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加福音》1--2章
主耶稣必要再来,此乃基督徒的基本信仰和荣耀盼望。故此,基督徒毫无例外地在用心灵诚实迎接主再来。这不是对地上多灾多难的恐惧,也不是对人生困境的逃避,而是作为“新妇”的教会对“新郎”迎接的必然预备。
有个别信徒一听到主再来的信息就很兴奋,可是他不知道应当如何迎接主再来。于是乎闹出不少为了迎主再来而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那么究竟如何迎接主再来?有没有榜样供我们效法呢?
回答是肯定的。
刚才所读的《路加福音》,作者在“按着次序”记载耶稣降生的同时,十分清楚地介绍了几位等候主第一次来的人。这些人无疑是我们等候耶稣第二次再来可以效法的楷模!
一、廉洁自守,与神灵交深--撒迦利亚夫妇
“十八大”之后,中央强烈“反腐”的决心和行动让世人刮目相看,也让那些腐败分子胆战心惊。但事实上,在当年耶稣降生的时代里,社会上腐败现象也是随处可见,就连宗教领域也难避其害。有些在圣殿中任职的祭司竟然利用职权,敲诈勒索、鱼肉百姓(参约2:13 --17)。神圣之殿成了“贼窝”、祷告之地成了“买卖之处”,其丑陋现象让一向宽宏大量的主耶稣忍无可忍,竟然用鞭子怒斥这些教中的败类。
长期在圣殿中侍奉,对某些人来说也许会“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神圣感渐失、敬畏感远去。可是,当时任祭司的撒迦利亚夫妇不一样,他们犹如一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圣经这样见证:“他们二人在神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路1:6)“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这不仅仅是他们教导别人的话语,也是他们落实在自己生活起居中的人生准则。对他们来说,等候盼望弥赛亚降临,最好的态度就是敬虚度日、谨慎自守。
今天,我们每一位要等候主再来的弟兄姊妹,当效法撒迦利亚夫妇,警醒自律,好使我们“当我们主耶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时候,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参帖前3:13)。
当时二十四班次的祭司轮流在圣殿供职(参代上24:1—19),每班一个礼拜(参王下11:9),每个祭司一次准烧香一日,每早晨进殿烧香(参出30:7—8),这时刻被认为是最尊贵的时刻,故要掣签。适逢此大好时机,撒迦利亚本应很辩奋,然而他的心情很沉重,因为夫妻俩年纪老迈但膝下无子,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人间的羞耻”(参路1:25)。为此事他们在神前不知祈求多少次,流过多少泪。直到今天,奇妙的异象和应许终于临到了“接着班次”进殿烧香的他!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神的声音总是要临到那些在他圣殿里洗耳恭听的人。”在当时不少人只有徒具形式的宗教仪式,却没能真正与神建立关系。惟独撒迦利亚,他能分别为圣,神也让他与人有别:“亲近神的,神必与他亲近!”
今天等候主再来的基督门徒,上帝并不要求我们做一些极端奇怪、违反常规的事来迎接耶稣再来,而是要我们在“接着班次”与神亲近的侍奉中经历他的同在。
二、彼此相交,肢体联络亲——马利亚与伊丽莎白
名叫加百利的天使奉神差遣去加利利寻着一个童女——一个将自己生命安危置之度外而“情愿照着主的话成就在她身上”的主的使女马利亚。当她接受这荣耀的使命之后,这“蒙大恩的女子”就急忙往山地去撒迦利亚家,与其妻子——蒙主眷顾、年老产子的伊丽莎白一同沉浸在幸福、感恩的欢乐之中。交通甜蜜,祈祷同心,感谢真挚,勉励真诚。对于怀孕之童女,祭司之妻的认识非一般俗流:“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参路加福音1:42)“(你)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对她(你)所说的话都要应验。”(参路1:45)这柔风细雨的短短数语,对身负神的重托的年轻使女是多么动情晓理的鼓励,堪称“金玉良言”。以至马利亚能高歌引吭,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尊主颂》:“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参路1:46—55)
今日信徒无论是团契聚会也好,小组交通也罢,都是为了遵照圣训:“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参弗4:2—3)“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参来10:24—25)同跑天路的旅客们常有联络交通,共同数恩、感恩,彼此相爱、相顾,互相服侍、行善,建立爱心、德行,这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因为本来就是一个身体上的不同肢体,都连于一位元首。如果因为与人“合不来”或其他原因就“独善其身”、“闭门造车”,只能使自己的灵性生命似一潭死水慢慢窒息。
主耶稣再来之前,撒但要做垂死的挣扎,它要藉各种环境引诱、迷惑、败坏人。基督徒不但纵向的与主关系要“近”,横向的与人关系也要“亲”。建立基督徒之间的“信仰防御系统”,才能“脱离凶恶”,争取在属灵争战中得胜,才能在号筒吹响的时候站立在荣耀里!
