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9章
从耶稣医治生来是瞎眼的人神迹中,我们看到耶稣是主动寻找罪人的主,是怜悯人的主,是大有权柄能力的主,也是将自己启示给人的主,指责人罪恶的主,被人厌弃的主等。我们来看《神迹中的耶稣》。
一、让盲者重明
二、最有力的见证 最完美的推理
三、神迹中的耶稣15
1.看见人需要的主:(约9:1-2)。
(撒母耳记上16:7)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这章故事是由耶稣的“看见”引起的。神创造人,他既观看人的外表,更察看人的内心。神的看见与人的看见常是不同的。耶稣看见的是“一个人,”门徒看见的是谁犯了罪,好对他评价一番。
2.知道一切的主:(约9:3)。全知性
(哥林多前书4:5)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 神那里得着称赞。
耶稣知道这人瞎眼不是因他或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当我们看到他人生病或遭遇灾难时,千万不要对他人评头论足,莫得落入论断他人的网罗中。只有神知道一切,也有资格判断一切。耶稣若不说,我们怎能知道呢?
3.抓紧机会作工的主:(约9:4)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
从时间上说是“趁着白日”:耶稣上S字J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他知道自己在地上时间有限,所以他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去作工。这里的“白日”对耶稣来说,就是他上S字J之前在世上的这段日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白日”是指我们在世寄居的日子,我们在世的日子有多少年呢(参诗90:10)?为主作工还有多少天呢?对全人类来说,“白日”是指主再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恩门大开的恩典时代,总有一天会结束,再想悔改就没有机会了。“白日”也可指环境容许自由传扬福音的时候,如改革开放以后的35年时间。“黑夜将到”是指黑暗掌权的时候,是指耶稣被钉S字J的时候(路22:53);对每个人来说,是指我们离世的时候(小末日);对全人类来说,是指恩典时代结束,主二次再来的时候。到那时,再想做工就没有机会了。黑夜也可指环境恶劣反对福音达于高峰的时候,把传福音当作是犯罪。(传道书9:10)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必须即“一定”,做的是差我来者的工,就是天父要耶稣做的工,而非耶稣自己要做的工。同样,我们也是要做神要我们做的工,而非自己要做的工。耶稣给我们留下做工的好榜样,因此我们也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
4.耶稣是世上的光:(约9:5)“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这里,耶稣再次强调他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指他在世上为人的时间,特别指他出来传道的三年半时间。(约8:1-11)耶稣显明人的罪,在耶稣的圣洁光中,人人都是罪人。耶稣要给在黑暗中的人带来光明:(路1:78-79)因我们 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5.怜悯人的主:(约9:6-7)。这个生来瞎眼的不能看见主,更不知道求告主,甚至此时还没有听见耶稣的事迹。但耶稣看到他可怜的光景,知道黑暗中的人需要光明,就主动的怜悯他,我们也需要有一颗怜悯人的心。平时我们说:信心+神的大能=神迹。但圣经上告诉我们:神的怜悯+人的需要=神迹。我们都是需要主怜悯的可怜人。
耶稣的怜悯与这些只是熟悉律法,却失去怜悯心的法利赛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顾念人真实的需要,法利赛人冷酷无情,他们关心的是人是否遵守律法条文,却不行律法的精义“爱神爱人”:(太23:23)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6.主动医治人的主:没有人要资格要求耶稣为他做事,但耶稣却主动地医治这个有需要的人。我们也要主动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7.大有权柄能力的主:(约9:6-7,32)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耶稣开了生来是瞎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见,显明主是大有能力与权柄的主,在人不能的事,在神凡事都能(可10:27)。
8.在安息日治病的主:(约9:15)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出20:8-11)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十诫中的第四诫就是当守安息日,因此犹太人特别看重安息日,法利赛人更是把安息日的条例细化成39条,人若犯了一条就是犯了安息日,使人在安息日反而不得安息,生怕因自己一时不注意犯了安息日。但耶稣是安息日的主,他知道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因此在安息日继续行善、医病赶鬼。耶稣和泥开那人眼睛的日子就是安息日。在四福音书记载了耶稣在安息日医病赶鬼:医治一个枯干一只手的(太12:9-14)、赶出迦百农会堂鬼附着人身上的污鬼(可1:21-28)、医治被魔鬼捆绑十八年的妇人(13:10-17)、医治患水膨的人(路14:1-6)、在毕士大池旁边三十八年的病人(约5:1-18)等。尽管每次都会有人非议,耶稣依然如此行。
