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4:1-10
引言:弟兄姊妹们,现在的世局是我们趁早寻求主耶稣的时候了。蝗虫、瘟疫、饥荒……,都在显示主耶稣再来的日子近了。有一首诗歌《主来的日子近了》。
撒玛利亚妇人遇见主。(约1:45)
一、受洗归向祂 1-3
1.(1节)很多人非常留意耶稣的举动,他们也留意约翰的举动(约1:24),今天照样留意每一个基督徒的举动。(约13:35;15:8)
2.(2节),耶稣为什么不亲自给人施洗?至少有两个原因:
①主不是用水施洗,祂乃是用圣灵与火施洗(太3:11)。
②主让我们参与祂的救赎大工。主耶稣向众人传讲悔改受洗的必要(太4:17),而祂的门徒们就为那些悔改的人施洗。
二、时常亲近祂 4-9
1.耶稣拆毁犹太人与撒玛亚人之的隔墙——不洁净的隔墙。4节
▲从犹太地到加利利,犹太人通常绕道约但河东岸,经比利亚迂回而上,以避开撒玛利亚;但若直接从耶路撒冷经过撒玛利亚往北行进,其路程则较近,是为捷径。
撒玛利亚是旧约时代北国以色列的主要地区,也是首都所在地。参(王上16:24,29)。约在主前七百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人灭掉后,大部分犹太人被迁徙外地,并将异族人迁到境内诸城。参(王下17:6,24)。从那时起,此地的人就成了犹太人和异族的混血种,其后裔就是撒玛利亚人。
耶稣为什么“必须经过撒玛利亚”呢?因为在撒玛利亚城里有失丧的人,需要得救。因此,我们对家中失丧的人要绝对的负担。
2.第5节,这里提到约瑟的重要意义:是因为上帝为了拯救雅各全家得救,不至于灭亡,而预备约瑟受尽苦难,付出代价,被卖到埃及为奴隶,后成了埃及总理,使他的全家得救(创45:4-5)。
3.第6节提到井,即活水的泉源。耶稣和门徒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表示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疲乏困倦、心灵软弱之时。感谢主,疲乏困倦之时有主同在,祂就把我们带到活水井旁。(赛40:29-31)
当我们感到疲倦灰心的时候,应当仰望主(来12:2-3)。
4.感谢主,果然有人来了!7-8,(赛55:1;约6:35;启22:17)
5.第9节,撒玛利亚妇人希奇耶稣问她要水喝,说明人是无法满足上帝的要求的。但只有一条,如果人能够做得到,就是可以满足上帝的要求了——相信耶稣,亲近祂就可以了。就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样,你给多少吃穿,或是钱财,都很难满足他们的心,只常常陪伴在身边,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三、趁早祈求祂 10
1.你若知道神的恩赐,——神一切的恩典与赏赐,信耶稣的好处,你就必早求祂。(诗16:1-2)
2.你若知道“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祂。(罗10:14,17;约9:35-38)
3.祂也必早点给你活水。“活水”表征基督作人的生命,能满足人的需要,历久常新,永止干渴。也就是说,早点相信耶稣,早点蒙福,早点得享恩典、平安与喜乐。
全家归主有良方
——拆毁属灵傲慢、忙碌与爱心冷淡的墙垣——
驱逐生命中的宗教自义,属灵骄傲与忙碌,使我们必须达成的目标。谁愿意使爱心冷淡呢?我们里面的这些高墙必须倒下——他们绝对会倒下。
1.实用步骤
我们可以采取实际的步骤,拆毁下面的每道墙垣:
拆毁属灵骄傲的墙,表示我们必须:
·谦卑自己。
·为自以为义其骄傲为改。
·注重合一的关系,而非事事计较谁对谁错。
·聆听他人,而非对他们说教。
拆毁忙碌的墙侧必须:
·安排时间与尚未得救的家人相处。
·找时间发信息、写短信、视频或音频对话给未得救的家人。
·家人得救的救恩是我们生命中的优先要务,请下决心投入,并开始进行。
·突破自我限制去做见证,即使这让我们感到不自在。
拆毁爱心冷淡的墙,我们必须:
·祷告自己有向家人做见证的热情。
·即使家人不回应我们的爱,我们仍然爱他们。
·相信送给家人最大的爱的礼物就是让他们认识耶稣。
2.祷告
请这样祷告,帮助我们拆毁这些墙:
主耶稣,求祢破碎我的骄傲并使我谦卑。求祢指教我如何对家人表达恩慈,并帮助我将与家人相处这件事当做优先要务。在我感到难受不自在时,指示我知道如何与家人分享祢的方法。
主啊,加添我对家人的热情、热忱与爱心,好让我最大的喜乐就是看到他们得救。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3.外展行动
一旦属灵骄傲、宗教自义、忙碌与爱心冷淡的墙开始倒下,你就可以用下列方式感动你未信的家人:
·优先将时间留给他们。
·发短信、打电话给他们。
·避免使用他们无法理解的宗教用语与他们沟通。
·以恩赐相待取代论断,并找出在生活琐事中彰显恩慈的方法。
·用肯定、启发与关心的言语向家人表达你的爱,尤其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好比生病、财务困难与关系不佳时。
不仅拆毁这些墙垣重要,不让这些高墙再度筑起也一样重要。借着祷告,抓住神的话语,跟随圣灵的带领,对其他信徒负起责任。并将家人得救视为生命中的首要之务,都能帮助你让高墙一一倒下。
四、唱诗、祷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