三、警醒守候,尽忠到天明--牧羊人
救主诞生之夜,使人尤为惊异的是天使把那“大喜的信息”首先报给野地的牧羊人。他们被一些正统的犹太人所鄙视,因为他们不能守一些犹太人琐细的繁文缛节(如洗手),生活清苦,为生计劳碌、席不暇暖,社会地位之低可想而知。他们引颈渴望弥赛亚早日降临,以拯救他们脱离苦难。在寒风凛冽的黑夜,谁不指望钻进暖暖的被窝睡个美觉?可是这些牧人却“按着更次”,坚守岗位,刻苦耐劳,看守羊群,有解经家说:这些牧人所看守的是圣殿献祭用的羊羔。如果这个假说成立,那么,又是他们首先看到那“被杀的赎罪羔羊”,这构思是多么美妙!
祭司撒迦利亚是“按班次”进殿侍奉,而这些牧羊人又是“按更次”看守羊群。这使我们看见一个属灵原则:等候主来,不是要我们放下手中工作,关在密室里或跑到山上祈祷唱诗、穿着白衣“坐”等。而是要我们忠于职守、默默无声、脚踏实地、忠心耿耿、按部就班、刻苦耐劳地去工作、去侍奉。圣经中的“等候”二字,往往含有“伺候”的意思在内(参赛40:31:诗25:3,37:7)。我们等候主再来,就是要在“服侍”、“伺候”中静候!
另外,牧人“按着更次”牧羊,必须在夜间时常警醒。否则稍加懈怠,就会贻误了“更次”,羊群会有遭到豺狼袭击的町能。同样,今日等候主再来的信徒,不能抱侥幸心里,热衷于去猜某年某月某日,而忘记了主耶稣关键性、实质性的教训:“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恐怕他忽然来到,看见你们睡着了。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警醒!”(可13:35—37)警醒,就不能像那恶仆“心里说(尽管口里没有说或不敢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为所欲为(参太24:48)。警醒也不能像那五个愚拙童女一样,等新郎在门口了,才发现自己灯中缺油。警醒,就是要像这些旷野的牧人,能忠于职守、永不懈怠地守候,直到听闻天使天军那嘹亮的歌声!
四、敬虔度日,侍主献终身——西面
从《玛拉基书》到《马太福音》这几百年的岁月风雨之中,有多少人能像西面一样“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参路2:25)?“西面”这名字的意思是“聆听”。也许正是因为他能“聆听”主的话,圣灵才会给他“启示”和“感动”。当他在圣殿里遇见主,就用信心的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参路2:28—29)这便是着名的《西面颂》,是一位敬虔度日的人对救赎主“望眼欲穿”之后的满足感和喜乐感的充分流露。
旧约时代最后一位女先知是《路加福音》所记载的亚拿。她有我国古代妇女那种“烈女不嫁二夫”的品质,与丈夫同居七年就守寡一直到八十四岁。看来她的人生充满辛酸与忧患,但她没有陷入悲苦与绝望;虽然她年事已高,但没有停止盼望与侍奉。她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以圣殿为家,以父事为念(参路2:49小字)。她随时帮助那些来到圣殿中的心灵软弱的人,并把自己的属灵经验分享给他人。她将禁食祈祷、感谢与赞美献作对神的侍奉。也许她因年迈而视力衰退,然而她属灵的慧眼却炯炯有神。一遇见耶稣,便“将孩子(耶稣)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参路2:38)。
敬虔度日,侍主终身。这又是等候主来之人当努力学习的功课。老使徒彼得劝勉我们说:“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参彼后3:10--11)雅各也说:“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颇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年老的西面和亚拿无愧为我们效法如何迎见主再来的榜样!
在以上几位“等候主来的人”当中,有年轻的马利亚,也有年老的亚拿;有野外贫苦的牧人,也有圣殿侍奉的祭司;有乡村加利利的普通平民,也有京城耶路撒冷的上流人士。总之,他们代表了各种年龄、各个阶层、各个地方的人。圣经说:主耶稣再来时,是“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参启1:7)。这“众目”自然包括男女老少、各族各方的人(绝不可能像“无所不能的神”异端所说,耶稣已经“偷偷”地来到这世界)。
可是,如果想在那一天真的能坦然无惧地迎见主,那么,我们就必要从今天开始学习怎样等候主再来:
廉洁自守与神灵交深,
彼此相交肢体联络亲。
警醒守候尽忠到天明,
敬虔度日侍主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