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十九章查经之三 耶稣的死与安葬
作者:崔姊妹
2024-12-31  

 

约翰福音19:28-42

约19章共42节,从18:38-19:16记载耶稣被判死刑,19:17-42节记载耶稣被钉S字J及他的安葬,虽然人人都有一死,但神子耶稣的死与安葬,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19章的第三部分内容28-42节《耶稣的死与安葬》。

一、耶稣的死(28-37)——显明神的爱10

耶稣是永活的真神,他本不当死,然而,他却为我们人人尝了死味,他是为我们而死。耶稣受死是五步救恩中重要的一环,没有他的死,就没有我们的活。

1.我渴了:(约翰福音19:28)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

“这事以后”是指前面18-19章所记载的事,第27至28节之间,相隔三小时的黑暗,从正午到下午三时,这三个小时之内,神离弃了基督。他背负我们的罪,受罪的刑罚。这事以后,耶稣离断气时间就要到了,他也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了应验经上的话,因此说:“我渴了!”这是真正的口渴,被钉在S字J上血流尽后口渴很难熬。但我们要记着,比口渴更大的,是耶稣心灵的渴望,他要世人灵魂得救。“我渴了”也是要应验经上的话,这话引自“(诗69:21)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表明他为我们受的煎熬快要到尽头了,这煎熬是罪人在火湖里所忍受的,正如逾越节的羔羊被火所烤。耶稣渴的原因,应验了旧约的话,显明耶稣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千真万确经历了S字J的痛苦。这句恩言强调了主真实的人性和他真正的受苦。他喝苦杯,我们今天才能享受福杯。

“我渴了”是耶稣十架七言的第五言,就是耶稣基督被钉在S字J上,临死之前说的七句话。我们简单地对十架七言回顾一下:一言“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

二言“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23:43)。”

三言“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翰福音19:26-27)

四言“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b、马可福音15:34b)引用(诗篇22:1)

五言“我渴了!”(约翰福音19:28)

六言“成了”(约翰福音19:30)

七言“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23:46),引用(诗篇31:5)。

其中三言、五言、六言都出自《约翰福音》19章。

2.他们给耶稣醋喝:(约翰福音19:29)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兵丁听见了耶稣的呼喊,就给他醋喝,应验了经上的话。他们大概是将海绒绑在牛膝草杆子的末端,放在他的嘴唇上,因这醋有止痛作用,主却不喝。他得要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承受我们的罪所带来的痛苦与刑罚。在《马太》《马可》中说是“苇子”,只有约翰指出“牛膝草,”使人想起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前夕,用牛膝草沾了羊血涂在门框和门楣上(出12:22),当年羊羔的血拯救了所有以色列人的长子;而主耶稣是真正的逾越节羔羊,他要拯救所有信他的人。牛膝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茎直而硬,植株高约20-50公分,枝从茎的下方开始分开直立或扩大。“牛膝草”在圣经上代表“洁净,”在这里代表救赎。

兵丁蘸醋给耶稣喝,含有戏弄的意味,岂知他们此举,竟也是为着应验旧约的预言。就在主耶稣断气之前的最后一刻,仍要如此受到人的戏弄和讥诮。

3.成了:(约翰福音19:30)耶稣尝(原文是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 神了。

“成了”是耶稣十架七言的第六言,指救赎大工在此完全成就了,“成了”是耶稣得胜的凯歌,也是普世罪人最大的喜信!因着主耶稣S字J的功劳,毁坏了撒但的权势,赎清了人类的罪恶,完成了父神的旨意。(以赛亚书53:8)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常人的死是完了,但耶稣的死却是“成了!”父所交给他的工作,他已完成!他献上自己的肉身,作为赎罪的祭牲,也作了挽回祭。他已倾出自己的灵魂,这是拯救赎罪的工作!不错,那时主还未死去,但他的受死、埋葬、升天已成定局,如同已完成了一样。所以主耶稣能向世人宣布,罪人如何能得救。感谢神,耶稣在各各他的S字J上完成了工作!“低下”原文意思是“靠枕头躺卧床上”,暗示主耶稣断气时,头部不是向前低垂,而是向后仰靠;这个动作表示他成功的满足。主将灵魂交付神,表明他的死是自愿的。他定了牺牲的时分,主完全控制他的心思、能力,他交出他的灵魂,是常人所不能的。

耶稣被钉S字J,在人看来是失败,是羞辱,但在神看来却是最大的得胜,是荣耀。耶稣在S字J上得胜了魔鬼、得胜了罪恶与死亡,藉着死消灭了死亡。

4.犹太人求彼拉多打断犯人的腿:(约翰福音19:31)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S字J上。

犹太人因在安息日不能随意行动和工作,故在前一天星期五须作好过安息日的预备,如预备安息日一天的饮食等,因此称安息日的前一天星期五为“预备日,”耶稣就是在这天被钉在S字J上的。因着是逾越节,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大日”指正月十五日的无酵节圣会:(利23:6-7)“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华守的无酵节,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第一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犹太人“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目的是“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S字J上。”受S字J之刑的犯人,可以支撑两、三天才死,但断了腿之后,便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导致呼吸困难,会很快窒息而死。根据(申命记21:22-23)“人若犯该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将他挂在木头上,他的尸首不可留在木头上过夜,必要当日将他葬埋,免得玷污了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为业之地。因为被挂的人是在 神面前受咒诅的。”让被行刑犯人的尸体留在树上过夜,会污染应许之地。