安息日三十九条禁令里面,包括了在安息日不可搓揉面团和抹膏;法利赛人可能认为‘和泥’相当于搓揉面团,‘抹泥’相当于抹膏,故主耶稣在安息日和泥开人眼睛,乃是触犯了在安息日不可作工的规条。此外,在安息日也不许治病,除非病人的性命垂危或产妇要生产,始得在安息日施用药物;并且医治的范围,只能容许控制住病情,使之不致恶化,但不许把病治好。否则,就是触犯了安息日。
9.被人论断的主:(约9:16)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 神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
只因耶稣在安息日开了生来是瞎眼人的眼睛,法利赛人就为此大作文章:说他不是从神来的,但也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
第一批人从律法的角度“祂不守安息日”的观点来看,因此排除祂乃从神而来的可能性,认定他是个罪人;第二批人从祂会行‘神迹’的观点来看,因此排除了祂是罪人的可能性(参31~33节)。观点不同,就造成了对立的局面。
10.被人误以为是先知的主:(约9:17)他们又对瞎子说:“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太16:13-14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有古卷没有我字)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法利赛人让那人说耶稣是怎样的人,那人说耶稣是个先知,他认为只有先知才能够行这样的神迹,但旧约里却没记载那个先知行过这样的神迹。不仅如此,当耶稣向门徒询问人说他是谁时,他们所听到最多的也是说耶稣是施洗约翰、先知以利亚、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可见当时许多人并不认识耶稣的真实身份。
11.主动寻找小羊的主:(约9:35)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 神的儿子吗?”
法利赛人把从前瞎眼的赶出了会堂,他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耶稣听见了,知道他的心需要安慰,就及时遇见(找到)他,安慰他,鼓励他。“你信神的儿子么?”这个问题里面有两个重点:(1)人须有信心:信心是蒙恩的条件,没有信心,就不能蒙恩;(来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2)信心的对象是神的儿子:凡传福音而不以神的儿子为中心的,就没有救恩。
12.主动向人启示自己的主:(约9:36-37)他回答说:“主啊,谁是 神的儿子,叫我信他呢?”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那人信神的儿子,但是他不知道谁是神的儿子。因此耶稣启示他,现在和他说话的就是神的儿子。《约》记载主耶稣两次公开宣布自己是‘神的儿子’,一次在这里,一次在(约10:30)。作者约翰的目的也是要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约20:30)。”
13.配受人敬拜的:(约9:38)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
耶稣配受一切的敬拜,因此那人一听耶稣的话,就说“主啊,我信(信入、交托)。”就拜耶稣,他接受耶稣作他的救主与生命的主。人先是信了,然后才会拜他。
14.叫不能看见的看见了:(约9:39)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耶稣为审判来到世上,叫不能看见的瞎子看见了,但自以为能够看见的,反而瞎了眼。主耶稣的到来,必然在人群中间产生信与不信、接受与不接受的反应,意即世人因祂而有所“分别,”因此,祂就成了审判世人的基准,从这方面的意义而言,也就是说祂带来了“审判。”“叫不能看见的”指承认自己缺乏属灵的眼光,因而求告主的人;“可以看见”凡知道自己是在黑暗中而求告主的,结果必然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指法利赛人和不信的犹太人,他们误以为自己有属灵的眼光,其实是视而不见,所以是明眼瞎子;凡自以为能看见的,必不会求告主,结果是永远瞎眼。
15.指责人罪恶的主:(约9:40-41)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的话,就责问耶稣“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这些法利赛人虽然肉眼能看见,但他们因着心地刚硬而心灵昏花,耶稣就在他们面前,是神儿子的事实已经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却不愿意承认他就是神的儿子。因此,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真的瞎了眼,看不见耶稣所行的一切事,就没有罪了。”但如今,这些法利赛人以为自己能看见,所以他们的罪还在。法利赛人真正的问题是自视高傲,认为自己对摩西律法和神救恩知之甚多的人,以自己的认知当作权威在看待别人,才会造成这种眼瞎的结果。在今天的教会中,也常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传道人、长老们身上,会有意无意间把自己对圣经、神学的知识看成权威,结果常造成教会不必要的分裂与纷争,自己却陷在黑暗中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