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福音到万邦 经文:约拿书1-4章
作者:郑慧
2016-10-27  

经文:约拿书1-4章

讲员:郑慧牧师

(第一部分)

简介: 1.文体

约拿书是十二小先知书的第五卷。这真是一卷奇特而又奇妙的书卷。全文以叙事文体写成,整卷书连成一个故事,很难被分割。要了解整个故事,必须读完全文。

教会历史上对约拿书文体不同的界定,带来了不同的诠释。(1)有人认为约拿书像是个寓言故事,描述很卡通。以前看过一幅画,画的就是约拿先知在鱼腹中,鱼 腹像是个大房子,里面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约拿先知坐在那里吃饭。真的很卡通。本书写到约拿被大鱼吞了,三日后又吐出来。又说耶和华上帝安排一棵篦麻树 给约拿遮荫,而后又安排一条虫子爬上树,把树给咬死了。很富寓言故事的特征,作者也很富童心。虽然很少人认同把约拿书看成寓言故事,但退一万步来说,即便 是寓言故事,也能带出真理的教训。(2)一般来说,传统的解释,多以约拿书为一个历史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也就是说约拿先知在鱼腹中三日三夜仍得存活,这 是神迹,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约拿先知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如王下14:25提到约拿先知是耶罗波安二世时的以色列先知,是迦特希弗人。也有学者进一步 解释说,拿2:6表明约拿是死而复活了,所以主用约拿的事件来比喻自己的受死与复活。但无论先知是在鱼腹中死而复活,还是在鱼腹中一直存活,都是神迹,而 且是个幽默的神迹。(3)也有学者认为约拿书是预言性的比喻,读者需要有超越时光的眼光,看到救恩的普世性。

2.作者:

约拿书以外的先知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先知本人,记述上帝对他们启示的信息。约拿书很特别,作者并不是先知本人,而是一位神秘的、未知的作者,藉着约拿先知 的经历传递一个信息:外邦人也蒙主爱。一般先知书以信息为主,约拿书是惟一一卷描述先知经历超过所传信息的先知书。约拿先知所传的信息在希伯来文中只有五 个字:“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拿3:4)但如此简短的信息,却改变了几十万人。

3.约拿先知:

约拿先知是亚米太的儿子,“亚米太”的意思是“真理”,所以约拿是亚米太的儿子,也可以译为约拿是“真理之子”,即传扬真理的人。“约拿”的意思是“鸽 子”。鸽子在创世记中,正是传报好消息的象征。洪水灭世之后,乌鸦放出去,却一去不复返。而鸽子放出去,却衔着新鲜的橄榄枝回来,挪亚就知道洪水已经退 了,地已经干了。所以鸽子就被视为传报好消息的象征。约拿先知也本该是传报好消息的“鸽子”,可他却成了逃跑的“乌鸦”。但整卷书文字完了,似乎故事未 完,我们不知道约拿先知后来的经历如何,我们盼望他能完全地顺服。王下14:25,提到约拿先知是在耶罗波安二世时做先知,是迦特希弗人,可能是八世纪的 先知,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和阿摩斯先知是同时代的先知。

4.尼尼微:

尼尼微城是亚述国的首都。创10:8-11记述,尼尼微是挪亚的曾孙宁录所建的,后来成为文化、商业中心。同时尼尼微也是异教盛行之地。同时这座城以凶残闻名,他们虐待俘虏,老少都杀,并剥人皮等。真是个恶贯满盈的城市。

5.全书信息:

作者藉着约拿先知的经历,传递一个信息:上帝不只爱以色列人,他也爱外邦人。他的恩典临到万族万邦。所以当传救恩到万邦。

一、约拿先知逃避使命(传道到万邦的使命)(拿1:)

