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提到的猪
作者:崔姊妹
2025-01-15  

 

利11:1-8;彼后2:20-22     

我国把“马、牛、羊、鸡、犬(狗)、豕(猪)”并列为“六畜”,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六种家畜。但以色列作为神治的国家,神在赐给他们的律法中讲到“有关食物的条例”中说到猪是不洁净的家畜,死的不可摸,不可吃猪肉,更不可以给神献祭。我们从七个方面来看《经上提到的猪》。

一、猪是不洁净的动物

1.猪与你们不洁净:(利未记11:1-3,7-8)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你们晓谕以色列人说,在地上一切走兽中可吃的乃是这些: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

《利未记》11章论到“有关食物的条例。”作为神从万民中所拣选出来的以色列人,神要他们“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19:6)。”因此对他们的食物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一切走兽中,可吃的特点“蹄分两瓣、倒嚼。”而猪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因此神规定以色列人不可吃猪肉,不可摸死猪,因为这都与他们不洁净。因此,以色列地不饲养猪。

2.不可吃猪肉:(申命记14:3,8)“凡可憎的物都不可吃。……猪-因为是分蹄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也不可摸。

《申命记》14章再次强调猪是可憎的,猪肉不可吃。

3.野猪把葡萄园糟踏:(诗80:13)林中出来的野猪把它糟踏;野地的走兽拿它当食物。

以色列人虽然不会专门饲养猪,但约旦河的丛林中却有许多野猪,野猪是一种很凶猛厉害的野兽,它们有尖利的嘴巴,坚硬的牙齿,一夜之间便可以将一块种满红薯的地吃光了。农民最怕野猪,因为野猪进入田地,会将所种的庄稼毁坏、吃掉。它们也很凶猛,可以伤人,人去打它们,不小心就会被它们咬伤甚至咬死。“野猪”代表那些来攻打以色列的外邦人,如亚述、巴比伦。神所以允许这些野兽来攻击他自己的葡萄园以色列,将他的选民当作食物,乃因他们背弃神,犯罪作恶,得罪神,所以神使他们的家园成为荒场。

二、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箴言11:22)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貌”是人人所追求的,妇女们更加看重美貌。经上也记载了许多美貌的女子:如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创世记12:14)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那妇人极其美貌。

雅各最爱的妻子拉结:(创世记29:17)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拉结却生得美貌俊秀。

押沙龙的妹子他玛:(撒母耳记13:1)大卫的儿子押沙龙有一个美貌的妹子,名叫他玛。大卫的儿子暗嫩爱她。

书念的童女亚比煞:(列王纪上1:3)于是在以色列全境寻找美貌的童女,寻得书念的一个童女亚比煞,就带到王那里。

(以斯帖记1:11)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

王后瓦实提美貌却无见识,以致失去了王后的位分。美貌而有见识的女子寥若星辰:(撒母耳记上25:3,32-33)那人名叫拿八,是迦勒族的人;他的妻名叫亚比该,是聪明俊美的妇人。拿八为人刚愎凶恶。……大卫对亚比该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今日使你来迎接我。你和你的见识也当称赞;因为你今日拦阻我亲手报仇、流人的血。

为人刚愎凶恶的拿八,他的妻亚比该,是位聪明俊美的妇人,她靠自已的见识拯救了全家的男丁,连大卫也称赞她的见识。

“见识”意指谨慎、端庄之意。美貌如同金环,人见人爱;猪在圣经上被视为不洁之物,金环戴在美貌而无见识的妇女身上,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不相匹配,美则美矣,却是不伦不类,令人不敢领教。再昂贵的金环若戴在了又脏又臭的猪鼻子上,猪没有因为戴上金环而变聪明,金环因戴错了地方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这节经文强调妇女的内涵,远超过她们的外表;与今天过分看重美貌的社会有显著的区别。美貌终必过去,惟独智慧、见识与日俱增,盼望不论姊妹或弟兄,均愿意更欣赏内涵,更珍爱见识。(箴言31:30)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三、《以赛亚书》中提到的猪

