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二十章查经之三 解除多马的疑惑
作者:崔姊妹
2025-01-07  

 

约翰福音20:24-31

《约翰福音》20章记载耶稣的复活与显现。20章共31节经文,记载抹大拉的马利亚看见耶稣的空坟墓,耶稣向马利亚、门徒及多马的显现。上次我们分享了耶稣向马利亚和十个门徒显现,今天我们接着分享,耶稣向多马显现——《耶稣的复活与显现(三)》。

四、解除多马的疑惑(24-29)7

1.多马没有和门徒同在:(约翰福音20:24)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

(希伯来书10:25)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信徒最当也最爱做的三件事就是读经、祷告与聚会:读经是聆听神的话语,让我们明白神的心意;祷告把自己的需求告诉神;而聚会则是藉着神的仆人讲解神的话语,让我们更加明白神的心意,聚会是信徒不可缺少的一项属灵工作,因为主曾应许“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福音18:20)。”神与我们同在指圣灵内住在每个信徒里面;但只有在聚会时,神在我们中间。你每次聚会,都在享受神同在的喜乐与甘甜。耶稣在复活节当天向十个门徒显现的时候,只有多马没有和他们同在,掉队了,就错过了看见复活主的机会,失去了先看见主的恩典,但约翰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原因。聚会中常能遇见主的显现和同在,所以不聚会必然就会错过许多遇见主的机会,使自己受到亏损。多少属灵的恩典,乃是向众人才施与的:如主向门徒显现(20:19-23,26-29;21:1-14);圣灵降临(徒2:1-4;10:44-46;19:1-7)等。虽然多马因不信继续活在忧愁之中,主也没有单独地向他显现。新约记载了主的十次显现,每次都有其重要的意义,错过了就永不再来。

多马是十二门徒之一(10:3),福音书中对他的记载并不多,其它三卷福音书中只记载他是十二个门徒之一,没有记载他的言行。只在《约》中对他进行了简单的记载,使我们对他有些了解:多马可能也是一个渔夫(约21:2-3)。他是个悲观主义者:(约翰福音11:16)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神藉着多马预言了门徒将来都要为主殉道。

多马是个多忧多疑的人:(约翰福音14:4-6)“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有古卷: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多马对他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也正是因着多马的提问,耶稣作出了第六个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2.我们已经看见主了:(约翰福音20:25a)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

自从耶稣被钉S字J,门徒就一直活在忧愁之中,但第三天晚上,他们看见复活的主,就喜乐了,这乐也无人能够夺去。其他看见复活主的十个门徒见到多马就兴奋地告诉他“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好信息需要分享,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我们要作一个乐意与人分享快乐的人。

3.我总不信:(约翰福音20:25b)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面对其他门徒向多马所报看见复活主耶稣的好信息,多马若立即相信接受,就可以因此欢喜快乐,分享耶稣复活的喜乐;但太理性的多马却不相信他们十个的话,因为他的理性通不过,人死了怎么能够复活呢?这也太让人难以相信了。生性多疑的多马相信“眼见为实。”因此他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多马因着不信,就得不着其他门徒的喜乐与平安,在忧愁痛苦中又过了八日。门徒们说‘我们…’,多马却说‘我…我…’;个人主义的信徒也常以为众人都不可靠,全不如一个‘我’实际。

理性是好的,可以帮助人解决许多问题,但过分的理性又成为人认识主的拦阻,人因无法相信基督教的两大神迹而不信主。

4.耶稣再次向门徒显现:(约翰福音20:26)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为了解除多马的疑惑,坚固他和众门徒的信心,使他们在恐怖的环境中能够勇敢地为主作见证,体贴人软弱的主耶稣主动地向他们显现。犹太人在计算天数时,通常将首末两天也计入,所以“过了八日”是指第二个七日的第一日(主日)。这次,多马和门徒在一起聚会时,门都关了,耶稣突然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主耶稣再一次在门窗紧闭的屋里找到门徒,也许他们仍然“怕犹太人”(19节),所以他也再次以“愿你们平安”和他们打招呼。“愿你们平安!”在20章第三次出现,第一次出现了19节,与生命有关;第二次出现在21节,与工作有关;这一次与生活有关。

