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五章4节,主耶稣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它的平行经文是路加福音六章21节的下半节:“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这里讲到,现今哀哭的,到那一天神将以喜乐充满他们。“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这又是一个与世界完全相反的观念。世人不会看哀恸为一种福乐。而主耶稣来就是要把安慰带给那些哀恸的人。
得救的安慰
首先,我们要问:这是什么样的哀恸?主耶稣是不是说,无论哪一种的哀恸,无论为什么而哀恸都会得着安慰?“他们必得安慰”是什么意思?是指你会得着某种愉快的感觉?因你经历了不开心的事,所以主让你内心重新感受到愉悦?是这样吗?我们一定要明白主耶稣这个教导的属灵深度。
在圣经中,安慰与救恩是紧密相关的。得着安慰不只是意味着得到鼓励或者愉快的感受,它是与得救的安慰直接相关。我们能够从旧约找到这段教导的来源,就是耶利米书三十一章13节:“……因为我要使他们的悲哀变为欢喜,并要安慰他们,使他们的愁烦转为快乐。”这段经文是与以色列人的得救直接相关。诗篇三十篇11-12节也讲到了类似的情形:“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的麻衣脱去,给我披上喜乐,好叫我的灵歌颂你,并不住声。耶和华我的神啊,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这个安慰是与救恩相关的。以赛亚书四十章1节是这样开始的:“你们的神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从以赛亚书四十章1节往后看,我们就看到,这个安慰与主来临拯救祂的百姓直接相关。路加福音二章25节讲到的“以色列的安慰”实际上就是以色列的救恩。在哥林多后书一章6节,安慰与拯救同时被提到。还有帖撒罗尼迦后书二章16节,救恩被描述为“永远的安慰”。
由此可见,明白安慰的正确涵义极为重要。圣经所讲的安慰,是指神永恒救恩的安慰。哀恸的人就是神要拯救的人,祂要用永恒的救恩来安慰他们。因为信靠神的应许,对救恩的盼望使我们得到真正的安慰。
我们怎样得到救恩?
我们既已明白安慰的涵义,那么哀恸的涵义又是什么呢?有一点你要牢记在心,我们不是因相信教义(甚至正确的教义)得救。正确的教义固然重要,但是教义本身不能救我们,即使我们全心地相信。今日教会大多都在传讲凭教义得救,只要你相信正确的教义,就会得救。然而根据主耶稣以及整本新约的教导,得救不是凭相信教义。主耶稣的教训绝非这般肤浅。
我们也不是凭行为得救,救恩不是靠行善赚得的。在新约,行善非常重要,但我们不是凭行善或是好行为得救,尽管它们极为重要。如果我们既不是凭相信教义得救,也不是凭行为得救。那么,我们是凭什么得救呢?
我们得救是靠着神的能力改变我们成为新人。这一点,我希望大家都非常清楚——神的恩典是透过祂改变人的能力彰显出来。我们得救,不仅仅是借着主耶稣的死,更是借着祂的生。保罗在罗马书中告诉我们,主耶稣的死使我们过去的罪得以赦免,借着祂的生我们被改变成为新造的人,可以与神和好。保罗说:“现在活着的生命,是基督借着我的信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意译)信心是渠道,透过它,基督复活的生命进入我们里面,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所以,我们不仅强调基督的死,也要强调基督的生,不仅是我们过去的罪得以赦免,而且透过基督复活的生命,我们被创造成为新人。这就是救恩的实质。
今天的教会只是强调基督的死,仿佛基督的生对我们无关紧要。保罗非常明白主的教导,他在罗马书五章10节说:“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这就是圣经的教导。所以,保罗的教导其实是在解释主耶稣的教导,保罗的任务是引导我们正确明白主耶稣的教导。保罗所讲的完全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是凭相信教义得救,也不是靠行为得救,我们是透过成为新造的人得救。
救恩临到哀恸的“新人”
