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传道书4:1-16
《传道书》3章是讲凡事均有定时。4:1-5:7主题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与1:12-2:26“日光之下凡事都虚空”平行,包括七个例子:一是活着不一定比没活好(4:1-3);二是勤奋不一定比懒惰好(4:4-6);三是孤身不一定比同伴好(4:7-12);四是智慧不一定比愚昧好(4:13-16);五是献祭不一定比聆听好(5:1);六是多言不一定比寡语好(5:2-3);七是许愿不一定比不许好(5:4-7)。
传道书4章出现了四个“虚空(4,7,8,16),”用四个例子来说明“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全章以四个“我…见”就是作者自己所观察到的不正常的现象,分为四段落:1-3节活着不一定比没活好;4-6节勤奋不一定比懒惰好;7-12节孤身不一定比有伴好;13-16节智慧不一定比愚昧好。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凡事都相对》。
一、活着不一定比没活好(1-3)
(传道书4:1-3)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压。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因此,我赞叹那早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并且我以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比这两等人更强。
“我又转念”在传道书中出现了三次,这里是第一次,其它再次分别在(4:7;9:11)。以“我转念”开始,是传道书的文章风格之一,表示传道者内心的挣扎以及思维的方向,提出新话题。
1-3节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的第一个例子:活着不一定比没活好。这里智者提到五种人:受欺压的人与欺压他人的人;已死的死人、还活着的活人以及未曾出生的人。前四种是活着或活过的人,而后一种是未曾活过的人。
智者在(传道书3章)看到万事都有定时后,转念看到日光之下所发生一切欺压的事: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这是一件多么让人伤感的事;然而,欺压他们的虽然有势力,但也无人安慰他们,同样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因此智者赞叹那早已死的死人,因为死了的人胜过还活着的人,他们既不再受人的欺压,也不再会欺压人,不用人安慰,没有了伤感。并且智者以为那些未曾出生的人,就是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人,又比已死的死人和还活着的活人更强。因为已死的死人以及还活着的活人都受过或即将受到他人欺压或欺压他人,而“那未曾生的”则比他们两者都强了。
二、勤奋不一定比懒惰好(4-6)3
4-6节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的第二个例子:勤奋不一定比懒惰好。
1.人因劳碌被邻居嫉妒:(传道书4:4)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殷勤的人为一切的劳碌与各样灵巧的工作,反而被邻居嫉妒。因此智者看到,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有人说:日光之下的各种勤奋和成就,动机大都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嫉妒和比较。许多人热衷于工作,听起来是崇高的,但看穿了却是肤浅的,日光之下的努力都是出于野心、止于愚昧(2:19、21)、最终归于虚空。
圣经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叛臣逆子押沙龙:(撒母耳记下15:2-6)押沙龙常常早晨起来,站在城门的道旁,凡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押沙龙就叫他过来,问他说:“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说:“仆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押沙龙对他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王没有委人听你伸诉。”押沙龙又说:“恨不得我作国中的士师!凡有争讼求审判的到我这里来,我必秉公判断。”若有人近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伸手拉住他,与他亲嘴。以色列人中,凡去见王求判断的,押沙龙都是如此待他们。这样,押沙龙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
押沙龙为了篡夺父王大卫的王位,他格外殷勤,常常早晨起来,在城门口用心计牢笼百姓,假装勤政亲民,给百姓造成一种假象,他们以为押沙龙是一位盖世明君,比他父亲大卫强多了。押沙龙就这样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以色列人都上了押沙龙的当,起来跟从押沙龙。我们不要光听一个人怎样说,也要看他怎样做。
2.愚昧人吃自己的肉:(传道书4:5)愚昧人抱着手,吃自己的肉。
“愚昧人”在这里是指懒惰不肯作工的人,他们抱着手,吃自己的肉。“抱着手”指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事生非。“吃自己的肉”比喻忍饥挨饿,败坏自己或自取灭亡。懒惰的结局就是缺乏,受贫穷。
3.满了一把比满了两把强:(传道书4:6)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
但也有人劳碌工作,得不着安息。传道者反对懒惰,也不赞成过分劳碌:满了一把的人得享受安息,也强如满了两把,却不得安息,劳碌捕风的人。把:原文是“手掌”,手空的地方,即手心。竞争带来不必要的冲突、嫉妒和劳苦,倒不如满足于获取一把,强如辛劳而不安地争取两把。“满了一把”指工作到点为止,劳逸结合,但却“得享安静”。“满了两把”指工作积极进取,但却没有得到更多的满足和安息,最终只是“劳碌捕风”。