1.巴比伦必为箭猪所得:(以赛亚书14:23)我必使巴比伦为箭猪所得,又变为水池;我要用灭亡的扫帚扫净它。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先知以赛亚在这里所说的箭猪就是豪猪,是一种凶猛的野兽。主前586年,巴比伦灭了犹大国,把犹大人掳到巴比伦。但神兴起了波斯王居鲁士,灭了巴比伦后,主前539年,允许犹大人返回家园,重建圣殿。

(以赛亚书34:11)鹈鹕、箭猪却要得为业;猫头鹰、乌鸦要住在其间。耶和华必将空虚的准绳,混沌的线铊,拉在其上。

这里是神藉着先知以赛亚宣布神对以东的惩罚。神要使以东地荒凉,鹈鹕、箭猪、猫头鹰、乌鸦等这些不洁的禽兽在住在其间,成为它们的乐园。

2.百姓吃猪肉:(以赛亚书65:4)在坟墓间坐着,在隐密处住宿,吃猪肉;他们器皿中有可憎之物做的汤。

律法规定神的百姓是不可以吃猪肉的,但他们却坐在污秽的坟墓间,在秘密处过夜,吃着猪肉,他们器皿中有“不新鲜”之物作的汤。他们的行为使自已成为不洁。

(以赛亚书66:3,17)假冒为善的宰牛,好像杀人,献羊羔,好像打折狗项,献供物,好像献猪血,烧乳香,好像称颂偶像。这等人拣选自己的道路,心里喜悦行可憎恶的事。……那些分别为圣、洁净自己的,进入园内跟在其中一个人的后头,吃猪肉和仓鼠并可憎之物,他们必一同灭绝;这是耶和华说的。

〔吕振中译〕嘿,宰牛的、杀人的、宰献小羊的、打折狗脖子的、献上素祭的、献上猪血的、烧乳香为表样的、祝颂‘无有’之神的:嘿,这些人呢、选择他们自己的路,他们心里喜悦他们那些可憎恶的事。

那些自己分别为圣、而洁净自己,以进入园林龛的,其中一个人跟着一个(传统:在一个的后头于其中),吃着猪肉、滋生物(传统:可憎之物)、老鼠的,他们都必一概灭绝:这是永恒主发神谕说的。

四、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

(马太福音7: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圣物”指分别为圣归给神之物,象征属神的客观真理,例如(马太福音5-7)山上的教训,就是圣物。“珍珠”指贵重的妆饰品,象征信徒个人对神主观的经历。

耶稣教导我们不要把宝贵的“圣物”和“珍珠”丢给不识货的猪狗。“狗”和“猪”均指污秽不洁的人(彼后2:22),“狗”象征不认识主的人(腓3:2)。这两种牲畜都是犹太人所鄙视的,且在圣经中被视为不洁的动物,象征不信的灭亡者(太7:6;15:26;腓3:2;启22:15)。它们并不认识“圣物”与“珍珠”的价值,在它们眼中,这些宝贵的东西远不如残羹剩饭对他们有用途。人把“圣物”和“珍珠”给猪狗的结果,被它(猪)践踏了珍珠,狗转过来咬你。

本节是教训我们信徒在世人中间必须灵巧(太10:16),不可随便将宝贵的福音推介给别人,免得被他们糟蹋了,自己反而招惹他们的攻击。可见主并不是要我们作个是非不分的基督徒,反而应该识透谁是猪狗般的恶人。

耶稣的意思是要基督徒不可随便将宝贵的道理和经历向不信主的人述说。主在这里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可向世人传福音、作得救的见证,乃是说有些属灵的道理和生命的经历,譬如‘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之类的道理,和被神试炼、管教的经历,不适合向外邦人讲说,因他们不认识其中的宝贝,反会被他们恶用。

五、群鬼进入猪群

1.群鬼的呼喊:(马太福音8:28-29)耶稣既渡到那边去,来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两个被鬼附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极其凶猛,甚至没有人能从那条路上经过。他们喊着说:“ 神的儿子,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吗?”

