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21:1-14
本来,(约翰福音20:31)使徒约翰述说写书的目的就该结束了,但是圣灵感动约翰,特意加上21章,记载耶稣复活后第三次向门徒显现,恰巧此章就成了四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之间的桥梁。约翰记载了耶稣在海边向七个门徒显现,也就是耶稣第三次向门徒的显现。在第一个复活节的晚上,耶稣向十个门徒显现(多马没有在场);第二次可能十一个门徒都在场,但主是特意向多马显现,解除他的疑惑;第三次在海边向七个门徒显现,只有六个门徒始终在场,证明他们始终在一起。
福音书是描写主耶稣自己在地上的工作。主在S字J上临死前曾说:“成了”(参19:30);是的,就着道成肉身的耶稣而言,他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没有留下甚么要我们去补充、补足的。《使徒行传》是描写“团体的耶稣(教会)”在地上继续他的工作。主在受死、复活之后,进入另一形态的道成肉身(参提前3:15~16),开始另一形态的工作——得着一班人作他的器皿,从事建造的工作。所以主在复活以后,非常忙碌,忙着挽回四散、失去信心、走下坡路的门徒们,并且坚固他们。第21章,可以视为是主耶稣对他门徒们的交棒。
约21章共有25节,分成三个部分:1-14节耶稣第三次向门徒显现;15-19节三问彼得爱主之心;20-25节耶稣论约翰。我们从三个大方面来看《海边的显现与托付》。
一、耶稣第三次向门徒显现(1-14)12
1.显现的地点:(约翰福音21:1)这些事以后,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他怎样显现记在下面。
“这些事以后”“这些事”包括耶稣被捕时门徒们的四散逃走,彼得在大祭司的院子里三次不认主,有些门徒在S字J下眼睁睁地看着主被钉死,也亲眼看见并经历主的复活(参18-20章)。20章记载了耶稣前两次向门徒显现(20:19-23,26-29),时间分别第一个复活节晚上及复活期第一主日,地点均是在耶路撒冷,可能是在马可楼上或其它地方。(马太福音28:5,7)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S字J的耶稣。……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 门徒按着主的吩咐离开了耶路撒冷,回到北部的加利利地区,那里是他们的故乡,也是耶稣呼召他们的地方。就在门徒重操旧业,在提比哩亚海里打鱼的时候,耶稣在海边又向门徒显现出来。
“提比哩亚海”是一个淡水湖,古名基尼烈湖(民34:11),后改称革尼撒勒湖(路5:1),继称“加利利海”(太4:18),后因希律安提帕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亚城作为首都,再度易名“提比哩亚海。”提比哩亚海边,曾经是耶稣呼召西门·彼得等四个门徒的地方:(马太福音4:18-22)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耶稣在巴勒斯坦南部的耶路撒冷向门徒显现,也在北部的提比哩亚海向门徒显现,他是无所不在的神。约翰详细地记载了耶稣这次显现的经过,让我们有更多的看见。
2.七个门徒在一处:(约翰福音21:2)有西门·彼得和称为低土马的多马,并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业,还有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又有两个门徒,都在一处。
这次是七个门徒在一起:西门·彼得、多马、拿但业(巴多罗买)、又有雅各和约翰和两个不具名的门徒。而其它四名门徒却不在场:他们是谁呢?我猜可能有安得烈,马太、腓力三人在其中。(路加福音6:14-16)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奋锐党的西门,雅各的儿子(或译:兄弟)犹大,和卖主的加略人犹大。经上说到十二个门徒时常把西门·彼得和他兄弟安得烈,腓力和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并列,而这里单独地提到一人,一定是另一个不在场,他们去了那里,我们不得而知。再就是多马的位置向前提了好多,这七个人可能都是渔夫。“七”是个完全数,在圣经里代表完整,因此七个门徒代表了所有的门徒,包括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信主的人。他们按着主耶稣的吩咐,回到加利利等候主耶稣(可14:28;16:7),打鱼可能是暂时为了解决食物问题,而不是想重操旧业。
耶稣在第一个复活节晚上显现的时候多马不在场,这次显现的时候四个门徒不在场,谁不在场,就会受亏损,因此我们不可停止聚会,在后疫情时代,教会被迫关门,我们也要在网络上聚会,敬拜、祷告、赞美神。
3.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约翰福音21:3)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 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
