐饼,在那过程中,他们摆出有限的却开启了上帝的无限。有时候我们看见自己有限时,怜悯就出不来了,但是我们更要看见神的无限。
怜悯这二个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却是有所讲究的。当你怜悯人时,是需要思考判断对方真正的需要,不是自己的一股热心;你也需要看自己能摆上的有什么;更要看这位大施怜悯的神,祂会让你的有限变成无限,这整个过程就是神的怜悯,神的怜悯不只是祂自己,更可以扩张到效法祂的人身上,以至于成为众人的祝福。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