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清:哀恸的人有福了
作者:陈宗清
2016-10-27  

我们要谈的是记载在马太福音第五章4节,这里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这一节经文乍看一下,令人百思不解,为什么哀痛会是有福气的呢?哀伤、悲痛的消极情绪怎能算是有福的呢?圣经为什么标榜这种悲剧的精神是基督徒所追求的目标呢?哀痛岂不是本身跟幸福互相矛盾吗?

哀恸的人有福了,耶稣这话蕴藏着什么宝贵的属灵的教训呢,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其实,并不是中国俗语所说的否极泰来,先苦后甘,或者像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这些都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圣经讲,哀恸的人有福了,不是建立在人文主义的思想上,哀痛的人有福了,这样的亮光思想是从神而来,所以我们知道否极泰来,先苦后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跟圣经所说的哀痛的人有福了,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我们在第一篇信息提到的八福不是讲人生哲学,不是讲劝世良言,乃是讲到一个人属天的生命的品质,也是一个人蒙福的条件,这里的福不是地上的福,乃是天上的福,是永恒的福。

这篇信息我们要从三个大点来谈:

第一,什么叫做一般的哀恸;

第二,什么是属灵的哀恸;

因为哀痛的人有福了,这里不是讲一般的哀恸,是属灵的哀恸。

第三,矛盾中的和谐。

一般的哀恸

我们知道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觉得苦多乐少,好像俗语所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十件事情里面有八九件不如意的事,佛教对苦难也有很深刻的体会,释迦牟尼在他年青的时候,他就有很深刻的体会,他说,人生有四大痛苦,就是生老病死,我们知道一般的人对悲剧产生较大的共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很容易反映出他们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一般的人在以下的情况里面很容易的陷溺在沮丧里面,好像考试失败,情场失意,经商亏本,遇到车祸,疾病缠身,或者说亲人过世,家庭失和,夫妻反目,或者说儿女误入歧途,工作的时候被同事排挤,有志未伸,怀才不遇,或被人误会,甚至被人批评、诽谤等等,这些都会让感到人悲伤、沮丧、难过,一般性的哀恸是人性至情的流露,对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亲睦其实是有它一定的价值,可是这种一般的哀恸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我自己分析这种一般的哀恸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性的哀恸;

另一种则是非自然性的哀恸。

什么是非自然的哀恸,就是如果一个人很骄傲很自大,他被人批评的时候,或者说,他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时候,特别是在政治的领域里面,他会难过,他会沮丧。但这是处于一个人的自大骄傲,所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

属灵的哀恸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属灵的哀恸,也就是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哀痛的人有福了,因为这样的人必定得到安慰,真正蒙福的哀恸是由灵里的觉醒产生的,当我们追溯苦难的根源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所有的患难与罪有绝对的关系,但是圣经告诉我们,苦难确实人犯罪的结果。我们在这里要谈三方面属灵的哀恸,而这三方面属灵的哀恸都是以神为本位产生的情感表现。

1.就是为罪忧伤。

在旧约里面,我们都知道大卫这个人,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出类拔萃的领袖,也是个气度超凡的圣徒,可是当他跟拔示巴犯了奸之后,先知拿单指责他的罪,他才真正的悔改,当他悔改以后,他就在诗篇里写下这样的话: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他明白神所要祭就是忧伤的灵,他说,神那,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这就是为罪忧伤,是神所要的,哀恸的人为什么有福,就是因为在圣灵的光照之下,为自己的罪忧伤,他们这些忧伤的心知道神会眷顾。我们也都知道王明道先生在20世纪在中国的教会里面为神做了美好的见证,他灵性的根基在年轻的时候打下来的,他在《50年来》这本书里面,描写了他信主得救的见证,他说当时他每逢说了坏话,做了错事,他心中就痛苦自责,他为自己的罪流过许多的眼泪,发过许多叹息的声音,这就是为罪忧伤的表现。

我们灵性的危机之一就是我们不流悔改的眼泪,我们需要常常的悔改,不只是我们信主的时候需要悔改,我们跟随主的道路很容易就对罪就不那样的敏感,我们要常常的悔改,以至于我们的心灵对罪有敏锐的反应,对罪有一个敏锐的态度,这是很宝贵的。

2.为“己”的生命光景难过。

我们都知道我们灵性的问题不只是罪的问题,圣经也常常提到肉体,提到罪身,提到“我”,虽然圣经没有用“老我”,但很多时候指的是“老我”,就是被罪恶捆绑的“己”,我们是需要为“己”的光景难过、哀恸,这样的难过不是为某一种的罪行、罪过,而是明白我们那个犯罪的本性,因为这个会犯罪的本性,我们常常感到难过。保罗他有最深刻的体会,他说: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我们都知道我们不是因为犯罪才是罪人,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罪人,所以我们会犯罪,这是基督教很清楚的真理。