虽然复活的主耶稣已经向他们显现了两次,颁布给他们工作(20:21),他们也受了圣灵(20:22),也赋予他们赦罪的部分权柄(20:23);但门徒似乎对前程还是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渔夫出身的西门·彼得向弟兄们发出号召“我打鱼去。”这是西门·彼得的意思,出于 “我”而非出于神,西门·彼得做这事,也完全凭着自己的经验与能力。正在不知所措的其他门徒听到老大哥西门·彼得的号召,打鱼对他们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了,他们可都是行家里手,就一齐响应“我们也和你同去。”可见,这几个人都是渔夫,他们是跟着西门·彼得去,并非与主同行,跟错了人。面对吃饭的问题,许多传道人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在西门·彼得的带领下,他们就乘着夜色出发了,上了船,来到提比哩亚海,凭着他们以往的经验与自己能力,打了一夜鱼,然而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这是一个徒劳无功之夜,可见离开主我们什么也不能做。有人说这是主特意安排的一个神迹,目的乃为着要教训他们。
夜晚通常是打鱼的最佳时机,彼得他们都是老练的渔夫,但他们竟然整夜打不着鱼,亲爱的肢体,还记着吗?西门·彼得在三年前,就有过徒劳无功之夜:(路加福音5:5 )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这是他们第二次经历这样的事情。又饥又渴又累的门徒还不知道早餐在那里。我们若有什么穷乏的经历,对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能使我们更多经历主、认识主。
三年前,西门·彼得在一夜徒劳无功时,主让他看到了一网打了两船鱼的异象,他认识到耶稣是主的时候,就撇下一切,跟随了耶稣,得着了新生命,过上了新生活,从此由渔夫西门成为得人渔夫彼得。这次,彼得在经历徒劳无功之夜后,主把牧养群羊的重任托付给他,使他成为初期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
4.门徒不认识耶稣:(约翰福音21:4)天将亮的时候,耶稣站在岸上,门徒却不知道是耶稣。
天将亮的时候,复活的主站在岸上,向门徒显现,门徒却不知道是耶稣。当时天刚蒙蒙亮,船离岸边将近百米,看不清站在岸边的人。这是耶稣第三次没有被门徒认出来了:复活节的清早,抹大拉的马利亚没有认出耶稣:(约翰福音20:14)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复活节的下午,两个去以马忤斯的门徒也不认识耶稣:(路加福音24:13-16)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他们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此时,七个门徒都不知道站在岸边的就是耶稣。可见复活的耶稣的确与此前有所不同。
5.你们有吃的没有:(约翰福音21:5)耶稣就对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
门徒没有认出是耶稣,因此也没有主动与他搭讪(shàn),这时耶稣首先开口了,亲切地问他们:“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小子是亲密的称呼,并无讥笑的含意;后来,老约翰在写《约一》时,也一再称年轻的信徒为“小子们哪”:(约翰一书2:12)小子们哪,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的罪藉着主名得了赦免。原文并无‘吃’字,全句意指有否备妥可吃的鱼,故仍含有‘吃’的意思。‘你们有吃的没有?’这话表明主的恩慈,他顾念我们的穷乏和困苦,知道也供给我们肉身的需要。
门徒们如实地把他们早餐还没有着落的事告诉了主。可见,耶稣关心门徒的生命,也同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就是日用的饮食,门徒也要把自己真实的需要告诉主。属灵的人不是不关心地上的事,乃是要分清先后次序,不为吃饭而活着:(马太福音6:31-33)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你关心神家的事,神也必关心你家的事。
耶稣在过去的岁月里,如何关心门徒肉身的需要,今天也确实关心着我们的需要。亲爱的肢体,在与疫情共舞三年的今天,“你们有吃的没有?”若没有的话,只管把你真实的处境告诉耶稣,他能解决你一切的问题。
6.把网撒在船的右边:(约翰福音21:6)耶稣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