那么,这新人的特征是什么呢?这新人就是哀恸的人。什么意思呢?当中有些重要的道理需要我们深入去明白。“哀恸”这个词所表达的就是悲伤。这是一种透过泪水来表达的悲伤,是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的流露。主耶稣这番话冲击着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我们的信仰究竟是肤浅还是有深度,取决于我们对哀恸的领悟。
苏黎世的史怀澈教授(Professor Eduard Schweizer)是一位着名的新约学者。他新近出版的马太福音注释,反映了对哀恸的一无所知。他是怎样讲的呢?他说:“我们不为罪哀恸,我们只是恨恶它。”从这一点,他就得出以下的结论:“若我们不为罪哀恸,那么,我们为什么而哀恸呢?我们哀恸是因受欺压和BP。”这番话固然有理,然而却是文不对题,既不切题又不合情理。为什么我说它文不对题呢?这是因为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为罪哀恸,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哀恸是因我们犯了罪。我不是在为一个叫做罪的东西哀恸,我哀恸是因为我犯了罪,这是哀恸的因由。我们应该恨恶罪,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为自己的罪哀恸。恨恶罪,但仍旧会为罪哀恸,为罪的后果悲伤,这并不意味着非此即彼。
一个深而持续的哀恸的态度
更为严重的是,那句话根本不合乎圣经的教导。圣经所讲的哀恸不仅是指情绪上的伤感,而是触及我们灵魂深处,从里面表达出来的哀恸。很多的基督徒和学者因为不明白什么是哀恸,只好将其解释为“我们哀恸是因受欺压和BP”。于是,哀恸只属于那些被欺压和BP的人,既然我们没有被欺压和BP,就没有必要哀恸了。这完全误解了当中的要旨。
主耶稣这句话所用的时态是现在分词,即是“不断哀恸”或“持续哀恸”的意思。祂在形容一种持续的内心态度。路加也是这么理解的,他说:“你们现在(根据原希腊文时态)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现在”既是指在现今黑暗、罪恶的时代。
那么,哀恸又是指什么呢?特伦奇大主教(Archbishop Trench)曾是我所就读过的英国皇家学院(King’s College)教授,在他所着的《新约同义词》(Synonyms of the New Testament)一书中解释,“哀恸”这个词是表达一个人完全被悲伤所占据,以致不能隐藏。他指出,在圣经中“哀恸”与“哀哭”这两个词常常联在一起,这就是路加福音用“哀哭”而马太福音用“哀恸”的原因,哀哭就是这种哀恸的真情流露。
我再次强调,主耶稣没有说那些过去哀哭过的将被安慰,而是那些持续哀哭的必得安慰。主所强调的是一种内心持续的态度。这是一个重生的基督徒,被激活的良心和灵魂对自己的罪,世界的罪,罪的后果带给我们的伤害的深切了悟和应有的表现。“男儿有泪不轻弹”“打碎牙齿往肚里咽”是世界的教导,眼泪是神给我们的恩赐,使我们的痛悔的宣泄和表现方式,没有理由看不起为罪痛哭的人。
五个哀恸的阶段
哀恸的人有福了,耶稣把极为丰富、如此有深度的教导凝聚成一句话,我们应该深深思考其中的含义。为什么哀恸的人有福呢?为罪哀恸是重生的基督徒的第一个必然表现。哀恸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层层进深,一直进入属灵哀恸的精髓。在最后一个阶段,达到了与以赛亚书五十三章3节相近的地步,那里讲到救主基督“……多受痛苦,常经忧患……”。故此,耶稣能够成为我们的救主。
1、悔改的哀恸
第一个阶段是悔改的哀恸。关于这点,无论是新约还是旧约比比皆是。我常常见到一个基督徒,会跪在主面前为自己的罪哭泣整整一个半小时,他为自己的罪哀哭。难怪我不明白那位教授在讲什么。他不懂什么是悔改吗?说什么我们不为罪哀哭,我们只是恨恶它,何等浅薄的废话!实在可悲!一个人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很明显,这人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罪哭泣过!你为自己的罪哭泣过吗?你有为所犯的罪带给他人的伤痛哀恸过吗?你从来没有为罪哭泣过?这是什么样的基督教?何等肤浅的基督教!
