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偶遇一位多年不见的姊妹,她在一所小型教会做义工,登台讲道,也参与管理。很多年前,我去过她们教会,所以便在交谈中问起教会的现状。我还话音未落,她便大吐苦水,讲述教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她所受过的种种委屈,说到动情之处,数次泪流满面。从姊妹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她对教会之现状的焦虑,以及对教会之未来的担忧。我被她对教会的纯粹、执着的爱所感动,所以便试图安慰她受伤的心灵,鼓舞她侍奉的心志。聆听姊妹讲述之时,我就在构思“长篇大论”,但等我开口时,只用了一句话,她便若有所悟,破涕为笑。她的反应既让我惊喜,又让我惊奇。我的回应其实非常简单,只是用了一个比喻:“教会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也会经历‘叛逆期’,走过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从后来的交谈得知,姊妹之所以能够从这个比喻中得到安慰,是因为她的孩子刚刚走过叛逆期,对比孩子现在的懂事、成熟、稳健,她便不觉得叛逆是什么可怕的事了!
教会真的也有“叛逆期”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一个问题:基督徒会有“叛逆期”吗?个人以为,答案是肯定的!《新约圣经》中,使徒们都喜欢以肉体生命为喻,阐述属灵生命的成长历程。在他们眼中,刚刚信主的基督徒就像“才生的婴孩”,由于“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就会“因此渐长,以致得救”(参彼前2∶2),直至“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参弗4∶13)。可是,属灵生命的成长与肉体生命的成长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一番“成长的烦恼”。处于“婴儿期”的基督徒纯朴、善良、天真、友善,甚至有些呆萌、幼稚,但由于与他人无害,所以每每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魅力。可是,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会狂妄、暴躁、自私、诡诈,甚至有些粗鲁、野蛮,由于常常伤害他人,所以每每有“人见人烦,狗见狗嫌”的魔力!由于已经粗通《圣经》,知晓教义,他们便会自命不凡,趾高气扬,于是就质疑一切、批判一切、反抗一切,这不就是“叛逆期”的表现吗?十多年前,我服侍的教会中有一位信主不久的弟兄,由于有点文化,悟性也高,所以属灵生命成长很快,但进入“叛逆期”也很早。有一阵子,不论听过何人讲道,不论读过哪本好书,他都要煞有介事地评头论足。这位弟兄曾在教会里大放厥词:“我读《圣经》,就没有读不懂的!牧师、长老也达不到这个程度!”闻此话者,个个心惊肉跳、头皮发麻,他却若无其事、洋洋自得,他把“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参林前8∶1)诠释得淋漓尽致!不过,这种状态持续几年之后,他便渐渐谦卑下来,低调起来,说明他已经走过了“叛逆期”。几年前,我曾故意向他提起以前的狂热,他的脸立刻红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好笑,你们怎么能受得了!”
如果基督徒会有“叛逆期”,那么,由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基督徒组成的教会自然就会有“叛逆期”了!刚刚建立的教会就像呱呱坠地的婴儿,需要经历漫长的成长,才能成为健康的教会、合一的教会、荣耀的教会。基督的使命就是“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参弗5∶25-27)。可是,教会在奔向这个神圣目标的过程中,却会无可避免地出现“纷争、嫉妒、恼怒、结党、毁谤、谗言、狂傲、混乱的事”(参林后12∶20),这便是教会的“叛逆期”!刚刚建立的教会,大家只是单纯地追求真理、践行圣道,所以便能彼此相爱、和睦相处,于是就能“得众民的喜爱”(参徒2∶47)。可是,进入“叛逆期”后,教会则常会以“天外来客”的姿态俯视他人,笑傲江湖,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架势:喜欢做“先知”,不喜欢做“仆人”;喜欢谈“天堂”,不喜欢谈“人间”;喜欢“拆毁”,不喜欢“建造”;喜欢“批判”,不喜欢“包容”。可是,光鲜靓丽的形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自义、虚伪、无知和邪恶!这样的教会,嫉妒纷争、拉帮结派、争名夺利的程度往往比一般的教会更为严重!这样的教会不仅不能吸引非基督徒归主,就是基督徒也想及早逃离!几年前,几位管理教会的牧者一起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讲述教会存在的问题之后,一所建立不久的小型教会的负责人十分不屑地说:“实在无法理解你们大教会,哪儿来的那么多嫉妒纷争!我们的教会就不一样,大家彼此相爱,亲如一家!”听过她的话,一位牧师笑着说:“这话别说得太早,再过几年,你就知道了!”这是因为他们的教会还在“婴儿期”。大概两三年前,我见到了那位同工,没说几句话,她就开始诉说教会的问题,她告诉我,焦头烂额的她已经不只一次有过放弃管理这所教会的念头,这说明他们的教会进入了“叛逆期”。从管理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教会的确让人头疼,但总比一直处在“婴儿期”要好吧!
对待处于“叛逆期”的教会,与对待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一样,放任自流当然不是办法,但一味地批评肯定也不合适。首先,我们不能灰心、失望,我们必须坚信,总有一天,她会走出“叛逆期”,出落成一所沉稳、内敛、合一、务实的教会!有了这样的信心,精心引导、细心陪伴、耐心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