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二十章查经之一 复活及显现(一)
作者:崔姊妹
2025-01-03  

 

约翰福音20:1-18

《约翰福音》19章记载了耶稣被钉S字J以及他的埋葬,20章记载耶稣的复活与显现。20章共31节经文,记载抹大拉的马利亚看见耶稣的空坟墓,耶稣向马利亚、门徒及多马的三次显现。我们来看《耶稣的复活与显现(一)》。

一、门徒看见耶稣的空坟墓(1-10)8——耶稣复活

1.马利亚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约翰福音20: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

(路加福音8:1-3)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 神国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

(马可福音16:1)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

犹太人的历法是一周七天,以第七天为安息日,就是今天的星期六。“七日的头一日”是一个新的开始,就是现在的星期天,也就是基督徒所称的“礼拜天、主日。”主耶稣在“七日的头一日”复活,他的复活带来一个新的开始,翻开了人类历史新的一页。“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旧约以色列人在星期六守安息日,纪念神的创造以及从埃及对他们的拯救(创1章;2:1-3;出20:8-11;申5:12-15);但新约信徒在星期天“聚会擘饼,”敬拜主、记念主耶稣的复活。

这“七日的头一日”正是逾越节后的“安息日的次日”初熟节(利23:11)。初熟节所献的是第一天的收割,主耶稣是初熟节第一个复活“初熟的果子(利23:9-14;林前15:20, 23);”五旬节所献的是第一茬的收割(夏收)(利23:16),教会是五旬节第一批“初熟的果子(利23:15-17;雅1:18)。”逾越节叫我们看见羔羊的死,但是只有死去的羔羊复活了,那救恩才有把握;如果没有初熟节的复活,逾越节的果效就没有保证。

这个“七日的第一日”是耶稣被钉S字J的第三日,第一个复活节,是一个让人欢喜快乐的日子。“清早”根据罗马计时法,夜间共分四更:(1)一更晚间六时至九时;(2)二更晚间九时至半夜十二时;(3)三更半夜零点至凌晨三时;(4)四更凌晨三时至六时。“清早”即指四更。“清早”是崭新的一天开始,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耶稣复活了。然而,不知道耶稣复活的门徒们却依然忧心忡忡,还沉浸在耶稣被钉S字J的痛苦中,因为他们忘记了耶稣所说“第三日复活”的预言(太16:21)。耶稣被钉S字J,使抹大拉的马利亚这个爱主的姊妹夜不能寐,她是个知恩报恩的人,自从耶稣从她身上赶出七个鬼,她就一直跟随耶稣,直到S字J下:(约翰福音19:25)站在耶稣S字J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姐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

新约中至少记载六个马利亚:我们最熟悉的有圣母马利亚,伯大尼的马利亚和这个马利亚。这个马利亚是最后一个离开坟墓的,又是最先来到坟墓的一个。两天来,她一直沉浸在失去耶稣的痛苦中,终日以泪洗面。安息日刚过的第二天黎明,马利亚等不到天亮,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耶稣的坟墓,她要活着的、受人尊重的耶稣,也要受辱的、死去的耶稣,她的生活不能没有主。从其它福音书得知,她来是要用香膏膏耶稣的身体(可16:1)。

清早,天还黑的时候马利亚就来到耶稣的坟墓,她不怕天黑路远,不怕看守坟墓的一队罗马兵丁(太27:62-66),不怕阴森恐怖的墓地(在各各他刑场的一个园子),让人想想都觉得毛骨悚(sǒng)然,然而“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4:18)。”对耶稣的爱使她里面没有了惧怕,耶稣是她的一切,只要能见到她的主,她就什么也不怕。

当时富贵人的坟墓是一个由巨岩凿出来的石洞,有如一房间,内有石床、石桌、石椅;洞后方有一低矮长方形凹槽,供存放用香料熏过的尸身;石洞的入口处用圆石挡住,大石底部嵌放在轨槽内,身强力壮的人才能把大石滚开。耶稣就是安放在这样一个坟墓里,马利亚来到耶稣的坟墓,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马利亚第一个来到坟墓那里,也第一个看见石头从坟墓滚开了,从(太28:2)可知,是在耶稣复活后才挪开的,这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谁把石头挪开的呢?其它福音书上告诉我们是天使。天使把石头从坟墓挪开了,不是要叫复活的耶稣出来,因为复活耶稣的灵体已经不再受物质的限制了,乃是要叫马利亚和门徒能够进去。马利亚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这是事实,但她却错误地以为是有人把耶稣的身体从坟墓里挪了去,但是谁把耶稣的身体从坟墓里挪了去,放在了哪里?她却不知道。主耶稣复活的第一批见证人都是妇女(可16:1),从反面证明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为在当时犹太人的社会里,社会地位低下的妇女是不可以作见证的。