约拿书以耶和华上帝说话开始,也以耶和华上帝说话结束。

先知为何而逃?拿1:1“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上帝的话临到,改变了约拿的一生,上帝的话决定了他的人生。当上帝的话进入世界,一切就都改 变了。就如一个黑暗的城市,一瞬间灯全打开了,全城灯火通明。当上帝的话临到我们,临到我们的家庭、民族、国家,那是我们的福气。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 上帝的话临到约拿,他却起身逃往他乡。主对他说:“你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大城”说明城中人数众多,恶达到上 帝面前说明尼尼微人罪恶滔天,但上帝仍有恩典给他们。约拿不管这大城中几十万的人,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为什么先知要选择逃跑躲避呢?(1)先知 怕预言落空,损害自己作为先知的声誉。他担心,一旦宣告尼尼微要灭亡,而尼尼微人悔改,上帝必要赦免他们,到时就不会灭尼尼微。那样,结局就和自己所传的 信息相悖,以后就没有人会相信他的预言了。(2)尼尼微是亚述国的首都,亚述是以色列的大敌。他不希望敌人悔改,被人赦免,将来来灭他自己的国家。而事实 也是这样,在主前722年亚述灭了北国以色列。先知是迦特希弗人,迦特希弗在北部西布伦的边境,非常容易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也或许先知也曾亲眼目睹亚述人 的所作所为,因此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被伤害。(3)他如果向尼尼微传道,让敌人得益处,也会被本族人视为卖国贼。基于以上三点或更多的原因,先知就选择了 逃避使命。他想逃到一个上帝找不到他的地方。可是他能逃到哪里去呢?

当先知逃跑,我们看到的一点是:当他逃避上帝的旨意,就“每况愈下”。拿1:3“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 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在这一节中,两次提到约拿要躲避耶和华。当他开始逃避上帝的旨意,不肯顺服,他就“每况愈下”。 先是下到约帕,下到船舱,下到海上,下到鱼腹,直到下到濒临死亡的境地。一直到他肯顺服,才开始“上”,上到岸上。先知逃往他施,他施在哪里呢?有人认为 他施是在和尼尼微完全相反的方向,尼尼微在东,他施在西,两地相差四千多公里。也有人认为他施在哪里,并不确定,总之是在远离尼尼微的地方,是远离上帝旨 意的地方。就像浪子要到远方去,远方在哪里无人知晓,总之就是远离父亲的地方。所以奥古斯丁说:人远离上帝,用的是心,而不是脚,人远离上帝的地方,就是 远方。约拿要逃往的地方就是远离上帝旨意的地方。但人无论逃到哪里,都不可能逃离上帝。不管你跑多远,最后还是要顺服。与其历尽艰辛、受尽苦难才顺服,倒 不如听到主的话就遵行。

约拿先知逃避孤单艰难路。耶和华上帝要他独自一人前往尼尼微去传悔改的道。孤单、危险且委屈。尼尼微是外邦城市,是仇敌的地盘,可是要他孤身前往,并且向 他们传道。约拿不愿意走这条孤单险阻的传道之路。他反倒是“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他不想孤单一人,而是想要与众人同往。但众人所走的这条 路却是和上帝旨意相反的路。有时,多数人走的路未必是正确的道路。上帝要先知走的孤单且寂寞,艰难且无奈。而我们跟从主的人,走的是十架路,这条路也是孤 单且难行的。太7:13-14,主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 少”。正是这样。约拿逃到约帕,而后又坐船逃往他施。约帕是约拿逃避向外邦人传道的地方,也曾是使徒彼得苦苦挣扎的地方。原先,彼得只愿意向本民族即犹太 人传福音。后来,在约帕看到异象,主让他知道主所造的凡物都洁净;同样的,主所造的人,无论犹太人、外邦人,主都有恩典给他们。他说:“这样看来,神也赐 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这样,他就开始接纳外邦人。

先知逃避给万民传道的使命。上帝介入,逃亡失败。拿1:4“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主能使波浪翻腾,也能使海浪平静。因为他是万有的主 宰。“然而”,是个转折。人以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凭己意去生活,“然而”当上帝一旦介入,一切就都不同了。约拿逃亡,“然而”上帝介入,他的逃亡之路就 受阻。主的介入,定能使我们的人生发生转折。

