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基督宗教思想中的音乐艺术观
作者:王茕
2020-12-14  

音乐超越语言表达的时空限制,可以同时表达许多“事情”;音乐本身作为交流的媒介,也比人类的自然语言更“有效”。马丁·路德曾表示,他认为音乐是保留和传达神话语的一种媒介。把一首简单的诗配以音乐,唱起来时便可以同时表达很多东西,打开宗教哲理的不同层面。同时,音乐并非具象,甚至可以非常抽象,音乐虽然不能把“耶稣被钉在S字J上”表达得更真实,但它能带我们进入想象之中,针对人类灵性的层面,带我们进入人类渴想的意义里。

当代基督宗教对艺术的看法,来自神学家对圣经的解读。神学家们认为,既然人是照着神自己的形象而被造的,那么人类的文化就应当是以神为中心展开的文化。圣经中记载的神与人的立约,亦表示出了神给人类文化以指令。对皈依宗教的人而言,应把治理文化的恩赐转向服务宗教团体,管理好宗教文化。音乐在圣经中被神指定作为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也是人类宗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基督宗教认为:对神,宗教音乐是一种祭物,是神与人立约时赋予人而要人负的责任;对人,宗教音乐的使用旨在让人体会到上帝的圣洁。

“三一颂”(Doxology)是基督宗教思想内关于信仰生活的专用名词。这个词前半部分“doxo”意思是荣耀,后缀“logy”意思是“道”,合起来就是荣耀之道的意思。三一颂是基督宗教仪式中重要的音乐组成部分,可独立成篇,也可安置在弥撒仪式内,是基督宗教信经的表达内容。新教路德宗认为基督教思想就是三一颂。另一位新教奠基人加尔文则认为基督教宗教思想的研究是荣耀神的过程,而音乐是研究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与诗词的结合对教义的推广颇为实用。

既然人类所有的经历都是时间与空间的活动,人的感受也都蕴藏在其经历中,那么音乐的用途就在于关联与象征时间与空间里的人类感觉,这是当代人的普遍看法。进一步来说,音乐中的经历与真实的经历不同,音乐一开始提供的便是一个幻觉世界。音乐是被人为创作——陈述、重复、对比、强调,再通过曲式的分隔设计出的一个旅程。创作者通过这个旅程表达感受,由于创作者的创作动机不同,旅程可以与艺术相关,也可以不相关。西方基督宗教一直以来强调的是,这个虚幻的旅程并不是为了刺激感觉,而是为了表达感觉。当代基督宗教在看待艺术与人的关系时,认为人被其真正之本质所限制,而艺术亦被其本质所限制。如果艺术所表达的多过艺术所能表达的,那就不是艺术,在此情形下,这只不过是画匠用技巧所生产的东西,而不能算是一件艺术品。所以,人及艺术均是受制于其本质的。

基督宗教强调艺术的精神是传达神圣、荣美,艺术作品必须蕴含有本质之美的精神。基督宗教正统神学认为艺术是感觉的表达,并且教会的元首是宇宙的创造主。创造主曾经有过创造,现今仍旧在创造,基督信徒当研究并效法元首,表彰“美”的艺术活动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宗教圣乐作品是用音响来呈现、借着人感觉的表露而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以此来表彰神的高贵、荣美。

面对普世性的音乐,基督宗教认为音乐中人的感觉流露必须是真实的。音乐不能刺激感觉,因为人已有现实中的感觉。情感本身是不能转变、制作、强化,是不能回忆的;而音乐可以突破文字的局限,帮助人类去表达情感,这便是音乐存在的实用价值。文字不能使音乐更实在,音乐也不会使文字更实在,但音乐可以满足文字所不能满足的地方,它处理的现实不是属物质的。因此不仅对于基督宗教来说,音乐的存在意义非凡,即便对于非信徒也是一样,真正的艺术是人所必需的,真正的艺术对人是有益处的。这也是当代基督宗教活跃在艺术教育上的理论出发点。

神给人权利管理至圣、至美、至高贵的艺术。音乐本身虽无道德性,但人却有文化管家的职责。一个皈依基督宗教的艺术家要同时追求艺术,又肩负社会。基督宗教要求艺术创作者在面对罪性的社会时应负起一部分道德重建的责任。艺术工作者的宇宙观是可以在艺术创作中被见到的,艺术作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达艺术家的宇宙观。在音乐意象理性叙事的过程中,音乐家可以表达自己的整个宇宙观。即便在无神论的天地里,人仍可从艺术音乐中看到“有神观”的存在,例如能从巴赫与亨德尔的作品中看到。每个皈依基督宗教的音乐家,都要肩负责任,不单用艺术作为赞美神的工具,对艺术创作的态度同时也是其在世人面前的见证。

衡量宗教作品的艺术性以及神圣性,能归属为艺术圣乐作品的并不是音乐文本自身(音乐或歌词),而是创作该艺术品背后工作者的创作意图、作曲家创作的出发点。库塔克的安魂曲、利盖蒂的安魂曲、伯恩斯坦的弥撒,借用的是宗教音乐的题材,但作曲家本人既不是宗教信徒,作品也不是出于宗教目的而创作的,其作品中的艺术性可能具备,但与神圣性毫不相关,不可称之为艺术圣乐,而是艺术性宗教音乐作品。

西方宗教思潮历经2000年的发展,前后对音乐的看法有过多次范式的转移。从早期教父时代以“与世界分别,圣化”为音乐创作的使命,到中世纪思辨式的创作表达,之后经历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思潮的冲刷,基督教音乐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音乐创作倾向于世俗化。时至20世纪下半叶,基督教界又再次提出圣乐与俗乐的区别,期待肩负圣乐使命的工作者能以早期教会的音乐观念为指导。但无论如何,当下从形式上来看,西方宗教音乐已不再显“圣”。一方面是由于新教讲求入世,一方面是天主教推动平等人权,导致世俗的科技文化渗透到了基督教会艺术创作的核心地带。当代西方宗教音乐,尤其是新教的音乐创作已经完全与世俗文化融为一体。而东正教与天主教,依旧保持着与传统基督宗教音乐思想的联系。在更大的泛宗教音乐的范围内,当今宗教圣乐的圣、俗乐的俗,唯一的区别仅在于歌词。而基督宗教,作为西方当今依旧最主要的宗教形式,表面现象的错综复杂并未掩盖其对音乐艺术的一贯看法。事实上,全球的基督宗教都在努力重塑教会圣乐的传统观念,力求通过教育来扭转教会圣乐外部特征上的俗世化。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