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感谢的人
作者:刘雪松
2024-11-20  

 

经文:以弗所书4:29;帖撒罗尼迦前书5:18;马太福音11:26

给大家分享一则故事: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人带着嘲讽的口吻彼此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各位试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种种的不如意或人生的缺憾,而大多数人的表现都是无奈或怨天尤人,很少有人能有积极的心态,发出感谢的声音。通过这个故事和以上所读的经文,我们一起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做一个感谢的人。

一、感谢的人,要说好话:

什么是“好话”?

我想,我们要从人说话的角度来看看:别人说什么能让你高兴?别人怎么做能让你高兴?就是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别人的感受;而后,再去用别人的角度,看看你自己。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性存在,不要内向和外向你都说一样的,那样有时候会起反效果,多注意观察,看那些人际关系好的朋友是怎么说话的。好话不一定就是表扬的话,或者表扬的话里面还有夹枪带棒的。那么,好话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他说出来会有一种小感动噢,在就是比较亲近,那就是好话了。

保罗在以弗所书4:29节说:“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好话”是造就人的,结论是让人得益处。好话不是骗人的话,也不是“老好人”所说的话语,好话有两个意思:

1、好话——诚实的话。

圣经里面有139次提到“诚实”,每每提到都与神有关系。诗篇85:10节说:“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诚实”是上帝的属性。马唐纳注释:“在人类的事情上,严格地要求诚实,往往妨碍慈爱的彰显。但神可以把坚定的爱浇灌在他子民身上,因为主耶稣在S字J上已经满足所有对诚实的要求。”

神喜悦诚实的人。诗篇51:6节:“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神是圣洁的,而人自从出离母腹就带着原罪,所以大卫说“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大卫清楚明白,只有心里没有罪恶,才能是诚实无过的人,才能成为被赦免的对象,才能成为神喜悦的人。

约翰福音4:24节:“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撒玛利亚妇人提出一个老生常谈的神学问题──敬拜神的正确地方。犹太人敬拜的地方时耶路撒冷圣殿,对于被犹太人鄙视的撒玛利亚人敬拜的地方则是基利心山,耶稣把话题带回更重要的真理,指出真正的敬拜——敬拜的态度比敬拜的地方更重要。敬拜的条件是:心、灵、诚实的敬拜。这里的诚实更是对当时在圣殿服事的法利赛人和文士的有力的鞭挞。若我们的人来到了教会,而心没有来到,这不就成了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吗?若我们人较力在恩赐上,却不在恩膏敬拜上,那不成了外在的形式吗?若有人将世俗的尔虞我诈、结党营私带到了教会,在对人对事上充满了虚假,失去了诚实,这还是主的教会吗?所以,主耶稣提醒我们敬拜是要回到神的面前。

2、好话——和睦的话。

好话意即和睦的话,经文中24次提到“和睦”一词。在诗篇34:14节说:“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在马太福音5:9节主耶稣论福时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和睦是道德的操守,也是神儿子的标准。雅各的儿子们矛盾的起因是父母“偏向”,其表现就是约瑟与弟兄们在说话上起了争议,“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爱约瑟过于爱他们,就恨约瑟,不与他说和睦的话。”(创37:4)。约瑟的哥哥们对他已经怀恨在心,不想让这个弟弟来管治他们。约瑟不成熟和趾高气昂的态度,更使他们火上加油,为了去除这根眼中钉,愤怒的哥哥们把约瑟卖到埃及去作奴隶。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没有人喜欢爱吹牛的人,约瑟受了多年的磨炼,终于明白才能和知识都是从神而来,人应当感谢神,而不应自夸。后来在埃及多方受苦,他也学会将荣耀归给神,约瑟面见法老时说:“这不在乎我,神必将平安的话回答法老。”约瑟坦诚地将荣耀归于神。各位,我们也应当谨慎,不要将荣耀归于自己,因为这样做等于偷窃神的荣耀。使徒保罗劝勉:“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著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我们喜欢别人尊重自己,我们就要先尊重别人;我们希望别人聆听我们,也必须先聆听别人。“用盐调和”指我们说话要有趣,穿针引线,带来和平;切忌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也不要自吹自擂,惹人反感。

二、感谢的人,要献感谢祭:

什么是感谢祭?旧约的五祭中有一个是平安祭(利7:15-16),献平安祭的方法与献燔祭的方法相似。一是,“为感谢献上”的平安祭(利7:12,15),这是感恩祭,又称为“酬恩祭”(利3:1)。感恩是最基本的意义。二是,“为还愿”的平安祭(利7:16),人若许了愿就要还愿;若不还愿就没有平安(传5:4-6;诗116:14),也有用燔祭来还愿的(诗66:13)。三是,“甘心献上的”平安祭(利7:16),甘心献上平安祭,不是为得到什么恩典。如果没有什么属灵的恩典,我们也得甘心献上平安祭。平安祭连不上恩典,但可连上赐恩的主,这是最大的恩典。所以,感谢祭要求祭物:无残疾的祭牲,牛犊、绵羊、山羊;献祭后脂油归神,大部分归献祭者当日在院内吃。这样做是要表明对神具体恩典的感谢。对我们今日基督徒的预表是主耶稣成就神人之间的和平。所以,旧约以祭司之礼所献上的感谢祭是有属灵的预表的——