为了拯救我们,耶稣必须受死,也必须安葬在坟墓,为我们经过坟墓,但坟墓这个安放死人的地方不是基督的久留之地,他只是经过,而非留在那里。空坟墓是耶稣复活最有力的见证,两千年来,空坟墓一直在见证着主的复活。马利亚第一个看见了空坟墓。基督教有两个最宝贵的东西,就是S字J和空坟墓。世界上所有宗教教主的坟墓,都有骸骨埋在里面;唯有我们的主耶稣,他复活了,只剩下一个空坟墓。

2.有人把耶稣挪了去:(约翰福音20:2)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马利亚带着满心的疑惑匆匆忙忙地从坟墓跑了回去,她找到耶稣的大门徒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那个门徒”一般认为就是使徒约翰,或许他们知道耶稣的去处。门徒们因怕犹太人,所以一直躲在房子里面,连聚会也关上门。马利亚没有把自己亲眼所看见的事实“石头从坟墓挪开了”告诉他们,而是把自己错误的以为告诉了他们:“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我们”意味着除抹大拉的马利亚之外,尙有其他人一起往坟墓去(参太28:1;可16:1;路24:10),约翰有意在这里突出这个爱主的马利亚,所以才单单地写她。“不知道放在哪里”可见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耶稣已经复活的事,在她的观念里,耶稣死了,就该在坟墓里;若不在,就一定是他人偷去了。我们在传扬福音的时候,要把事实告诉人,而非把自己错误的以为告诉人。

3.西门·彼得往坟墓那里去:(约翰福音20:3)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

听到马利亚的话,两个爱主的门徒就一同出来,匆匆忙忙地往坟墓那里跑,他们要看个究竟,看看死去的耶稣到那里去了。

4.约翰看到细麻布:(约翰福音20:4-5)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坟墓,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

年轻的约翰显然比西门·彼得跑得快,他要先跑到坟墓,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低头往坟墓里看,“看”刻意细心的看(表示观看者希望看到一些重要的东西),就见包裹耶稣身体的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细麻布”就是那紧紧裹住主耶稣身体的裹尸布(19:40)。(约翰福音11:44)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裹尸布与尸体是分不开的。

5.西门·彼得的看见:(约翰福音20:6-7)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

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他走进坟墓里去,也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但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通常在凿出来的坟墓里放置尸体时,是头部朝里,脚部朝外(入口处),因此,人从墓口必先见到包裹尸身的细麻布,然后往里面才会看到裹头巾。这里的“看见”是不假思索的看。西门·彼得看见的空坟墓、细麻布和裹头巾是耶稣复活的证据,也有力地否定了“偷尸说。”因为小偷在偷耶稣身体的时候不可能还留下耶稣的细麻布和裹头巾,耶稣复活后灵体透过细麻布与裹头巾就走了。细麻布和裹头巾乃是两个爱主的门徒约瑟与尼哥底母作在主身上的东西(参19:38-40),成了主复活所留下的证据,为主的复活作了无声却最有力的见证。凡是我们因着爱主的缘故作在他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的见证。

从两个门徒看见的细麻布和裹头巾可见,主复活后的身体,不受任何物体的阻隔,可以自由进出行动,当然也能通过细麻布的裹缠,自由离去。当拉撒路从坟墓里走出来时,“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需要别人替他解开才能自由走动(11:44),但主耶稣从死里复活时,这些裹尸的细麻布和裹头巾都留在背后了。

6.约翰进去看见就信了:(约翰福音20:8)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就是约翰看见西门·彼得进去,他也跟着进去了,看见了耶稣的细麻布和裹头巾,就信了马利亚的话:有人把主挪了去,不知道放在了那里,而非相信耶稣复活了。

7.他们不明白圣经的意思:(约翰福音20:9)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

西门·彼得和约翰之所以信了马利亚以为的“挪去说,”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直到后来耶稣亲自向他们显现,他们才信了,可见人的心信的太迟钝了:(路加福音24:25-26)耶稣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