(马太福音8:23-27)记载耶稣踏着风浪来到了加大拉人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有两个被群鬼所附的人急需耶稣的拯救。这两个被鬼附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耶稣,他们极其凶猛,甚至无人敢从那条路上经过。他们看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拜他,因为他们认识他,知道他是至高者的儿子耶稣。群鬼知道时候还没有到,他们以为耶稣提前上这里来叫他们受苦呢!

2.群鬼进入猪群:(马太福音8:30-32)离他们很远,有一大群猪吃食。鬼就央求耶稣,说:“若把我们赶出去,就打发我们进入猪群吧!”耶稣说:“去吧!”鬼就出来,进入猪群。全群忽然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

离他们很远的地方,有一大群猪吃食,群鬼就央求耶稣,若要把他们赶出去,就拓发他们进入猪群吧!耶稣应允了他们,他们就进入猪群,那群猪忽然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

3.加大拉人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马太福音8:33-34)放猪的就逃跑进城,将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诉人。合城的人都出来迎见耶稣,既见了就央求他离开他们的境界。

放猪的看见这事就惧怕,他们逃跑进城,将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诉人。加大拉合城的人都来迎见耶稣,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加大拉要的是猪,却不要他们生命的主;宁可要金钱,却不要生命。多少人真的不知道自已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要钱不要命,要暂时不要永恒。

六、那人打发浪子到田里去放猪

1.由儿子到浪子:(路加福音15:11-14)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在一个富裕家庭里,小儿子突然请求父亲给他们分家,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了儿子们。小儿子把他一切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远离父亲的地方,小儿子过着自已理想的生活“任意放荡,浪费资财。”然而“资财不能永有,冠冕岂能存到万代(箴言27:24)?”当浪子耗尽他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阔少变成了乞丐。

2.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路加福音15:15-16)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浪子想到了自已富有的时候所结交的酒肉朋友,就去投靠曾经与他一同吃喝过的一个朋友,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明明地羞辱他。浪子有了职业,但这份职业不仅带给他羞辱,也不能填饱肚子,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3.慈父的接纳:(路加福音15:17-20)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就在浪子快要饿死的时候他醒悟了过来,终于想起了父亲的家,他父亲是个大富户,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而自已倒在这里饿死吗?不,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思想决定行动,醒悟的浪子立即起来,往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到儿子回来了,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父亲无条件地接纳了这个浪子,恢复了他儿子的名分与地位。

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

1.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彼得后书2:20-21)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世上的污秽,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制伏,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他们晓得义路,竟背弃了传给他们的圣命,倒不如不晓得为妙。

彼得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假设:倘若假师傅因认识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了世上的污秽,但后来却在世俗中被缠住、制伏,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他们知道了义路,却又背弃了所传给他们的圣命,倒不如不晓得为妙。不知者不怪罪,明知故犯就是罪。

2.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彼得后书2:22)俗语说得真不错:狗所吐的,它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适。

他们这种离经叛道的行动正应验了那句俗话:狗所吐的,它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适。

使徒彼得用狗和猪来比喻这些假师傅,毫无疑问的显示出这等假师傅是没有生命的。狗所以吐出来并非真正决心丢弃,或以为污秽,只不过偶然的动作,所以转过来就忘了,它会再去吃它所吐的;猪所以会去洗净并非真正爱清洁,只不过是一种被动、暂时的被人洗净,并非里面颁受了一种喜爱清洁的生命,只在外表被洗净,性情上并未改变,所以不一会儿又回到泥里去。由此可见这些假师傅并未有基督的生命,只不过对“主救主耶稣基督”有真理的知识,曾一度离开罪恶的污秽而已。但不久又重新被罪恶捆缚,他们的情形比较不知道真道还不如。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