我们再次看到这群犹太人的宗教分子如何用心,完成这冷血的谋杀。他们“吞下骆驼时,还要挑出内里的虫子!”他们认为当安息日(星期六)城中将有宗教喜庆筵席,让尸首仍留在S字J上不妥当,所以,他们向彼拉多提出,要求打断他们三人的腿,让他们快点死去。

5.兵丁打断其他两个犯人的腿:(约翰福音19:32)于是兵丁来,把头一个人的腿,并与耶稣同钉第二个人的腿,都打断了。

在犹太人的请求下,彼拉多让兵丁去打断左右两个犯人的腿,兵丁就来把他们的腿打断了。圣经没有记载兵丁如何打断犯人的腿,但他们一定要打断腿的多处,因为单单一个伤处不会导致人丧命。

6.耶稣已经死了:(约翰福音19:33)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不打断他的腿。

当兵丁来到耶稣那里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因此就不打断他的腿。耶稣死的如此之快,也证明了他受鞭打之重,所受痛苦之大,同时死亡的权势向他进攻是何等的猛烈,因为他的死乃是他和那掌死权的魔鬼最后的决战。主耶稣因为已经主动“将灵魂交付神了(30节),”所以不必被打断腿,应验了有关“骨头一根也不折断”的预言(36节)。

耶稣已经死了,但死亡不是耶稣的结局,因为生命在主,复活也在主。(使徒行传2:23-24)他既按着 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藉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S字J上,杀了。 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7.耶稣肋旁被刺:(约翰19:34)惟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

为了证明耶稣的确已经死了,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可见耶稣的确已经死了:只有死人的血清才有从血浆里分离出来的现象。“惟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正好应验了亚当的肋旁被裂开,取出一根肋骨造成夏娃所预表的(参创2:21-22),主耶稣在S字J上被枪扎肋旁,表征为了产生教会。

基督的死有两面的功用:一是“血”在消极方面除去我们的罪;二是“水”在积极方面释放出神圣的生命,将生命分赐给我们。血代表罪给洗净,水代表藉着神的道洁净罪的污染,为供应生命。

8.那人的见证是真的:(约翰福音19:35)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他的见证也是真的,并且他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的-叫你们也可以信。

“看见这事的那人”指使徒约翰本人。“他的见证也是真的”是为了反驳当时有人不相信主耶稣真的死了,出现了“昏迷说”等异端,所以使徒约翰特地提到流出来的血和水,作为主耶稣确实断气的证据。本节的重点乃在‘真’与‘信’两个字。

9.应验了经上的话:(约翰福音19:36)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出埃及记12:46)应当在一个房子里吃;不可把一点肉从房子里带到外头去。羊羔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诗篇34:19-20)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

这些事的成就,是要应验经上的话。这里说的羔羊是逾越节的羔羊,神下命不可折断羊的骨头。基督是真正逾越节的羔羊,确确实实的成就了这预表。“骨头”象征复活的生命(参创2:21-23);“一根也不可折断”象征主复活的生命,是不能被死亡所伤害与破坏的。

10.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约翰福音19:37)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撒迦利亚书12:10)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

本节回应34节,虽然兵丁不知,但他的行为却出奇地应验了圣经上的话,人走罪恶之途,但神却依其法而行。撒迦利亚预言将有一天,相信的犹太人会见主再临大地。

二、耶稣的安葬(38-42)——人对神爱的回应6

耶稣的受死与安葬都是救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1.约瑟是耶稣的暗门徒:(约翰福音19:38a)这些事以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

“这些事以后”继28节“这事以后”所描写的事:耶稣的死以及肋旁被刺等。约瑟的意思是“增添”,圣经上有许多叫约瑟的人:如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约瑟,他在埃及作过80年宰相;耶稣的养父约瑟,他在保护马利亚与小耶稣的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就是这个安葬耶稣的约瑟。他们都有高尚的品格与情操。

综合四福音书,我们来看安葬耶稣的约瑟:(马太福音27:57,59-60)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就去了。

(马可福音15:43)有亚利马太的约瑟前来,他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 神国的。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

(路加福音23:50-51)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他本是犹太、亚利马太城里素常盼望 神国的人。