8.两个门徒回去了:(约翰福音20:10)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西门·彼得和约翰两个门徒看见了,就回自己的住处去了。“住处”或译作“家。”本节表明他们虽然看见主不在那里了,但他们仍不在意;他们在主之外,仍有一个去处。

二、耶稣向马利亚显现(11-18)8——满足爱主的心

1.马利亚看见天使:(约翰福音20:11-12)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

神在创造人的时候,已经赋予了男女差别(创2:7,21-22),男人比较理性,女人比较感性。同样不见了主,同样不明白空坟墓的意义,两位理性的门徒表现的是“回自己的住处去了(10节),”而感性的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哀声痛哭,嚎啕大哭,哭号,放声大哭。哭是真情的流露,人到伤心处自然会流泪痛哭,这满了爱的“哭”既软弱、又无助,甚至充满了绝望,更不能解决问题,但却让她遇见了复活的基督。门徒回去了,但马利亚没有回去,她要看见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马利亚站在坟墓外面哭,她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希望有新的发现,果然,马利亚看见两个身穿白衣的天使,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通常尸体的放法是脚朝向坟墓口的地方,而头朝里。同时,我们也看到,多少时候,我们在流不该流的泪,明明耶稣已经复活了,这是天大的喜讯,马利亚本来该欢喜快乐,她却在哭,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来,我们是否也因不明白主的美意而伤心流泪呢?

天使是被造的灵,(希伯来书1:14)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我们从福音书中看到,天使参与了整个救恩过程:主成孕前天使长加百列来向童贞女马利亚传报喜讯(路1:26-38);耶稣降生时有天使来传报大喜的信息(参路2:8-14);耶稣上S字J前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一位天使加添他的力量:(路加福音22:43)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主复活时也有天使来传扬、证实(太28:2-7;可16:5-7;路24:4-7);耶稣升天时,天使依然在场:(使徒行传1:9-11)说了这话,他们正看的时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当他往上去,他们定睛望天的时候,忽然有两个人身穿白衣,站在旁边,说:“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将来,耶稣二次再来时也必“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7)。”/彼得、约翰回去了,就无缘得见天使,但马利亚却有幸看见天使。爱主多,得的也多。

2.有人把主挪了去:(约翰福音20:13)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

天使见马利亚向坟墓里张望,就问她为什么哭,有什么伤心事呢?马利亚依然告诉天使她所以为的事“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这是马利亚第二次说“有人把我主挪了去。”马利亚把自己错误的以为告诉两个门徒时,他们因不知道,就信了马利亚的话。但天使清楚耶稣已经复活了,而不是他人把耶稣挪了去。

3.马利亚认不出耶稣:(约翰福音20:14)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

马利亚说了这话后转过身来,看见一个人在那里站着,却认不出他就是耶稣。耶稣才离开她三天,她怎么就认不出耶稣来了呢?一是可能复活基督的外貌的确有所改变;不仅马利亚没有认出是耶稣,连两个门徒在午后的光明中也没有认识耶稣:(路加福音24:15-16)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二是看不清楚:天还黑,光线较暗,加上马利亚泪眼婆娑,看不分明;三是马利亚理性觉得耶稣应该在坟墓里,而非站在这里,她的理性通不过。理性帮助人解决许多问题,但有时候也会成为人认识耶稣的拦阻,如人们无法相信基督教的两大神迹:童贞女怀孕生子以及耶稣从死里复活,以为人称义总需要付出些善行,因而无法接受基督教因信称义的教义。

4.你找谁呢?(约翰福音20:15a)耶稣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

耶稣看见马利亚,他知道马利亚因失去主而哭,就问她为什么哭,找谁呢?可见耶稣关心他儿女们的疾苦,不愿意马利亚一直就这样哭下去,因此主动询问她。耶稣是个满有慈爱怜悯的主,他看见寡妇哭他死去的独生子时,耶稣安慰她“不要哭(路7:11-17)。”拉撒路去世后,耶稣看见拉撒路的姐姐马利亚哭了,“耶稣哭了(约11:35)。”现在看见哭成泪人的马利亚,耶稣也关切地问马利亚为什么哭。耶稣自然知道一切,他是要马利亚自己说出来。不仅这里如此,许多时候也如此:如(创世记3:9)耶和华 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创世记4:9)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世记18:9)他们问亚伯拉罕说:“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说:“在帐棚里。”(列王纪上19:9)他在那里进了一个洞,就住在洞中。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做什么?”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