人不能自救。当时,同船的人向各自的神求告,期待能脱险。这些人向各自所信奉的假神求告,可能是外邦人。这些假神与他们无益,并不能够救他们。风平浪静的 时候他们以为有平安,波涛汹涌中他们才知道自己所信的全是假的,假神不能带给他们平安。他们把船上的东西拼命往海里扔,为要使船轻一些;他们也竭力荡浆, 要把船靠岸,却是不能。他们想要自救,却无能为力。人,不能够救自己。当众人忙着自救,约拿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他下到底舱去睡觉去了,而且是“沉睡”。 当周遭的人都快要灭亡了,约拿仍在沉睡。今天,我们的同胞,还有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都面临灭亡的危险。在我们的身边,每分每秒都有人在黑暗中走 向灭亡,我们——上帝的儿女是否还在沉睡?

求告耶和华。船长跑到底舱,唤醒沉睡的约拿,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这是外邦人的呼 声,如同马其顿的呼声。“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这是未得之民的灵魂在呼喊。不要再沉睡,要起来,为我们的同胞求告我们的 主,或者神顾念他们,他们就不至灭亡。“麦秋已过,夏令已完,我的民还未得救”,田地间一片丰收的景象,可是同胞们的灵性却是极其荒凉。神的儿女们,不要 再沉睡了,要为他们兴起。当主问说:“我可以差遣谁去呢?谁可以为我去呢?”我们是否愿意回答:“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在这里,我们看见一个有智慧的船长。能成为船长,说明他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曾经应是久经风浪、出色的水手。但是水手经验救不了他。另外,船只再豪华也不能 给他带来安全感。这位船长不只是担忧自己的性命,他还要为全船负责。他们各自向自己所信奉的假神求告,可是并不成功,假神也不能救他们。最后,这个船长看 到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耶和华上帝求告。

当记得自己的身份。约拿虽在逃避上帝的旨意,但这只是内心的挣扎,他并未弃掉信仰。在这样的时候,他仍宣称:“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 之天上的神”。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先知约拿仍记得自己的身份:希伯来人,上帝的子民,是敬畏上帝的人。我们不论在何种境遇中,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我 是基督徒,是敬畏上帝的。这样的称号已然成为我们心中的烙印,是一生都磨灭不掉的。不论我们是在成功时,也不论我们是在溃败时,都当记得自己的身份,那样 就不至迷失了。

你虽软弱,主仍使用你。拿1:16“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虽然约拿是在逃避上帝的旨意,虽然他的灵性已经跌落到谷底,信仰 热情已经低落到冰点,可是耶和华上帝仍藉着约拿做工,拣选属于他的人归他自己——恩典临到了外邦人。不论约拿逃到哪里,都可以看见上帝的恩霖沛降,主的恩 典临到有罪的世人,临到犹太人,也临到外邦人。

上帝随自己的意旨行事。拿1:14“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确实是这样。上帝的计划不会因约拿而改变,上帝的慈爱也不是建立在约拿的信仰上。他虽 软弱,主仍用他。上帝爱我们,不是因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他做了什么——差派独生爱子耶稣基督为罪人死。纵使约拿不去尼尼微传道,而是逃往他施,就是在这 样逃亡的途中,主仍藉他救了船上的人,这些人也是外邦人。人的软弱不能限制上帝的恩典。 

(第二部分)

二、约拿先知在苦难中顺服使命(拿2:)

主权在上帝。拿1:17“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当约拿顺服,耶和华就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2:10)。还好是吐在旱地上,要是吐在海 里,估计约拿也游不回来,或有可能被其他大鱼吞吃了。主的安排是最好的。在整卷约拿书中,“安排”这个词反复出现。主“安排”一条大鱼吞了不听话的约拿; 又“安排”一棵篦麻树为他遮荫;然后又“安排”一条虫子爬上树,把树咬死了。而后主又“安排”炎热的东风,把约拿晒得头昏……整个过程像是一位小天使在跟 约拿开玩笑,可是上帝的旨意可以这样施行。说这个神迹卡通也好,幽默也好,总归上帝的旨意成就了。“安排”这个词告诉我们的是:主权在上帝,他有权利按自 己的意旨行事。拿2:3约拿祷告说:“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约拿看到波浪洪涛都是主的,都听从主。表面上 看是水手们把他抛到海里,其实却是主在掌管这一切,约拿甚至说是主把他投下深渊(海之最深处)。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一场戏剧,那么上帝就是总导演。我们不过 是遵他命扮演他安排的角色而已。人逃不过上帝的安排。保罗说我们如同一台戏,给天使和世人观看。我们的人生背后有个大主宰,他就是耶和华上帝。