1、感谢是平安祭:

“……我要将感谢祭献给你。”(诗56:12)。以色列百姓带着礼物来到上帝的面前就是为了感谢,感谢的人心里面就充满了平安和喜乐。“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 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来13:15)。基督徒最多的话语,最好的祈祷就是感谢,我们应将赞美和事奉当为献祭,这是可以随时随地献的祭。今天的赞美祭,也包括感谢基督在S字J上的牺牲,将这福音传给更多的人。纵然其他人未必会留意我们的善行,但要知道,神特别悦纳对别人的恩慈和分享。因此,我们来到神的家,就近神的祭坛就是感谢,我们之所以还有机会,还活着,还有力气,还能讲话,我们在上帝面前的价值就是发出感谢,不但现在是这样,将来在神国度里的那日仍要不停的感谢。

2、凡事感谢:

帖撒罗尼迦前书5:18节:“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保罗并不是说我们必须“为”每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而感恩,而是说我们要“在”每一件事上感恩。罪恶并不源自神,我们毋须为罪恶感谢他;但当罪恶攻击我们时,我们仍可为他在苦难中所成就的美事而感恩。基督徒要清楚的知道喜乐、祷告和感恩的心不应受外在环境或主观感受所影响。常常喜乐、恒切祈祷、凡事谢恩,这三个教导与我们的本性相冲突,但只要我们能彻底地遵从神的话,就会对人有不同的体会,也会发现原来喜乐与感谢并不是那样困难的事。

“我靠主大大地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0-13)。保罗在富足或欠缺时都知足,秘诀是向基督支取能力。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知足吗?这是令人羡慕的,我们要学习依赖神的应许和基督的能力,就会知足。如果你老是渴望拥有更多东西,就求神将这些欲望除去。人往往以物质来填补心灵的空虚,渴求更多更好的东西。当你感到心灵空虚时,会找些什么东西来填补,你怎样才能知足?关键在于你怎样看事物的先后次序和能力的源头在哪里。主耶稣知道什么对我们最好,他会供应我们所需的一切。我们只管在所遇到的任何事情上向神发出感谢就好了。

三、感谢的人,要数神恩: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1:26节祈祷中说:“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这是一个多么精彩的祈祷,在安静中刘露出顺服的心。在任何光景都要仰望上帝的恩典,从头到尾的数算主恩,见证主爱。因为,只有神的恩典会让我们有力量的活着,主上帝告诉保罗:“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9)。保罗也劝勉提摩太:“我儿啊,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提后2:1)。如何在恩典上刚强起来呢?恩典是指不配得的好处。我们得救是恩典(参弗2:8-9),我们也应当靠着恩典而生活(参西2:6),也就是完完全全地信靠基督和他的能力,而不是单靠自己的力量去为基督而活。我们接受并使用基督的能力,他会赐我们力量去做他的工。所以,神的恩典是要好好清算的,忽略了神的恩典,就像忘记了从哪里出发,要往哪里去了。

摩西在诗篇90:12节:“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明白生命的短暂能帮助我们聪明地使用这不多的时间做些有永恒意义的事。花点时间一边数你的日子一边问:“在离世之前我要看见什么事情发生呢?我今天朝那个目标迈进了一小步了吗?”我的解释就是“求神教我清算自己的时间,好让我心存敬畏。”因为,箴言9:10节:“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敬畏就有智慧,认识神就聪明。今日我们的智慧和聪明都是与神发生关系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天天、时时、刻刻去数算神的恩典,数算的结果就会让我们感谢,感谢的果子就是幸福。

最后,我再给大家分享一则故事:有一位不信者,一次去参观一个聋哑学校。他看见那些聋哑的学生正在圣经班上很虔诚地读神的话。他就在他们的黑板上写了一个问题,请他们答复:“神既然爱你们,为什么使你们聋哑,倒反使我能说能叫呢?”全班学生都因这一个苛刻的问题受到打击。他们大家坐着相对唏嘘,向着那可怕的“为什么”发呆,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女孩站了起来,她的嘴唇还在颤动,她的眼眶饱满了眼泪,她走到黑板前面,爬到椅子上(因为黑板太高,她的身体矮小)拿起粉笔用坚定的小手写上这么几个宝贝的字:“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太11:26)”。这是何等切实的一个答复啊,这是一个永久的真理,无论大人,无论小孩,都可以安息在其中——天地之主我们的父。

感谢是上帝要的礼物!

主日默想:

1、我们生活的经验常常是人前不说话,说话也是不带意见的话,基督徒如何面对这等处事?

2、“凡事都是神美意”这是基督徒的感谢,虽是如此,但真若面对逆境之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当下心理应对呢?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