耶稣吩咐门徒“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当门徒听从主的吩咐去撒网的时候,竟拉不上来了,因为一网打了153条大鱼,这是一件明显的神迹,也让我们看到顺服带来何等大的祝福。此情此景,西门·彼得一定会联想三年前耶稣在船上指挥他打鱼的事:(路加福音5:1-7)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他,要听 神的道。他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当时,西门·彼得一定听说过耶稣的事,把自己的船让出去让耶稣在船上讲道,耶稣讲完了,就指挥他打鱼“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当时的西门还未认识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因此为难地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而现在根本不是打鱼的时候,但出于礼貌,他愿意“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当西门下网的时候,一网竟然打了两船的鱼。西门看见这一异象,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他的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路加福音5:8-11)。
西门第一次经历打鱼的神迹,立即认出耶稣是基督,认罪悔改,就得了赦罪的平安,从此撇下一切,跟随了耶稣,得着新生命,过上新生活。此时,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却经历了类似的神迹,想必彼得另有一番感慨。
7.是主:(约翰福音21:7)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对彼得说:“是主!”那时西门·彼得赤着身子,一听见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里。
耶稣所爱的那门徒约翰看到一网打了如此多鱼的神迹后,立即联想到他曾经经历过这神迹(路5:4-9),就苏醒了,认出了那人就是耶稣,告诉还未醒悟的彼得“是主。”西门·彼得正赤身露体,指当时打鱼的渔夫光着上身工作。他一听约翰说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里。彼得在跳入海里去见主之前,随手抓起一件外衣披上,以示对主耶稣的尊重。约翰和彼得两位使徒,一个富有属灵的智慧,一个勇于付诸行动;一静一动,各有所长,皆蒙主喜爱。他们后来成为很好的同工,一同祷告,一同传福音,一同受审,一同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徒3-4章)。
8.其他门徒把鱼拉了过来:(约翰福音21:8)其余的门徒离岸不远,约有二百肘(古时以肘为尺,一肘约有今时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网鱼拉过来。
西门·彼得跳在海里后,其他六个门徒在小船上把那网鱼拉过来,但没有拉到岸上,船离岸将近一百米。
9.炭火上有鱼有饼:(约翰福音21:9)他们上了岸,就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
当门徒上了岸,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耶稣已经给他们预备好了早餐,鱼代表海中的丰富;饼代表陆上的丰富。岸上的炭火与大祭司院子里的炭火(18:19)遥相对应,彼得在那夜的炭火旁失败了,此时主耶稣在黎明的炭火旁服事、供应并坚固了他。“上面有鱼,又有饼”表明他们根本无须靠自己去打鱼解决食物问题,主耶稣已经预备好了供应,主让门徒经历“耶和华以勒。”他们所需要的,主早已为他们预备好了。但主耶稣却没有拦阻门徒们去打鱼,因为他要借此让他们更认识他。
10.网却没有破:(约翰福音21:10-11)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西门·彼得就去(或译:上船),把网拉到岸上。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
主耶稣已经预备好了鱼和饼,却又吩咐门徒“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可能一方面表示他欣赏做工人的顺从,一方面是引导他们数算一下这个神迹打了多少鱼。西门·彼得就去,把网拉到岸上。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按照鱼网的承受力,鱼网早就该被撑破了,网没有破又是一件神迹,是神对他们的保守。事隔几十年,使徒约翰还清楚地记着这“一百五十三条”大鱼,可见这事对他影响之大。逐条数算如此庞大的一网鱼是不寻常的,所以许多人认为153这数字具有象征意义。
11.你们来吃早饭:(约翰福音21:12-13)耶稣说:“你们来吃早饭。”门徒中没有一个敢问他:“你是谁?”因为知道是主。耶稣就来拿饼和鱼给他们。
12节的话相当矛盾:不敢问,意思是既不知道,又因为怕,所以不敢问。可是这里既说没有一个人敢问他是谁,又说因为知道是主。换句话说,他们在外面是不知道,但是里面却又莫名其妙地知道。耶稣呼召门徒来吃早饭,就拿饼和鱼给他们。“吃”字是新约时代一个象征的动作,表示“交往”与“接纳”。耶稣不仅叫他们来吃,也赐给他们日用的饮食。世上其它宗教,只有要求,却没有供应;惟有我们的主,他不但有要求,且有供应。主总是先有供应,后才有要求。(雅各书2:15-16)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