在前一次主日的聚会中,多马不在场,所以失去了一次看见主显现的机会(参24节);如今在下一个主日的聚会中,终于得着了一点补偿。由此可见,常常参加教会的聚会,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聚会最重要的目的,乃是要遇见复活的主。

5.不要疑惑,总要信:(约翰福音20:27)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虽然多马看不见耶稣,耶稣不仅能看见他,也听见他说什么,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因此耶稣祝福门徒后,就直接转向多马“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正符合多马所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接着耶稣告诉多马“不要疑惑,总要信!”这表明主耶稣的复活是身体的复活,而不是死后灵魂的继续存在。

主耶稣复活以后的手上仍遗留有钉痕,肋旁依然留下枪伤,这些伤痕既是他为我们受苦的记号,也是他爱我们的记号,也是门徒识主的记号。耶稣头一次向门徒显现时,就是要他们看他的手和肋旁(20:20),门徒因此认出主,就喜乐了。这次,主特意让多马摸他的手与肋旁,多马看见就信了。任何一个看见主钉痕手与被枪扎肋旁的人就不能不相信耶稣复活了。

6.我的主!我的 神:(约翰福音20:28)多马说:“我的主!我的 神!”

多马亲眼看见了复活的主,听到了他慈爱的声音,多马再也不能说不信。因此多马说“我的主!我的 神!”这是多马的认信。凡真正遇见复活主的人,就不能不衷心俯伏下来尊荣他。多马不再需要将手指探入主耶稣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了,只要看到主就已经足够了。“我的主!我的神”,是约翰福音中最后一次对主耶稣的信仰告白(1:34,49;4:42;9:33、35-38;11:27;16:30)。使徒约翰记录这个告白,就将读者带回到本书的第一句话:“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1:1)。”多马最终不但相信主耶稣的复活,且体验到祂的神性。博义斯说得好:“他看见耶稣累累伤痕,就信了他所看不见的神性。”

7.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20:29)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多马是在亲眼看见复活主的情况下才信的,他是有福的;但耶稣告诉他的遗憾“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林后5:7)“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真实的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凡是“看见”才相信的,只不过是接受既成的事实,但感官上的凭据,并不是信心准确的根基。而“没有看见就信的,”是因为听到或读到门徒对主耶稣所作的见证,然后有圣灵在心中做印证的工作(15:26-27)。我们都是没有看见就信的人,我们比多马有福了。

8.没有看见就信的4个原因:人没有看见主,如何能够信呢?我们从《徒》来看没有看见就信的4个原因。

1).听见门徒所传的福音:(使徒行传2:37,41-42)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

(使徒行传4:4 )但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男丁数目约到五千。

耶稣受难那年的五旬节,圣灵降临后,门徒得着了能力,当天以彼得为首的十二个门徒作了第一次布道:证明神所应许的圣灵已经降临了,被钉在S字J上的耶稣已经复活,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2:1-36)。来自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犹太人听见了就觉得扎心,问彼得他们当怎样行,在彼得的劝勉下,三千人受洗加入教会,教会正式诞生了。后来,在一个申初祷告的时候,彼得奉耶稣的名医治了一个生来是瘸腿的人,众人看见了就惊奇地聚集到所罗门的廊下,彼得乘机作了第二次布道,五千人信了耶稣。可见,在公共场合布道是一个快速领多人归主的好方法。

2)信徒的共享生活:(使徒行传2:44-47)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 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初期耶路撒冷教会的信徒过的是共享生活,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 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信徒的共享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3)经历或看见神迹奇事:(使徒行传5:12-14)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或译:信的人)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的廊下。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