(约翰福音12:42-43)虽然如此,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 神的荣耀。

在耶稣被钉S字J前,约瑟名不见经传[zhuàn],他因安葬耶稣而得名:首先,他是亚利马太人约瑟:亚利马太是以法莲山地的一个小镇,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30公里。耶稣死了,在场的人都有安葬他的机会,但其他人的冷眼旁观,给约瑟提供了安葬耶稣的机会,机会既是神的赐予也需要人的抓住。他不安葬就会有他人安葬。其次,他是个财主(太27:57),他在耶路撒冷有自己凿在磐石里的新坟墓,要应验了主耶稣“与财主同葬”的预言(赛53:9)。再次,他是尊贵的议士,他有高贵的身份与地位,可以进去见彼拉多,求来耶稣的身体。再其次他为人善良公义,没有盲从众人。最后他有纯正的信仰:他也是等候神国的,他在暗中对耶稣察言观色,知道他就是基督,因此作了耶稣的门徒,但因怕犹太人,暗暗地作门徒。

今天,依然有许多暗门徒,这是人性的软弱。

2.约瑟求耶稣的身体:(约翰福音19:38b)他来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

如果耶稣没有钉S字J,也许约瑟还要继续作他的暗门徒,但耶稣十架大爱深深地吸引着约瑟,在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危机关头,约瑟却挺身而出,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利用自己是尊贵议士的身份,来放胆地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以斯帖记4:14b)“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他人要活着的、能行神迹的、受人拥戴的耶稣,但约瑟却要被人羞辱的、死去的耶稣。约瑟这个求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求。彼拉多允准后,约瑟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约瑟用他的实际行动,表示了他真实的信心,(雅各书2:17,24)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3.尼哥底母带来香料:(约翰福音19:39)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

尼哥底母也是公会的一员(3:1,12:42),他夜访耶稣的事记载在《约》3章,他和约瑟一样,原是暗暗的作主门徒的,但在主耶稣被钉S字J以后,主的大爱吸引着他,使他不顾一切地大胆向众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尼哥底母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这是个很大的数量,安葬一个王的规格,在尼哥底母心目中,耶稣是王,他配得尼哥底母尊荣。最初他在夜晚来见主耶稣,得了重生;后来他曾在公会前为主耶稣辩护,受到同僚们的讥笑(7:50-51),现在他更是与约瑟一同勇敢地将自己门徒的身份公诸于世,同心协力地确保主耶稣得到尊荣的葬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神、向魔鬼、向世人宣布了他们是主的忠实门徒,当然也代表着与犹太宗教领袖的彻底决裂。

“约有一百斤”原文是“约有一百磅;”按罗马的重量衡,每磅折合十二盎[àng]士,总重约合三十多公斤。从价格上说,比马利亚的香膏贵重得多,但时机却不如马利亚好。

4.裹好耶稣的身体:(约翰福音19:40)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他们照着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干净的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作者约翰为了使罗马帝国各地的犹太人了解犹太地的习俗,解释这是“犹太人殡葬的规矩”。

5.约瑟奉献新坟墓:(约翰福音19:41)在耶稣钉S字J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

这段中差不多每个细节都应验经上的预言。以赛亚曾预言人本想将弥赛亚与恶人同埋,但他死时却与财主同葬(赛53:9)。园子里的一座新坟墓当然是有钱人家拥有的。马太福音记载,这所新坟墓是亚利马太人约瑟的(太27:60),他在关键时刻奉献了自己的坟墓。

6.他们把耶稣安放在新坟墓里:(约翰福音19:42)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犹太人急于要清理那些尸体,因为在日夕时分,逾越节的筵席就要开始了。这也是因为神已决意叫耶稣的尸体被埋在地里三日三夜。按犹太人的历法计算只要是当天的一部分,也作一天计算。所以主在坟墓里留了不足三整天,但仍然应验他在(马太福音12:40)的预言。耶稣的身体被安放在约瑟的坟墓里,也表示耶稣替约瑟死。这是预表信徒的旧人已经和主同钉S字J,并且借着受洗归入他的死,和他一同埋葬(参罗6:3-6;西2:12)。耶稣安息在坟墓里,等待着复活黎明的到来。

预备日是星期五,那安息日是个大日,他们把耶稣安放在那里的新坟墓里。罗马人一般不为钉死在S字J上的人下葬,只将尸体卸下丢弃在地上,任由空中的鸟儿啄食以及野兽撕裂吞吃。而犹太人按照律法,挂在木头上的尸体必须在天黑之前下葬(申21:22-23),但只把被处死的犯人埋在公墓里。约瑟安排的葬礼既符合犹太律法,又非同一般,高贵得体。耶稣原是拿撒勒一个穷苦的木匠,但他死后却有富贵人来,照着尊贵的作法,为他料理埋葬的事,并且是埋葬在富贵人的新坟墓里。这是说出,他一死苦难就结束了,立刻进入一个新的境地──贵重、香甜、安息的境地。

约瑟领耶稣的身体,好好安葬。他这样做,是冒着被逐出会堂、逼害、毒打、甚至处死之险的。约瑟和尼哥底母虽然在耶稣活着的时候暗暗作门徒,但在耶稣被钉S字J后,却公然站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中,光天化日之下埋葬耶稣,表明他们已经向神、向魔鬼、向世人宣告他们是耶稣的忠实门徒。也许,约瑟和尼哥底母因着安葬耶稣会被赶出会堂,会失去原先一切属地的好处,但他们永不后悔安葬耶稣,使自己有份于神的救恩。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