主保守。耶和华上帝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先知在鱼腹中三日三夜。很难想象,若不是主的保守,约拿如何能够存活。被大鱼吞了,要经过尖牙利齿,又被吞到胃 中,胃酸也没有把约拿消化掉。三日三夜,约拿经历了主的恩典。就像我们不知道人子在地下三日(犹太人把一天里的一小段时间也称作一天)发生了什么,最关键 的是他第三日从死里复活了;约拿在鱼腹里面三日三夜,除了这个祷告之外,我们也无从得知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关键的是最后他获救了。

在恩典中顺服。经历了这样的死荫幽谷,约拿暂时学会了顺服。他说:“我从你眼前虽被赶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就是在苦难中,也不放弃信仰。虽然看似被 抛离人间,约拿的信仰也未曾改变。他有软弱,有挣扎,但他的信仰从未改变,他在鱼腹中仍仰望主,在苦难中紧紧抓住主。但也有人在苦难中灰心背弃主,拿 2:8“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有些人在顺境中欢呼雀跃地跟从主,而一旦苦难临到,他们就转去信奉虚无之神而离弃怜爱他们的主了。其 实,苦难再大,也大不过主的恩典;波浪洪涛再汹涌,也高不过主的慈爱。鱼腹中虽危险,几乎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但主在几乎看不到生命的地方赋予生命,就如 他能在沙漠开江河,在旷野开道路。苦难有时有如沙漠,会吞没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但赐生命的主,却能使沙漠开江河,能使沙地开出美丽的玫瑰花。拿2:9 “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约拿在苦难中学会了感恩。认识到救恩是出于耶和华,并不随自己的心意而改变。外 邦人能否得救,约拿自己是没有决定权的。这样,在上帝的大能与慈爱面前,约拿暂时顺服了。

当他学会顺服,主就吩咐大鱼把他吐在旱地上。约拿获救了。

三、约拿先知再次被呼召完成使命(拿3:)

约拿先知逃来逃去,最后实在是无路可逃,只有硬着头皮去尼尼微传道了。拿3:1“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约拿虽逃跑、悖逆,但仍给他再次的机会。当我 们跌倒的时候,仇敌魔鬼就设法叫我们相信我们的事奉已到尽头,再没有重新开始的可能。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主给我们机会悔改,使我们重新站立。周联华牧师 曾说:“当一个人跌倒了,你不仅要扶起他,而且还要使他能顶天立地!”在人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主却凡事都能。主的爱是“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 火他不吹灭”。被压伤的芦苇在人无法修复,但主能扶起,并且赐给它新生命。油尽灯枯的灯盏不但不能照明还黑烟阵阵,实现惹人厌烦,但主能挑旺它,使它重新 发出光来。约拿先知得到的恩典就是这样,使徒彼得也是这样。当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后,主再次在提比哩亚海边呼召他,并且信任他,把群羊托付给他。跌倒而又重 新站立的人是可以被信任的。主会以这样的恩典待彼得,也会以同样的恩慈待我们。跌倒的人,在主里还有机会重新站立,并且靠着主能够顶天立地,为主所用。