诗篇三十九篇12节讲到:“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留心听我的呼求。我流泪,求你不要静默无声……”。诗人明白什么是悔改。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在第8节诗人说到:“求你救我脱离一切的过犯……”。“……我流泪,求你不要静默无声……”,难怪诗人是一个神人,他懂得为罪哀哭。他没有用一些神学理论来淡化它,说什么只是要恨恶罪。我们固然恨恶罪,但我们也要为罪哀哭。以赛亚书二十二章12节:“当那日,主万军之耶和华叫人哭泣哀号,头上光秃,身披麻布。”这是悔改的呼召。神呼召我们悔改、为罪哀哭。在旧约,当人哀恸时,他们会削去头发。有些人甚至会用手把头发扯下来。他们也会披上麻布,正如中国人在哀悼时会穿白衣,西方人则在臂上配戴黑色布带。
但是,第13节告诉我们:“谁知,人倒欢喜快乐,宰牛杀羊,吃肉喝酒,说:‘我们吃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就像现今时代,不懂得为罪哀恸。神呼吁我们哀恸,然而我们说:“不!我们不想为罪哀恸,我们要欢喜快乐,我们要宰牛、杀羊、吃肉喝酒。我们要吃喝玩乐,因为明天就要死了,趁着还有今日我们要尽情享受。”留意第14节讲到:“万军之耶和华亲自默示我说:‘这罪孽直到你们死,断不得赦免!’这是主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这些人不懂得为罪哭泣、哀号。他们说:“好吧,趁着还有今日,我们要尽情享受。”神说:“这罪孽(不为你的罪哭泣哀号的罪孽)直到你们死,断不得赦免。”看来,圣经所讲的哀恸绝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么肤浅。这是一种有深度的哀恸:神呼吁我们悔改,呼吁我们为罪哀哭。圣经中有许多地方谈到这点,如约珥书二章12节,也是呼吁我们要哭泣、悲哀,一心归向神。传道书七章3-4节,传道书的智者说:“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我恐怕我们都在愚昧之家、快乐之家。我们还不懂得什么是哀哭,因此也不会明白什么是喜乐。这就是传道书所说的:“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没有什么比悔改的眼泪更能洁净人心。雨过天晴的快乐,经过雨水冲刷,在阳光下神赐下温暖喜乐。那些不知道怎样哀哭的,也不知道什么是喜乐,他们认为喜乐是在快乐之家,一种表面而肤浅的喜乐。这正是这个世代的写照。
难怪雅各书四章9节呼吁我们:“你们要愁苦、悲哀、哭泣,将喜笑变作悲哀,欢乐变作愁闷。”如同先知以赛亚,雅各呼吁人在悔改中哭泣、哀恸。这是一个让人愁苦、悲哀、哭泣的呼吁。这是一个悔改的呼吁,正如我们在第8节所看到的:“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你们心怀二意的人、有罪的人,都要哀恸。我们看到哀哭不是只与BP有关,哀哭是与悔改、为罪痛悔有关。
在哥林多后书七章10节,我们看到同样的教导。使徒保罗在这里讲到:“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这是非常重要的经文。留意这里谈到两种忧愁(不是所有的忧愁和哀恸都能带来救恩),一种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一种是世俗的忧愁,而世俗的忧愁只能带来死亡,因为它不是出于信心的忧愁,而是不信的表现。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3节,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信徒说:“……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可以忧伤,但是我们不能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他们对神没有信心,我们忧伤是出于对罪的痛悔。这是基督徒生命的第一个阶段。
基督徒生命是从哀哭开始,而且,是不会停止哀哭的。处身于一个罪恶的世界——在神的国度还未建立,神的旨意还未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之前,我们怎能停止哭泣?我们就像彼得后书二章7-8节所讲的罗得,天天为他世代的罪伤痛。“伤痛”的希腊文是“折磨”、“挫伤”的意思。罗得因他世代的罪“义心就天天伤痛”,这就是基督徒应有的态度。求神救我们脱离肤浅的心态,教导我们哀哭,直到神的国临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