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徒3:14-15
基督耶稣道成肉身,行走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祂行神迹奇事,以满有权柄的言语教训人。显然的,祂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使徒彼得向犹太人宣告:“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神却叫祂从死里复活了,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徒3:14-15)
“圣洁公义者”!他的听众都知道是指谁说的。
圣洁,是神性的重要彰显。圣洁,清楚的表明神。曾经迫害教会的扫罗,奇妙的蒙召皈主,成为使徒保罗。他到处向人展示绝不含糊的介绍信:“我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帖前2:10)
基督徒称为圣徒,当然的身份证是圣洁。
圣洁的品性,既使人敬畏,却又吸引人。保罗敢于说自己圣洁,反映圣洁是可实践于生活的。如此典型,在千百年后读来,还是令人羡慕,想认识他,同他交往,绝不耽心会被他欺骗。
今天有些基督徒,自己不追求、不爱慕圣洁,反而对圣洁加以讥讽,表明生命有极严重的问题;不但对旁边的人造成伤害,也影响圣工,有一天更要面对圣洁公义的主!
保罗为福音受了许多的苦难,如此把所信所行的,劝勉后辈: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2:21-22)
这是使徒保罗致提摩太信中的话。“成为圣洁”是圣徒应该追求的,因为他认识主。据点算,圣经中提及“圣洁”有650次之多,真可说:“此经之所以为圣也!”神的旨意在此就显明了。圣徒怎可忽略神的旨意呢!
圣洁的意思,是分别出来,归主为圣。神是圣洁的,绝不容忍污秽卑贱。
1.价值观。圣徒首先要正确知道,甚么是宝贵,甚么是卑贱,不可混淆。最卑贱的是罪恶;罪恶是卑贱的,也使人卑贱。世人夸口财富,地位;但要看那些东西是如何得来的。罪恶不义所得,如:贪污、行贿、偷窃—漏税和走私是最恶劣的偷窃;不仅是偷个人,更是偷全人民,因为一人规避当尽责任缴纳的税赋,就增加了所有其他人的负担。杀人害命是不当行为,堕胎也是杀人。淫乱是罪,离婚重婚是梯次性的多配偶,即是奸淫。所有不当而得的财物,虽然增多,仍然是卑贱、羞辱,都不能纳入神的库;作神管家的,绝不能接受这些财物,更不能去收取、丐求,羞辱神的圣名。“脱离卑贱的事”始于知道如何分别,然后成为宝贵器皿,由自洁而成为圣洁。
圣洁的神不接受不洁的人或不洁的物;因此,在献祭之前,献祭的人和祭物,都得先用水洗净。但自洁是必要的过程,目的是要奉献。圣徒必须了解“奉献”的真意。献祭要奉献在祭坛上,归主为圣。
2.人生观。主人拥有所有的器皿,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达到那目的,“合乎主用”。圣经讲到耶路撒冷城外的欣嫩子谷,或称陀斐特,是丢弃各种各样废弃物件的地方,非常肮脏可憎恶;是“地狱”的可见代表。那些东西可以归为一类,就是不能满足主人使用的目的。所以基督徒人生观,是要为主使用,对主有用。
3.使命观。“预备行各样善事”。蒙神预定、拣选、因信称义的人,神在他们各人的身上,都有祂的目的:“我们原是祂的工作〔作品〕,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基督徒都应该有此使命感,不仅禁戒不作恶事,还要行善,就是遵行主的旨意:“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6-17)。因此,圣徒要为主焚烧,不能不冷不热,作“教混子”。
但在这一切之先,要成为圣洁。
使徒保罗特别警劝哥林多教会,因为他们因富足而骄傲,照世人的观念行事,常忽略圣洁。使徒引利未记的经文劝勉,兼有美好的应许:
“你们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林后6:17-18;引自利26:11-12)
神拣选少年耶利米,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传出人最难接受的信息,却是最重要的信息。在执行这使命之前,耶和华对耶利米说:
“你若归回,我就将你再带来,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当作我的口,他们必归向你,你却不可归向他们。”(耶15:19)
要分别为圣,是主拣选的意义;“站在主面前”,是蒙恩得侍立,等候差遣,也是蒙主使用的起步。
今天,主呼召“另有一个心志”的人,在末世为祂作口,呼喊人走上生命平安的正路,归向祂而蒙恩惠。
有谁愿意担负主的使命呢?这时代的耶利米啊!你在哪里?
作者于中旻博士为文宣士;圣经网AboutBible.net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