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重担,不再忧虑
作者:杨普凡
2025-02-25  

 

经文:太16:26;来12:1

我们是客旅,背负着重担与缠累。或是功名利禄的追逐,或是完美偏执的苛求。它们压在肩头,让我们生命的步履日渐沉重。正是这些重担,遮蔽了我们领受丰盛之爱的能力,使我们在无休止的追逐之中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来12:1)

一、重担从何而来

世俗将成功简化为物质的积累与地位的攀升。我们被教导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要超越他人,要成为佼佼者。正如雅各说:“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4-15 )这种世俗的追求乃罪的取向,使得无数人将自我与世俗成就绑定,渐渐迷失自我。

私欲的陷阱更是让人深陷其中。执着追求,不仅带来了心理问题,更让人失去了属灵生命享受喜乐的能力。

二、重担之下的生命光景

在重担之下,人的心理、灵命状况堪忧。焦虑、抑郁等问题困扰,不冷不热,许多人陷入了持续的灵命低谷。

团契生活糟糕,人际关系也变得脆弱。当我们被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时,往往难以顾及他人的感受,关系因此受损。我们变得“一点就着、患得患失”,在彼此交际之时失去了应有的宽容与温柔。

属灵能力在重担之下渐渐枯竭。当我们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应付各种重担时,就失去了感受生命与生活,凡事感恩,发现美好的能力。人生因此变得既无聊又乏味,失去了色彩。

三、卸下重担的智慧

学会交托是卸下重担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明白,生命的追求并非必要自己硬要把握,也无需掌握在“自我”的手中。透过交托与信靠,有意识地为自己“减负”,让生命重新归正。

我们既已被接纳,虽然有软弱,偶然被过犯所胜。我们当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能帮助我们卸下负担,认识真正的自己。

建立属灵的边界,学会拒绝罪恶。明确自己的异象,不被世俗缠累,这样才能真正掌放下重担,活在主前。

当我们卸下重担,才能感受生命的美好。我们放下的是缠累,不是放弃生命的追求。让我们卸下重担,给生命一个重生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生命的真谛,就藏在“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太16:26)这句话里。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