马丁路德他是非常出名的改教领袖,宗教改革的领袖,他说:他惧怕自己的心胜于教皇和所有的主教,因为我的里面有一个更大的教皇,就是我自己。马丁路德很清楚的知道,他最大的敌人,不是在外面的,乃是在他里面的,那个骄傲的、自大的、刚愎的自己。

18世纪在美国有个很出色的年轻的宣教士,他是在印第安人中间宣教,他叫大卫布莱纳,他曾经写追求主的日记,他把自己属灵的经历写在日记上。大卫布莱纳实际上对很多18、19世纪的基督教领袖有许多的影响,他曾经在日记上这样写道,早晨灵修的时候,因着我众多的罪愆和卑劣的性格,我的心感到极端的难过,悲哀的浪潮使我的心完全融化。大卫布莱纳他明白什么是属灵的哀恸。

当我们读旧约《约伯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透过约伯明白什么是属灵的哀恸,圣经告诉我们,说约伯是一个完全正直、敬畏神的人,远离恶事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好像没有明显罪行的问题,可是在约伯的生命里面有一个潜伏的危机就是“己”的自义,因为他对自己缺乏认识,所以他认为神为什么这样将灾祸与他,是因为他还有罪,神藉着苦难来试炼他、来磨练他。为了要粉碎他对“己”的那种自信,以至于最后约伯俯伏在神的面前,谦卑的向神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看,约伯厌恶自己,为什么,因为早先他没有看到自己里面的骄傲,而那个骄傲是拦阻他真正明白苦难的真谛。所以他说: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有一个传道人在描写哀恸、痛苦的景象,是用一幅图画来描写哀恸:有一口棺材放在那里,亲友们围着那个棺材,其中有一位哭的最伤心,因为过世的人是他最爱的亲人。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当我们把自己放到棺材里面的时候,在棺材里面的就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是非常舍不得的,非常不忍心,当我们把我们最爱的自己放在棺材里面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挣扎,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是,除非我们这么做,就很难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对付自己。为“己”的生命光景难过,最痛苦的工作,就是把自我放在棺材里面,钉牢棺盖,这个时候,我们的肉体会痛苦,我们的就人会捶胸,主会安慰说:这是蒙福之路。一个真正认识主的人,他会明白,他需要被主改变,当主改变我们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自我突破,我们才可能自我实现。

3.属灵的哀恸,就是为周围的人,为社会,为国家而忧伤。

透视罪恶本相的人,必定会对周遭的人感到悲鸣,为什么会有悲鸣的胸怀呢?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周遭的人都陷入罪恶里面,陷溺在黑暗里面,所以会为他们周遭的人难过,为他们祷告。当我们看到中国的社会,或者说西方的社会有很多的问题,道德的沉沦,人里面的虚假,贪婪,争竞,等等,我们需要为这些事情难过、悲哀、哭泣,甚至很深刻的为我周遭的人,为我们的民族、国家前途,向主祷告。在旧约圣经里面我们看到,像尼西米,像但以理,这样的仆人,他们都是为周遭的人在神的面前献上深刻的祷告,像尼西米他曾经为希望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城墙,在神的面前哀切的祷告。但以理也是为了明白神的异象,希望神的应许能够落实在以色列民的身上。他曾经禁食的祷告,圣经告诉我们,他悲伤了三个七日,这些都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周遭的人忧伤而有的表现。

矛盾中的和谐

这种属灵的哀恸,我们在属灵的经历里面知道,一定会蒙受祝福,其实,在自然界的景观中,或者说在人世的经历里面,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类似的例子,

哭泣过的人,才晓得欢乐的可贵;

如果没有黝黑、阴暗的夜晚,就没有璀璨的黎明;

没有枯萎的枝叶,就没有翠绿的嫩芽;

没有死寂的冬眠,就没有回春的活力;

同样的,如果没有悔改的眼泪,就没有重生的欢笑;

没有为罪痛心棘手,也就不可能有圣洁顺服的果子。

很有意思,这里说,哀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安慰这个词汇含有加添力量的意思,因此安慰的意义不只是说减轻情感上的伤痛,乃是加深我们对生命的透视,得着从神而来的力量,如果没有经历过痛苦,接受到安慰,我们很难去安慰那些遇到痛苦的人,但愿主帮助我们,进入属灵的哀恸,让这样的伤痛成为安慰别人的泉源。愿主藉着他的话来建造我们。

祷告

天父啊,我们感谢、赞美你,透过这篇信息,我们实在知道,属灵的哀恸是何等的蒙福。主啊,我们这些生在罪中的人,我们常常对你冷漠,常常对你悖逆。主啊,因为我们有罪,所以我们会犯罪,主啊,我们需要透过圣灵,以至于我们可以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当我们有真实属灵哀恸的时候,我们必定会从你那里得着安慰,主啊,我们感谢你,赞美你,当我们经历过这些伤痛的时候,你会放下安慰别人的泉源,主啊,我们谢谢你,把荣耀、颂赞都归给你。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的名,阿门。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