约拿顺服下来,去仇敌的城市尼尼微传讲悔改的道。他所传的信息是:“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尼尼微原有三天的路程,可约拿只传了一天,尼尼微全城 就都悔改了。不是等他走完三天的路程,也没有等到39天之后尼尼微人才悔改,先知仅仅是传了一天的道,尼尼微人就悔改了。全城的人奔走相告,把上帝的话传 给左邻右舍,街坊邻里,全民一同悔改了。这样的事实让约拿先知目瞪口呆。上帝的恩典太出人意料了。一天前,这还是个恶贯满盈、罪恶滔天的城市,可经过一个 黑暗的夜晚,到天亮的时候,几十万行恶的外邦人竟都得救了。曾经他们罪恶之子,现在他们是上帝的子民。从老到少,从君王到平民,从城里到城郊,全民一同悔 改得救了!君王要走下宝座,因为所要敬拜的真神才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这个君王多有智慧,他带领全民归主,要求每个人都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弃掉手中的 暴行,手洁心清地归向主。不仅是这样,他也让牲畜跟着人禁食,不吃草,不喝水,还给牲畜披上麻布,即是要求全城洁净。主的恩典临到,一切就都改变了。拿 3:9“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或者”这词显出君王的谦卑,“或者”是“或许”、“可能”之意。主权在主,只要他怜 悯,我们就获救了。主,果然怜悯了他们为罪忧伤痛悔的心。

四、当爱惜灵魂(拿4:)

本以为故事会在第三章结束。如果是那样,故事会显得更完美,约拿先知的形象也更容易被人接受。可是在传完道之后,先知生气了。他要面对的事实是:尼尼微悔 改了,得到了主的宽恕,他们不会被灭了。这样的结果导致:先知的预言落了空,他预言的尼尼微四十日必倾覆不可能应验了。他的国家北国以色列也危险了,亚述 随时都可能来灭他的国家。他很不高兴,他也不想在城里和尼尼微人一同庆祝,他们欢呼的声音在先知听来是极其刺耳的。于是他就跑到城外,搭个棚住下,要看会 不会有奇迹出现,即上帝灭了尼尼微。他不死心。先知没有办法用上帝的眼光看待事物。在人看来,尼尼微罪大恶极,该受刑罚;而主的眼光超越人间的尺度、标 准,主是用爱去改变罪人的心。在约拿先知看来,只有犹太人才有权利得蒙上帝的恩宠;而在上帝的眼中,普世都能承蒙他的恩泽。主的救恩是普世的,他的爱遍及 万方。

第四章中的约拿,有点像那个大儿子。那个大儿子不能接受父亲对浪子的爱,约拿也难以接受上帝对外邦人特别是尼尼微人的爱。看到尼尼微人得救,先知宁可死。他向神抱怨,不明白耶和华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主就安排了一棵篦麻树,给他上了一堂课,让他能够明白恩典。主让篦麻树一天里长出来,为约拿遮荫。却又在次日黎明,安排一条虫子爬上树,把树咬死了。约拿 被太阳暴晒,头昏脑胀。他很痛苦,甚至不想活了。这时主藉着这棵篦麻树给他讲道理。(1)人与树相比:这棵篦麻树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这么爱惜,那 么人的生命不是比树宝贵得多吗?你为什么不怜惜尼尼微人的生命呢?(2)从所有权角度看:这棵篦麻树不是你种的,也不是你养的,它干死了,你尚且心疼;尼 尼微人是上帝创造的,是他所爱的,他岂也不疼惜吗?(3)从数目看:这不过是一棵树,仅此一棵,你都在乎,尼尼微城可是至少有十二万的生命(“不能分辨左 右手的”若指婴儿,城中就可能有60万以上的人口;若指灵性无知不认识主的人,则城中有12万人),你为何不顾惜这几十万人的灵魂呢?(4)情感上看:你 因失去树而痛苦,主的心岂不更因人类的灭亡而心碎吗?你希望篦麻树存在,主也希望尼尼微人存在。主愿意施恩拯救他们。

最后,约拿书以一个问题作为结束:“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留给我们每 一个人,简单来说,这个问题关注的是:“你难道不爱惜灵魂吗?”我们要时常用这个问题问自己:我爱惜灵魂吗?求圣灵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做工,感动我们传福音 到万邦。(完)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