(使徒行传8:5-8)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众人听见了,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因为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那些鬼大声呼叫,从他们身上出来;还有许多瘫痪的、瘸腿的,都得了医治。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

(使徒行传9:32-35,41-42)彼得周流四方的时候,也到了居住吕大的圣徒那里;遇见一个人,名叫以尼雅,得了瘫痪,在褥子上躺卧八年。彼得对他说:“以尼雅,耶稣基督医好你了,起来!收拾你的褥子。”他就立刻起来了。凡住吕大和沙仑的人都看见了他,就归服主。……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众圣徒和寡妇进去,把多加活活地交给他们。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许多人信了主。

因着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执事腓利在撒玛利亚城宣讲基督的时候,众人听见他的话,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是鬼被赶出,瘫痪的、瘸腿的得了医治,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彼得周流四方的时候,在吕大医治了瘫痪八年的以尼雅,凡住吕大和沙仑的人都看见了他,就归服主。后来,住在约帕的女徒多加死后,彼得复活了她,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许多人信了主。

4)因着神的话《圣经》:(使徒行传8:27-28,34-38)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塞俄比亚(就是古实,见以赛亚十八章一节)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塞俄比亚女王甘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有古卷加:37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 神的儿子。”)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

埃塞俄比亚太监是个大有权势的人,对真道的羡慕使他不远万里来耶路撒冷做礼拜,就在太监回去的路上,他在车上读《以赛亚书》,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腓利顺从圣灵的引导去见他,对太监传讲耶稣。太监听见了,就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腓利就给太监施洗,太监欢欢喜喜地走路,腓利又去了别处传讲福音。

5)神直接的拣选:(使徒行传9:1-9)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去见大祭司,求文书给大马士革的各会堂,若是找着信奉这道的人,无论男女,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扫罗行路,将到大马士革,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BP我?”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BP的耶稣。起来!进城去,你所当做的事,必有人告诉你。”同行的人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竟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士革;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

扫罗归主前是一个狂热的律法主义者,他追求行律法而得的义,把基督教当成异端(参徒24:14),BP教会,残害信徒。就在扫罗去大马士革捉拿信徒的路上,复活的主向他显现,责备扫罗为什么BP他。扫罗才知道自己所BP的正是耶稣基督。扫罗因基督的光照三日三夜不能看见,不吃不喝。从此,扫罗就成为传扬福音不顾性命的保罗。

五、约翰写本书的目的(30-31)2

1.耶稣另外行了许多神迹:(约翰福音20:30)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神迹”原文的意思是“记号。”而约翰只记载了七个有代表意义的神迹:在迦拿将水变为酒(2:1-11),治好大臣的儿子(4:46-54),医好毕士大池旁的病人(5:1-9),喂饱五千人(6:1-14),在海面上行走(6:16-21),医好生来瞎眼之人(9:1-7),且使死去四天的拉撒路起死回生(11:1-44);这些只是从主耶稣所行的诸多神迹中精选出来的七个,更多的是没有记载在福音书上的。

2.写本书的目的——叫读者因信得生命:(约翰福音20:31)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记这些事的目的是叫读者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人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翰福音精选这七个神迹的主要目的,是叫所有的读者信耶稣就是“基督(弥赛亚),”是神的儿子。全书都指向这方向,所以再三记录人们作这告白的例子:拿但业(1:49)、撒玛利亚人(4:42)、生来瞎眼的人(9:33、35-38)、马大(11:27)、门徒们(16:30)和多马(20:28)。

“基督”是主耶稣的职分,“神的儿子”是主耶稣的身份,他是神的受膏者基督,来成全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计划;他是神的儿子,来显出神自己,表明神自己。“名”代表了他的本性和他的一切。这个“信”的不定过去式既表示最初也表示继续的相信(1:7,7:39),而现在式也同样表示这两种相信(6:35,1:12)。20:31已经明显地作了全书结束的交代,但是圣灵感动使徒约翰,特意加上21章。(参查经资料)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