三、孤身不一定比有伴好(7-12)2
7-12节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的第三个例子:孤身不一定比有伴好。
1.孤身人劳碌是虚空:(传道书4:7-8)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有一件虚空的事:有人孤单无二,无子无兄,竟劳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他说:“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极重的劳苦。
当智者转念的时候,他发现日光之下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有人孤单无二,既无儿子也无兄弟,竟然劳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他自己也说“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因为他所遗留的必给了他人,那人是谁,他竟不知道。这不仅是虚空,也是极重的劳苦。
2.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传道书4:9-12)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敌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智者从“孤单无二”转到“二比一好”的观念: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9节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两个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两个人在劳碌的时候一同劳碌,也一同享受劳碌的成果。这也是神给人组建家庭的初衷。
10-12a是三句谚语,用来诠释“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这三句谚语可能取材于旅途中的危险:崎岖的道路(10节)、寒冷的夜晚(11节)和打劫的强盗(12a)。
在崎岖的道路上,若是二人中间有一个人跌倒,那人就可以扶起他的同伴;但若孤身跌倒,则无人扶他起来,自己若有能力,只能自己爬起来;但若无能力,则无法爬起来,这人就有祸了。再者,在寒冷的夜晚,两个人一同睡觉就都暖和,互相从对方身上取得温暖,但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当同行的二人遇见打劫的强盗时,有人攻击孤身一人的时候,若是有二个人就会轻易抵挡仇敌。
“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是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是古代常见的箴言,在苏美尔和亚喀得的文献中也可以见到。一根筷子易折断,但一把筷子就不易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人若孤身一人,固然可以无牵无挂、专心工作,但“劳碌不息”(8a)所赚得的财富却给不出去;既无亲朋好友可以分享,也无子孙可以继承,最终还不归自己享受,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的成就若是无人能够分享,不但“是虚空”(9b),而且“是极重的劳苦”(9b)。人若有同伴,虽然牵挂和分享的人都多了,但彼此配搭的果效更美、彼此分享的喜乐也更多(9-12节)。
四、智慧不一定比愚昧好(13-16)
(传道书4:13-16)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这人是从监牢中出来作王,在他国中,生来原是贫穷的。我见日光之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那第二位,就是起来代替老王的少年人。他所治理的众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无数;在他后来的人尚且不喜悦他。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
13-16节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的第四个例子:智慧不一定比愚昧好。
这里智者把两种王作了比较:一种是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这少年人是从监牢中出来作王,在他国中,生来原是贫穷的,他起来代替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日光之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少年人,他所治理的众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无数。但在他后来的人尚且不喜悦他。世上一切伟大的成就,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会被后来的人厌倦、淡忘。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少年人”指年轻人,四十岁以下的人。
一种是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他虽然年老,但因愚昧过甚,不肯纳谏,最终被少年人所取代。这位老王原来是愿意纳谏的,年老后才变得孤立而愚昧,以致失去了同伴的支持。在智者看来,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那第二位”即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他替代那位年老王,治理国民,虽然他所治理的百姓,也多得无数,他政绩彪炳,受到很多人赞许,但是传道者指出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后来的人不但不会嘉许少年王的成就,而且不会喜悦他。这实在令人感叹,就感叹“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